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9、美丽的规则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耀武扬威 密密麻麻 依然 炫耀
课文内容
课文记述了“我们”乘车从澳大利亚的 墨尔本出发,赶往南端菲律普岛看企鹅归 巢的路上看到的景象。赞颂了人们自觉遵 守行车规则的美德。
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写“我们”乘车 去菲律普岛看企鹅归巢的美景。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写“我们” 在路上看到的车辆行车“失衡“的图景。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写“我”的感受。
研读课文
1.“我们”在赶往澳大利亚南端的菲律普岛看企 鹅归巢的美景的路上为什么担心会堵车?
2.在离企鹅岛还有六十多公里的时候,对面出 现了什么情况?后来“我们”看到了什么场景?
3.为什么说“它留给我的印象,甚至要比后来 我们看到的可爱的小企鹅还要深刻?”
4.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过渡: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斟酌得很 投入,已经 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竟然连——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也 不知道。接着,两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 当) 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 适宜 适当等)给“或许” 找个 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
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 里?学生试做动作。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1、贾 岛把 诗留了下来。第二天他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又发生了什 么 事情呢?(板书:)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想想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 的? (分别用“--”和“ ”画出有关的句子)
感悟文本
这里的“规则之美” “人性之美”不仅 指最美丽的这种“失衡”的图景,也指创造这 种美景的人们自觉遵守规则的道德美。既点明 了文章的主题,也照应了文章的题目,增强了 文章的感染力。
感悟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
真语人生
这是一条只有两车道的路,一条车道上 行驶着成千上万辆车,另一条车道上却只有 一辆车,这里没有警察,没有监视器,有的 只是车道中间的一条白线,然而,在那拥挤 的车流中,没有一辆车越过中线,所有的车 辆都在顺畅地行驶,是规则创造了这井然有 序、和谐美好的景观。而规则,是需要我们 每个人去自觉遵守,去用心维护的。
),出家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 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 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 “”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 )或接触后轻轻移动 (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 摸东西);C、试着了解, 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 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作业超市
1.课外从《海瑞骂殿》《秉公执法报私 恩》《魏征直谏》中任选一篇阅读,并说 说读后的感受。
2.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跟同学 们交流交流。
谢谢收看
9推 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 14 个生字。绿线中的 4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 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 的创作态度和 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指导用“即 使……也……”造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 打破了夜的静 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 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
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 家做过和尚, 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 认真,字字 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个差人把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怎么问,贾岛怎 么答?请同桌配合读好对
话,并且互相评议。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 行人在韩愈的仪 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
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 诚恳、请求
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 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 表明你是一个 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 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 推敲 斟酌 妥帖 2、填空:
( )有个诗人叫( ),早年因( 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音乐欣赏 点击播放
单击页面即可进入
创设情境
说说你们看到的马路上堵车情景。
初读感知
1.读课文,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 2.选择自己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 课的生字和新词。 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会读 我会认
忧心忡忡 成千上万 出乎意料 企鹅归巢 遗憾 耽误 失衡 平生 规则 秩序
原谅的语气。
2
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 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 写出了贾 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 么知道“鸟宿池 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 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 的结局。
那是一个傍晚,我们乘着一辆车, 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出发,赶往南端 的菲律普岛。菲律普岛是澳大利亚著 名的企鹅岛,我们要去那儿看企鹅归 巢的美景。
离企鹅岛还有六十多公里时,对面 出现了一眼望不到头的车流。其中有汽 车,还有无数的摩托车。那可是一些特 别爱炫耀自己车技的摩托车迷呀!他们 戴着钢盔,一副耀武扬威的样子。
然而,出乎我们意料是,我们双方 的车子却依然行驶得非常顺畅。
我们终于注意到,对面驶来的所有 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
我从那条流淌的车灯之河中, 看到了规则之美,人性之美。
为什么作者说他从那条流淌的车灯 之河中,看到了规则之美、人性之美?
