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年级音乐下册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欣赏 杜鹃圆舞曲 》人教版 (5)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欣赏杜鹃圆舞曲》人教版 (5)一. 教材分析《杜鹃圆舞曲》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乐曲,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这首乐曲以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描绘了杜鹃在林间飞舞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本节课将通过欣赏《杜鹃圆舞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优美旋律,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但学生在音乐欣赏方面还相对较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在欣赏《杜鹃圆舞曲》时,学生可能对乐曲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理解乐曲的意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欣赏《杜鹃圆舞曲》,感受音乐的优美旋律,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体会乐曲所描绘的自然景象。
3.培养学生和谐团结的意识,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理解乐曲所表现的自然景象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多次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3.想象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描绘乐曲所表现的场景。
4.情感体验法:让学生通过音乐,体验到欢乐、和谐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杜鹃圆舞曲》的音乐文件。
2.准备与乐曲相关的自然景象图片或视频。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杜鹃圆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乐曲的初次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与乐曲相关的自然景象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乐曲所描绘的场景。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乐曲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随着乐曲的节奏,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感受乐曲的韵律。
然后,教师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大风车》课件

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大风车》课件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大风车》二、详细内容:1. 歌曲《大风车》的学习,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2. 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拍等。
3. 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等。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大风车》的内涵和情感,并能够熟练演唱。
2. 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拍等。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学习新的歌曲。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的音准、节奏的掌握。
重点: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
2. 乐谱,用于指导学生学习。
3. 钢琴,用于为学生伴奏。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1. 教师播放歌曲《大风车》,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
二、乐理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音符、节拍等乐理知识,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构成。
三、歌曲演唱技巧讲解:1. 教师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等,让学生能够正确演唱。
四、分组练习: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练习。
1. 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乐理知识:音符、节拍等歌曲演唱技巧:音准、节奏等作业设计:一、请学生用所学知识,自主学习一首新的歌曲,并能够熟练演唱。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如学习其他乐理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乐理知识讲解: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乐理知识讲解环节中,音符和节拍是学生需要重点关注和掌握的知识点。
音符是音乐的基本单位,用于表示音的长短和高低。
节拍是音乐的时间单位,用于表示音乐的节奏和速度。
学生需要理解音符和节拍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识别和运用它们。
补充和说明:1. 音符的种类:乐谱上有不同种类的音符,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它们分别表示不同的音长。
教师可以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了解和区分这些音符。
二年级下册音乐两只老虎教案

二年级下册音乐《两只老虎》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两只老虎》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参与合唱,提高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3. 通过歌曲学习,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会《两只老虎》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 能够积极参与合唱,准确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2. 学生合唱时的音准和节奏的统一。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歌词和旋律。
2. 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歌曲。
3. 合唱用具,如歌谱、乐谱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唱一首简单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歌曲《两只老虎》。
二、新歌教学(10分钟)1. 教唱歌曲《两只老虎》,让学生跟唱。
2. 分句教唱,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重点辅导。
三、合唱练习(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分别演唱歌曲的两个旋律。
2. 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注意音准和节奏的统一。
3. 对学生的合唱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
四、歌曲欣赏(5分钟)1. 播放《两只老虎》的歌曲,让学生欣赏。
2. 引导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两只老虎》的歌词和旋律。
2. 强调歌曲中的难点,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
3. 强调关爱动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保护动物。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两只老虎》这首歌曲,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唱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辅导。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合唱时的音准和节奏统一。
