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
1.学完《无言之美》后某校九(2)班举行了“丰富的无言之美”主题活动请你参与【诗词之美】根据诗歌内容下面诗句空缺处应填入哪一词语?为什么?(只填选项)春风知别苦不遣_______青
A. 松枝
B. 柳条
【答案】B
【解析】
B
2.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咀嚼(jué)军阀(fá)惊惶(huāng)
B. 瑶民(yáo)矗立(chù)骨碌(gǔ)
C. 攀谈(pān)欺侮(wǔ)缴租(jiǎo)
D. 煮粥(zhōu)点缀(zhuì)倾斜(qǐng)
【答案】C
【解析】A项“惶”应读huáng
B项“骨”应读gū
D项“倾”应读qīng
故选C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共一百六十篇
B.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C.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明代的蒲松龄“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D.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答案】C
【解析】C项“作者是明代的蒲松龄”错误蒲松龄是清代作家
4.下列选项明显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花十九年时间主编而成它与《史记》合称中国的“史学双璧”
B. 《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骇浪”“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C.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记述了木兰代父从
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了神话色彩
D. 光未然在《黄河颂》中直抒胸臆以奔放的热情高声赞颂黄河之伟大、坚强
【答案】C
【解析】C项“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错误《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
的一首乐府民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
5.(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underset\cdot驿站(________)面\underset\cdot颊(________)huái(________)花
5.(2)诗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5.(3)“迷惘”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 “灿然”中“灿”的意思是________
5.(4)画线诗句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yì, jiá, 槐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
住宿的地方“驿“读作“yì” 面颊脸蛋儿
“颊“不能读作“xiá” 槐花豆科植物槐的花或花蕾注意“槐”字不能写成“愧”
【答案】(2)心絮, 心绪
【解析】(2)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书写“心绪”的意思是心情用“沉重”修饰
【答案】(3)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光彩耀眼
【解析】(3)本题考查词语的意思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和“清醒”相
对灿然形容明亮从“灿然一笑”可知
这里的“灿”有“光彩耀眼”的意思
【答案】(4)比喻, 对偶
【解析】(4)本题考查修辞方法“欢乐是人生的驿站痛苦是生命的航程”一句中诗人把“欢乐”比作“驿站” 把“痛苦”比作“航程” 运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上下两句字数相同语意相关“欢乐“对“痛苦” “人生”对“生命” “驿站”对“航程”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

三、默写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6.(1)_______________ 我言秋日胜春朝
6.(2)_______________ 崔九堂前几度闻
6.(3)_______________ 多不接世
6.(4)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_______________
6.(5)《诫子书》中是对诸葛亮一生的总结更是他对儿子教诲和期望的千古名句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6)《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离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8)《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1)自古逢秋悲寂寥
【解析】(1)注意“寥”的正确书写
【答案】(2)岐王宅里寻常见
【解析】(2)注意“岐”的正确书写
【答案】(3)遂成枯落
【解析】(3)注意“遂”的正确书写
【答案】(4)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解析】(4)注意“嘹”的正确书写
【答案】(5)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解析】(5)由“是对诸葛亮一生的总结更是他对儿子教诲和期望的千古名句”可推知答案注意“致”的正确书写
【答案】(6)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解析】(6)由“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汉”的正确书写
【答案】(7)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7)由“诗人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离愁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寄”的正确书写
【答案】(8)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8)由“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涯”的正确书写
7._______________ 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_______________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_______________ 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_______________ 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_______________ 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答案】①角声满天秋色里
②折戟沉沙铁未销
③我报路长嗟日暮
④巴东三峡巫峡长
⑤夕日欲颓
【解析】①注意“角”的正确书写
②注意“戟”的正确书写
③注意“嗟”的正确书写
④注意“巫”的正确书写
⑤注意“颓”的正确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8.(1)文中说了哪些美丽的谎言?
8.(2)用心说出的谎言是美好的为什么这么说?
