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慈禧御用匠人之后,“非遗”的最后传承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是慈禧御用匠人之后,“非遗”的最后传承人
他是慈禧御用匠人之后,“非遗”的最后传承人
2017-04-05
他是王振海,人称王老邪,锔瓷第五代传人,国家一级雕刻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乃“天下第一锔”。

如今,他将毕生绝学(传统老手艺),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
七合盏,价值1200万,由五个朝代的六片碎瓷拼接而成,经他双手锔成一个茶盏。

越窑(宋代)、景德镇龙窑(清代)、青花瓷(元代)、龙泉瓷片(宋代)、南海一号(明代)
纵然,有人想以1200万的高价买定,但被老头儿拒绝了。

对于传统老手艺,老头儿有自己的坚守。

转身,王老就往茶盏里倒了一杯茶,一饮而尽,周围的人惊得张大了嘴,老头儿则淡定地说道:“再贵,不还是个碗嘛。


比起艺术品的价值,手艺人们更看重自己的活儿。

修复一件物品,过程之繁琐枯燥,真正考验地是心境。

哪怕一点残碎的缺口,都要花费好半天功夫。

先把铜板剪成两厘米宽的枝条

再剪成小块的菱形

再根据缺口,仔细量好距离
并且钉子的长度一定要短于实际尺寸
这样才能保证裂缝的紧固、无漏

然后再将大小合适的锔钉
敲敲打打一阵,将形塑好

最后,用小锤将嵌入
“一锤嵌入”,一点都不能多
针眼要打三分之二,不能打透它

然而,王老锔的瓷之所以能如此好,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王老邪说:“锔瓷最重要就是锻制锔钉,他的锔钉和别人的不一样,里面加了十分之一的黄金,延展性更好,而且不会生锈,看,都金光闪闪。


王老不仅掌握着24种72样136道修复古旧老瓷器的绝活,而且他镶嵌的梅花钉还会动。

可这门绝活,现在几乎面临着“无用之处”。

王老说,“现在锔一个钉要10块钱,买一个碗可能几块钱就搞定了,谁会来呢?”
所以文化的传承更显艰难。

而以前锔匠们走街串巷,摇着个波浪鼓,吆喝着“锔活……锔活……”,人们就会拿着破碗、破锅,锔匠修好活后会跟主人讨水喝,把水倒在修补的瓷器,并且自豪地说道:“你看,滴水不漏。

”这才算大功告成。

时代在变,而匠人们的初心始终如一。

除了自创的梅花钉,王老还有一个绝活:包口。

瓷器口一整圈下
来,你看不到丝毫接缝。

其实不是看不到,实则根本没有。

对于锔匠们来说,锔活儿是一回事,关键还得锔得有讲究,有韵味,有特色。

而这最考验技艺精髓的就是制作花钉,锔匠们会根据瓷器的图案、文字来锻造,又赋予了物件新的“生命”。

例如锔鱼就是寓指如鱼得水,锔一只蝙蝠就是福从天降……
寄托着锔匠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可惜的是,这门千年的老手艺,如今全国只剩王老邪一人了,在04年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等最后申请落批时,另外两名锔瓷手艺人已过世了,所有就这一个锔瓷匠了。

前面是王老邪的爷爷“王神手”,后面是王老。

王老邪四岁的时候,就跟着爷爷学习民间锔、刻瓷绝技。

9岁就掌握了“锔活秀”的全部技艺。

十岁已经能独自揽活,在京城被称为“小圣手”。

正在锔瓷的王老邪
锔瓷在王家是隔代单传的技艺,王振海的爷爷“王神手”曾经是慈禧太后的御用工匠,当年康熙微服私访时,还把玩过他家的金刚钻。

但是王老打破了祖上的家训,只为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他开公开课、收徒弟,无所谓男女,全凭兴趣。

而王老收徒弟的唯一准则就是,“德行”二字。

他说,锔瓷不是一种单用手就能做好的活儿,而是要用心才能完成。

王老邪的传承人,张闯的作品
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语:“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但是王老则舍弃了祖传下来的金刚钻,改用牙钻,更为的方便简单,这个是集结了他五年的时间而琢磨出来的。

虽然现代人,对于旧物的修复并不为然,但是于王老而言,“锔活的时候是在修复器皿,同时也在修复生命。

在修复生命的同时,也在修炼自己。

这是手艺人们的最后坚守,也是这个时代最欠缺的匠心。

所以即使违背祖上规矩,他也要把掌握着的“24样72种136道锔瓷绝活绝技”传承下去。

而在王老60平方的家里,全是关于锔瓷的物件,就连厨房都挂满了工具。

经他手修过的瓷器,已达9万多件。

时代在进步,文化更需传承。

在这浮躁喧嚣的社会,一种独具匠心的精神更要我们去坚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