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关爱动物,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角色,如小鸟、小鱼等。
2. 每组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动物的关爱,如唱歌、跳舞、讲故事等。
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大风车》PPT课件

成果展示
各小组依次上台表演,展示他们 的合作成果。其他同学和老师给 予掌声和鼓励,共同分享音乐和
舞蹈带来的快乐。
06 课堂总结与拓展延伸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歌曲《大风车》的旋律和歌词 二拍子的节奏特点和强弱规律
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欢快的情绪
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通过学习《大风车》,我更加 熟悉了二拍子的节奏特点,能 够准确地打出强弱拍。
进行伴奏。
乐器演奏技巧
02
简要介绍伴奏乐器的演奏技巧,如手风琴的风箱控制、口琴的
吹奏方法等。
伴奏与歌曲的融合
03
指导学生如何将伴奏与歌曲旋律恰当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丰
富的音乐效果。
创编舞蹈动作或表演形式
舞蹈动作设计
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情绪, 设计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如风 车转动、欢快跳跃等。
表演形式创新
发声练习
通过简单的音阶和母音练习,帮助 学生打开喉咙,放松声带,为演唱 做好准备。
气息控制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如 深呼吸、缓慢呼气等,以保持声音 的稳定和流畅。
咬字吐字清晰准确
咬字练习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字词,进行咬字发音练习,确保学生发音准确、清晰。
吐字技巧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吐字方法,如字头、字腹、字尾的发音技巧,使演唱更加 自然、流畅。
掌握。
02 歌曲背景及作者简介
《大风车》创作背景
中央电视台少儿栏目《大风车》主题 曲。
歌曲通过描绘风车旋转的场景,表达 了孩子们天真活泼、向往自由的性格。
歌曲采用了欢快活泼的旋律,富有童 真童趣。
乔羽生平及代表作品
乔羽,著名词作家,被誉为“词 坛泰斗”。
代表作品:《让我们荡起双桨》、 《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
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1、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郊游》2、欣赏:《出发》《火车咔咔咔》3、音乐知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4、创编:《开火车》《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和学唱与春天户外活动相关的音乐作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和音乐创造活动,培养与大自然的感情,丰富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唱歌曲,随音乐进行表演。
难点: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试唱歌曲唱名。
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2、创编《山谷回音真好听》回音游戏。
教学目标: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
教学重点: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声音强弱的体会。
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山谷覆信真好听》1、引入春天话题。
2、引导倾听。
3、师生即兴呼唤,模仿回音效果。
4、发声练,用回音体会声音的强弱。
二、重难点解决:1、师演唱歌曲第二句(难点),生做覆信跟唱。
2、听唱法学唱全曲。
3、有表情地演唱,分组练。
1 / 27三、创编《山谷回音真好听》回音游戏。
分组: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另一组模仿,比一比哪组模仿得像。
(1、呼唤2、节奏3、唱名音高4、旋律片段5、歌曲片段。
)讨论:游戏还可怎样进行?四、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2、认识小节、小节线。
3、创编《开火车》游戏教学目标:1、听辨并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听辨和感受《出发》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
教学重难点:听辫并感受不同乐曲的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音乐,初步感受《出发》的节奏。
2.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4.随音乐哼唱乐曲的两个主题。
二、聆听《出发》,随音乐律动。
1、学生列队,做火车车厢状,随音乐有节拍地律动,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拍变化。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通用6篇)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通用6篇)二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以下基本理念: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2、以审美为中心;3、以文化为主线(单元主题);4、加强实践与创造。
一年级上册共编10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重点内容)。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
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律师改用图谱为主。
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了。
二、学段目标:1、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具体目标(一)感受与鉴赏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用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
2、听长短音;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4、聆听进行曲、舞曲、儿歌不同风格并作出相应;5、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乐器片段,初步感受风格。
(二)表现1、歌唱的正确姿势;2、每学年背唱4、6首歌曲;3、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4、能作简单的律动、歌表演;5、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三)创造1、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2、歌词的创作活动。
3、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四)音乐与相关文化1、乐于与他人参与音乐活动;2、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3、声音与生活的探索。
四、教学措施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3、遵循听觉规律,突出学科特点;4、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5、改革评价机制。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2为了使学校的音乐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特作计划如下:一、所教学生现状分析二年级:本年级有两个班,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很高,大部分孩子学习兴趣浓厚、爱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唱歌阿西里西》人教版(2)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唱歌阿西里西》人教版(2)一. 教材分析《唱歌阿西里西》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曲调欢快,歌词富有童趣,通过歌曲让学生感受到西部地区的风情。
