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组一利用双线桥分析复杂反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组一 利用“双线桥”分析复杂反应
1.(2018·滨州市高三期末考试)水热法制备Fe 3O 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 2+

2S 2O 2-
3+O 2+4OH -
===Fe 3O 4+S 4O 2-
6+2H 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 2和S 2O 2-
3是氧化剂,Fe 2+
是还原剂
B.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C.每生成1 mol S 4O 2-
6转移2 mol 电子
D.每2 mol Fe 2+
被氧化,则被Fe 2+
还原的O 2为0.5 mol
答案 D
解析 在3Fe 2+
+2S 2O 2-
3+O 2+4OH -
===Fe 3O 4+S 4O 2-
6+2H 2O 中,
化合物中铁元素、硫元素用平均化合价,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2→+83,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2→+5
2,氧元素
的化合价变化:0→-2,所以氧化剂是O 2,还原剂是Fe 2+
、S 2O 2-
3,A 错误;由上述分析可
知,氧化剂是O 2,还原剂是Fe 2+
、S 2O 2-
3,3 mol Fe 2

参加反应时只有2 mol 被氧化,参加
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1∶4,B 错误;由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 mol
S 4O 2-
6,参加反应的氧气为1 mol ,转移电子为1 mol ×4=4 mol ,C 错误;2 mol Fe 2+
被氧化
时,失去2 mol 电子,则被Fe 2+
还原的O 2的物质的量为2 mol÷4=0.5 mol ,D 正确。

2.(2018·齐齐哈尔市五校联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二氧化氯 (ClO 2)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对酸性污水中的Mn 2+
也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其反应原理为ClO 2+Mn 2+
―→MnO 2↓
+Cl -
(部分反应物和产物省略、未配平),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可用更为廉价的Cl 2来代替ClO 2
B.利用该原理处理含Mn 2+
的污水后溶液的pH 升高
C.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D.理论上处理含1 mol Mn 2+
的污水,需要标准状况下的ClO 2 8.96 L
答案 D
解析 氯气是有毒的气体,所以不能代替ClO 2,故A 错误;用ClO 2处理酸性污水中的Mn 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 2+5Mn 2+
+6H 2O===5MnO 2↓+2Cl -
+12H +
,所以处理后溶液的
pH 是减小的,故B 项错误;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MnO 2,还原产物为Cl -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故C 项错误;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处理1 mol Mn 2

,需要2
5
mol 的ClO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8.96 L ,故D 项正确。

题组二 氧化还原反应“强弱律”的应用
3.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Ce 4+
+Fe 2+
===Fe 3+
+Ce 3+
,Sn 2+
+2Fe 3+
===2Fe 2

+Sn 4+。

由此推断Fe 2+
、Ce 3+
、Sn 2+
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Sn 2+
、Fe 2+
、Ce 3+
B.Fe 2+
、Ce 3+
、Sn 2+
C.Fe 2+
、Sn 2+
、Ce 3+
D.Ce 3+
、Fe 2+
、Sn 2+
答案 A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由两个方程式可以得到还原性强弱顺序:Fe2+>Ce3+,Sn2+>Fe2+。

故A项正确。

4.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答案 A
解析Fe3+能氧化I-,所以不可能生成FeI3,A错误,D正确;B项,当Cl2少量时,I-先被氧化,正确;C项,由于Co2O3的氧化性强于Cl2,所以Co2O3能氧化Cl-得到Cl2,而Co2O3被还原为Co2+,正确。

假设法突破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
先假设选项中的化学反应能够发生,依据此反应判断出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然后再与题目提供的还原性(或氧化性)强弱顺序对照,若二者表示的还原性(或氧化性)强弱顺序一致,则此反应能够发生;若不一致,则此反应不能进行。

