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反思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
学会找到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2。
了解新出现的词语及其含义,并能灵活运用熟知的事物解释陌生领域的事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了解新出现的词语及其含义,学会用比较熟知的事物解释陌生领域的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
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和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预设:(1)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2)查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懂的问题;(3)请教他人。
2.追问:你还知道哪些解决不懂问题的方法?
预设:当遇到有些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可以和同桌交流思路、想法。
3.让学生默读“交流平台”,结合交流成果,师生共同梳理解决不懂的问题的方法。
二、识字加油站
1。
自由读一读识字加油站中的两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生字的识字方法为熟字减偏旁;第二组生字的识字方法为熟字加偏旁。
)2。
结合发现的规律,试着从生字表中找出范例来识记。
3。
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识记生字的方法?(换偏旁、编故事、编顺口溜、猜字谜、图解识字等)
三、词句段运用
(一)新出现的词语和词语的新含义。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本上的两组词语,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词语是新出现的;第二组是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含义)
2.小组讨论两组词语的含义。
教师出示课件明确这些词语的含义。
3.小组讨论两组词语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词语出现或产生新的含义的原因。
明确:
第一组词语是在信息时代下为适应新事物的出现而产生的新词。
第二组词语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衍生了新的含义。
4。
思考并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新词,以及这些新词的含义及其出现的原因。
如“给力"一词,一般表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的含义.它是随着国内外、大陆内地与港澳台地区文化交流的增多而出现的新词汇。
“菜鸟”一词,一是指新手,二是指在某方面应用水平较低者。
(二)用熟悉事物解释陌生事物.
1。
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句话,赏析句子并讨论加点内容的相同点。
师明确:这几个句子都是把人们不熟悉的事物和人们熟知的身边事物进行比较,便于读者理解内容,通俗易懂。
2.生仿写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一)观题目,知作者,启下文
1.指名揭示题目含义.
2。
走进作者。
运用你所收集的材料向大家展示作者的相关情况。
(二)分析理解,点拨分法.
1.读诗句,弄懂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含义。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
查资料和联系上下诗句理解难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反复吟诵、背诵,加深理解。
(三)精读诗、想意境、悟诗情。
1.师范读,生闭眼感受古诗意境。
展开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
体会古诗情感.置身这样的美景中,你们心情如何,想说些什么?(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
3。
齐读,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主要突出认知新事物和积累的能力,从“交流平台”中积累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到“识字加油站”中通过“加偏旁,减偏旁”识字的内容,再到“词句段运用”中认知新词语及其新的含义,以及用熟悉事物解释陌生事物的方法,最后在“日积月累”中古诗词的积累,都体现了对学生认知能力和积累能力的考察,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多发现,多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足之处:学生不能对新出现的词语或含义作准确的理解,在平时生活和读书的过程中还要
多加积累。
《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1.用横线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榕(rónɡ yónɡ)树缝隙(xì xiè)茂(mào mènɡ)盛枝干的数(shǔ shù)目不可计数(shǔ
shù)
2.读第七、八段,做下面的练习。
(1)这两段采用的是描写的表达方法。
(2)写出第七段中的两组反义词.
(3)这两段描写鸟儿的活动时,将泛写(普遍写)与特写(个别写)结合起来,增强了表达效果。
文中对鸟儿进行特写的句子是 .
