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洲一中高一地理三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洲一中高一三月月考地理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下图为地球局部光照图,M°(非赤道)、N°分别为纬度和经度,
阴影区为黑夜、非阴影区为白昼。

读图回答1~2题。

1.当α角逐渐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P地昼渐长
C.P地一天内的昼夜差值逐渐变小
D.P地一天内的昼夜差值先渐小、后渐大
2.有一架飞机沿M°纬线飞行,飞机经过P点正上空时的时刻不可能是
A.13:30 B.11:30 C.8:30 D.5:30
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3~4题。

3.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与欧洲西部终年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的形成有关的风带是()A.① B.② C.③ D.④
我国有很多以别离和思乡为主题的古诗。

读图回答5~6题。

5.“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
一行飞。

”图中所描绘景色季节大致在
A.温哥华冬奥会期间
B.香山红叶正当时
C.尼罗河正处于一年水位最高时期
D.江南地区烟雨蒙蒙时期
6.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推测,船只所停靠的位置大致在河流的
A.东岸 B.西岸C.南岸 D.北岸
地理环境中的许多物质循环发生在不同的空间领域,读下图,
完成7~9题。

7.若该循环模式发生在汉水谷地冬季的夜间
A.同一海拔,甲处等温线向上突出,乙处等温线向下突出
B.②为谷风,④为山风
C.①为山风,③为谷风D.乙处容易出逆温现象
8.若该循环模式发生在地壳中,且乙还可直接转化为丙岩石,我国路南石林属于
A.甲B.乙C.丙D.丁
9.若该循环模式海陆间水循环
A.丙环节伴随有放热B.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④
C.多年平均值②等于④ D.已海域西侧一定有暖流
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A.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
D.③和⑤较小
11.关于图中各箭头正确的叙述是
A.地面的直接热源是①②③ B.大气的直接热源是①②⑤
C.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①最强D.多云的冬夜④较小
我国古典文学中有很多关于天气的精彩描述,对于烘托故事气氛、构造故事情节起着重
要作用。

读《三国演义》中“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布合,朔
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沙土冻紧,
土城已筑完”。

回答12~13题。

12.造成选文中天气变化的是 ( )
A.准静止锋
B.冷锋
C.暖锋
D.气团
13.下面关于“是夜北风大作”和“比及天明沙土冻紧”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准静止锋过境冷气团控制
B.暖锋过镜暖气团控制
C.冷锋过境冷气团控制
D.暖气团过境冷气团控制
下图是模拟洋流系统的一个实验装置,在透明水槽的内侧分别安放4只风扇,且假定F1和F2表示大洋西侧。

据此回答14~15题。

14.若同时开启风扇F1和F4,则该装置模拟的洋流系统是()
①北太平洋中低纬洋流系统②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
③南大西洋中低纬洋流系统④南大西洋中高纬洋流系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分别在水中悬挂冰块和加热器以表示北半球的寒流和暖流,以下悬挂位置合理的是()
①F3附近悬挂冰块,F2附近悬挂加热器②F2附近悬挂冰块,F3附近悬挂加热器
③F4附近悬挂冰块,F1附近悬挂加热器解析④F1附近悬挂冰块,F4附近悬挂加热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

下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地形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B.岩层弯曲变形越强烈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C.岩层的抗风化能力越低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D.背斜顶部受挤压作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18.右图所示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B.冰川
C.风力D.海浪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0.自然带的这种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 B.从沿海向内陆
C.垂直地带性 D.随纬度而变化
下图是“中国近年来民工流出、流入省份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影响我国民工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
A.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B.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C.国家政策 D.文化背景
22.从图中看出,近年来我国民工主要流向
A.西北内陆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北地区
读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历史变化示意图(图中曲线表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回答23~24题。

23.a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A.30‰ B.13‰ C.19‰ D.47‰
24.人口金字塔所示国家的人口增长处于()A.阶段Ⅰ B.阶段Ⅱ C.阶段Ⅲ D.阶段Ⅳ
下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25~27题。

25.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A.1% B.1.5% C.4% D.3% 26.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A.原始低增长阶段
B.加速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 27.缓解①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开发劳务市场
B.实行计划生育
C.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
D.加大教育投入
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给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造成了沉重的压力。

据下列图表回答28~30题。

每十万人文化程度与第四次人口普查比较表
28.A ~D 栏反映的我国人口状况是
A .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
B .人口素质逐步提高
C .小学失业率上升
D .文盲增多
29.对E 栏的说明,错误的是 ( )
A .老龄化问题逐渐明显
B .老年人口增加很快
C .人口寿命延长,这是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结果
D .农村生产力低下是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原因
30.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 )
A .93%
B .23%
C .13%
D .60%
第二卷 综合题(共40分)
A 大学程度 +154%
B 高中 +39%
C 初中 +45%
D 小学 -4% E
大于65岁人口
+1.3%
选择题答题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31.(11分)图中A山是“五岳”之一,历来以“险”著称,尤其是北坡。

(1)从地质构造上分析该山北坡尤“险”的原因。

(2分)
(2)河流B所在的地形区的气候是,分析其主要成因。

(2分)
(3)目前影响黄土高原地貌的最主要外力是,对其地表形态和其下游地区的河流分别有何影响?(7分)
32.(14分)读“美国本土老年人迁移方向(1955——1960年)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迁移。

这些地区的优势条件是。

(5分)
(2)图中迁出地区主要是美国的区。

从这些地区迁出的原因是。

(5分)
(3)美国的这类人口迁移按地理范围划分是属于人口迁移,引起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受和因素的影响。

(4分)33.(15分)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环境人口容量下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因素有哪些?(2分)
(2)根据“木桶效应”,我国华北地区环境与人口与环境最突出的矛盾是什么?分析其自然原因。

(5分)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下的定义包含几层意思? (8分)
参考答案:
31.⑴华山位于秦岭以北,其北坡的大断层使A山岩体相对抬升,而北侧断裂下沉(2分)
⑵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产生冬、夏季风环流(2分)
⑶流水侵蚀作用(1分)
使黄土高原地表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景观(2分)增加下游河流的含沙量(2分),使河床泥沙沉积,甚至形成地上河。

(2分)
32.答案:(1)阳光地带(2分)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或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3分)
(2)东北部工业区(2分)纬度高,气候寒冷;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达,人口多(3分)
(3)国内(2分)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因素社会经济环境中的环境因素(2分)33.(1)环境的资源和科技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2分)
(2)淡水资源短缺(2分)本地区降水不多;且降水集中夏季春旱严重;河流径流量较小;水资源较贫乏。

(3分)
(3)包含四层意思:①环境人口容量,首先应指明具体的时期,因为环境人口容量是时间的函数,具有不确定性;②资源、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而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③人口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④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家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不见得完全就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定义中所说的“其他”(如国外或地区以外的)资源和技术,这一点对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