题组三氧化还原反应“先后律”的应用
5.按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

(1)向含有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铁粉:①只有红色物质析出、②有气泡冒出。

答案①2Fe3++Fe===3Fe2+,
Cu2++Fe===Cu+Fe2+
②2Fe3++Fe===3Fe2+,
Cu2++Fe===Fe2++Cu,
2H++Fe===Fe2++H2↑
(2)向一定量的FeBr2溶液中分别通入①少量Cl2、②过量Cl2、③等量Cl2、④n(FeBr2)∶n(Cl2)=4∶5反应。

答案①2Fe2++Cl2===2Fe3++2Cl-
②2Fe2++4Br-+3Cl2===2Fe3++2Br2+6Cl-
③2Fe2++2Br-+2Cl2===2Fe3++Br2+4Cl-
④4Fe2++6Br-+5Cl2===4Fe3++3Br2+10Cl-
(3)已知还原性:SO2-3>I-,向含a mol KI和a mol K2SO3混合溶液中通入b mol Cl2,按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
①a
b ≥1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 b =4
5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23≤a
b <1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Cl 2+SO 2-
3+H 2O===SO 2

4+2H +
+2Cl -
②5Cl 2+4SO 2-
3+2I -
+4H 2O===4SO 2-
4+I 2+8H +
+10Cl -
③b Cl 2+a SO 2-
3+a H 2O +2(b -a )I -
===(b -a )I 2+a SO 2-
4+2a H +
+2b Cl -
6.(2017·济宁市第一学期期末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向含Fe 2+
、I -
、Br -
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
气,溶液中四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b -a =5,线段Ⅳ表示一种含氧酸,且Ⅰ和Ⅳ表示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段Ⅱ表示Fe 2+
的变化情况
B.线段Ⅳ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 2+5Cl 2+12OH -
===2IO -
3+10Cl -
+6H 2O C.根据图像可计算a =6
D.原溶液中c (Fe 2+
)∶c (I -
)∶c (Br -
)=2∶1∶3
答案 B
解析 向仅含Fe 2+
、I -
、Br -
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还原性:I -
>Fe 2+
>Br -
,首先发生反
应:2I -
+Cl 2===I 2+2Cl -
,I -
反应完毕,再发生反应:2Fe 2+
+Cl 2===2Fe 3+
+2Cl -
,Fe 2+
反应
完毕,又发生反应:2Br -
+Cl 2===Br 2+2Cl -
,故线段Ⅰ代表I -
的变化情况,线段Ⅱ代表Fe 2+
的变
化情况,线段Ⅲ代表Br -
的变化情况,故A 项正确;线段Ⅳ表示一种含氧酸,且Ⅰ和Ⅳ表示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元素,该元素为I 元素,2I -
+Cl 2===I 2+2Cl -
,消耗1 mol 氯气,所以碘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反应Ⅳ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5 mol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设该含氧酸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 ,(x -0)×2 mol =5 mol ×2,解得x =+5,则该含氧酸为HIO 3,离子方程式为I 2+5Cl 2+6H 2O===2IO -
3+10Cl -
+12H +
,故B 错误;根据反应离子方程式可知溶液中n (I -
)=2n (Cl 2)=2 mol ,溶液中n (Fe 2+
)=2n (Cl 2)=2×(3 mol -1 mol)=4 mol ,Fe 2

反应完毕,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 (I -
)+n (Br -
)=2n (Fe 2+
),故n (Br -
)=2n (Fe 2+
)-n (I -
)=2×4 mol -2 mol =6 mol ,根据2Br -
+Cl 2===Br 2+2Cl -
可知,溴离子反应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3
mol,故a=3+3=6,故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原溶液中c(Fe2+)∶c(I-)∶c(Br-)=4∶2∶6=2∶1∶3,故D正确。

熟记反应先后两大规律
(1)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KMnO4(H+)>Cl2>Br2>Fe3+>Cu2+>H+。

(2)同一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S2->SO2-3(或HSO-3)>I->Fe2+>Br-> Cl-。

