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摘要:根据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思想,结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笔者提出了英语教学要“三化”,即内容生活化、方法情境化、场所社会化。
本文将着重论述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三化”。
关键词:生活教育;英语教学;生活化;情境化;社会化
作者简介:齐立,任教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中学。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者构成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教育的内容是生活,教育的场所是社会,教育的方法是教、学、做合一。
“生活教育”思想虽时隔数十年,仍对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有着很多的启示。
一、让英语教学的内容充满生活化
英语是一门语言科学,语言是生活中信息沟通的载体,离开了生活,语言学
习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决定教育”,因此,生活内容也就决定英语学习的内容。
反过来说,英语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生活化的
语言,而生活化的语言无处不在,用陶行知的话讲,即“是生活,就是教育”。
因此,英语教学应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育内容。
1.让英语教学充满学校生活
陶行知说:“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
学生在校的时间是比较多的,在
校的生活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
他们在学校里学习、吃饭、运动、见教师、见同学。
在教室、在校园、在操场、在餐厅,在宿舍,这里的一切都是生活。
例如,
该去上课了(It’s time to go to class.);一起去吃饭(Let’s go for lunch.);谈论自己的
教师(Miss Wang is my English teacher.);谈论功课(Of all the subjects, I like math best.)。
再如,在教学英语数字时,学校里英语数字就有很多:一年级(Grade One)、二班(Class Two)、第几排(Row Five)、学号(Number 10)、多少学生(forty students)。
这些都是学校生活中的英语语言素材,它们涵盖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教
师充分地挖掘,这些贴近学生校园生活实际的语言内容还是十分丰富的。
2.让英语教学充满家庭生活
学生离开学校之后,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
家是学生最熟悉、最温馨的地方。
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时想起“I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坐在餐厅吃饭时就想起“I eat dinner in the dinning room”,在卧室睡觉时想起“I sleep in the bedroom”,坐在沙发上便感受到“The sofa is comfortable to sit in”。
甚至家庭成员都无不洋溢着生活语言的气息。
例如,介绍自己的家人: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manager,and he works in a company. My uncle is a mechanic,he works in a car factory.在学到形容词的比较用法时,就可以引入家庭成员的介绍:My father is
two years older than my mother. My brother is ten centimeters taller than me. 这些充
满家庭生活气息的语言,都是英语语言素材最好的选择。
3.让英语教学充满社区生活
陶行知有个比方,他把学校比作鸟笼,学生犹如小鸟,小鸟不应该关进鸟笼,而应该放飞到天空,使它任意地翱翔。
而今,社会开放了,除了学校和家庭,学
生可以走进社区,体验社区生活。
公园、商店、车站、图书馆、电影院,随处都
可能出现他们的身影。
其间,所见所闻都有英语素材。
像交通标志牌(Zhongshan Road, Qinjian Street)、停车场(Park)、出售中(On sale)、营业中(On business)、入口
处(Entrance)、出口处(Exit)、禁止吸烟(No smoking)、此处危险(Danger)等等社区生
活中的英语随处可见。
还有一些社区场所也是英语素材的挖掘之处。
例如,在商
店买东西时用到“How much is it?”在图书馆借书时用到“How long can I keep the book?”在餐馆吃饭时用到“I’d like noodles.”等等,这些都是社区生活中实用的英
语语言,结合教学目标都可以为我所用。
二、让英语教学的方法贴近情境化
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方法应该是“教学做合一”。
即“教的法子根据学的
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
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我们把这种思想移植到英语教学上,就是教英语的法子要根据学英语的法子。
而学生学习
英语最好的法子,就是到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去,情境中的需要,就是语言学习的
需要。
陶行知再三强调,“教和学都以做为中心”,“学要在做中学,教要在做中教。
”这里的“做”,就是指做事,原意指社会的生活实践活动。
我们把这个“做”移
到英语教学上,这个“做”就是指英语语言的实践活动。
英语语言的实践,离不开
语言活动的情境。
这个情境应该是真实的,真实的情境须要到社会大课堂中去体验。
没有真实的情境,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努力去创设接近真实的情境。
只有在逼真的语言情境中学习英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欲望,并能收
到最佳的语言学习效果。
在创设英语教学情境时,不仅要创设校园的生活情境,
还要更多地创设校园以外的社会生活情境。
1.英语授课,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
任何语言学习都需要语言环境才能学得更快、更好。
