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高中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校高中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04T02:24:06.55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9期作者:吴振民[导读]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是指个体在遇到困难后,自己无法处理而找寻专业心理帮助的一种内在心理倾向。

吴振民
河南省实验中学河南郑州 450002摘要: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是指个体在遇到困难后,自己无法处理而找寻专业心理帮助的一种内在心理倾向。

本研究选取我校600名高中生进行整体施测,调查分析了高中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状况及其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①我校高中生对于寻求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整体较好;
②其对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③在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不存在显著相关。

关键词:高中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现状;心理危机
一、选题依据
1、理论依据
高中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

与日俱增的学习压力,加之近年疫情等不稳定社会因素,易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

但目前国内研究“专业心理求助态度”较少,且研究对象以“大学生”群体为主。

因此了解高中生的心理专业求助态度现状、特征丰富了当前的理论研究。

2、现实依据
近年来,各中学按照文件要求逐步配置了心理老师,建设了心理辅导室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程度,但学校普遍还是会出现“心理困扰者多,主动求助者少”的现象。

因此,了解高中生对于专业心理帮助态度的状况,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学校的心理工作,有效预防校园心理危机的产生。

二、研究价值
有调查发现,我国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48.7%。

以我校2021年某年级学生《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评数据为例:有效问卷1926人,结果表明,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8.81%;达到预警总人数占比7.89%。

但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并没有相应学生前来寻求专业帮助。

而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会为心理危机埋下隐患。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2022年3月,抽取我校高中三个年级学生,随机整群抽取各年级4个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 452份。

被试的基本情况如下:表1被试的基本情况(N=452)
2、研究工具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问卷由 Fischer 等( 1970) 编制。

量表共 29 个条目,四个分维度: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对社会成见的忍受耻辱度,人际开放性和对心理专家的信任性。

该问卷经过多年验证,信效度较好。

根据我校情况添加一题“是否知道心理辅导室位置”,以了解我校高中生是否了解学校的专业求助途径。

四、研究结果
1、高中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总体状况
高中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总分为96.12,男生总分为94.63,女生总分为97.92。

总体上高中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较积极。

2、不同性别高中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比较
独立样本 t 检验发现,男女生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总分”、“信任性”、“对自己心理需要的认知”上差异非常显著。

女生对专业心理求助的态度比男生积极,对于专业人士的信任度较高,且更愿意主动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和听取专业的心理指导。

但在“开放性”和“耻辱”上性别差异不大。

表2 高中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性别差异(n=452)
注:***表示.p<0.001 ***表示p<0.01 ***表示p<0.05,下同。

3、不同年级高中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比较
经统计分析发现,高中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总分及各维度在年级上均没有显著差异。

表3 高中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性别差异(n=452)
4、不同家庭居住地高中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比较
经统计分析发现,高中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总分及各维度在家庭居住地上均没有显著差异。

表4 高中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家庭所在地差异(n=452)
5、对于我校心理辅导室的位置了解程度
结果显示整体指导心理室位置的高中生占81%,占比较高。

从百分比上看,性别、年级和来源地的数据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说明学生整体认知度较高。

五、讨论
总体上高中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是积极的,其原因可能是:我校高中普遍开展心理健康课,以及定期开展“525心理健康节”和“11月心理健康月”等校园心理活动。

在性别上,女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比男生积极。

江光荣等人研究表明,女性在对待心理咨询上比男性接受性更强。

在两性思维上女性会更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所以女生在需要和信任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表现出了更积极的态度。

本研究并未发现高中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在年级上的显著差异,说明各年级对于心理健康知识有较强的认知,本研究也并未发现来城乡被试之间差异,可能是我校农村学生样本数太少。

作为学校心理工作者我们需要反思如何改善学生的求助专业的态度。

一方面需要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另一方面,加强与班主任,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认知水平,消除有关专业求助的误解,多方位多角度拓宽学生的求助渠道。

六、参考文献
[1]江光荣,夏勉.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现状及阶段一决策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6,
14(6).
[2]姜海燕.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求助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3]黎艳华.中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2(3):45—47.
[4]李敏.高中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与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作者信息:吴振民,男(1963.6-),汉族,河南中牟人,本科,中学正高级;
研究方向:教育、心理;
课题项目: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高中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研究》(JCJYB211700001)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