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反应工程》习题课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反应工程-2005-2006试题B

南京工业大学 化学反应工程 试题B (开)卷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 使用班级1.反应器中等温进行着A →P(1)和A →R(2)两个反应,当降低A 的浓度后,发现反应生成P 的量显著降低,而R 的生成量略降低,表明( )A .反应(1)对A 的反应级数大于反应(2)B .反应(1)对A 的反应级数小于反应(2)C .反应(1)的活化能小于反应(2)D .反应(1)的反应速率常数大于反应(2)2.四只相同体积的全混釜串联操作,其无因次停留时间分布的方差值2θσ为( ) A . 1.0 B. 0.25 C .0.50 D .03.对一平行—连串反应R A Q P A −→−−→−−→−)3()2()1(,P 为目的产物,若活化能次序为:E 2<E 1<E 3,为了目的产物的收率最大,则最佳操作温度序列为( )。
A .先高后低 B.先低后高 C .高温操作 D .低温操作4.两个等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进行串联操作,反应为一级不可逆,则第一釜的反应速率-r A1与第二釜的反应速率-r A2之间的关系为( )。
两釜反应温度相同。
A .-r A1 > -r A2B .-r A1 = -r A2C .-r A1 < -r A2 D.不能确定何者为大5. 已知一闭式反应器的1.0=r auL D ,该反应器若用多釜串联模型来描述,则模型参数N 为( )。
A . 4.5 B. 5.6 C .3.5 D .4.06.固体催化剂之所以能起催化作用,是由于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与反应组分的气体分子主要发生( )。
A .物理吸附B .化学反应C .化学吸附D .质量传递7.包括粒内微孔体积在内的全颗粒密度称之为( )A .堆(积)密度B .颗粒密度C .真密度D .平均密度8.在气固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中,内循环式无梯度反应器是一种( )。
A .平推流反应器 B. 轴向流反应器 C. 全混流反应器 D. 多釜串联反应器9.某液相反应,其反应式可写成A+C R+C 这种反应称为( )A .均相催化反应B .自催化反应C .链锁反应 D.可逆反应10.高径比不大的气液连续鼓泡搅拌釜,对于其中的气相和液相的流动常可近似看成( )A .气、液均为平推流B .气、液均为全混流C .气相平推流、液相全混流D .气相全混流、液相平推流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1.一不可逆反应,当反应温度从25℃升高到35℃时,反应速率增加一倍,则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
《化学反应工程》(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VR 1 V02 k 1 k 1 k1 k 2 1 2 2 2
V02 k1 k2 k1 / k2 1 2 1 1 V01 2k1 k2 2k1 / k2 1 4 1 3
1 V02 V01 3
加料速率减小到原来的1/3倍,可使转化 率达到0.5。
CA0 CB0 0.02mol/ L
2 rA kCACB 5.6CA
根据:t
x Af kCA0 (1 x Af )
3 3
当VR 1m 和2 时: (反应时间与反应体积无关) 0.95 t 169.64(min) 5.6 0.02(1 0.95)
习题3-3解答
3
(3)两个CSTR串联
VR C A0 x A1 C A0 ( x A2 x A1 ) 根据 V0 rA1 rA2
m 1 m2
C A0 x A1 C A0 ( x A2 x A1 ) kCA0 (1 x A1 )C A0 x A1 kCA0 (1 x A2 )C A0 x A2 1 ( x A2 x A1 ) ; (1 x A1 ) (1 x A2 ) x A2
x A2 0.98 x A1 0.85
VR1 1 1 V0 kCA0 (1 x A1 ) 0.01 2 (1 0.85)
VR1 333.33V0 333.33 0.002 0.67(m )
3
VR 2VR1 2 0.67 1.34(m )
(2)单个CSTR
VR C A0 x Af 根据 V0 rA
C A0 x Af VR V0 kCA0 (1 x Af )[C A0 C A0 (1 x Af )] 1 2500( s) 0.01 2 (1 0.98)
化学反应工程 第二版课后习题