题组四氧化还原反应“守恒律”的应用
(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7.(1)[2015·天津理综,10(2)②]完成NaClO3氧化FeCl2的离子方程式:
ClO-3+Fe2++________===Cl-+Fe3++________
答案166H+163H2O
解析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ClO-3、Fe2+、Cl-、Fe3+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6、1、6,再利用电荷守恒及元素守恒得出反应物中有6H+,产物中有3H2O。

(2)[2015·安徽理综,27(2)]请配平化学方程式:
NaBO2+SiO2+Na+H2===NaBH4+Na2SiO3
答案12421 2
(3)[2015·浙江理综,27Ⅰ(4)]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nO-4+()C2O2-4+________===()Mn2++()CO2↑+________
答案2516H+2108H2O
缺项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配平方法
先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含有变价元素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然后由原子守恒确定未知物,再根据原子守恒进行配平。

(2)补项原则
(二)电子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的应用
8.(2016·上海,17)某铁的氧化物(Fe x O)1.52 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
下112 mL Cl 2,恰好将Fe 2+
完全氧化。

x 值为( )
A.0.80
B.0.85
C.0.90
D.0.93 答案 A
解析 根据电子守恒可知,Fe x O 被氧化为Fe 3+
转移的电子数和Cl 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准状况下112 mL Cl 2转移电子数为0.01 mol ,则 1.5256x +16×(3-2
x )×x =0.01,解得x =0.80。

故选项A 正确。

9.多硫化钠Na 2S x (x ≥2)在结构上与Na 2O 2、FeS 2、CaC 2等有相似之处。

Na 2S x 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 氧化为Na 2SO 4,而NaClO 被还原为NaCl ,反应中Na 2S x 与NaCl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 的值是( ) A.5 B.4 C.3 D.2 答案 A
解析 Na 2S x 中S 的化合价为-2
x ,反应后氧化为+6价。

NaClO 中Cl 的化合价从+1价降
低到-1价,得到了2个电子,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6+2
x )x =2×16,解得x =5,即选
项A 正确。

10.某废水中含有Cr 2O 2-
7,为了处理有毒的Cr 2O 2

7,需要先测定其浓度:取20 mL 废水,加
入适量稀硫酸,再加入过量的V 1 mL c 1 mol·L -
1 (NH 4)2Fe(SO 4)2溶液,充分反应(还原产物为
Cr 3+
)。

用c 2 mol ·L -
1 KMnO 4溶液滴定过量的Fe 2+
至终点,消耗KMnO 4溶液V 2 mL 。

则原
废水中c (Cr 2O 2-
7)为(用代数式表示)( )
A.c 1V 1-5c 2V 2120 mol·L -1
B.c 1V 1-5c 2V 260 mol·L -1
C.5c 1V 1-c 2V 2120 mol·L -
1
D.c 1V 1+5c 2V 2120
mol·L -
1
答案 A
解析 本题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 2O 2-
7+6Fe 2+
+14H +
===2Cr 3+
+6Fe 3

+7H 2O ,
5Fe 2+
+MnO -
4+8H +
===5Fe 3+
+Mn 2+
+4H 2O 。

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列等式:c 1 mol·L -
1×V 1 mL ×10-
3 L·mL -
1=
20 mL ×10-
3 L·mL -
1×6c (Cr 2O 2-
7)+5c 2 mol·L -
1×V 2 mL ×10-
3 L·mL -
1,解得:c (Cr 2O 2-
7)=
c 1V 1-5c 2V 2120
mol·L -
1。

电子守恒法解题的思维流程
(1)找出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找出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目,从而确定1 mol 氧化剂或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注意化学式中原子或离子个数,如1 mol K 2Cr 2O 7被还原为+3价的Cr 得电子数是3×2N A )。

(3)根据题目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n(氧化剂)×变价原子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数×化合价变化值,从而求算出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