2019-2020学年度最新高考语文(广西课标版)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提分点21 品味语言,鉴赏手法-优质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a bibliotek 一二
热点题型1 热点题型2 热点题型3
解题有法
1.审题目要点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
考查点
提示
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答题方式
2.找答题依据
关注词语 的含义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的意思是江水回旋,两边的山 崖对峙,像两兽相斗,太阳从地面升起,阳光被群山遮挡, 而山峰却高耸入云,巍然耸立。
提分点21 品味语言,鉴赏手 法
——提升鉴赏语言与手法的 能力
一首诗词艺术价值的高低,既在于“写什么”,更在于“怎么写”。“怎 么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语言上,炼字、炼句是诗人不懈的追 求,也是考查鉴赏水平的重要角度;二是诗歌的表达技巧,即修辞手 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运用,这更是诗歌鉴赏的重要考查内容。 语言和表达技巧是全国卷考查的热点,分值高,难度大,是二轮复习 的重点。
2.关注词语的手法。字词的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拟物、双
解题 思路
关、通感、夸张等修辞,也包括使动、形容词作动词等文言 活用现象。 3.关注词语的作用。说作用时要从内容(突出描述对象
的……特点)、情感(表达……情感)、结构(照应……、承上
启下、线索等)三方面分析,尽量全面。表达效果主要是生动
形象、含蓄蕴藉、增强诗歌韵味或趣味等。


热点题型1 热点题型2 热点题型3
【典题】 (2017山东卷)“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
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因题读诗
早上五盘岭①
[唐]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热点题型1 热点题型2 热点题型3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小园
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①为我芳。
关闭
“窥”字运用拟人手法,反小客园为宜主小,不立说,新小月园里似的新人霜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 关闭
此光题注,却考①说查寒“山动花光词:窥菊的短花妙墙。用”。,好要像结那合山“光窥探”字头的进含入义短和墙运,在用窥的视手这法小分园析中。的“窥景”是物。 ““看窥这””的字首意把诗思“山首,而光联这”写中里活“说窥了“”山,字化光静很窥为有短动表墙,生现”,可动力见地,请把突简“出山要了光赏小”拟析园人景其化物妙,不的处说美。小丽园动景人色,富之
-3-
-4-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夜行
吴兆骞① 惊沙莽莽飒风飙,赤烧连天夜气遥。 雪岭三更人尚猎,冰河四月冻初消。 客同属国②思传雁,地是阴山学射雕。 忽忆吴趋歌吹地,杨花楼阁玉骢骄。
注①吴兆骞(1631—1684),清初诗人。少有才名,与华亭彭师度、宜 兴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号。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戍 宁古塔二十三年。②属国:指汉朝的苏武,被扣匈奴19年,获释归国 后曾任典属国。


热点题型1 热点题型2 热点题型3
【典题】 (2017全国Ⅰ卷,原题见“提分点19”典题)本诗的第四句
“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美有让魅人力欣。赏,而说连山光都想窥视。生动地表现了小园的景色之美。
解析 答案


热点题型1 热点题型2 热点题型3
炼句题
设问 角度
1.请简要赏析某句话或某联。 2.古人认为这首诗的某句十分巧妙,请指出这一句巧在哪里, 并简要赏析。
1.从含义角度。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其内容、 情感的内涵。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 析句子的前提。
-5-
短板发现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夜行”是题目,也是诗眼,第一联围绕“夜行”展开,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诗人夜行中所见景物的特点。( √ ) 2.“惊沙”“飒风飙”运用比喻手法,突出了西北的特点,“赤烧连天”是 指烧野草的火焰在远处与天边相连。( × ) 解析 “惊沙”“飒风飙”没有运用比喻手法。 3.颔联写三更雪原尚有人打猎,冰河四月才开始解冻,这两句采用对 偶手法,描写了当地的生活习性和物候特征。( √ ) 4.尾联中“杨花”“楼阁”“玉骢”三个意象,虚实相生,描写春天来临时 江南繁华的生活场景。( × ) 解析 尾联是回忆,三个意象都是虚写。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 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
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热点题型1 热点题型2 热点题型3
读诗有道 1.看题目 “早上五盘岭”——交代时间和地点。概括正文的内容,写五盘岭 早上的景色。 2.看作者 岑参——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注释①中有对此次出行背景 的交代。 3.看内容 前两句交代出行的时间和出行的方向,中间八句写五盘岭早晨的 景象,最后两句写此行的目的和心情。


热点题型1 热点题型2 热点题型3
一、鉴赏诗歌的语言
炼字题
设问 角度
1.某句中的某字生动传神,请对这个字作简要赏析。 2.简要分析某联中“×”“×”二字的妙处。 3.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1.关注词语的含义。这里的含义包括词语本身的意思和在诗
句中的语境义。尤其要注意词语的“双关”“虚实”等用法。
关注词语 “斗”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崖壁耸立对峙的形态,“攒”字
的作用 刻画了群峰耸立、峰峦叠嶂的特点。


热点题型1 热点题型2 热点题型3
3.用模板答题 答题时一般先解析字义,再指出其手法和表达效果。 4.答案整合
①“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 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 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解题 思路
2.从技巧角度。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鉴 赏时就是要分析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来。有的句子倒 装,有错位的美;有的句子对仗,有整饬的美;有的句子互文,有
开合的美;有的句子长于炼字,有凝练的美。
3.从位置角度。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
句子处在诗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