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浪潮之巅的读书笔记(书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浪潮之巅的读书笔记(书评)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关于浪潮之巅的读书笔记(书评)
【导语】:
关于浪潮之巅的读书笔记有哪些呢?读完浪潮之巅,总是会有很多不同的话想要说,本店铺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浪潮之巅读书笔记
就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时,Motorola还是世界上技术最强劲的公司,它在模拟无线通信方面有任何公司都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并且创造出多项世界第一。
在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处理器领域,它也是世界上技术最强的公司。
能够在这样三个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领域同时处于领先的公司,那个时代可能绝无二致。
但是,短短的30年,Motorola同时在这三个领域全部败落,如今它早已没有了当年领导科技浪潮的雄心和勇气,只是追随着一场新的技术大潮充当着里面的一个成功参与者。
这30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Motorola这个昔日的雄狮,为什么会落魄如斯?如下分市场进行说明。
1.计算机处理器市场:这个市场的成败,在讲述Intel的成功时,已经提及。
只强调一点,Motorola并输于技术,而是输在了市场和商业模式上。
2.移动通信市场:
作为移动通信的领导者,摩托罗拉自然地垄断了第一代移动通信市场。
Motorola在模拟信号技术上,有着非常深厚的积累,直到今天在这个领域,它的技术依然傲世群雄。
但是,一个领域的发展必然
会不断降低进入这个领域的门槛(我在《小璐公司兴衰记——记一个新兴科技产业链的始末》也提到了这个问题),第二代移动通信采用数字信号,使得摩托罗拉几十年来积累的模拟技术变得无关紧要,市场的优势荡然无存。
在这个领域,因为Motorola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的最大受益者,它不可避免的抵制即将到来的数字通信,推迟数字手机的普及。
Motorola对模拟手机生命期的高估,使得它一开始就在数字手机市场落后了半步。
当然,以摩托罗拉技术上的优势赶上这半步照说应该不难,但是,Motorola另一根基因使得它很难适应新的市场竞争。
长久以来,Motorola的成功都得益于它的技术和产品质量,这使得它身体里流着高贵的血,讲品质,却忽略了方便性,外观等其他用户体验。
而移动终端却又是一个非常重视用户体验的市场,对于一款手机,甚至换一个外壳就能变成一款新的手机。
Motorola显然对于这种变化感到不适应,可能还略带一些不屑。
最后的结果却是输给了这个领域没有太多积累的诺基亚和三星等公司。
Motorola在数字手机市场上的失利,说明了摩尔定律的重要性。
但是,在商业界,并不是一项技术走得越早越超前就越有希望。
当年北电的事例最有说服意义:2000年以后,北电由于在光通信领域的受挫,开始将目光放在了新兴的热潮3G上。
这可以说是北电的押宝产品线。
但3G的发展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快。
特别是中国市场,北电曾预期中国很快就会上3G,但中国的3G由于要重组、发牌,这个过
程中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关系,中国3G市场的周期往后拖了很久。
一直等到最后,北电实在拖不下去了,以3.2亿美元的价格将3G部门卖个了阿尔卡特(这件事,阿尔卡特一直沾沾自喜,为自己2000年以后依然正确地坚持GSM而欢呼)。
所以,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这个时代,技术路线的选择并不是技术越先进越好,更重要的是技术的选择要与市场合拍。
值得一提的是,Motorola对于移动通信市场的另一次尝试是著名的铱星计划:由77颗低卫星组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系统,每颗卫星有三千多个信道,可以和手机直接通信。
因此,它可以保证在地球任何地点实现移动通信。
计划的失败是因为这个计划耗资太过巨大,没有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可以将其维持下去。
摩托罗拉由于把精力分散到了铱星上,不仅失去了和诺基亚竞争的最佳时机,而且还把一些市场丢给了三星、LG等更新的电子公司。
3.数字信号处理器市场:
在这个领域,Motorola遭遇了德州仪器,同Intel的竞争一样,它和德州仪器的差距也是一天一天的拉大,一直到最后变成了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到2004年,其半导体部门被迫分离出去,就是现在的Freescale。
而Freescale在德州仪器和高通的双重挤压下,业绩也是不佳。
挣扎:
2003年9月,爱德华詹德(EdwardZander)临危受命。
他上台后做的事和大多数临危受命的继任者一样,先是对公司重组,大规模裁
员,保住公司的利润和现金流。
把半导体部门分离上市,以便于可以专心于手机业务。
但是,不幸的是,在管理公司方面,他并没有显示出过人的本领。
办事效率依然不高、内斗明显,产品开发速度上居然赶不上后来居上的三星公司。
之后还有几次尝试,比如Motrola在7,8年前就想要整合手机操作系统平台,可是依然不成功。
最后,Motorola采用价格战,使得自己也是大吃苦果。
现今:
当Motorola不在是一个王者之后,他更愿意追随技术的潮流。
而居詹德之后的技术出身的CEO嘉哈敏锐的感觉到智能手机可能是一个方向,他果断的加入Android联盟,并且只开发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机(一开发就是20多款一起开发)。
由于不需要自己设计芯片,采用高通或者博通的就好,也不需要开发操作系统,大大缩短了手机开发周期,成本也大大降低。
20XX年,Motorola成为全球业绩最好的手机公司(20XX年年底,在智能手机市场,Android手机销售量增长了888.8%,市场占有率达到22.7%,超过苹果iOS,仅次于Symbian。