歌曲共有四句,每句四小节,节奏简单,旋律易于掌握。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西部文化,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上学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西部地区的文化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西部风情。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能力参差不齐,教学时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唱歌阿西里西》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体会西部地区的风情。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唱歌阿西里西》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西部风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西部地区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互相纠正、鼓励,提高歌唱能力。
4.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歌曲。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3.乐谱、歌词卡片。
4.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西部地区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西部风情。
同时,提问学生对西部地区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唱歌阿西里西》,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接着,展示歌词卡片,让学生跟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教师分别指导每个小组,让学生跟着音乐演唱歌曲。
在演唱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节奏等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演唱,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唱歌打花巴掌》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唱歌打花巴掌》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六单元的主题是“唱歌打花巴掌”。
这一单元通过歌曲和打花巴掌的游戏,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变化,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教材中包含了两首歌曲,分别是《小星星》和《小燕子》,以及一个打花巴掌的游戏。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和游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的感知和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小星星》和《小燕子》两首歌曲。
2.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3.通过打花巴掌的游戏,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变化,增强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小星星》和《小燕子》的演唱。
2.打花巴掌游戏的节奏感知和控制。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歌曲和进行打花巴掌游戏,引导学生模仿。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进行唱歌和游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3.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唱歌和打花巴掌游戏,提高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和打花巴掌游戏的图片、文字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
3.教学乐器:如拍手鼓、小星星挂饰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小星星》和《小燕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小星星》和《小燕子》,展示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跟唱,注意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打花巴掌的游戏,讲解游戏规则。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注意节奏的准确性。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再次演唱歌曲《小星星》和《小燕子》,学生跟唱。
强调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变化。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表演,如自编歌词、动作等,展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优秀10篇)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优秀10篇)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一教学内容:1、欣赏《进行曲》。
2、唱歌《米老鼠进行曲》。
3、进行曲的初步总结。
教学目的:1、能随《进行曲》的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初步理解这首进行曲中所具有的童趣特点。
2、初步学会《米老鼠进行曲》,唱好连续符点节奏的旋律进行。
3、对进行曲的特点有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1、从《土耳其进行曲》过渡到《进行曲》,同样是进行曲,前者是雄壮坚定的,后者是轻巧灵活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节奏鲜明,使人能随其节拍行进。
2、《进行曲》是俄国着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一段音乐,描写一群孩子们在圣诞树前的嬉戏情景,他们有时一个一个走过来领取圣诞礼物,有时牵着手围着圣诞树跳舞,所以这段音乐是灵巧活泼的。
3、听赏两遍《进行曲》后要求学生随音乐奏出X X XX X X │X X X 0│和X 。
X X。
X X。
X X。
X的节奏。
4、教师可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以加深学生对这段音乐的认识。
5、简介芭蕾舞剧。
6、学唱《米老鼠进行曲》时可由美国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引出。
、让学生随《米老鼠进行曲》的音乐走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进行曲的认识。
8、师生共同总结什么是进行曲,使学生了解声乐和器乐曲中都有进行曲。
(进行曲大多是雄壮有力的,也有的活泼矫健,只有少数是速度较慢、情绪悲伤的。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二单元目标: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风车》;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并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通过“化装舞会”这一音乐活动,让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使他们的艺术评价能力有所提高。
单元重点:体会歌曲《大风车》活泼愉快的情绪,用歌声表现伙伴们童年的欢乐情绪;鼓励学生勇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友好合作的能力;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
单元难点:能正确演唱切分音、八分休止,做到音断而气不断。
通过演唱感受切分音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能正确听辨不同拍子的舞曲;并能准确地进行相互评价。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唱歌郊游--放牛放到小河边》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唱歌郊游–放牛放到小河边》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唱歌郊游–放牛放到小河边》以歌曲《郊游》为主线,让学生在唱歌中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郊游的乐趣。