3.选择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写在下边。
词语:
句子:
4.读一读,做一做。
今天早晨,我去公园看小鸟.一大群叽叽喳喳的小鸟,在笼子里飞来飞去,呼扇呼扇地拍着翅膀,那样子蛮好看。
有的鸟浑身绿油油的,像一片绿叶。
有的鸟儿呈深蓝色,显得那么圣洁……你瞧,那两个小脑袋挤在一起,嘴巴一张一合。
它们在自由地玩耍着。
那只鸟恐怕是爸爸吧,正带着一只小鸟飞翔,小鸟总飞不高,爸爸就一点点鼓励它……
用简短的句子写出短文的大意。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比一比,再组词(5分)
幼()拦( )蜒( ) 铺()欺()
幻()栏()蜓( )捕
()斯()
二、看拼音,写词语(5分)
mǐng ruìbìkāi wéi hùgòng xià
n xī shēng
( ) ( )( ) ( )
()
三、在括号内选出一个正确的汉字或音节划上“ "。
(5分)
1、难道我们中(采彩)得到的汽车是不道(得德)的吗?我迷(或惑)不解地问。
2、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zhá zhā)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xuèxiě)管里。
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4分)
危峰()立随心所( )()想天开出其()意
腹( )受敌永( )人间聚( )会神争先( )后
五、用线将相关联的内容连起来。
(6分)
精诚所加种瓜点豆
清明前后言而有信
与朋友交金石为开
蚂蚁搬家蛇过道澄江一道月分明
落木千山天远大带雨云埋一半山
浮天水送无穷树明日必有大雨到
六、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入括号里。
(4分)
如果……就……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1、()战争,()许多外国小朋友失去了自己的亲人。
2、小夜莺()勇敢,()十分机智。
3、雨来()被鬼子打得眼冒金花,()他始终没有向鬼子低头.
4、()没有和平,这个世界()不会变得美好。
七、按要求写句子。
(3分)
1、人类的老师不就是自然吗?(改为陈述句)
2、漓江的水很绿.(改为比喻句)
3、爸爸的遗体上覆盖着一面五颜六色的红旗。
(修改病句)
八、第一单元中有三首古诗词,把你最喜欢的一首默写下来.(5分)
九、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对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有了更多的了解,收获很多.请把你的收获写下来。
(3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读《尊严》片段,回答问题(15分)
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
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
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激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活儿需要您做。
”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食物!”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点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年轻人站起来说。
1、“惫”字是()结构,音节是( ),用部首应查()部 (3分)
2、文中的“款” 应取意思() (1分)
款:①诚恳②招待③钱④法令、规章、条约等条文里分的项目
3、从文中找出下面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2分)
近义词:特别( )反义词:神采奕奕
( )
4、用“”划出描写年轻人外貌的句子。
(2分)
5、
从
这句话可以看出杰克逊人善良而朴实.(2分)
6、“只有一个人例外”,他的例外表现在:
(2分)
7、从沃尔逊人和年轻人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3分)
(二)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共15分)
最贵的项链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
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怀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开在柜台上,兴(xìng xīng )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
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
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
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快乐读书吧
《快乐读书吧》以“读神话故事”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读一些神话故事。
感受远古世界的神奇和神话魅力.多读神话故事可以探求奥秘,获得新知。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阅读过一些故事,大多数孩子都喜欢读神话故事.但是对于怎样读书,怎样快速了解一本书的大致内容,老师还需要着重指导。
既然是教会学生读书,就要将这项本领落到实处。
所以,课前教师可安排学生自带故事书,在课堂上手把手地教会学生读书,并通过分享神话故事,引导学生读更多的神话故事书,体会神话的魅力。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了解神话的特点.
2.指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方法,进行有关神话的趣味积累,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感受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感受世界历史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
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神话神奇的想象。
重点
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掌握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调动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并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难点
了解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世界历史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神话故事书,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一个神话故事。
1课时
一、创设情境,感知神话人物
1.同学们,大家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指名说.你能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吗?(学生上黑板写名字)
2.知道这么多神话故事,大家真了不起!在这些神话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引导说出人物形象,特征,性格特点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本领大,呼风唤雨,乐于助人,与自然作斗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为民造福……)
师评:古时候,科学不发达,很多事情人们无法解释,以为神在起作用呢!其实神就是人们心目的英雄,在神话里,他们本领高超,可以代表人去和恶劣的自然做斗争。
3.其实啊,刚刚大家说到的故事,有的已经走进我们的语文课本。
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每一册都有神话故事.除此之外,我们的课外书中还有很多。
中国神话那里有?不光我们手里的《中国古代神话》,像《诗经》《左传》《国语》《庄子》《山海经》《楚辞》,乃至于唐诗宋词里都有,神话故事太多了,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
我们读过的神话仅仅是神话世界中的一滴水呀!
