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退行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溴隐亭
半合成的麦角生物碱。为 D2 类受体 ( 含 D2、D3、D4) 强激动药,对 D1 类受体 ( 含 D1、D5) 具有部分拮抗 作用。 小剂量:结节-漏斗通路,抑制催乳素和生长因 子分泌,用于泌乳闭经综合征和肢端肥大症。 增大剂量:黑质-纹状体通路,与L-DOPA合用治疗 PD能减少症状波动。 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通路,精神症状, 比L-DOPA严重。 外周不良反应:似 L-DOPA ,恶心呕吐,低血压, 心律失常等。
位于19号染色体的APOE的基因有三种亚型(APOEε2、APOEε3、
一、胆碱酯酶抑制剂
他克林(tacrime)
1993年9月,美国 Warner-Labmert公司。 非选择性可逆性CHE抑制剂。
抑制中枢CHE活性、激动M受体和N受体、促进ACH释放、间 接增加NMDA、5-HT递质水平。
4 症状波动:开关现象(on-off response)。 开——几近正常;关——严重恶化。
3-5年发生率达40-80%。机体缓冲能力降低所致。
缓释剂、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加用 MAO 抑制药司来吉 兰、COMT抑制药恩他卡朋等、改用静脉滴注、增加服药 次数。 5 精神障碍 不安,焦虑,失眠,幻觉。不能用经典的抗 精神病药如吩噻嗪类、丁酰苯类治疗,而只能用非经典 抗精神病药氯氮平等治疗。
AD相关基因突变和多态性
淀粉样蛋白体(APP)基因突变
21号常染色体,突变型APP提供了新的切点,易切出完整
的Aβ,与早发型家族性AD有关。
早老素(Ps)基因突变
Ps1和Ps2分别位于14号和1号染色体,突变型Aβ肽链聚集
加快,使Sp形成早。
载脂蛋白(APOE)基因
APOEε4)目前认为迟发性家庭和散发性AD发生危险性均于APOE ε4等位基因的数量有关。
改善AD病人认知能力,定向能力,对轻、中度的患者疗效 较好。与卵磷脂合用。
肝脏毒性较严重。
用亚甲基链偶合两个他克林分子,研制成一种THA的双体衍 生物,抑制能力比他克林强1000倍,选择性更高。
左旋多巴:苄丝肼=4∶1(100mg∶25mg)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迅速:小肠芳香族氨基酸的主 动转运系统。 生物利用度↓:胃排空延缓,胃酸过高, 高蛋白饮食。 0.5-2 h达峰,t1/2约1-3 h
[临床应用]治疗各种帕金森病
对多数患者有效,不论年龄、性别和病程长短; 对抗精神病药吩噻嗪类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无效; 改善肌肉僵直及运动困难效果较好,对肌震颤效果较 差,对痴呆效果也不明显; 显效慢,1--6个月显示最大疗效;随用药时间延长, 疗效逐渐下降(3-5年)-------wearing off
退行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第一节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
英国,J Parkinson,1817年。 又称震颤麻痹,是中年以后发病, 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徐 缓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的神经 系统变性疾病。 本病多发生在50岁以后,约3/4 患者起病于50~60岁之间,
病理机制
1.黑质纹状体DA能神经元变性坏死
苯海索(安坦)
1.中枢抗胆碱作用较强,而外周抗胆碱作用约为阿 托品的1/10-1/2.不良反应 较阿托品少。 2、对震颤麻痹,疗效比左旋多巴和金刚烷胺差,对 震颤、流涎作用明显。可能加重痴呆。 (1)轻症。 (2)左旋多巴的辅助药物或不能耐受左旋多巴者。 (3)对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震颤麻痹(锥体外系反 应)有效。
DA(5—HT、 GABA)
锥体外系
Ach(组胺)
DA↓ Ach↑ DA↑ Ach ↓
锥体外系反应(震颤麻痹) 不自主运动,手足徐动症、舞蹈病
2.氧化应激: DA被MAO代谢产生氧自由基 MAO-B · O2 , · OH DA 加重震颤麻痹症状
3.毒物:甲苯四氢吡定(MPTP),有机合成 中一种常用的化学原料。
吡派立登、普罗酚胺
第二节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痴呆症可分为四种类型:
早老性痴呆,又称阿尔次海默症 ( Alzheimer’s sisease,AD)70%
血管性痴呆(VaD)
混合型痴呆(AD与VaD兼有)
其它(由脑外伤、中毒、维生素B缺乏, 帕金森病,慢性病毒性脑炎,脑积水等引 起)
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及选择性神经元死亡 海马和前脑基底部胆碱能神经元退行性病变 脑内Ach,CHAT,乙酰胆碱酯酶↓,胆碱受体变性。 淀粉样蛋白前体(APP) β-分泌酶 β 淀粉样蛋白(Aβ)
MPTP MAO-B
MPP+(神经毒性) 致DA神经变性坏死
抗震颤麻痹药分类
(一)拟多巴胺类药 1.多巴胺前体药:左旋多巴 2.氨基酸脱羧酶抑制药:卡比多巴、苄丝肼 3.单胺氧化酶MAO-B 抑制药:司来吉兰 T 抑制药:硝替卡朋、托卡朋、安托卡朋 5.多巴胺受体激动药:溴隐亭、利修来得 、培高 利特 、罗匹尼罗和普拉克索 、阿扑吗啡 6.促多巴胺释放药 :金刚烷胺 (二)中枢性抗胆碱药 苯海索(安坦)、苯扎托品、 卡马特灵(开马君)
左旋多巴
[作用与机制]
多巴胺的前体,通过多巴脱 羧酶转化为多巴胺。
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左旋 多巴不到用量的1%:造成 不良反应;影响疗效。 外周脱羧酶抑制剂:卡比
多巴;苄丝肼
多巴脱羧酶的辅基:维生 素B6。
信尼麦(sinemet,心宁美): 左旋多巴:卡比多巴=10:1(100mg:10mg)
复方苄丝肼(美多巴,Madopar):
[不良反应] 1 胃肠反应 80% ,恶心呕吐最常见, 消化性溃疡慎用.胃肠道及化学感受区D2 受体激动。多潘立酮 2 心血管反应 30%可出现体位性低血 压,心律失常.
-------早期外周DA↑
3 运动过多症:不自主的异常运动。
2年以上发生率达90%。 多巴胺受体过度兴奋,拮抗药左旋千金藤啶碱。
金刚烷胺
1.疗效不及左旋多巴,但优于胆碱受体阻断药。 与左旋多巴合用有协同作用。见效快而持效短, 用药数天即可获最大疗效,但连用6~8周后疗 效逐渐减弱。 2.机制可能在于促使纹状体中残存的完整多巴 胺能神经元释放多巴胺;并能抑制多巴胺的再 摄取;且有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的作用及较弱 的抗胆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