教材内容包括歌曲学唱、音乐游戏、打击乐演奏等,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准、节奏等方面把握不够准确,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此外,学生间的音乐素养和协作能力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郊游》的词曲,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感受春天的美好。
3.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4.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作简单的打击乐曲目。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郊游》的音准、节奏把握。
2.协作能力的培养。
3.打击乐创作的指导。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亲自示范歌曲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
2.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协作,提高团队精神。
3.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春天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美好。
4.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歌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郊游》的曲谱、歌词,春天的图片等。
2.教学乐器:钢琴、打击乐器等。
3.教学场地:教室、户外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唱一首春天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随后,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展示歌曲《郊游》的曲谱和歌词,引导学生跟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
然后,老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每组学生合作完成一首简单的打击乐曲目,培养协作能力。
期间,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精选5篇)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精选5篇)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先请几位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具进入教师,随歌曲《大头娃娃》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简介大头娃娃: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学唱歌谱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1)聆听歌曲,感受欢快的情绪。
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第二乐句的相同与不同。
俩个乐句基本相同,只有结尾两个音不同。
跟教师模唱歌曲前两个乐句,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演唱。
可通过没有附点与有附点的对比,帮助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还可以用稍强的力度演唱(2)也对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有所帮助。
用视唱法学唱第三乐句。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曲谱,首先确定节奏的读法,提示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然后再唱旋律,最后再知道顿音的唱法。
大三度音程不容易唱准,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
引导学生观察第四乐句与哪一乐句相同,然后请学生自己演唱第四乐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学唱歌词(1)演唱歌词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辨歌曲的四个乐句,知道在每个乐句结束处换气。
(2)第三乐句时要能唱出“连”与“顿”的对比。
(3)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4)请几名同学演唱歌曲,其他同学认真聆听、评价。
(5)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示四个乐句。
可提示因为第二、第四乐句完全相同,所以表现的动作也应该一样。
4.表现歌曲(1)教师请几位学生戴上大头娃娃面具到台上随歌曲表演,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学生相互对演唱、表现做出评价。
(2)最后教师统一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
注意要以演唱为主。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2)目的要求:一、通过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长《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通用21篇)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通用2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聆听《天鹅》、表演《小小摇篮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聆听《天鹅》1、提问导入师:天上飞的有哪些动物?既可在天上飞又能在水里游的动物又有哪些?谁愿意说说自己心中天鹅的形象?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道去一个很美的地方欣赏天鹅、感受天鹅2、初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乘着音乐的翅膀进行想像并思考三个问题:乐曲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大提琴独奏,钢琴伴奏)各种乐器表现的是什么形象?透过音乐你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引导,鼓励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想。
4、讲小故事:被埋没了25年的圣-桑作品《动物狂欢节》这部如今广为人知的音乐作品曾经披打入冷宫25年。
当然,这样的事情在音乐史上绝不少见。
但是,最让人不解的是,使这部杰作人为地遭受这种不幸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作曲家本人。
1886年,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完成了标题为《动物狂欢节》的管弦乐组曲。
同年3月,作者亲自指挥了这部作品的演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但是,就在这次演出后不久,圣-桑突然宣布禁止这部作品在他生前继续演出,并且也不准出版这部作品的总谱。
一直到作曲家逝世前夕,他才在遗嘱中解除了自己的禁令,使得这部25年内无人问津的作品重见光明,其中很多旋律,尤其是第13曲《天鹅》,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著名乐曲。
人们感到奇怪:既然这部作品具有如此杰出的艺术价值,那么作曲家本人为什么要禁止它在自己生前继续演奏和为人所知呢?原来,圣-桑在这部作品里讽刺了当时的很多著名的音乐家,他用夸张、变形、戏谑的手法借用了柏辽兹、门德尔松、奥芬巴赫、罗西尼等音乐大师的一些著名的旋律,虽然圣-桑本人并无恶意,但为了慎重,他还是做出了上述的决定。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欣赏 快乐的牧羊人》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欣赏快乐的牧羊人》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牧羊人》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的一首欣赏曲目。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描绘了一个牧羊人在草原上放牧的情景,表现了牧羊人愉快的心情。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明快的节奏和旋律展示牧羊人欢快的劳动场景,第二乐段以慢板的旋律表现出牧羊人休息时的宁静心情。
