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刺络放血法结合健康教育治疗52例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刺络放血法结合健康教育治疗52例骨性膝关节炎的临
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刺络放血法结合健康教育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52例骨性膝关节炎病人采用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并给予健康教育,将
治疗前和治疗20d后病人疼痛程度、晨僵、肿胀、日常步行活动能力以及疼痛缓
解时间进行分级评分比较。
结果: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法结合健康教育治疗骨性膝关节炎,能够快速
缓解病人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改善步行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骨性膝关节炎;刺络放血法;针灸疗法;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骨性膝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炎,是一种进行性关节软骨破坏及关节边缘的骨赘形成,是引起膝关节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中老年人多发[1]。
近2年来,我
科采用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法治疗骨性膝关节炎,同时积极进行健康教育,纠正病人
不良生活习惯,辅以功能锻炼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现将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6年7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52例骨性膝关节炎病人,
男23例,女29例;年龄45岁~65岁41例,65岁以上11例,平均53岁;病程6个月
以内8例,6个月至1年14例,1年~3年16例,3年以上14例;单膝34例,双膝18例。
1.2 纳入标准已临床诊断为骨性膝关节炎:①膝关节中等程度的疼痛;②包
括以下指标中的3项以上:晨僵在30min之内;膝关节活动时有摩擦响声;膝关节周
围肿胀;X线检查示膝关节骨端边缘有骨赘形成;关节无触及的发热[2]。
1.3 治疗方法
1.3.1 刺络放血取三棱针常规消毒后,在病人的委中、委阳、阴谷、膝关、曲泉、血海、膝阳关、阿是穴等穴位点刺或在穴位附近的经脉上找青紫怒张的血络
处点刺表浅静脉,让血顺势流出,注意点刺不可过深。
当暗紫色淤血流尽后拔火罐,
每穴必拔,以出尽针孔附近积血并减轻针孔刺痛,拔罐时间一般为5min~6min为宜,起罐后若针孔仍有渗血,可再拔罐1次,即可止住渗血。
起罐后用生理盐水棉球擦
拭针孔附近血迹,再用Ⅱ型安尔碘消毒,最后用创可贴敷贴针孔。
出血量一般控制
在10mL~20mL。
每周刺血治疗1次,每次刺3穴~5穴,2次间隔时间为5d~7d。
治疗3次为1疗程。
1.3.2 针灸病人取舒适体位,仰卧或坐位。
采用毫针刺三阴交、内外膝眼、血海、梁丘、委中、阿是穴等,手法平补平泻,得气后接华佗牌电针治疗仪,用疏密波,
频率为每分钟120次,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留针30min。
三阴交、血海一组,外
膝眼、梁丘一组,内膝眼、阿是穴一组,针上加灸。
每日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
休息2d。
1.3.3 健康教育指导病人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减少膝关节负重,病情严重者
扶拐行走;避免长途行走、长时间站立及频繁上下楼梯以减少膝关节过度使用,上
下楼梯应扶扶手,下楼梯时脚步要慢提轻放,坐起站立时应用手支撑扶手以减少关
节软骨所受压力;避免一些易于造成和加重关节面损伤的姿势和体位,有效地配合
治疗,有效地进行自我护理[4]。
当症状得以控制之后,应及早开始进行股四头肌肌
肉锻炼,以保持膝关节稳定性及减少股四头肌萎缩,每日行15min直腿抬高锻炼以
增强肌力。
并逐渐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散步、练太极拳、做老年健身操等,可进行
正常生活工作。
指导病人平衡膳食与控制体重。
肥胖者减轻体重对本病有较好的
辅助治疗作用。
饮食上控制脂肪和动物性食品,多吃奶类、鱼类、豆类、新鲜蔬菜
和水果,使体重逐渐降至理想的水平。
可选用一些补肾健脾、活血化淤的保健品,
如枸杞、首乌、熟地、黄精、茯苓、山药、莲子、大枣、丹参、桃仁、红花等。
1.4 疗效评价
1.4.1 关节疼痛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分别评价患膝平地行走活动痛、夜晚静止痛分值,由病人指出疼痛的程度,0cm计0分;1cm~计1分;4cm~计2
分;8cm·10cm计3分。
1.4.2 晨僵评价晨僵持续时间由病人记录,早晨醒来时出现僵硬至消失之间的时间,无晨僵计0分;晨僵<15min计1分;晨僵15min~30min计2分。
1.4.3 膝关节肿胀评价无肿胀计0分,患侧比健侧略肿胀计1分,患膝肿胀达
到与髌骨相平高计2分,患膝周围明显肿胀高出髌骨计3分。
1.4.4 步行能力评分选择日常活动项目,即从坐位变为站立,上下台阶,单腿站立,下蹲5个项目。
活动自如计0分,活动轻度受限计1分,活动明显受限计2分。
每项2分,总分10分。
1.4.5 疼痛症状缓解时间5d之内缓解计1分,5d~缓解计2分,10d~缓解计3分,15d~缓解计4分;20d后仍不缓解计5分。
1.4.6 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种类、频次及程度。
2结果
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比较(见表1)
2.2 病人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5d之内缓解24例(46.2%),5d~缓解14例(26.9%),10d~缓解9例(17.3%),15d~缓解2例(
3.8%);20d~缓解3例(5.8%)。
平均9.7d。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5例(9.8%)刺血针口有疼痛感,12h之内消失,9例(17.3%)刺血后针刺点出现皮下淤血斑,面积最大为3cm×5cm,5d~7d后消散,未出现针刺口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
1例(2.0%)病人因为刺血后出现皮下淤血斑,自动放
弃治疗。
3 讨论
3.1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效果良好接受刺络放血的51例病
人治疗后所有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以关
节活动痛减轻显著,步行能力明显提高,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病人
治疗后5d内疼痛缓解46.2%,说明治疗1次疼痛明显减轻,具有止痛迅速的特点。
针灸治疗本病选取穴位主要是病变部位及其周围的穴位以局部取穴为主,用循
经远道取穴配合。
根据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治则行针,以达到活血化瘀,疏筋通络,
行气止痛的目的。
健康教育方面主要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提高和巩固疗效。
3.2 治疗注意事项①操作用物严格消毒灭菌,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拔罐前检查
火罐罐口是否光滑,有无裂缝,以免损伤病人皮肤;②取穴定位要准确,有“得气”感。
电针仪电压、电流的控制及波形选择恰当,并注意观察病人的酸胀感、局部肌肉抽
动是否适度,有无晕针、弯针、折针、漏针等情况。
综上所述,针灸刺络放血法结合健康教育治疗骨性膝关节炎能够快速缓解病人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改善步行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克勤.骨科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1991:325.
[2] 曾庆馀,许敬才.骨关节炎的分类诊断和流行病学[J].中国实用内科杂
志,1998,18(2):108.
[3] 刘悦,刘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中国针灸,2003,23(增刊):22-24.
[4] 陈利群,张俊娥.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自理行为调查及其影响[J].护理研
究,2003,17(11A):1260-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