第一章习题1化学反应式与化学计量方程有何异同?化学反应式中计量系数与化学计量方程中的计量系数有何关系? ?水溶液流量为10m 3hr -1。
9 反应O 2H N 2NO 2H 222+→+,在恒容下用等摩尔H 2,NO 进行实验,测得以下数据总压/MPa0.0272 0.0326 0.0381 0.0435 0.0543 半衰期/s 265 186 135 104 67求此反应的级数。
10 考虑反应3P A →,其动力学方程为Vn k t n V r A A A d d 1=⋅-=-试推导在恒容下以总压表示的动力学方程。
11 A 和B 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在25℃下测得下列数据,试确定该反应反2A →R+SA 组分分压与时间关系见下表:t /sec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p A /MPa 0.1 0.096 0.080 0.056 0.032 0.018 0.008 0.004 0.002 试求在100℃,0.1MPa 下,进口物流中包含20%惰性物,A 组份流量为100mol·hr -1,达到95%转化率所需的平推流反应器的体积。
17间歇操作的液相反应A→R,反应速率测定结果列于下表。
欲使反应物浓度由c A0=1.3kmol·m-3降到0.3 kmol·m-3需多少时间?c A/kmol·m-3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3 2.0(−r A)/kmol·m-3min-0.1 0.3 0.5 0.6 0.5 0.25 0.10 0.06 0.05 0.045 0.0421c A0=c B0=5mol·m3,动力学方程式为−r A=kc A c B,其中k=100m3kmol-1min-1。
求:(1)反应在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时出口转化率为多少?(2)欲用全混流反应器得到相同的出口转化率,反应器体积应多大?(3)若全混流反应器体积V R=0.001m3,可达到的转化率为多少?已知k=1m3kmol-1hr-1,c B0=3kmol·m-3,c A饱和=0.02kmol·m-3,水溶液流量为10m3hr-1。
化学反应工程课后习题解答全解PPT教案

pA 0.0586t3 3.3119t2 82.305t 996.12
(3)对回归方程求导,得到微分方程
dpA 0.1758t2 6.6238t 82.305 dt
(4)由微分方程求各点的斜率,如下表
第78页/共94页
时间 0.0 2.5 5.0 10.0 15.0 20.0
/min
总压 1000 1400 1666 2106 2386 2586
/Pa
.5 .5 .4 .4
pA 1000 800 666. 446. 306. 206.
-(dp4A/)dt 对r8A 2.3ddptA66~.8pA
75 53.5
分7别5取自然8 对数,8 得到数据如下 33.6 22.5 20.1
pA 10500 84040 68616. 44476. 30036. 24096.
/min
总压 1000 1400 1666 2106 2386 2586
/Pa
【解】
(1)参照例2-.57将系.统5 总压.力4 转化.4为A
组分分压数
pA
pA0
P0 A
P
其中
A
31 2 1
pA
pA0
pA0 2
P
1.5 pA0
P 2
1500
0.5P
由此式可得到 A 组分分压随时间的变化数据见下表
因产物P的选择率为
S rP 2cA 2 0.6667 66.67% rP 2rR 3cA 3
所以产物P的收率为
YA S xA 0.66670.8571 0.5714 57.14%
第167页/共94页
3-9 A P T 555K, P 0.3MPa,
yA0 0.30, y惰0 0.65, FA0 6.3mol/ s,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工程基础1.说明聚合反应工程的研究内容及其重要性。
研究内容:①以工业规模的聚合过程为对象,以聚合反应动力学和聚合体系传递规律为基础;②将一般定性规律上升为数学模型,从而解决一般技术问题到复杂反应器设计,放大等提供定量分析方法和手段;③为聚合过程的开发,优化工艺条件等提供数学分析手段。
简而言之:聚合反应工程研究内容为:进行聚合反应器最佳设计;进行聚合反应操作的最佳设计和控制。
2.动力学方程建立时,数据收集方式和处理方式有哪些?收集方式:化学分析方法,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处理方式:积分法,微分法。
3.反应器基本要求有哪些①提供反应物料进行反应所需容积,保证设备一定生产能力;②具有足够传热面积;③保证参加反应的物料均匀混合4.基本物料衡算式,热量衡算式①物料衡算:反应物A流入速度-反应物A流出速度-反应物A反应消失速度-反应物A积累速度=0(简作:流入量-流出量-消失量-积累量=0)②热量衡算:随物料流入热量-随物料流出热量-反应系统与外界交换热量+反应过程的热效应-积累热量=05.何谓容积效率?影响容积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工业上,衡量单位反应器体积所能达到的生产能力称之为容积效率,它等于在同一反应,相同速度、产量、转化率条件下,平推流反应器与理论混合反应器所需总体积比:η=Vp/Vm=τp/τm。
影响因素:反应器类型,反应级数,生产过程中转化率有关6.何为平推流和理想混合流?①反应物料在长径比很大的反应器中流动时,反应器内每一微元体积中流体均以同样速度向前移动,此种流动形态称平推流;②由于反应器强烈搅拌作用,使刚进入反应器物料微元与器内原有物料元瞬时达到充分混合,使各点浓度相等且不随时间变化,出口流体组成与器内相等此流动形态称理想混合流。
7.实现反应器的热稳定操作需满足哪些条件?①Qr=Qc,Qr体系放出热量;②dQc/dT>dQr/dT,Qc 除热量;③△T=T-Tw<RT2/E,E 反应活化能,T 反应器温度,Tw 冷却液温度8.何为返混?形成返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返混:指反应器中不同年龄的流体微元间的混合;原因:①由于物料与流向相反运动所造成,②由于不均匀的速度分布所引起的,③由于反应器结构所引起死角、短路、沟流、旁路等。
反应工程课后习题

