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卑劣.(liè)贴.切(tiē)推崇.(chóng)分崩.离析(bēng)
B. 砾.石(lì)徘徊.(huí)襁.褓(qiǎng)纷至踏.来(tà)
C. 迂.回(yú)署.名(shǔ)告戒.(jiè)震.耳欲聋(zhèn)
D. 焦炙.(zhì)悲愤.(fèn)思维.(wéi)目眩.神迷(xuán)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子。
由于人在室内改变了自然,我们就不容易明白冬天午后的阳光有
意了。
因为温室栽培,我们四季都有玫瑰花,但我们就不能知道春天玫瑰是多么的美;我们四季都有杜鹃可赏,也就不知道杜鹃血一样的
A. 控制知道美丽
B. 控制体知动人
C. 制造知道动人
D. 制造体知美丽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在古代用白话文写作的书籍中,“的”“得”“地”这三者往往混用
..
在一起
..到了近现代。
...,①作者们对此并不在意。
这种混乱甚至持续
鲁迅、胡适、老舍等人的作品,“的”“得”“地”是不分的。
从学术界的观点看,“的、地、得”的分工使得汉语书面语的表达更.科学、
精密,这是现代汉语书面语自身发展的客观
..需要。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
校现代汉语教材、权威辞书都是主张给予严格区分
....的。
②毕竟“的”
A. “持续”是形容词,“更”是副词,“客观”是名词。
B. “混用在一起”是补充短语,“严格区分”是偏正短语。
C. 画线句①是一个单句,其中“对此”作定语。
D. 画线句②是一个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
4.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庄子》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有七篇,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
B. 《革命烈士诗抄》由萧三主编,里面收录了李大钊烈士创作的诗歌。
C. 《红岩》中的龙光华为了保护泉水而牺牲,大家为他举办了追悼会。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修铁路时为保护战友而右眼失明。
5. 诗文填空。
(1) 其视下也, __________________。
(2) 知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 ;知困, 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者挂罥长林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甲】
卖炭翁
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乙】
马嵬①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②,人间亦自有银河③。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④上多。
【注释】①马嵬:地名,即马嵬坡。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到这里,因随军将士的胁迫,将杨贵妃赐死。
②长恨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写的是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的政治悲剧与爱情悲剧。
③银河:天河。
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王母用银河隔开,不得聚会。
④长生殿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七夕盟誓之地,《长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之句。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真实地反映出卖炭翁的悲惨境遇。
B. “人间亦自有银河”,指百姓因战乱等原因像牛郎织女一样亲人
不得相见。
C. 《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诗,语言明白晓畅,《马嵬》多用典故,言简义丰。
D. 两首诗都对百姓的悲惨生活遭遇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让人心生同情。
7.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①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②
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况其真
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⑦。
呜呼!竹不能自异,唯
——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有删改)
【注释】①拔萃:唐代一种考试名称。
②假居:借住。
③关相国:疑为德宗时的宰相关播。
④殄瘁:枯萎凋谢的样子。
⑤筐篚者:编筐的人,下文的“彗帚者”指制作扫帚的人。
⑥刈:割。
⑦众庶:普通百姓。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A.长无寻.焉/飞来山上千寻.塔(《登飞来峰》)
B.见.丛竹于斯/不见.曦月(《三峡》)
C.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始于.长安求假居处/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诗夜游》)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履及于亭之东南隅。
②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3)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
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
(4) 结合选文,回答问题。
甲文中“千里马”和乙文中的“竹”都喻指 ______ 。
从对待人才的角度看,甲文中的食马者的做法实际上是在 ______ 人才,而乙文的作者则认为应该 ______ 人才, ______ 人才。
8.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早在 1980年,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便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
将大数据称为“第三次科技浪潮的华彩乐章”。
从2009年起,“大
数据”逐渐成为人们争相讨论的词汇之一。
有学者认为大数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大数据相较于传统数据来说,最大的区别体现在数据规模上,相比传统的大型数据集,大数据的规模则呈千倍级的增长。
第二,大数据不再是传统的结构化数据,而是包括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和地理位置信息等多种类型的非结构化信息。
