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角》教学设计
作者:丁春香冒金彬
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1年第06期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物体上的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借助观察和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到角有大小,学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
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三角板、纸条、吸管、三角形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你们看他是谁呀?(出示喜羊羊)
师:喜羊羊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礼物,看(三角板),它可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它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叫三角形呢?角究竟是怎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角。

(揭示课题:认识角)
评析:由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喜羊羊带来的礼物——三角板引出角,自然、贴切,较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

为下面情节的有效串联打下伏笔。

二、引导探究角
1.联系实际,初步认识角。

(1)师:角特别喜欢玩捉迷藏,在喜羊羊带来的其他几样礼物中,你能把角找出来吗?
生:剪刀的刀片上有角。

(随着学生的发言逐步地抽象出角。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亮啊,把藏在物体里的角都找出来了。

(2)给这些物体上的角脱去美丽的外衣,就变成了我们数学上的角。

评析:引导学生找物体上的角,并借用媒体突出这些角,继而隐去实物,抽象出角。

从具像的物体中抽象出数学图形,这是概念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处理得相当自然。

2.介绍角的组成。

(1)仔细观察这几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师:拿出三角板找出其中一个角,(师带领学生一起摸一摸角的顶点)问:有什么感觉?(尖尖的)这尖尖的地方我们叫它角的“顶点”(多媒体出示“顶点”)。

师:(再跟学生一起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有什么感觉?(直直的)直直的地方我们叫它“边” (多媒体出示两条“边”)。

问:那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
让学生分别指出三角板的第一、第二、第三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小结:一个完整的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评析: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角的各部分名称之后,让学生再指认刚才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个角的顶点、边与角,一方面巩固刚才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对变式后的角的辨认,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正确印象。

3.指导画角。

(1)让我们一起来画一个角。

师介绍:先画一个点作为它的顶点,再从这点开始画两条直直的线作它的两条边,这两条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用一个小弧线来表示。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学生画角,并向同学介绍角各部分的组成。

(3)辨一辨。

师:看大家画得这么起劲,喜羊羊的好朋友美羊羊来了,她也画了几个角,你们看看她画的对吗?先自己想一想,再把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4)数一数。

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的孩子,喜羊羊可喜欢大家了,他还邀请我们到他家去作客呢!走到门口喜羊羊又遇到难题了,开门的密码忘了,门打不开,怎么办?你们愿意帮它找密码吗?(多媒体出示喜羊羊的家)
师:只要你们能正确找出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就能知道密码了。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每个图形中角的个数。

(想想做做2)
评析:这组题是教材中的,最好先让学生在课本上数一数,填一填,再组织评析。

这也符合我们倡导的“先练后评”的教学理念,而且学生的交流过程建立在自身独立探究的基础之上,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齐答。

4.做角。

师:同学们,大声地说出密码,门就会开了。

哈哈,门打开了,咦,桌子上放了一封信,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展示信纸内容:小朋友,你们好!刚才你们认识了角,现在我为大家准备了吸管、小棒、彩色纸条、圆片等材料,请你任选你喜欢的材料做角,看哪个小朋友做的角多。

加油吧!)
让学生各自选用吸管、小棒、彩色纸条等物品做一个角。

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作品。

(说说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评析: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不同材质的操作材料,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感受做角的乐趣,也为后面比角准备了操作的资源。

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做得更精细点:课前要准备好展台,在学生做角的环节,可以先收集一些学生都能做的角,利用展台呈现出来,再让学生上来展示自
己创造的与众不同的角,这样不仅层次更清楚,而且通过这种分层展示使更多的学生在观察与交流中收获更多的东西。

5.比角。

(1)师:这位同学做的角真有趣,还可以活动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活动角。

我这儿有一个角,比一比谁的角大、你能让你的角比我大吗?想一想: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大,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小?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师:平时我们在哪里可以看到像这样大小不断变化着的角呢?(扇子、剪刀、钟面……)
(3)正当我们玩得开心的时候,喜羊羊和灰太狼吵起来了。

他俩都说自己画的角大,你们觉得呢?想个办法帮他们比一比吧。

哦,原来他俩画的角一样大,(师示范剪活动角,两条边所夹的角有没有变化)看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评析:这个环节最好作以下调整。

先玩角,利用刚才做的活动角,根据老师的指令变大、再变大,变小、再变小,再说说你在哪儿看到过这种大小可以不断变化的角,然后师生比角,感受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最后解决喜羊羊和灰太狼的问题。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你们真有办法,帮喜羊羊和灰太狼解决了矛盾。

他俩还给我们留了道题呢,你们有信心试一试吗?一个三角形沿一条直线剪掉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
评析:这里可以设计成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以二人或四人一组讨论完成。

在交流时先呈现剪成四个角的,为了表达时的相对准确,最好能指着图形来解说,并同步画出四个角,再呈现剪成三个角的。

当然,这儿的交流还是让学生来介绍为好。

四、总结全课
喜羊羊: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学本领可真开心啊,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谢谢大家。

同学们,你们是最棒的!
师:小朋友们,你们开心吗?说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师:小朋友们的收获真不少,为我们的收获庆贺一下吧!在我们的这个胜利的手势中也隐藏着一个角,你找到了吗?角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回家以后,指一指家中的角,并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总评:
1.充满童趣。

整节课以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喜羊羊来串联,由喜羊羊带来的礼物引入,由美羊羊画的角加以辨别,以到喜羊羊家作客引出数角,以帮喜羊羊与灰太狼解决矛盾引出比角。

在学习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渗透了助人为乐的品德教育。

2.体验充分。

不管是前面的引入与思辨,还是后面的创造角,教者都给学生准备了充分的体验材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创造角的环节,教者没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让一人只做一个角,而是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一组材料,有吸管折角、小棒拼角、彩条订角(用图钉把两根彩条订成一个角)和圆纸折角等,虽说时间用得要比小组合作多了点,但多种素材的呈现,无疑让学生在动手中获得了更多的感性认识。

3.关注细节。

这节课有不少环节做得相当精细。

比如,在教师示范画角时,提醒学生要注意观察,并请学生说说画角的过程,然后再让学生自主画角。

4.练习多样。

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角,教者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有画角、辨角、数角、做角、比角、剪角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使知识及时、有效地得到内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