8.(3)说说你对下面画线词语的理解
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
8.(4)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8.(5)现实生活中你说过美丽的谎言吗?说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答案】(1)①老师说所有的学生都得了第一名②“我”告诉母亲一切顺利③母亲在电话中说她一切都好
【解析】(1)从原文“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
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可以概括归纳得出答案
【答案】(2)因为这些谎言是尊重、关爱、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解析】(2)从原文“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可以概括归纳得出答案注意语言简洁明了
【答案】(3)敏锐原意是反应灵敏目光尖锐这里指人们带着不友好、嘲笑的眼光看着“我” 瞧不起“我” 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的害怕以及厌恶之情
【解析】(3)解答本题需要了解“敏锐”这个词的本义再将这个词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这里指的是人们带着不友好、嘲笑的眼光看着“我” 瞧不起“我” 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的害怕以及厌恶之情
【答案】(4)结构上过渡作用由写“我”美丽的谎言转入到写母亲美丽的谎言
【解析】(4)画线句子是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写“我”对母亲说谎开启下文写母亲对“我”说谎将段落自然衔接使文章浑然一体
【答案】(5)自己受伤了却告诉朋友自己没事
【解析】(5)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作答即可
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9.(1)给画线的字注音
佳酿()深邃()
9.(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心 xián() cháng()徉
【答案】(1)niàng, suì
【解析】(1)“佳酿”的“酿”应读作“niàng” “深邃”的“邃”应读作“suì”
【答案】(2)弦, 徜
【解析】(2)“心xián”应写作“心弦” “cháng徉”应写作“徜徉”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A. 汽车在老山界风景区的路上快速行驶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
B. 为弘扬红军的奉献精神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C. 她在女子50米步枪奥运选拔赛中一鸣惊人获得了第一名
D. 最近老山界风景区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
【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有误“随波逐流”意思是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用来表达大家对正确意见的赞同不恰当
2.下列画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卿今当涂掌事(当权)
B. 及鲁肃过寻阳(等到)
C. 蒙辞以军中多务(告辞)
D. 即更刮目相待(另外)
【答案】C
【解析】C项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托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 《木兰诗》作者是郭茂倩选自《乐府诗集》《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
B.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当”是介词“时候”是副词
C.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
D. 中国古代称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答案】D
【解析】A项“《木兰诗》作者是郭茂倩”错误《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B项“‘时候’是副词”错误“时候”是名词
C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
【答案】po, dian, peng pai, dang, zhu6, bu, ban, zhang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给汉字注音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注意此题中的“哺育”的“哺”的正确读音为"bU"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执笔青春书写梦想七月带着缤fēn的色彩飘落在我们身边万绿从中荷花初绽一尘不染地笑着、美着诗意了学子生命拔节的日子盛夏的阳光亦洒满岁月的故事镌刻进岁月的年轮 _______(激荡激动)起童话般的记忆在通往成长的路上我们热爱生活奋力奔跑这就是人间最绚烂的七月天
(1)请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里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执________ fēn ________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________改为________
(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答案】zhí, 纷, 从, 丛
【解析】
(1)热爱生活奋力奔跑
(2)zhí纷
(3)从丛
(4)激荡
三、文言文翻译(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6.(1)解释句中画线的词
名之者谁?名 _______________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开 _______________
杂然而前陈者杂 _______________
6.(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6.(3)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
6.(4)《醉翁亭记》中极力渲染“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5)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案】(1)取名命名, 消散, 纷繁杂乱
【解析】(1)“名之者谁?”句意为“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名取名命名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句意为“至于太阳的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开消散
“杂然而前陈者”句意为“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杂纷繁杂乱
【答案】(2)①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②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茵
【解析】(2)①省略句“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 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乐乐趣寓寄托
