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中2009-2010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初三语文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

3.答案一律用钢笔或黑色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5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
(1)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骊山四顾,▲,当时奢侈今何处?(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5)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
(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7)官船来往乱如麻,▲。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8)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
(9)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必须“▲”,趁劲头足的时候一口气把事情做完。

(用出自《曹刿论战》的一个成语填空)
(10)温家宝总理在出访外国时经常引用诗句表达爱国之情。

例如,他在跟留学生座谈时感慨“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这是化用了余光中的诗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给加点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咀嚼.(▲)恃.才放旷(▲)qián(▲)信根深dì(▲)固
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
..的一句是(▲)(3分)
A.今年的贺岁片:《三枪拍案惊奇》、《十月围城》等,已在各大城市隆重上映。

B.麦收以后,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他一时拿不定主意。

C.“谢谢你的帮助,”李老师微笑着说:“车快来了吧?”。

D.互联网所链接的内容不仅包括文字符号,还包括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等多媒体信息。

4.下列关于名着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格列佛帮助小人国打败了邻国的入侵,并乘胜追击,帮助小人国的国王扩大了疆域。

B.《傅雷家书》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傅雷谈论更多的是艺术与人生,目的是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C.培根随笔善用比喻,其中很多比喻都成为格言警句。

例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D.林冲在高俅的陷害下,先后误入白虎堂,身陷野猪林,但他一直委曲求全。

最后因为陆谦火烧草料场,林冲才被逼上梁山。

南京市是2014年“第二届世界青少年奥运会”的申办城市之一。

请你参加以“了解青奥会,申办青奥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5—6题。

5.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南京申办“青奥会”的材料,请根据上下文,在文
中空缺处填写与加点短语结构一致
....的恰当短语。

(3分)
南京作为第二届青奥会的申办城市之一,具有以下竞争优势:
经济发达
....。

南京有电子、汽车、石化、钢铁四大支柱产业,商品零售总额位居全国城市“十强”之列,近5年来经济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

(1)▲。

南京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继孙吴之后,东晋、宋、齐、梁、陈、南唐、
明朝、太平天国以及中华民国先后定都南京,共455年,史称“十代故都”。

(2)▲。

南京由机场、高速铁路、BUS站线、地铁和港口构成的立体交通网,覆
盖全城,连通世界。

(3)▲。

南京森林覆盖率达到24%,新建小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1%,人均公园
绿地达13.2平方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6.下图是2010年即将在新加坡举行的“首届世界青少年奥运会”的徽标“青春之星”。

请根据提示填空。

(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2
【古诗赏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的秋景图。

8.诗中表现主人公苦苦追寻、执着不舍的词语有“▲”和“”▲。

(2分)
【古文阅读】
朱云见汉成帝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②。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厉③其.馀。


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御史将④云下,云攀殿槛⑥,槛折。

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着狂直于.世,使其
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臣敢以死争。

”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

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⑧之.,以旌⑨直臣。


选自《汉书·朱云传》【注释】①匡:辅助。

②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③厉:激励,此处有“警戒“之意。

④张禹:汉成帝的老师。

⑤将:拿。

⑥槛jiàn:栏杆。

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

⑧辑:连缀、修补。

⑨旌:表彰。

9.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3分)
遂将云去.(▲)然后得已.(▲)勿易.(▲)
10.下列句子中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下亡以.益民皆以.美于徐公
B.以厉其.馀其.如土石何
C.因而辑之.公将鼓之.
D.素着狂直于.世谤讥于.市朝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12.朱云劝谏汉成帝的方式与邹忌劝谏齐威王有何不同?(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

(15分)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

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那晚,我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

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声去了,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就在这时,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周瑜也注意到了我,因为在这旷野上,睁着眼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

我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这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

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

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

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

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

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

他陶醉着,为着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声像雪山前的回音。

他放下了鼓槌和号角,他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

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他说。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

”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他说。

“不。

”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

”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

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

我见月光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

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

快走到河岸的时候,
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
..........
..........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色的月光。

战马依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

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13.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完成填空。

(2分,每空不超过10个字)
“我”见到周瑜→▲→▲
14.请简要赏析下面的语句。

(3分)
我见月光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15.结合文末的加点语句,联系全文,说说“我”心目中的周瑜是一位怎样的英雄?(3分)

16.试分析小说开头和结尾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分)
开头: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

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结尾: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

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17.下列各项中,对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我颤抖不已”“我打着哆嗦”这两处动作描写表明了“我”对周瑜的倾心与不舍。

B.周瑜“笑了起来”“又一次笑了起来”“不再发笑了”,体现了周瑜对“我”的态度由不以为然到深有触动。

C.小说以“与周瑜相遇”为主线,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

如文中写艾草味、鼓角声便是实写。

D.小说通过描述一个村妇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厌恶战争,喜爱安宁而淳朴的生活这一主题。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

(13分)
恰到好处
杨述
①善于描写一个人的美,莫如宋玉①。

他在《登徒子好色赋》里是这样描写“东家之子”②的美:“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东家之子的美,真是“恰到好处”。