第二章1.在一管式反应器中等温下进行甲烷化反应:催化剂体积为10ml,原料气中CO含量为3%,其余为N2、H2,气体,改变进口原料气流量Q0 进行实验,测得出口CO 的转化率为:83.367.650.038.529.422.2X/%203040506070试求当进口原料气体流量为50ml/min 时的转化速率。
解:是一个流动反应器,由(2.7)式可知其反应速率为rA=-dFA/dVrFA= FA,0(1-XA)=Q0CA0(1-XA)dFA=-Q0CA0dXA故反应速率可表示为:rA= Q0CA0dXA/dVr=CA0dXA/d(Vr/ Q0)用XA-Vr/ Q0作图,过Vr/ Q0=0.20min的点作切线,即得该条件下的dXA/d(Vr/ Q0)值aVr/ Q0 min 0.12 0.148 0.2 0.26 0.34 0.45XA % 20 30 40 50 60 70由(2.6)式可知rA=-dCA/dt=-d{CA0(1-xa)/ dt= CA0 dXA/ dt代入速率方程式CA0 dXA/ dt=0.8 C2A0(1-XA)2化简整理得dXA/(1-XA)2=0.8CA0dt积分得0.8 CA0t= XA/(1-XA)=9.6解得XA=90.59%2.在进行一氧化碳变换反应动力学研究中,采用B106催化剂进行试验,测得正反应活化能为9.629×104J/mol,如果不考虑逆反应,在反应物料组成相同的情况下,试问反应温度为550℃时的速率比反应温度为400℃时的反应速率大多少倍?解:从题中可知,反应条件除了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而温度的影响表现在反应速率常数k上,故可用反应速率常数之比来描述反应速率之比。
r550/r400=k550/k400=Aexp(-E/RT550)/ Aexp(-E/RT400)=eE/R(1/T400-1/T550)=23(倍)3.在一恒容反应器中进行下列液相反应式中分别表示产物R及D的生成速率。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章习题课

