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
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不容否认,文化哲学已成为人类的一门“显学”。

这与人类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

在传统农业社会,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相对有限,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个比较和谐的状态,哲学所思考的问题主要基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展开。

但是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水平的提高,文化世界越来越取代自然世界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环境。

人与文化的矛盾关系逐渐成为人类日常生活无法回避的课题。

文化哲学是关于人类文化现象的哲学思考,是对人类文化的总体性把握,它应回答的问题包括什么是文化、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文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等。

学界一般认为,文化哲学兴起的标志是新康德主义。

哲学所要面对的主要不是“已然”世界的问题,而是“未然”或者是“应然”世界的问题。

“事实”的世界是科学要关注的对象,“价值”的世界才是哲学最需要关注的对象。

例如在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看来,“哲学只有作为普遍有效的价值的科学才能继续存在”。

在新康德主义思想家那里,核心价值诉求就在于从人类日新月异的文化世界中,确立人的价值的应有位置,切勿使人性消弭于喧嚣的文化世界中。

德国哲学家西美尔明确指出:“只有人才是文化的真正对象。

”因此,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完善”。

人所以要反思文化,皆因为文化在其发展中,除了对人的肯定性价值外,还包含着对人的否定性因素。

而文化的二重性说到底又是根源于人是灵与肉的二重性,及人类自我意识的内在矛盾。

具体说来,人作为一种能动的存在,是通过自我意识的对象化来确证自身的,文化就是人类自我意识对象化的结果,通过文化,人确证了自己的本质存在。

然而某种文化模式、文化规范一经形成,人类本质的各种丰富性潜能就有可能被规定于一种既定的文化形式中,从而形成了对人的丰富本质的否定。

寻求永恒的超越意识,这是人的本性。

因此,人类面对文化的否定性质,必然要诉诸一种抗争,而这种抗争首先应以对文化二重性的充分、全面的认识为前提。

认识到了现实文化发展的这种双重本性,我们就能在实践中对于文化现实自觉投射一种反思与批判意识,在人类的成就与自信中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以使人类的文化实践减少盲目性,增加行为的自觉性。

人作为一种主体性存在,其文化创造不应是一种盲目的操作,一种现实文化实践要
想成为自觉的文化而非随意的文化,就必须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反思;而一种哲学要想具有引领现实的力量而非虚幻的寄托,就必须进行文化的参与。

(摘编自邹广文《文化哲学及其构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传统农业社会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较和谐,也不存在人与文化的矛盾关系。

B.文化的内容,文化与自然、人、社会进步的关系就是文化哲学应该关注的对象。

C.文化具有二重性,表现在对人的肯定与否定,根源于人类自我意识的内在矛盾。

D.文化哲学兴起的标志是新康德主义,其核心价值诉求在于确立人的价值的位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阐明文化哲学生成的原因,是论述的前提。

B.第二段侧重阐述文化哲学的内容、兴起和本质,回答“文化哲学是什么”的问题。

C.第三段紧承第二段,从人的角度重点阐述了人要反思文化的根源,是前文的递进。

D.文章对文化哲学的阐发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展开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然”世界是被科学关注的“事实”世界,其不同于“未然”“应然”世界。

B.为减少文化实践中的盲目性,需要充分认识文化发展的特点,形成反思与批判。

C.文化是人确证自身本质存在的方式,但它的否定性大于肯定性,导致人要超越。

D.文化创造与哲学发展相辅相成,哲学助文化更加自觉,文化让哲学具有现实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品源文华专注于好莱坞影视、欧美博物馆等文化、艺术IP的授权和运营,拥有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美术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等独家IP开发+IP运营权利。

首先,品源文华采用IP买断、IP开发、分授权的商业模式,即品源文华与欧美IP 方直接签约,获得了其在大中华地区的独家权利,涵盖所有实物商品、数字商品、进口官方藏品复刻品的排他性权利。

在此基础上,品源文华团队开发了各类主题和授权资产,为合作商家提供了海量藏品素材、高清图库、视频等产品开发素材。

这些IP资产有效地提升了商品的调性和品牌溢价,还吸引了大批粉丝。

其次,IP的价值最大化离不开营销。

品源文华策划并执行丰富的营销活动,如“大英博物馆一呼万in”直播、“Fashion&Beyond”等创新的营销活动赋予合作商家极为有效的营销亮点,也为消费者带来360度的体验。

2017年,仅仅大英博物馆一个IP,我们在国内的授权商品零售额已经超过1亿人民币。

(摘自《IP授权与运营——用文化、艺术IP赋能中国消费升级》,搜狐2017年12月
20日)材料二
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的粉丝,随着英国政府对大英博物馆预算的逐年削减,大英博物馆首先想到用IP授权的方式寻找资金来源。

通过对800多万件藏品学术价值背后商业价值的挖掘,大英博物馆的文创衍生品做得有声有色。

大英博物馆的商业负责人罗德里克·布坎南曾表示,“人们喜欢听故事,而我们的每一个藏品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故事。