稍为多一点,或稍为少一点,就不美。

②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处”。

③京戏着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瘟不火③。

优秀的歌手在热情地歌唱时,情真又能自持。

工人炼钢需注意火候,做政治工作要掌握分寸。

一句话:“过”与“不及”都不好。

④“不及”就是“不够”,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不好的,或者说这是“不够好”。

“过”就是“过火”,“过了火”,却往往容易被认为好。

说这是“深”、“透”,是“彻底”,难道不好吗?其实过了头,常常把好事做成坏事。

事情做得一过分,就会走向反面。

失眠不好,睡觉睡得着就好;但睡觉过多就可能变成懒汉。

劳动好,但劳动过累,就要妨碍健康。

而对健康过于注意的人,又常常会造成精神上的一种负担,老是疑心自己有病,结果反而把身体搞坏了。

列宁说过:“只要向前多走一小步——看来仿佛向同一方向前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这话讲得多么深刻。

⑤写到这里,有人会问:“依你说,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

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什么事都要不长不短,不快不慢,不多又不少,那岂不是变成折中主义了吗?孔夫子讲过:过犹不及。

你的说法很像儒家的中庸之道。

”我说:不是折中主义,折中主义是按自己的主观,把长和短、快和慢、多和少加起来被二除的东西。

自己以为“恰到好处”,其实是一种主观上的想象。

我说的“恰到好处”,也不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过”与“不及”,是按孔子所说的标准来衡量的。

我们常说做事要恰如其“分”,这“分”也就是标准的意思。

孔夫子认为的“分”和我们的不同。

马克思主义者对“过”与“不及”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客观的实践的标准。

这个客观的标准就是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按事物本身的规律办事,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寻找这个客观标准,就要下番调查研究功夫,认真走群众路线;而且要善于在实际行动中总结出经验来。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判断什么情况是“过”,什么情况是“不及”,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恰到好处”。

【注释】①宋玉:我国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

②东家之子:邻居东家的小姐。

③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18.本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9.文章开头第①段以“东家之子”故事入题议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20.第④段作者议论“过”与“不及”两方面时,着重议论的是▲,着重议论这方面是因为▲(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3分)
21.梳理文章第⑤段的论证过程,体会作者严谨的论述思路。

(3分)作者首先针对一些人的疑问,把▲与▲作了区别,然后阐明▲,最后告诉人们▲。

2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你认为哪一则更适合作选文第③段的事实论据?为什么?(3分)
【材料1】南朝名医陶弘景发现巴豆(植物巴豆的种子)特性最泻。

明朝的李时珍,经过反复试验,发现巴豆只要用量适度,不但不会引起腹泻,而且可以治疗慢性腹泻,只有大剂量才会造成腹泻。

【材料2】全球着名玩具制造商TY公司的营销策略是,生产的玩具不管多么热销,但都会在生产一段时间之后就宣布停产。

这就使得一些老产品反而成了收藏家争购的对象,此举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


三、(5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能在逆境中看到希望,需要有一双充满阳光的慧眼;能在困境中享受快乐,需要有一颗充满阳光的慧心。

坦然、乐观、坚韧……,就是那双慧眼、那颗慧心的品质。

这样的品质,能开拓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生之路。

请以“在压力面前,我追求▲”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书写(3分)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学情分析样题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5分)
1.(10分)(1)弓如霹雳弦惊(2)会挽雕弓如满月(3)塞下秋来风景异(4)阿房一炬(5)日高人渴漫思茶(6)人比黄花瘦(7)全仗你抬声价(8)窈窕淑女(9)一鼓作气(10)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每空l分,有错漏添倒一处,该空不得分)
2.(4分)juéshì虔蒂(每空1分)
3.(3分)D
4.(3分)A
5.(3分)文化丰富(历史悠久)、交通便捷(发达、便利、方便)、环境优美(舒适、绿色、干净)(每处1分,其它符合要求的亦可,但所填词语必须是主谓短语)
6.(2分)荣誉(胜利、成绩、卓越……);希望(未来、活力、青春、朝气……)。

(每处1分,意近即可)
二(42分)
(一)(14分)
7.(1分)萧瑟冷落(意近即可)
8.(2分)溯洄(从之)溯游(从之)(每个词1分)
22.(3分)【材料1】更适合作选文第③段的事实论据(1分)。

因为在【材料1】中,从“李时珍发现巴豆只要用量适度,不仅不会引起腹泻,而且能治疗慢性腹泻”这一事实,得出的观点“凡事要把握好分寸,做到恰到好处”与选文的观点一致(2分)。

【材料2】中,TY公司的营销策略是让产品数量锐减乃至停产,造成消费者的饥渴心理来达到目的,这与选文观点不一致。

(意近即可)
三、(50分)
23.(50分)参照中考评分标准
作文评分常规要求
1.错别字每三个扣l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2分。

2.标点符号错误较严重者,酌情扣1—2分。

3.字数每少50字扣l分,最多扣2分。

4.建议37分切入,总分不超过50分。

书写(3分)
字迹清楚(1分);书写工整(1分);书写美观(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