我们的母语是汉语,汉
英文化的差异是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
为了尽可能地消除这种障碍,教师就得更
多地创设有利的语境。
用英语授课,师生用英语交流,能使学生置身于英语氛围
之中,克服心理障碍,产生交流欲望。
另外,教师一口自然、流畅、地道的英语,对学生学习英语会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给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带来积极影响。
比如,当我们走进教室时,随着一声亲切的“Good morning, Class!”“Good morning, Sir!”把学生带入一堂声情并茂的英语课。
2.角色扮演,体验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
角色扮演就是把自己想象成对话中的人物,按照他们的行为方式来进行语言
交际的一种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能让学生加深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体验,能培
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技能。
教师可以选取教材中的情景小对话,或者生活中的
一个特定的小片段,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组织表演,变课堂为语言实践
的舞台,让学生沉浸于角色之中,这样就把抽象的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能让学生快乐地体验语言的使用情境,增加对语言实践的感性认识,更准确
地把握语言的意境和表达时机。
在我们使用的课本中有很多对话形式的课文,均
可以成为角色扮演的最好素材。
3.观看声像,感受真实的语言实践情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当中。
多
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优势是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高效率。
像观看多媒体动画、英语的原版电影等,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最真实的语言情境之中,不仅能提高
口语和听力理解水平,而且还能使英语教学显得有序、形象、趣味,令人赏心悦目。
对于初中生来讲,与初中英语教材配套的电影片段,在教学资源中有很多,
可以直接拿来使用。
但由于他们的英语水平还不能适应观看高难的原版电影,教
师应该选择易懂的、趣味性较强的甚至可以有中文字幕的电影精彩片段,让他们
观看。
笔者曾经给九年级学生观看过带中文字幕的电影Baby’s Day Out《婴儿外出》、Kung Fu Panda《功夫熊猫》,电影中诙谐幽默的语言、夸张搞笑的动作,
让学生在笑声中培养了听力理解水平,还学会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英语句子。
不
过,把观看英文电影运用于英语教学还是一种新的尝试,教师应该谨慎对待。
三、让英语教学的场所走向社会化
前面说过,英语教学的内容,应是生活中的英语,而生活存在于社会的各个
角落。
它不仅存在于校内,也存在于校外。
因此,英语教学的场所,不仅存在于
学校,也存在于更广阔的学校以外的社会。
陶行知认为,“社会即学校”,“社会是
大学堂”。
他主张学校应该与整个乡村、整个城市、整个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相联系。
如今,整个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大社区,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的联系更加密切。
任何人或者团体或者国家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孤立自己。
由此可推,英语教学的
场所也不能孤立起来。
如前面所说,在英语教学的情境创设中,就要考虑更多校
园以外的生活情境。
要使学生有这些情境的感性认识,除了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手
段外,更应该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家门、走出社区,到大社会的校园里去体验、去学习、去运用。
现在,国际间的人员往来日益增多,大街上黄头发、白皮肤的
外国人随处可见,和他们用英语交流是很好的实践语言的机会。
有的同学见到外
国人不敢打招呼,遇到外国人求助不能流利地用英语提供帮助,哑巴英语成为现实。
其实,像Can I help you?Where are you from?Welcome to China! How do you like China?这些简单的语言都是开启英语交流的钥匙。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多一些英语实践机会。
在这样的语言实践中,既锻炼了胆量,增强了信心,
又提高了运用英语的水平。
笔者曾去参观了上海世博会,在园区内我看到很多学生模样的志愿者,他们
遇到外国人需要帮助时都能主动上前用英语交流,为他们提供帮助。
笔者认为,
这种形式就是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的很好尝试。
此外,我们还可以有目的、有
组织地开展一些英语夏令营活动,可以举行英语演讲比赛,举行英语派对,有条
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到英语国家去感受真实的英语文化。
综上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者高度概括了教育什么,在哪里教育,怎样教育的问题。
这种
教育理念给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启示,也就是英语教学教什么、哪里教、怎样教的问题。
结合英语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提出英语教学要
“三化”,即内容生活化、方法情境化、场所社会化,意在为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
帮助。
参考文献:
[1]徐莹晖,王文岭.陶行知论生活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2]徐明聪.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3]邹尚智.陶行知素质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中学
邮政编码:31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