②芳花秀茂盛
【答案】(3)按照“时间顺序”或“早晚、四季的变化”
【解析】(3)通读文本抓住关键词“日出”“云归” “朝暮”“四时” 判断写景顺序
【答案】(4)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解析】(4)《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在被贬到偏远的滁州做太守的情况下写下的文章文章极力渲染“乐”字乐滁州秀美的山光水色乐上下级之间的和谐融洽乐滁州百姓的生活富足安乐乐民之乐与民同乐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答案】(5)【示例】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解析】(5)《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在被贬谪的情况下写下的文章宋仁宗庆历五年欧
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安危愤然上述斥责有关的权臣他也因此也遭到贬谪被贬到偏远的滁州做太守《醉翁亭记》是他被贬到滁州第二年所写的一篇散文由此我们在欢乐之余更加为欧阳修能在逆境中如此旷达与乐观而感动本题是开放性题目理解作者经历结合文章中心联系生活遭遇从积极的角度谈获得的启示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7.(1)文章描写了记忆中家乡的各种景物和风情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独特情怀根据文意完成下列表格
7.(2)选择合适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A.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回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
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功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
B.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7.(3)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最后一段“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的作用
7.(4)文章开头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你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所描写的水乡风景、风情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①运河看船, ②鱼鹰捕鱼, ③兴奋激动, ④深深感动
【解析】(1)阅读文章可知文章第②~⑥段一共写了五种“家乡风物” 第②段结合文章内容可概括为“悬河嬉戏” 根据第③段“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大船多撑篙”可知①处可以概括为“运河看船” 根据第④段“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可知②处可以概括为“鱼鹰捕鱼” 根据第④段“看打鱼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可知③处可以概括为“兴奋激动” 根据第⑤段“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可知④处可以概括为“深深感动” 据此整理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2)A.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描写了鱼鹰跃入水中捕鱼时的情态展现了妙趣横生的水乡生活场景具有生活意趣之美
B.通过景物描写生动地展现湖上天空的颜色变化描绘了一幅绚丽梦幻、让人沉醉的黄昏美景赋予寻常生活之诗意美
【解析】(2)作答本题首先要找准赏析的角度如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写作手法、重点词语等然后结合语境作具体分析
A.从“精神抖擞”“临战状态”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鱼鹰以人的情
态结合“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眨眼功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可以看出作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鱼鹰跃入水中捕鱼时的情态展现了妙趣横生的水乡生活场景具有生活意趣之美
B.从“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可以看出运用了景物描写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湖上天空的颜色变化展现出绚丽梦幻、让人沉醉的黄昏美景给寻常生活增添了诗意美
【答案】(3)内容上总结了上文作者在河堤上看到的美景有的在悬河嬉戏有看船特别是看撑船的人有看鱼鹰捕鱼有看湖上紫色的长天等等作者把这些独特的家乡风景赞誉为“圣境”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生活的喜爱与怀念
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解析】(3)从内容上来看“这一切”指前文描述的在河堤上看到的各种各样美景有的在悬河嬉戏有看船特别是看撑船的人有看鱼鹰捕鱼有看湖上紫色的长天等等作者把这些美景称作“圣境” 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生活的喜爱与怀念之情从结构上来看这个语段出于文章结尾收束全文并卒章显志点明中心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4)示例一我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能从鸽子、野鸭、堤岸、天色、炊烟这些寻常之景里发现生活之美能在运河撑篙、鱼鹰捕鱼等质朴纯真的水乡生活里挖掘人间真味
示例二我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质朴纯真的人大船上的撑篙人用心生活简单纯粹运河里的打鱼人遇事冷静不动声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水乡养育的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汪曾祺
示例三我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平和恬淡、对家乡饱含深情的人文中描写了运河、打鱼人、鱼鹰、紫色的长天等记忆中家乡的事物和风情展现的是一幅宁静祥和、别有趣味的家乡生活美景还有码头边那一声高亮而悠长的呼喊充满着浓浓的水乡味情意盎然【解析】(4)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自己的看法能做到有理有据观点正确语言流畅即可文章中汪曾祺能从鸽子、野鸭、堤岸、天色、炊烟这些寻常之景里发现生活之美能在运河撑篙、鱼鹰捕鱼等质朴纯真的水乡生活里挖掘人间真味所以他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汪曾祺笔下的撑篙人用心生活简单纯粹运河里的打鱼人“十分冷静不动声色” 这些水土养育的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汪曾祺所以汪曾祺会是一个质朴纯真的人文章中还描写了运河、打鱼人、鱼鹰、紫色的长天等记忆中家乡的事物和风情展现出一幅宁静祥和、别有趣味的“圣境” 还有“一阵阵炊烟的香味”以及码头边那一声高亮而悠长的呼喊“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 充满着浓浓的水乡味所以汪曾祺会是一个平和恬淡、对家乡饱含深情的人
8.诗歌结尾处“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出现两次是否重复?为什么?
