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学情评估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学情评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
C.没有力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是小颖同学在垫排球的情景,以下对排球竖直上下运动时所受合力分析正确的是(空气阻力随速度增大而增大)()
A.上升过程合力方向向上
B.最高点时处于静止状态
C.下落过程合力越来越大
D.下落过程合力小于重力
3.2022年冬奥会成功在北京举办,中国队获得9金4银2铜的好成绩。

如图,一名滑雪运动员匀速经过一个弯道,然后腾空而起,空翻着地后在斜坡上加速下滑。

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空中时,运动员只受重力
B.使用滑雪板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C.经过弯道时,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D.滑雪板下坡时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经过弯道时摩擦力大小
(第3题)(第4题)
4.如图的装置做“喷泉”实验,①容器A里的气压大于大气压;②容器A里的气
压小于大气压;③喷泉停止时,容器A中的气压等于大气压;④喷泉最后如能将水灌满容器A,说明实验前容器A内为真空。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②B.②③C.②④D.②③④
5.如图所示,以下是与压强知识有关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B.图乙实验,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海绵上,砝码越轻,桌腿下陷越深
C.图丙实验,测出拉动注射器活塞时的拉力和活塞的横截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图丁实验,在教室内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
6.某科技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支持力跟拉力的关系”。

他们将调好的电子秤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一个棱长为10 cm、质量为1.6 kg 的正方体合金块放置在电子秤托盘中央,合金块系有细线,用数字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向上拉合金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取10 N/kg)()
A.合金块对电子秤的压力和电子秤对合金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当数字测力计拉力为4 N时,合金块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平衡
C.当数字测力计拉力为4 N时,合金块受到电子秤的支持力为20 N
D.当数字测力计拉力为14.5 N时,合金块对电子秤产生的压强为1.5×102 Pa 7.如图所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若都装有同种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关系是()
A.F A<F B<F C B.F A=F B=F C
C.F A>F B>F C D.以上皆不对
8.小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g取10 N/kg)()
A.同一种液体中,液体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成正比
B.距离液面50 cm深处的压强是6×103 Pa
C.该液体的密度是1.2×103 kg/m3
D.距液面10 cm处方向向下的压强与距液面30 cm处方向向上的压强之比小于1∶3
(第8题)(第9题)
9.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着不吸水的圆柱体,圆柱体质量为180 g。

不计厚度的平底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质量为100 g、底面积为50 cm2、高为8 cm 的容器内盛有质量为350 g的水。

当圆柱体浸入水中静止时,圆柱体未接触容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4 N,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
A.7.8×102 Pa B.8.0×102 Pa
C.9.8×102 Pa D.1.18×103 Pa
10.质量相等的A、B两实心物块,密度之比ρA∶ρB=3∶2,分别放入足够多的水中,物块所受浮力分别为F A和F B,当两物块静止时所受浮力F A与F B之比不可能是()
A.1∶1 B.2∶3
C.ρ水∶ρA D.ρ水∶ρ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1.“一盔一带”安全守护活动中的一带,是指驾乘汽车要正确使用安全带,系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汽车在________(填“急停”或“急加速”)时,由于________带来的危害。

12.乘客在动车站台候车时一定要站在警戒线以外,否则动车进站时,乘客易被“吸”向车身而造成事故,这是因为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________;如图
是进站后的动车静止在水平轨道上,此时它受到的重力和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

13.棱长为12 cm的均匀正方体,重为72 N,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则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Pa;如图所示,若沿水平方向截下一部分a立放在水平桌面上,且使a对桌面压强为剩余部分b对桌面压强的1.5倍,则剩余部分b的高度为________cm。

(第13题)(第14题)(第15题)
14.如图,两个质量相等的圆柱形杯子甲、乙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杯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2。

装入一定量的水后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均为p0,将乙杯中的水全部倒入甲杯中,放到原处后。

甲杯对桌面的压强p1________(填
“>”“=”或“<”)2p0,乙杯对桌面的压强p2________(填“>”“=”或“<”)1
2p0。

15.如图所示,该航母满载时排水量为70 000吨,在海水中吃水深度为11 m。

ρ海水=1.0×103 kg/m3,g取10 N/kg。

该航母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最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为______Pa;某架直升机飞离该航母后,若航母排开的海水体积减小了7 m3,则该直升机的质量是__________kg。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
16.如图,物体随水平传送带匀速向右移动,画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第16题) (第17题)
17.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0.3 kg的小球,悬浮在斜面上盛水的杯中,请作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g取10 N/kg)
四、实验探究题(18题6分,19题12分,共18分)
18.小明和小华在观看冰壶比赛时,小明认为:选手在推壶时,一直用力,所以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小华认为:在冰壶离手向前滑行时,没有受到推力,所以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他俩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图示装置来探究各自的猜想:
(1)在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2)小车到达毛巾表面后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会再停下来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车在光滑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最后静止的位置如图所示,从实验中可
以得到: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前进得越远;
进一步推理可得:如果水平面无阻力,小车将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维持物体运动”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9.小云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分析a、b、c三次实验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
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分析a、c、d三次实验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浸没深度
________。