二、班内互推神话故事
1.课前,同学们都已经把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带来了,现在拿出来熟悉一下,准备与大家交流分享。
(课件出示分享要求)
2.出示全班分享目标:
(1)小推荐: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讲故事,注意要把神话故事的篇名、书名和作者讲清楚。
(2)小评论:代表讲完之后,其他同学来评一评.
(3)小评选:其他同学要当评委,评出你心目中的最佳推荐员,谁的推荐令你心动,想立刻阅读那本书.
3.班内交流.(师巡视指导)
4.推荐:每组派一名同学当代表讲故事。
5.评价:听完四位同学的推荐和同学们的评价后,你现在最想读的书是哪一本?理由是什么。
三、了解世界各地有影响力神话代表作
(一)了解《中国古代神话》。
1.课件展示:
同学们请看:《神农尝百草》插图,说说你知道的故事人物。
2.介绍《中国古代神话》内容,作者简介。
3.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神话专著,课下同学们可以读一读,了解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感受神话的魅力。
(二)推荐《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
1.除了中国古代神话,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古希腊神话了.今天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希腊神话集-—《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
2.《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内容简介,及推荐理由。
3.将中国古代神话与希腊神话对照读一读,感受不一样的魅力。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交流学习,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不但听了那么多精彩的神话故事,还了解了不少神话故事,还学到了阅读神话故事的好方法。
一篇好文章,一个好故事,
一本好的课外书,不仅能拓展我们的阅读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还会使我们享受成长的快乐。
快乐读书吧
很久很久以前错误!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习材料的兴趣.”于是在教学中,我将故事书搬入课堂,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推荐了几本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的故事书。
这一系列教学活动,既关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注重了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引,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并获得课外阅读带来的成长和喜悦。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参考4)
这是一篇描写非常优美的散文,但我觉得文章“形”比较散,一会儿写草原上的牛群,一会儿又写低地上的骏马,一会儿又回到草原写起了鸡、鸭、羊等家畜,一会儿又介绍人们如何给牛挤奶,最后讲了荷兰牧场的宁静,所以还没有细细体会到牧场的美丽,又是挤牛奶、又是运牛奶的,不知道该抓住怎样一条支干来带领学生进行感悟、体会。
不过,我就是觉得这篇文章将荷兰的牧场描写得极为美丽,课文中的语言也很丰富,就想美文应该美读,以读为主,以读促悟,以读悟情,在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好好进行感悟、体会.
仔细思考之后,决定以第一小节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读书中理解课文,体会情感.“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读了课文的第一小节后,我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别发表看法,说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荷兰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因为这里有水、有花、还有牧场。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有的学生还补充说荷兰还是一个风车之国,因为在语文练习册上专门有介绍荷兰的风车的.听了学生的回答,我马上说既然荷兰有着这么多的美称,那么找找书上是如何来介绍它是一个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并将找到的句子划出来。
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于是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从整体入手,认认真真朗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其实课文中介绍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倒是“牧场之国”不太容易将句子找准,因为课文上涵盖面比较大,基本上每一个自然段都有介绍的,既有牛群,又有奔跑的骏马,还有许多可爱的家畜。
当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比较喜欢哪种动物?可以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根据自己对各种动物的理解,也根据书本上的描写,学生也能说得具体。
在说话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理解牧场是所有动物的自由王国,它们才是这个王国真正的主人以及在荷兰动物与环境与人和谐的统一.最后归结到课文最后小节“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我想这样就给学生一个十分清晰的思路,课文第一小节引出内容,最后小节简单总结,中间通过几个场景的描述,使荷兰的风情展现在我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