整首歌曲旋律优美,富有童趣,适合二年级学生欣赏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善于模仿和表现,对简单的基本节奏和旋律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欣赏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欣赏《快乐的牧羊人》,感受歌曲的欢快和宁静的气氛,体验音乐的美感。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倾听和理解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欣赏歌曲《快乐的牧羊人》,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2.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聆听、模仿、演唱、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情境,感受歌曲的美感。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等。
2.准备歌曲《快乐的牧羊人》的音频资料。
3.准备相关图片和教学道具,如牧羊人、羊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引入课题《快乐的牧羊人》。
展示牧羊人和羊的图片,让学生想象牧羊人在草原上放牧的场景。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快乐的牧羊人》,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大钟和小钟人教版

a.音准控制:歌曲中部分音程跳动较大,学生掌握音准有一定难度;
b.节奏感培养:歌曲中节奏变化较多,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节奏感;
c.合唱协调:学生在合唱过程中,需要协调好呼吸、音色和节奏,达到和谐统一;
d.音色区分:大钟和小钟的音色区分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挑战性。
举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音准和节奏的掌握,针对难点进行反复练习。如歌曲中的某一句旋律跳动较大,教师可单独提取该部分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突破音准难点。同时,教师可通过对比大钟和小钟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区分音色,降低学习难度。在合唱环节,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呼吸、音色和节奏的协调,通过分组练习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1.教学重点
a.歌曲学唱:掌握《大钟和小钟》的旋律、节奏、歌词,确保学生能熟练演唱;
b.音色识别:区分大钟和小钟的音色差异,了解钟琴的音高特点;
c.合唱技巧:运用正确的呼吸、音准、节奏等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d.音乐文化:了解钟琴在音乐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兴趣。
举例:《大钟和小钟》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动是教学重点,教师需引导学生重点练习这些部分,确保掌握。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钟的音色、音高特点以及在音乐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钟声音乐表现力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欣赏周围的声音。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大钟和小钟》这一章节的学习表现出很高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也让我感到欣慰。然而,通过这次教学,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唱歌 螃蟹歌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唱歌螃蟹歌》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螃蟹歌》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螃蟹的形象为主题,歌词生动有趣,旋律简单易学,节奏欢快。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螃蟹的特点,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学习《螃蟹歌》这首歌曲时,学生可以通过模仿螃蟹的形象,感受音乐的韵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螃蟹歌》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韵律感。
3.通过学习螃蟹的形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演唱任务。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螃蟹歌》的歌词和旋律。
2.难点:螃蟹形象的动作和表情。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完成演唱任务。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螃蟹歌》的音频、视频资料。
2.教学道具:螃蟹玩具或图片。
3.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螃蟹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同时,展示螃蟹的图片或玩具,引导学生关注螃蟹的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再次播放歌曲《螃蟹歌》,让学生边听边模仿螃蟹的动作和表情。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验歌曲的趣味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螃蟹歌》,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分组进行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让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增强音乐的韵律感。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上台表演歌曲《螃蟹歌》,其余学生观看并给予掌声。
通过表演,巩固学生对歌曲的掌握。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螃蟹的其他歌曲或舞蹈。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展示自己的才华。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春来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报春》听:《杜鹃圆舞曲》教学目标:1、学生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报春》,较好地表现三拍子和四拍子的韵律,感受歌曲明朗活泼的情绪。
2、欣赏《杜鹃圆舞曲》,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不同乐器音色的特点,能尝试设计符合乐曲风格特点的动作,并随乐曲段落的变化律动。
3、在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在听赏中能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受音乐的快慢、强弱对比。
教学重点:学生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报春》,较好地表现三拍子和四拍子的韵律,感受歌曲明朗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在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在听赏中能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受音乐的快慢、强弱对比。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请求:欣赏歌曲《报春》和《杜鹃圆舞曲》,开端感受春季的美好。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弹唱《小燕子》。
2、交流:师:同砚们,你们知道目前是什么季节吗?生:春季!师:春天美吗?生:美!师:你们能说说春天有些什么美丽的景色吗?(用四字成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等)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师:恩,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么老师现在有一个关于鸟的谜语要给大家猜一猜,你们能猜中吗?谜语:一只小小鸟,冬去春又来,布谷布谷叫,催着春耕忙。
