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精选】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同步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原创题)蒋介石致电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
材料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2018·聊城中考)1931年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均将《东北地理教本》作为通用教材。
该教材虽以东北地理为题,但着重谈东北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凡尔赛和约》签订
B.《九国公约》签订
C.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D.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东北
3.(2018·威海中考)下图是《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
下列与西安事变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动者是张学良、杨虎城
B.该报纸报道的消息发生于民国二十五年
C.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
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2018·青岛中考)《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写道:“当年七月七日,日军在这里借故寻衅,点燃了中日两国全面战争的战火……由于这场仗是扭转中国人民命运的一场民族战争,因此,卢沟桥和宛平城响亮的名字便得以永志青史。
”“当年”是指( )
A.1894年 B.1931年
C.1937年 D.1941年
5.(2018·南京中考)1937年12月15日的《芝加哥每日新闻报》刊出了《日军杀人盈万》的新闻报道。
这一报道揭露的暴行是( )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旅顺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
6.(2019·改编题)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这样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
……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影响。
”此报道描述的战役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是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7.(2018·青岛中考)毛泽东在1938年5月写成的《论持久战》中指出:“在他们(日本侵略者)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
在作战上讲,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
”“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史实依据是( )
①平型关大捷②西安事变
③百团大战④台儿庄战役
A.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8.(2018·孝感中考)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这次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9.(2019·改编题)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十四年抗战其实并不像抗日神剧里那样简单,血肉筑长城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④国民党政府始终如一的积极抗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18·潍坊中考)1945年4月,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商建立联合国,并随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这表明抗日战争( )
A.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
B.捍卫了国家领土完整
C.促进了国共政治和解
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11.(2018·烟台中考)1945年8月,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
”下列事件中体现毛泽东“弥天大勇”的是( )
A.西安事变 B.抗日战争
C.重庆谈判 D.渡江战役
12.(2018·肥城模拟)学习历史要求我们思考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获得合理的历史解释。
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13.(2019·改编题)1948年辽沈战役中,某国民党军官在锦州被解放军俘获后,感叹说:“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据此可知,解放军攻克锦州( )
A.截断了东北国民党军队的退路
B.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14.(2018·鱼台模拟)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
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
A.解放军作战勇敢
B.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
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二、非选择题
15.(2019·原创题)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揭穿谎言】
材料一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
材料二日本右翼势力胡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1)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材料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
【誓死抗争】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四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
(2)七七事变爆发前,中国民众是怎样抵抗日本侵略的?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3)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守住良知】
材料五外交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
……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
(4)你认为日本怎样做才不“再输掉良知”?
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抗战的胜利、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
1.(2018·娄底中考)“‘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一历史事件促成了( )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日战争
2.(2018·泰州中考)《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
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3.(2018·济宁模拟)史学家张萌麟评述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说:“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
”这件大事应指( )
A.抗日战争 B.国民大革命
C.鸦片战争 D.解放战争
4.(2019·改编题)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保障”指的是( )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北平的和平解放
5.(2018·无锡中考)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
这一“行动”( )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