当年摩托罗拉在Android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
但是这个新Motorola是否可以因此获得中兴却很难说,因为Motorola没有过增值服务的经验,这限制了它在这个领域转向服务的可能性。
同时,Android联盟中,真正的主导者是Google,它相当于过去的微软;联盟中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芯片制造商高通,它相当于过去的Intel。
20XX年年初,摩托罗拉对其业务进行大规模分拆,分为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和摩托罗拉移动两大主要业务。
()20XX年8月,谷歌宣
布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相对于2006年时,摩托罗拉想要出售手机部门,却无人愿意接手时的况景,詹德已经是成绩斐然了。
总结:
从Motorola的事例,我们可以感受到领导人的水平对于一个公司的重要性,Motorola精力过于分散,对于一个高手,比如通用电气的韦尔奇,或许有能力操控这个超级公司。
但是一个平庸之辈,很难保证三个方向的高效率的运作,能够专注于一个领域就很不错了。
另一个方面,想要领导一个技术潮流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需要有很多的尝试,如果恰好眼光不是这么独到,可能所有的尝试都毁于一旦。
然而,如果只是一个浪潮的追随者就会容易很多。
正如过去的华为,一直都是一个技术上的追随者,它的发展也几乎是直线式的一路上升。
而今,华为已经没有谁值得去追赶了,以后的路必须靠它自己去走,相信会艰难很多。
再者,从Motorola在数字手机战场的失利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大公司中,那些有可能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部门,因为不盈利,或者利润比较低下,和公司正在挣钱的部门比,往往是最没有发言权的(很多大公司内部都是山头林立,所有部门之间竞争也是非常激烈),所以公司的资源很难会向那些代表未来趋势的部门倾斜。
包括微软在内,微软90年代末就成立了MSN部门,一度决心进军互联网。
可以说,一开始这个部门是受到重视的,但是前期和雅虎之战中,微软对于互联网免费提供服务的商业模式不适应,加上自己的一些失误,错过了进军最佳时期。
互联网泡沫破裂后,
微软收缩了自己的扩张步伐。
于是这个一直不挣钱的MSN部门,越来越低调,越来越不被关注,如今它依然是个不挣钱的部门,而微软已经很难在互联网行业有所作为了。
经典语录
一般来讲,一个公司的股价,已经反映了当前和几年后的盈利能力。
如果想让股价快速增长,公司的盈利能力就必须高于大家的预期。
在每一次技术革命中,新技术必须必老的有数量级的进步才能站住脚。
乔布斯送给年轻人的两句话,永远渴望,大智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愿与诸君共勉。
摩尔定律:每十八个月,计算机等IT产品的性能就会翻一番;或者说相同性能的计算机等IT产品,每十八个月价钱会降一半。
安迪比尔定律:比尔要拿走安迪所给的(What Andy gives, Bill takes away)。
[1]
反摩尔定律: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十八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
这是很可悲的,公司必须不断寻找革命性的创造发明,因为任何一个技术发展赶不上摩尔定律要求的公司,用不了几年就会被淘汰。
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
——(唐)柳宗元《敌戒》
当一个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50%以后,就不用再想去将市场份额翻番了。
言下之意,这个公司必须去挖掘新的成长点。
我非常喜欢黑格尔的一句话: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All that is real is rational; and all that is rational is real.)。
虽然这句话常常被误解成为当今不合理的现实来开脱,其实,如果我们动态地看待现实性和合理性,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现在存在的现象,当初必然有产生它的原因和理由,如果这个理由将来不存在了,终究有一天它将会消亡。
任何事情都有它发生、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当然如果这个理由不成立了,它终将就会消亡。
托尔斯泰讲,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在信息工业中,这句话要反过来讲,成功的公司各有各的绝招,失败的公司倒是有不少共同之处。
一个产业早期领导者选定的商业模式对这个产业几乎是决定性的。
创始人很重要。
任何梦想家都不足以成事,因为所有成功者都是实干家。
亘古而常青的昨天永远是过去,也永远会再来。
是否有数量级的提高是衡量一个新技术是革命性的还是革新性的关键。
科学技术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一次次技术革命的浪潮造就出站在它浪尖上的成功者,埋没掉赶不上大潮的失败者。
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实用技能和进行职业训练,而是教授礼仪、
修养和德行。
大学是传播大行之道而不是雕虫小技的地方。
年轻人,当一个人往下走的时候是不需要扶的,当他往上走时恰恰需要你扶他一把。
只有主动创业,创业者才能从亲身实践中找到好的创业项目,并为之奋斗。
反之,即使有了好的题目,也会半途而废。
通常,好的商业模式都非常简单,即使是外行也能一眼看清楚。
好商业模式对于一个公司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而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印钞机式的,它不需要多少人力,一旦运作起来便能自己产生利润,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