生:布谷鸟。
3、恩,同学们真棒!布谷鸟的叫声就仿佛告诉大家春天来了,美丽的景色来了。
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吧!二、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报春》。
(提醒孩子们安静的听音乐。
)师:通过听了这首歌曲,你们听见布谷鸟的叫声了吗?生:……师:谁能模仿出音乐中布谷鸟的叫声呢?生模仿音乐中布谷鸟的叫声。
师:在远处叫和在近处叫有什么不同啦?2、发声练习:请学生跟琴声学布谷鸟的叫声,请同学分别模仿在远处(高音)的叫声和近处(低音)的叫声。
3、请同学再次欣赏歌曲《报春》,思考几个问题:这首歌曲是哪个国家的儿童歌曲?歌曲的拍号是什么?教师讲解:这是一首三拍子的音乐,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优秀8篇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优秀8篇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一教学内容:1.学唱《春晓》2.采集与分享―寻找身边的春天教材分析:这是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歌《春晓》创作的一首优美、深情的歌曲。
歌词描绘了雨后清晨鸟语花香的动人情景,表达了诗人赏春惜春的复杂心情。
曲调为一段体,四四拍。
这首诗学生很熟悉,学起来一定有兴趣,也易于学会。
教学目标:1.通过开展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艺术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周围的环境中,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能利用古诗的意境来学唱《春晓》这首歌曲,并声情并茂的演唱全曲,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春天,在音乐中感受春天。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用动听的歌喉、美妙的舞姿和丰富的想象力等来展现春天的美景,表现歌曲的艺术形象。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春天愉快的音乐40分又要开始了,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上课!1.猜春天同学们,草儿青又青,花儿笑呀笑,柳树穿上新衣袍,大家说什么季节到了?(对,是春天)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万物苏醒,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生机。
大家快来吧,让我们随着音乐做着你喜欢的动作唱吧跳吧!(播放《春天来到了》歌曲,师生齐做)春天太美了,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下面让老师来扮演春姑娘,带大家一起去感受春天、表现春天、创意春天好吗?2.画春天同学们,春姑娘想考考大家:春天来了,她给周围带来哪些变化?对,小草发芽变绿了;呀,柳树也变绿长高了;嗯,冰雪融化了。
噢,花儿都开了。
春天这么美,你想画下来吗?好,让我们随着春天的音乐一起画出春天的美景。
(放音乐)二.启发引导,表现春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春天的朋友(春雷、春雨、春风)(播放《春天音乐会》欣赏曲)你们能听出它们的声音吗?。
引导学生进行节奏模仿训练(轰隆隆、哗啦啦、沙沙沙)。
X X XX XXX XX X 01.引春天师:春姑娘今天啊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并且啊,还配上了一首好听的诗,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吧!(多媒体动画)出示音乐主题《春晓》师:这首诗同学们读过吗?老师知道同学们不止读过,还很熟呢!那么哪位同学能够将这首诗的意境给大家讲讲呢?生:各抒己见。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唱歌打花巴掌-人教版

4.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通过歌曲学唱,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唱歌打花巴掌-人教版。《唱歌打花巴掌》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聆听、学唱,使学生能够感知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提升音乐审美素养。
举例:歌曲中切分音节奏的运用,如“啦哩啦哩啦哩啦”部分。
(3)团队协作:培养学生集体合唱的协作能力,确保演唱时的和谐统一。
举例:在合唱过程中,各声部的配合与协调。
2.教学难点
(1)节奏掌握: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切分音、附点音符的掌握有一定难度,需要反复练习以突破这一难点。
举例: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法,帮助学生感受和掌握切分音、附点音符的节奏。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切分音、附点音符的识别和运用,以及歌词的准确演唱。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唱歌相关的问题,如如何在唱歌时更好地表现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实验。这个实验操作将演示如何通过团队合作,实现和谐统一的声音。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唱歌打花巴掌》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演唱技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唱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唱歌带来的快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长塘镇现代希望小学学科:音乐下册年级:二年级任课教师:___第一单元到郊外去教学目标: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听辨和感受"出发"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
3、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
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
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
4、教师带着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
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学习小节线、小节、终止线。
1、教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终止线。
2、请学生说说"出发"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
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出发"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4、请学生设计演唱"出发"的强弱力度变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四、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郊游"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与演唱"郊游"引导学生表达对春天及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用歌声、语言来表现春天的风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采取班级管理方式,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各地根据本地 实际情况,采取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组织学员收看视频课程、学习相关资料,参与案例研讨、专题讨论和网 上交流互动等。 面对音乐课程,我们的培训有着深刻的意义:利用现代网络技术, 推动课程改革纵深发展;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实现一线教师与专家的零 距离接触;利用现代网络资源,进行高中音乐教师全员培训;利用现代 网络课程,搭建音乐教师成长的合作平台。 在新课程改革的起跑线上,无论是主持专家还是一线教师都鼓足了 劲,准备出发。相信我国的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定会上下一心、形成合力, 取得成功!