看到“规则之美”是因为:正是有了规 则的存在,才出现了车流行进时井然有序的 和谐美好的情景;看到“人性之美”是因为: 正是由于人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 秩序,这条车灯之河才能得以顺畅流淌。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
习):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
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尚 恰当 李凝
差人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树,僧敲月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 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 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
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耀武扬威 密密麻麻 依然 炫耀
课文内容
课文记述了“我们”乘车从澳大利亚的 墨尔本出发,赶往南端菲律普岛看企鹅归 巢的路上看到的景象。赞颂了人们自觉遵 守行车规则的美德。
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写“我们”乘车 去菲律普岛看企鹅归巢的美景。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写“我们” 在路上看到的车辆行车“失衡“的图景。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写“我”的感受。
研读课文
1.“我们”在赶往澳大利亚南端的菲律普岛看企 鹅归巢的美景的路上为什么担心会堵车?
2.在离企鹅岛还有六十多公里的时候,对面出 现了什么情况?后来“我们”看到了什么场景?
3.为什么说“它留给我的印象,甚至要比后来 我们看到的可爱的小企鹅还要深刻?”
4.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过渡: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斟酌得很 投入,已经 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竟然连——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也 不知道。接着,两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 当) 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 适宜 适当等)给“或许” 找个 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
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 里?学生试做动作。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1、贾 岛把 诗留了下来。第二天他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又发生了什 么 事情呢?(板书:)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想想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 的? (分别用“--”和“ ”画出有关的句子)
感悟文本
这里的“规则之美” “人性之美”不仅 指最美丽的这种“失衡”的图景,也指创造这 种美景的人们自觉遵守规则的道德美。既点明 了文章的主题,也照应了文章的题目,增强了 文章的感染力。
感悟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
真语人生
这是一条只有两车道的路,一条车道上 行驶着成千上万辆车,另一条车道上却只有 一辆车,这里没有警察,没有监视器,有的 只是车道中间的一条白线,然而,在那拥挤 的车流中,没有一辆车越过中线,所有的车 辆都在顺畅地行驶,是规则创造了这井然有 序、和谐美好的景观。而规则,是需要我们 每个人去自觉遵守,去用心维护的。
),出家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 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 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 “”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 )或接触后轻轻移动 (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 摸东西);C、试着了解, 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 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作业超市
1.课外从《海瑞骂殿》《秉公执法报私 恩》《魏征直谏》中任选一篇阅读,并说 说读后的感受。
2.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跟同学 们交流交流。
谢谢收看
9推 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 14 个生字。绿线中的 4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 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 的创作态度和 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指导用“即 使……也……”造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 打破了夜的静 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 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
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 家做过和尚, 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 认真,字字 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个差人把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怎么问,贾岛怎 么答?请同桌配合读好对
话,并且互相评议。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 行人在韩愈的仪 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
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 诚恳、请求
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 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 表明你是一个 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 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 推敲 斟酌 妥帖 2、填空:
( )有个诗人叫( ),早年因( 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音乐欣赏 点击播放
单击页面即可进入
创设情境
说说你们看到的马路上堵车情景。
初读感知
1.读课文,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 2.选择自己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 课的生字和新词。 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会读 我会认
忧心忡忡 成千上万 出乎意料 企鹅归巢 遗憾 耽误 失衡 平生 规则 秩序
原谅的语气。
2
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 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 写出了贾 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 么知道“鸟宿池 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 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 的结局。
那是一个傍晚,我们乘着一辆车, 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出发,赶往南端 的菲律普岛。菲律普岛是澳大利亚著 名的企鹅岛,我们要去那儿看企鹅归 巢的美景。
离企鹅岛还有六十多公里时,对面 出现了一眼望不到头的车流。其中有汽 车,还有无数的摩托车。那可是一些特 别爱炫耀自己车技的摩托车迷呀!他们 戴着钢盔,一副耀武扬威的样子。
然而,出乎我们意料是,我们双方 的车子却依然行驶得非常顺畅。
我们终于注意到,对面驶来的所有 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
我从那条流淌的车灯之河中, 看到了规则之美,人性之美。
为什么作者说他从那条流淌的车灯 之河中,看到了规则之美、人性之美?
看到“规则之美”是因为:正是有了规 则的存在,才出现了车流行进时井然有序的 和谐美好的情景;看到“人性之美”是因为: 正是由于人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 秩序,这条车灯之河才能得以顺畅流淌。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
习):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
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尚 恰当 李凝
差人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树,僧敲月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 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 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
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