我们所做的授权,就是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讲故事”。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文创产品需要互联网平台的推广,尤其是需要受众面较广和运营相对成熟的电商平台的加持。

在此之前,故宫文创产品通过独特的设计和良好的运营已经成为了电商平台上的‘网红’,大英博物馆此举应该也会有不俗的表观”。

据相关报道显示,去年大英博物馆与阿里鱼和天猫的合作一个月营收超过了百万美元,此外,大英博物馆与其合作伙伴天猫、阿里鱼在大英博物馆召开了一场发布会,并进行网络直播,直播后的一周博物馆线上访问量达到1700万,而2016年一整年大英博物馆的访问量仅为1200万。

正是因为大英博物馆的此次试水让这家已经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博物馆尝到了中国市场的甜头,大英博物馆天猫旗舰店在近期上线。

(摘自马嘉会、宗泳杉《大英博物馆借国内电商拓宽“钱途”》,《北京商报》2018
年7月19日) 材料三
胶带、本子、冰箱贴、扇子,不少网友直呼此次大英博物馆天猫旗舰店推出的商品品类与故宫文创类似。

二者文创产品设计与销售皆为中书控股旗下的“艺莲公园”文创电商平台。

中书控股集团创始人李亚鹏也曾在节目中坦言公司在为包括“故宫博物
院”“英国大英博物馆”等数十家国内外博物馆做文创设计与销售,把艺术文化用文化资源转化的形式带给大家。

通过销售、设计特色产品展现馆藏的独特魅力,也是一种文化输出。

许多顾客会通过产品对设计来源更加感兴趣,进而去了解其背后的艺术文化含义及背景故事。

随着“互联网+”模式渗入越来越多的行业,博物馆也开始被此模式影响,逐渐变得“接地气”起来。

博物馆从来不缺IP,如何全方位开发明星产品来吸引顾客,是众多博物馆值得考量的问题。

顾嫣媛是上海一家博物馆文创负责人,在她看来,每家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这些都是可以差异化其他博物馆的重要明星产品。

比如她正在设计“汇丰银行铜狮系列”的产品,为此做了不少市场调研,也请教过网红文创的团队,在设计时满足青少年儿童的口味,让他们关注文创产品,也更关注历史文化。

她还说:“观众来到博物馆,除了有看展览的地方,还希望有休息的地方、体验的地方、学习的地方、购物的地方,我们满足观众各方面的需求,也希望他们带回家的纪念品是有意义的,把厚重的历史故事与创新的设计理念带回家。


(摘自《大英博物馆文创产品线上热销背后“推手”竟然是这位“靖哥哥”》,东
方网2018年7月19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馆通过一些创新的有营销亮点的活动,为消费者带来360度的体验,这些活动都是请教过网红文创团队后设计的。

B.博物馆用IP授权的方式来寻找资金来源,通过对藏品学术价值背后商业价值的挖掘,有效地提升了商品的调性和品牌溢价。

C.博物馆设计、销售能展现馆藏独特魅力的胶带、本子等特色产品,使顾客通过产品对设计来源感兴趣,这也是一种文化输出。

D.博物馆现在的功能越来越全面,它不仅是看展览的地方,还可以是休息的地方、体验的地方、学习的地方、购物的地方。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品源文华专注于好莱坞影视、欧美博物馆等文化、艺术IP的授权和运营,是近期线上热销的大英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背后“推手”。

B.大英博物馆借国内电商拓宽了“钱途”,大英博物馆天猫旗舰店在近期上线,仅仅一个月营收就超过了百万美元。

C.大英博物馆的文创衍生品做得有声有色,这是因为有了受众面较广和运营相对成熟的像天猫、阿里鱼这样的电商平台的加持。

D.博物馆变得越来越“接地气”了,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渗入,吸引了大批顾客去了解其背后的艺术文化含义及背景故事。

6.结合文本,概括用文化、艺术IP赋能中国消费结构升级的方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人也。

祖父嘉,光禄勋。

虞初举孝廉,稍迁幽州刺史,民夷感
其德化,自鲜卑
..、乌桓、夫余、秽貊之辈,皆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百姓歌悦之。


事去官。

中平初,黄巾作乱,攻破冀州
..诸郡,拜虞甘陵相,绥抚荒余,以蔬俭率下。


宗正。

及董卓秉政,遣使者授虞大司马,进封襄贲侯。

初平元年,复征代袁隗为太傅
..。

道路隔塞王命竞不得达旧幽部应接荒外资费甚广岁常割青、冀赋调二亿有余以给足之时处处断绝,委输不至,而虞务存宽政,劝督农植,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谷石三十。

青、徐士庶避黄巾之难归虞者百余万口,皆收视温恤,为安立生业,流民皆忘其迁徙。

虞虽为上公,天性节约,敝衣绳履,食无兼肉,远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操而归心焉。

初,诏令公孙瓒讨乌桓,受虞节度。

瓒但务会徒众以自强大,而纵任部曲,颇侵扰百姓,而虞为政仁爱。

初平二年,冀州刺史韩馥、勃海太守袁绍及山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逼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以虞宗室长者,欲立为主。