【答案】否表达了中华儿女有着坚强不屈、斗争到底的民族精神
【解析】反复出现是为了凸显主题
9.(1)文中横线上应填入下面哪一个句子才能使本文段上下陈述的主要着眼点更一致语意更连贯?()
9.(2)下列句子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哪一句?()
9.(3)本文段记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4)本段描写人物运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和精神?
A. 哭声惊醒了马玉祥
B. 哭声惊醒了他一阵
C. 一阵哭声惊醒了他
D. 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
【答案】D
【解析】(1)“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的主语是“他” A、B、C三项主语是“哭声” 造成前后主语不一致故可排除
故选D
【答案】B
【解析】(2)A、C、D三项是反问句 B项是一般疑问句
故选B
【答案】(3)写马玉祥由炮兵连调到步兵连的原因
【解析】(3)根据文本“有一天夜上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原来她的房子被炸毁了她在山里搭了个窝棚窝棚又被炸毁了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调到步兵连去正好步兵连也需要人就批准了他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可知本文段记叙的主要内容是写马玉祥由炮兵连调到步兵连的原因
【答案】(4)运用了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淳朴可爱热爱朝鲜人民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
【解析】(4)“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是外貌描写表现了战士马玉祥的淳朴可爱“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调到步兵连去”是行动描写“那不同!”“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是语言描写马玉祥因为“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原来她的房子被炸毁了她在山里搭了个窝棚窝棚又被炸毁了”要求调到步兵连并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
觉着打得解恨” 表现了他热爱朝鲜人民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
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0.(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文中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
(只填序号)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10.(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 _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_
10.(3)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衔接最恰当一项是( )
①是对现实世界俯仰观察的结果
②体现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
③是商周先民对世界认识的一种直观反映
10.(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_______________ (《关雎》)
②蒹葭萋萋 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
③挑兮达兮 _______________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衿》)
④_______________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_______________ 胡为乎泥中?(《式微》)
⑥_______________ 亲山亲水有亲人(《回延安》)
⑦《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⑧《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凸显
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特点
【答案】(1)①A, ②B
【解析】(1)“秉”应读作“bǐng” “zūn 循”的“zūn”应写作“遵”
【答案】(2)甲 B, 乙 A
【解析】(2)规范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使)合乎规范典范可以作为学习、
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形容写字用“规范” 故甲处选择B项
错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参差错落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形容“甲骨文的基本章法——竖排直书有列无行”应搭配“错落有致” 故乙处选择A项
【答案】D
【解析】(3)最后一句为总结句按照时间上由远及近主题由小及大可知与“甲骨文的书写技巧和审美习惯”衔接的是“是商周先民对世界认识的一种直观反映”初步总结甲骨文在商周年代的意义从“对世界的认识”到“是对现实世界俯仰观察的结果”再到“体现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逐步升华紧密衔接故衔接最恰当一项是③①②
故选D
【答案】
(4)①琴瑟友之
,
②白露未晞
,
③在城阙兮
,
④欲济无舟楫
,
⑤微君之躬
,
⑥树梢树枝树根根
,
⑦斗折蛇行
,
明灭可见
, ⑧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解析】(4)注意“瑟”“晞”“阙”“楫”“躬”“梢”“蛇”“邃”的书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