作业二:老师们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设计一个适合于自己学校的模块教学方案。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除了高一设置一年2个学分音乐鉴赏的必修课,还可 以从高一至高二设置一个合唱队选修课,学分1个。 设计合唱队的模块教学方案如下: 一、根据学生爱唱歌的特点,在高一新生入学期间,积极宣传引导学生的 参与并按比例选配队员。对学生进行摸底,如音准、节奏、音色、形体等各方 面的条件。 二、训练合唱队员具有统一的音色。声乐的练习是合唱中解决和谐统一的 重要手段,在男女生的训练中,音准、音色、音量、气息的控制及声音的位置 都很重要。针对男女生的嗓音及生理特点,分别进行练习。气息的运用要控制 好呼气,要求吸入的气息要深,打开喉咙保证发音畅通,纠正一些歌唱时不良 现象如耸肩、胸上抬、脖子紧张、口腔打不开,男声“叫”、“喊”等现象。 为了声音和谐统一,可以用母音“啊、唉、依、藕、呜、吗、啦、喽、哩、来” 等使口形、瑶族、声音统一。在声乐训练中,因材施教,增强信心和耐心,勤 于练习,多于鼓励,分析示范,用单音或选择歌曲中来训练,逐个练习解决, 使整个合唱队在比较快的时间内和谐统一。 三、防止舌头往上翘往后收缩及脖子用力、声音僵硬等不良现象,在气息 训练中,保持是关键。息的运用要控制好呼气,要求吸入的气息要深,打开喉 咙保证发音畅通,纠正一些歌唱时不良现象如耸肩、胸上抬、脖子紧张、口腔 打不开,男声“叫”、“喊”等现象。为了声音和谐统一,可以用母音“啊、 唉、依、藕、呜、吗、啦、喽、哩、来”等使口形、瑶族、声音统一。在声乐 训练中,因材施教,增强信心和耐心,勤于练习,多于鼓励,分析示范,用单 音或选择歌曲中来训练,逐个练习解决,使整个合唱队在比较快的时间内和谐 统一。
授
北京八中 北京市特级音乐教师 人民音乐出版社高级编辑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副教授 北京35中 高级音乐教师 广东广雅中学 高级音乐教师 北京27中 高级音乐教师
团队成员:刘 娟 毕 颖 王欣果 巫庆华 金 玲 刘 璐 王 倩 林建华 武 静 黄美琴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包头市铁路第五中 学 山西阳泉市第五中 学
千万里,我们追寻着你 千万句,我们品读着你 千万颗心,我们牵挂着你 千万双手,我们牵在一起
主 责 编
编:郑 莉 金亚文 编:王欣果 委:毕 颖 刘 娟 巫庆华 武 静 刘 璐 王 倩 林建华
2010年7月28日
课标引领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或艺术课程相 衔接,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 课程。 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及音乐课程性质,高中音乐课 程的内容结构由六个模块组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这六个模 块是: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 表演。 高中音乐课程结构及教学实施表
8月2日
8月3日
8月4日
8月5日
8月6日
课程简报栏目设计: 序 曲——课标导读 创意曲——教学设计
即兴曲——今日亮点
协奏曲——专家引领 进行曲——热点话题 幽默曲——研修花絮 变奏曲——众家之言 奏鸣曲——互动研讨 叙事曲——典型案例 浪漫曲——研修抒怀
请老师们关注,我们期待您的积极参与!
热点话题
远程研修第一天的学习任务即将结束,老师们的学习状态 良好,学习热情高涨,未出现抄袭作业的现象,甚至有的教师 数次来电询问研修相关情况,使指导教师和课程专家颇感欣慰。 但从今天完成作业情况来看,有以下相关事宜提醒各位教师: 1、在完成作业前,请仔细阅读题目要求,避免出现所提 交的作业与题目要求不符的现象出现; 2、请各位教师认真完成作业,保证作业写作字数与作业 质量。 另外,音乐课程团队专家对提交作业提出新的要求: 第一:作业必须在当天完成并于晚上22:00前提交,便于 指导教师和课程专家批阅和点评。 第二:请老师们独立完成作业,杜绝抄袭现象,一旦发现 将被判为不合格作业。 第三:请老师们尽量理解作业要求、深入思考和论述。作 业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
从音乐中来,到学生中去; 从学生中来,到音乐中去。 ——郑莉
课改千变万化,核心的变化 仍是人的变化。广大高中音乐 教师既是新课程的实践者,也 是新课程的建设者,让我们与 音乐新课程共同成长! ——金亚文
பைடு நூலகம்
让我们携起手来 ,站在高中音乐课 程改革的最前沿! ——李 存
专题一 课程综述 —— 站在新起点与走进新课堂 课程设置与模块关系 课程结构与学分管理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教学模块的内容安排 专题二 鉴赏模块 —— 音中赏乐与乐中听音(一) 模块价值与开设意义 音乐鉴赏与音乐欣赏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学生主体与音乐本位 专题三 鉴赏模块 —— 音中赏乐与乐中听音(二) 学会聆听与走进音乐 明确目标与培养能力 体验比较与探究合作 作好准备与迎接挑战 专题四 歌唱模块 —— 学会歌唱与表达真情(一) 课程设置与开设意义 学会合作与培养兴趣 关注个性与面向全体 掌握技巧与学会歌唱 专题五 歌唱模块 —— 学会歌唱与表达真情(二) 注重积累与提升自我 因材施教与因地制宜 注重实践与开发资源 学会歌唱与表达真情
2010年暑期,我们迎来了新一轮的高中音乐新课程远程研修。 我们音乐课程团队非常高兴能和各位老师在网络平台上交流学习、 互动研讨。我们将竭尽全力,全程在线为老师们答疑解难,全心全 意为老师们服务。同时,为保证远程研修质量,特向老师们提出以 下几点要求: 1.认真学习视频课程与拓展资源,独立自主完成作业,避免雷 同与模仿; 2.积极思考问题,及时完成作业(作业务必在当天完成并提交, 字数不限); 3.注重研讨质量 ,多提宝贵建议; 4.积极准备研讨话题(我们的视频互动将与我们的课程学习同 步进行,请老师们留意当日研讨问题,并积极作好准备,以便在互 动交流时收到良好效果); 5.各地区辅导老师协助研修,共同努力,提高研修质量。 预祝我们的远程研修任务圆满完成,顺祝学习愉快!