(3)分析a、c、e三次实验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
有关。

(4)若先完成实验c,再完成实验a,则测得的浮力将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云又利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来测量实验中所用金属块的密
度,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空烧杯漂浮在水槽内,用刻度尺测得水面高度为h1;
②将金属块放在烧杯内,用刻度尺测得水面的高度为h2;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刻度尺测得水面高度为h3;
④金属块的密度ρ
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ρ

、h1、h2、h3表示)。

五、计算题(20题10分,21题12分,共22分)
20.河南的“信阳毛尖”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人们常以茶会友款待客人。

小明将
0.4 kg的热水倒入质量是0.3 kg、底面积为20 cm2的茶壶中,壶内水深为12
cm,将茶壶放到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g取10 N/kg,ρ水=1×103 kg/m3)
(1)茶壶的壶身和壶嘴组成了一个________。

(2)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多少?
(3)茶壶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多少?
21.一端开口的圆柱形容器的器壁厚度均匀,容器的内底面积S1=200 cm2,外底面积S2=250 cm2,将圆柱形容器(内有质量可忽略的空气)倒扣于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

已知容器内外液面的高度差h1=5 cm,容器口与容器外部液面的高度差h2=8 cm,大气压强取1.0×105 Pa。

求:
(1)外部大气对容器底的压力。

(2)容器口处的水产生的压强。

(3)圆柱形容器所受的重力。

答案
一、1.D 2.D 3.D 4.C 5.C 6.D
7.C点拨:同种液体其密度ρ相同,根据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h A>h B>h C,可得p A>p B>p C;三个容器的底面积S相同,根据公式F=pS,可得F A>F B >F C,故选C。

8.D点拨:由图可知,同一种液体中,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成正比的,A 正确;距离液面50 cm深处的压强是6×103Pa,B正确;根据p=ρgh得,ρ
=p
gh=
6×103 Pa
10 N/kg×0.5 m=1.2×10
3 kg/m3,C正确;根据p=ρgh得,距液面10 cm
处方向向下的压强与距液面30 cm处方向向上的压强之比p1
p2=
ρgh1
ρgh2=
h1
h2=
10 cm 30 cm=1
3,D错误。

故选D。

9.C10.D
二、11.急停;惯性
12.小;轨道对车的支持力
点拨:动车行驶过程中,动车的速度很大,人和动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若人站在警戒线内极易被“吸”向动车,造成事故;动车静止在水平轨道上,动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13.5×103;814.>;<15.7×108;1.1×105;7×103
三、16.解:如图所示。

(第16题) (第17题)
17.解:如图所示。

四、18.(2)小车受到了摩擦阻力
(3)匀速直线运动;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点拨:(3)分析三次实验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得越远;
推理可知: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作用,即小车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这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9.(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无关(3)液体的密度(4)偏大
(5)③将烧杯内的金属块拿出直接放入水中
④ρ水(h2-h1)
h3-h1
五、20.解:(1)连通器
(2)壶内水深h=12 cm=0.12 m,水对茶壶底的压强p水=ρ水gh=1.0×103
kg/m3×10 N/kg×0.12 m=1.2×103 Pa,茶壶的底面积S=20 cm2=2×10-3 m2,
根据p=F
S可得,水对茶壶底的压力F水=p水S=1.2×10
3 Pa×2×10-3 m2=2.
4 N。

(3)茶壶对桌面的压力F壶=G水+G壶=m水g+m壶g=0.4 kg×10 N/kg+0.3
kg×10 N/kg=7 N, 茶壶对桌面的压强p壶=F壶
S=
7 N
2×10-3 m2
=3.5×103 Pa。

21.解:(1)当S2=250 cm2=2.5×10-2m2,大气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大气S2=
1.0×105 Pa×
2.5×10-2 m2=2 500 N。

(2)容器口处的水产生的压强p=ρ水gh2=1×103 kg/m3×10 N/kg×8×10-2 m=800
Pa。

(3)S1=200 cm2=2.0×10-2 m2,进入容器中水的重力:
G水=ρ水gV水=ρ水gS1(h2-h1)=1×103 kg/m3×10 N/kg×2×10-2 m2×(8×10-2 m-5×10-2 m)=6 N,将柱形容器和进入容器中的水看做一个整体,整体受到的浮
力F
浮=ρ

gV

=ρ

gS2h2=1×103 kg/m3×10 N/kg×2.5×10-2 m2×8×10-2 m=20
N,整体漂浮在水中,F浮=G总=G容+G水,所以容器的重力G容=F浮-G水=20 N-6 N=14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