第三,大数据本身拥有海量信息,但信息必须通过分析才能实现从数据到价值的转变,而真正可用的数据可能只有很小一部分。
第四,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及时,流转快速,能保证大数据的新鲜和价值。
材料二:
大数据这股浪潮正在兴起,人民大众的生活形态,都可能在互联网平台上展开。
目前,大数据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最广泛。
京东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将每个用户在网站上的行为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提高与用户的沟通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实现了向不同用户展示不同内容的效果。
例如,针对用户不同的属性特征、性格特点或行为习惯,在他们搜索或点击时,网站将展示符合该用户特点和偏好的商品,尽力给用户提供友好舒适的购买体验,这就能有效提高用户的购买效率,提高用户黏性。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网上购物时,页面总能很“神奇”地为我们提供最想购买的商品的原因。
大数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在大数据热中,也出现了一些伦理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冷思考,并积极应对。
一是隐私泄露问题。
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这个世界越来越透明,人们就好像处在“鱼缸生活”中,个人的身份信息、行为信息、位置信息甚至信仰、观念等隐私信息,都可能被记录、保存、呈现,每个人的信息,无一不被外界掌握。
二是信息安全问题。
个人所产生的数据包括主动产生的数据和被动留下的数据,其删除权、存储权、使用权、知情权等本属于个人可以自主的权利,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得到保障。
大数据使用的失范与误导,如大数据使用的权责问题、相关信息产品的社会责任问题等,也是信息安全问题衍生的伦理问题。
三是数据鸿沟问题。
一部分人能够较好占有并利用大数据资源,而另一部分人则难以占有和利用大数据资源,造成数据鸿沟。
(1) 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大数据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词。
A.京东所建立的大数据平台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购买效率。
C.材料三中加点的“鱼缸生活”是指沉闷、不自由的生活。
D.个人所产生的数据的删除权等权利目前已得到充分保障。
(2) 依据材料一内容,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每空不超过4个字)大数据具有 ______ 、种类繁多、 ______ 、流转性快的特点。
9.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一架纸飞机
①小男孩低头望着纸飞机,我低头望着他,他开心地把纸飞机向我推来,灿烂的笑容让我欣慰,他就像多年前的我一样。
②那时的我很笨,学东西永远慢半拍。
小时候上手工课,我从来没有折出成品。
我记得在最后一节手工课上,老师教我们折纸飞机。
同学们陆陆续续把作品交给老师,背起书包回家去了。
我却死活做不出东西来,只能坐在教室里,看着那些被挂起的手工作品,看它们在窗前
临走时,我看着那架写着我名字的纸飞机,悄悄地把老师满载爱与温柔的笑容嵌入到了我的心里。
③后来,我上大学了,跟随理工学院雨露助残志愿队去残疾人托养中心,被分配到多重障碍部。
天有些阴沉,空气中浮动着燥热的气息。
在多重障碍部,我见到了我的学员:一位与我身高相近的男孩子。
他长得清秀,戴着黑框眼镜,远远望见我,便低下头羞涩地笑,就像邻家的小弟弟一般可爱,我微笑着和他打招呼。
下一瞬,他走过来,身子却突然扭曲了,像摆了不同砝码的天平一般左右摇摆,着实令我有点惊讶。
再下一瞬,他突然朝我“嘿”了一声,又羞怯地笑了。
④我赶忙上前搀扶住他,领着他走向操场。
你叫什么名字呀?”“嘿。
”“别走太快,别累着了。
”“嘿。
”“我们去那边看看,好不好?”“嘿。
”我与小男孩之间的对话,大抵如此。
如果他很开心,他会笑着点头说“嘿”。
如果他难过或是抗拒,就会皱着眉头说“嘿”。
我与他之间,仿佛阻隔了一道墙。
我的心里不觉有些焦急。
⑤“好了,接下来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折纸飞机。
”我们并排坐在小桌旁,小男孩抬起了头,好奇地看那一沓五彩缤纷的彩纸。
我挑了一张,把它摊平在桌上,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开始。
但是若我能折出这一架纸飞机,小男孩是不是会开心起来呢?这样想着,我将手中的纸对折,翻转、一架纸飞机竟也从我的手中变了出来。
⑥“嘿!”小男孩又露出了笑容,他小心翼翼地抚摸刚刚成形的纸飞机,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又盯着这凭空生出的东西。
他快速地捡起一支笔,又开始说“嘿”了。
不停地拿着画笔涂,我感觉到他正努力地把色彩填满在机翼上,却怎么也涂不完那大片的空白。
他就像一团不知如何是好的火,混乱地跳动着。
⑦“来,我教你。
”我用臂环绕着他,还能感觉到他身躯之下传递的躁动。
我抓着他颤抖的右手,将颜色笔的笔触带向纸飞机的空白之处。
当看到纸飞机的空白处被增添上颜色时,他安静下来了,手不再那么颤抖,身子也稳稳地停在椅子上。
⑧过了一会,纸飞机画好了,它立在桌上,一副即将启程的模样。
在细细碎碎的光影中,我望见小男孩回过头来,对我一笑。
我又望见我的老师似乎也在朦胧的光影中走来,看着我,对我一笑。
他们俩的笑容重叠在一块,他们一同把那纸飞机递给我,一同等着我的回答。
我拿起这架纸飞机,透过阳光去看它。
让它在空中翱翔,滑出曲线,轻轻地撞向小男孩的心窝。
他“嘿”了一声,抬起那双亮亮的眼睛望着我,手里捏着纸飞机的一角,开心地把纸飞机向我推来,近了,更近了。
我接住了它,欣慰地让它贴在我的心窝。
⑨当然,它不是十二年前的那架纸飞机。
但是,它不就是十二年前的那架纸飞机吗?曾经,有一架纸飞机,满载着爱与温柔,轻轻地嵌入一个笨小孩的心里。
后来,小孩长大了,有一天,她也学会了折纸飞机,也想尽力把这爱和温柔嵌入到另一个小孩的心里。
⑩这一天,我体察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叠与传递,在那些细微却有力的时刻,慢慢汇聚成无形的力量。
而我,于是也想在他人的世界里坚持播撒下这些细微的时刻,坚持留下一些美好的生命印记。
(1) 阅读选文③一⑧段,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故事情节看到我的学员奇特的走路姿势。
B ______ 我和我的学员在阳光下玩纸飞机。
我的心理 A ______ 焦急 C ______
(2) 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 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 分析选文第⑧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5) “纸飞机”在选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6) 选文第⑩段有什么作用?