模块 音乐鉴赏 歌唱 演奏 创作 每模块18学时 各1学分 3学分 学生可跨班选课 学时学分 36学时 2学分 必修学分 教学实施 在高中的任一学年开设 (通常在高一或高二年级)
音乐与舞蹈
音乐与戏剧 表演
主持专家: 郑 莉 专家成员:李 存 金亚文 孟维平 郭志平 宋曼蕾 李 元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教
——典 型 案 例
贵州黔东南音乐二班 胡春椿 作业一:听完今天的视频课程,老师们有哪些收获?请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与对新课程的 理解谈谈您的体会。 通过今天早上专题一课程综述——站在新起点与走进新课程的视频学习,使我对国 培计划—2010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的目的有了认识。我的收获如下: 首先、让我知道了高中音乐课程模块的设置具有选择性。模块的选择是这次课程改革 的特点和核心价值体现,选择也意味着我们高中的音乐鉴赏课教学,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 学校的师资力量选学模块内容,这样的音乐鉴赏课具有教学内容的灵活性。 其次,让我知道这次改革的最大改变时把教学大纲的概念改成了课程目标。这是教学 思想的改变。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的区别在于,教学大纲的编制主要是确定教学的内容, 是对学习内容的确定和要求,明确要学要求。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从学习者角度要求的。 再次,如何进行正确的备好教案和有效教学。一、备课前,要多听作品,熟悉作品, 能背唱作品。二、应该向郑莉老师说的那样,在分析作品时要用音乐的语言分析作品,不 能用文言语言代替音乐语言。三、脱离教参,自设教案,以教叁为资源。四、设计好问题。 吴斌老师说的“问题是起点,问题是过程与方法,问题是主线。 在专题一的学习中我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与对新课程的理解体会有两点: 一、模块设置具有选择性。在选择的意义上,我体会很深,我们学校的音乐课只开设 高一一年的音乐鉴赏课,一星期有一个学时,共36个学时,离教学目标要求的54个 学时 差 18个 学时,由于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只开了音乐的必修课,没有开设选修课。由于 我校开设音乐课的学时,教学内容多,部分教学内容的对我校的学生难学,所以,我和学 校的另一位老师都是根据学校的设施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学教材部分内容。 二、在备课方面。新课改对老师的备课要求很严格,老师要改变以前依耐教参备课 的习惯,建立多听作品、用音乐语言分析作品、带着问题去设计教案。
站在新起点,走进新课堂
——2010年高中音乐新课程远程培训启动仪式侧记
为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教育部新一轮的普通高 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于2010年7月28日上午9点拉开了帷幕。 启动仪式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宋永刚副司长主持。会上他发表了重要讲话, 强调此次远程研修是在刚刚开完全教会的基础上,启动的第一个国培计划,重 申“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教师”,指出国家教育部高度重视高中教师队 伍的建设,指出高中教师队伍更好、更快的发展建设,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新课程目标,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 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远程培训将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面,根据教师的实际 需求,打造优秀高中教师队伍。老师们要珍惜我们目前的学习机会,在采用远 程网络研修的方式下,获取更多课程学习资源。最后,宋永刚副司长提出了三 点希望:“第一,应高度重视此次培训,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工作,责任到人, 工作到位;第二,应高质量组织培训,针对具体案例分析,思考新课程有哪些 变化是需要我们关注的;第三,应以饱满的热情,做好远程培训,为教师们提 供及时到位的服务,让教师学得幸福、学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