乃遣故乐浪太守张岐等赍议,上虞尊号。

虞见岐等,厉色叱之日:“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

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

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
以相垢误邪!”固拒之。

馥等又请虞领尚书
..事,承制封拜,复不听。

遂收斩使人。

于是选掾右北平田畴、从事鲜于银蒙险间行,奉使长安。

献帝既思东归,见畴等大悦。

时,虞子和为侍中,因此遣和潜从武关出,告虞将兵来迎。

(节选自《后汉书·刘虞传》)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道路隔塞王/命竟不得达/旧幽部应接荒外/资费甚广/岁常割青、冀赋调二亿有余/以给足之/
B.道路隔塞/王命竟不得达旧幽部/应接荒外/资费甚广/岁常割青、冀赋调二亿有余/以给足之/
C.道路隔塞/王命竟不得达/旧幽部应接荒外/资费甚广/岁常割青、冀赋调二亿有余/以给足之/
D.道路隔塞/王命竟不得/达旧幽部应接荒外/资费甚广/岁常割青、冀赋调二亿有余/以给足之/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鲜卑,古代少数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游牧民族,分布在中国北方。

B.冀州,《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其中即有冀州,位列九州之首。

C.太傅,位列三公,处于专制统治者的核心位置,是皇帝统治四方的高级代言人。

D.尚书,中国封建时代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六部长官称为尚书,在本文中即此意。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虞德感民夷。

他的恩德感化了其治下的边疆夷族,这些夷族都按时朝贡,没有敢
扰乱边境的,百姓都非常高兴。

B.刘虞施政得当。

他施政宽松,鼓励农植,开放与胡人的交易,使渔阳富饶的盐铁得以流通,民众欢喜,粮食丰收。

C.刘虞天性节约。

他位居上公,却穿破衣草鞋,饭食没有两个肉菜,是下属节俭的榜样,过于奢侈的豪强受其感化。

D.刘虞忠于汉室。

张歧认为他是汉宗室又是忠厚长者,想立他为君主,给他加皇帝的尊号,被他所斥责和坚决拒绝。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瓒但务会徒众以自强大,而纵任部曲,颇侵扰百姓,而虞为政仁爱。

(2)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思王逢原①(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注)①北宋诗人王令,字逢原。

王安石欣赏他的才华,遂成莫逆之交,并将妻妹嫁给王令。

然而,嘉佑四年秋王令二十八岁逝世,这令王安石痛心疾首,黯然神伤。

第二年秋天,便写下了三首悼念故友之作。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了时令,同时营造了凄清氛围,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

B.颔联表达对怀才不遇、知音者稀的感慨,包含对王令及自身的感喟。

C.颈联“当”与“入”二词将景物描写与人事叙述融为一体,气势阔大。

D.该诗有写景、议论,有回忆、感叹,运用了想象、对比、拟人等手法。

12.如何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蕴含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中断的文化血统之一,就是对知识和教育的极大尊重和推崇,即便是在今天个别地区拜金主义盛行,也还是认为家中有个考上 985 大学的比挣985万更加光宗耀祖——先贤们高诵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且不论对错与否,都被认为是光宗耀祖,任谁也改变不了。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与现代的高考,无论从
考试的目的、内容、性质还是选拔的标准都不能,但是人们还是喜欢将两者,因为二者都是国家最为重视的抡才大典。

对于科举考试而言,正史记录得最多的是名字和名次,某朝某代某年某科,谁是状元谁是榜眼谁是探花,而在古代笔记中,却呈现出别样的记载,那就是但凡能者,大都不仅仅因为考生的八股文做得多么好,还必然有“品德加分项”。

“积德”和金榜得中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于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我们而言,是的事情,不过,():他们希望每一位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国家管理者的生员,都能牢记自己的成功来自先祖的“道德基因”,也希望他们能继续行善政做好事,给自己的后代积德。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先贤们高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且不论对错与否,都已沁到骨髓里去了。

B.先贤们以高诵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可以光宗耀祖终身必举的大事。

C.虽然先贤们高诵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有对有错,但是早已沁到骨髓里去了。

D.先贤们高诵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且不论对错与否,反正早已沁到骨髓里去了。

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不应将古人的这种观点简单视之为“愚昧迷信”,而是应该体会到个中深意B.我们应该体会到个中深意,不应将古人的这种观点简单视之为“愚昧迷信”
C.我们不应简单地批判古人的这种观点,而是应该体会到他们的善良
D.我们应该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不应简单地抨击古人的这种观点
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百喙一词相提并论首屈一指不言自明
B.混为一谈相提并论蟾宫折桂不言自明
C.混为一谈一视同仁首屈一指显而易见
D.百喙一词一视同仁蟾宫折桂显而易见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

①______?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

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以让人思考为目的。

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

②_____?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③______,有了较好的底蕴。

这样的人在
上网时,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或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

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