10.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①在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
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
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 18缸水。
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②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
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
③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
譬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乱了阵脚,逃避矛盾、蛰伏起来;有的人干工作浮在表面,看上去勤勤恳恳,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恒定的目标;还有的人习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不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累积不出实绩。
实际上,心一旦浮躁,注定难以走出浅尝辄止、兜兜转转的人生迷宫。
④树立恒心,离不开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省思。
“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革命战士”五章一生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各类人才。
《吕氏春秋》有言,“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
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都要有确定的人生目标,才更容易有坐得住、沉得下的脾性。
⑤“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
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如磐石,在乱云飞渡时不忘初心。
具备非凡的勇气,才能面对恐惧不退缩、造受打击不怯懦,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
对个体来说,追求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必须剔除急功
近利之心,舍弃徘徊犹豫之意,自觉培养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不甘落后的志气,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⑥鲁迅曾如此点评运动会选手:“优胜者周然可,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选文第③段不能删去的原因是什么?
(4) 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选文开头通过“二王”学书法的故事,引出中心论点。
B.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恒心的重要性。
C.“咬定青山不放松”,论证了人应该具有远大的目标。
D.“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值得尊重。
11. 作文。
请以“成长的瞬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 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12. 作文。
孔子在《中庸》里有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意思是说做任何事
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由此看来,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前提。
要求:①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 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A.正确;
B.有误,“徘徊”的“徊”应读作“huái”,“纷至踏来”的“踏”应写作“沓”;
C.有误,“迂回”的“迂”应读作“yū”,“告戒”的“戒”应写作“诫”;
D.有误,“目眩神迷”的“眩”应读作“xuàn”。
故选:A。
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
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
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
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答案】B
【解析】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
制造:指的是建造、制作;也谓人为地造成,多含贬义;还指制作,将原材料加工成器物。
根据语境,第一空填:控制;
知道:对事情或道理已经了解、认识;懂得。
体知:体察了解。
根据语境,第二空填:体知;
美丽:美好艳丽;好看。
动人:打动人心,令人神往。
根据语境,第三空填:动人。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
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
3.【答案】B
【解析】A.有误,“持续”是动词;
B.正确;
C.有误,“对此”作状语;
D.有误,②是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
故选:B。
本题考查词性、短语、句子成分。
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平时积累,结合选项内容,逐项研读解答即可。
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4.【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骑兵部队服役时参加日托末尔战役,炸弹在他身边爆炸,他头部受重伤。
保尔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战胜了死神,但右眼失明。
故选:D。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与名著情节表述正误的辨析能力。
根据平时的积累作答。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及传统文化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5.【答案】【小题1】亦若是则已矣
【小题2】然后能自反也,然后能自强也,茅飞渡江洒江郊,下者飘转沉塘坳
【解析】答案:
(1)亦若是则已矣
(2)然后能自反也然后能自强也(注意“反”的书写)
(3)茅飞渡江洒江郊下者飘转沉塘坳(注意“坳”的书写)
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根据提示和语境写出
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乙】诗没有对百姓的悲惨生活遭遇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而是用典映射。
故选:D。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
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地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
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马嵬》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引发了很多文人墨客的诗情文思。
白居易的《长恨歌》,在揭示唐玄宗宠幸杨
贵妃而造成政治悲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二人爱情悲剧的同情。
袁枚此诗却能不落俗套,另翻新意,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
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
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二要把握形象。
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
三要理解情感。
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7.【答案】【小题1】C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人才,摧残,认识,珍惜
【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
B.看见;
C.由于/按照;
D.在。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履,散步;隅,角。
句意为: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
角。
②中重点词语有:贤,贤人;异,区别。
句意为:贤人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使用贤人的人来加以区别。
(3)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
句意为:自从相国死后,别人借住在这里。
故断为: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况其真贤者乎”甲文中“千里马”和乙文中的“竹”都喻指人才;从对待人才的角度看,甲文中的食马者的做法实际上是在摧残人才,而乙文的作者则认为应该认识人才,珍惜人才。
答案:
(1)C
(2)①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
②贤人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使用贤人的人来加以区别。
(3)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
(4)人才摧残认识珍惜
参考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