第二章习题课
3、一级反应A→P,在一体积为V P的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已知进料温度为150℃,活化能为84kJ·mol-1,如改用全混流反应器,其所需体积设V m,则V m/V p应有何关系?当转化率为0.6时,如果使V m=V p,反应温度应如何变化?如反应级数分别为n=2,1/2,−1时,全混流反应器的体积将怎样改变?
解:
16、某气相基元反应:A+2B→P
已知初始浓度之比c A0:c B0=1:3,求的关系式。
解:
18、高温下二氧化氮的分解为二级不可逆反应。
在平推流反应器中
101.3kPa下627.2K时等温分解。
已知k=1.7m3kmol-1s-1,处理气量为120m3hr-1(标准状态),使NO2分解70%。
当(1)不考虑体积变化;(2)考虑体积变化时,求反应器的体积。
解:
(1) 恒容过程
(2) 变容过程。
最新南京工业大学反应工程题集

一、是非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对化学反应来说,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因此高温操作,可使反应器体积最小。
( )2.多个PFR 串联或多个CSTR 串联,其流型仍为活塞流或全混流。
( )3.对于零级反应,由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因此催化剂内扩散阻力对宏观反应速率无影响。
( )4.在进行均相反应动力学实验时,既可以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也可以在连续流动反应器中进行,但由于反应器操作方式不同,因此所得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形式也是不同的。
( )5. 间歇釜式反应器改成连续操作后,由于省去了辅助时间,因此一定能提高产量。
( )6.在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由于西勒(Thiele )模数与反应物浓度无关,因此内扩散有效因子在床内为常数。
( )7.由于全混釜的停留时间分布比任意非理想流动反应器的都宽,因此NFR t CSTR t )()(22σσ>。
( )8.在一绝热反应器中,仅当进行一级反应时,其反应温度和转化率的关系才呈线性。
( )9.在任意转化率下,一级不可逆连串反应在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的收率总是低于在间歇釜中进行的收率。
( )10.在相同的温度下,一级连串不可逆反应A →P →Q ,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时P 的收率总是高于在全混流中进行的P 的收率。
( )11.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进行液相反应,由于返混程度最大,故反应速率一定最小。
( )12.因为单一反应就是基元反应,因此反应级数与化学计量系数相同。
( )13.一自催化反应P A k −→−,若(-R A )=kC A C P ,由于反应级数大于零,则在达到相同的转化率时,所需的V PFR 总是小于V CSTR 。
( )14.在间歇反应器(BR )中和活塞流反应器(PFR )中等温进行同一反应,若C A0、x Af 相同时,则t BR = τPFR 。
( )15.无论是一级反应还是二级反应,流体的混合态对反应结果无影响。
南京工业大学《反应工程》试题卷2008

南京工业大学《反应工程》试题卷2008(A )学号 姓名 得分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因为单一反应就是基元反应,因此反应级数与化学计量系数是相同的。
( ) 2.一自催化反应A −→−kP ,若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A 和产物P 的反应级数均大于零,则在达到相同的转化率时,所需的V PFR 总是小于V CSTR 。
( ) 3.已知某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实验测定中,得到σt 2=10000min 2,则可知流型接近全混流。
( ) 4.由于零级反应中反应速率与浓度无关,故流体的混合态对反应结果无影响。
( ) 5.对气固催化A ->P ->S 反应(P 为目的产物),由于外扩散阻力的存在,使得C AS <C AG ,因此必定使反应的选择性下降。
( )6.气固催化反应的本征速率是排除了吸附和脱附阻力后的速率方程。
( )7.设计流化床反应器时,催化剂粒径很小,一般不必考虑内扩散的影响,可按平推流反应器进行计算。
( )8.用空气液相氧化环己烷,该过程为慢反应,因而采用鼓泡塔较板式塔较有利于氧化反应。
( )二、选择题1.在V=100 L/min 流量下对三只反应器分别进行示踪实验,测得如下数据:反应器 A B C 体积(L) 1000 2000 30002t σ(min 2) 50 100 250则三只釜的返混大小顺序为( )A .A>B>C B. A>C>B C. C>B>A D. C>A>B2.一个全混流反应器,其有效容积v 1=1m 3,进行0级不可逆反应,出口转化率为x A1,现用二个有效容积各为0.5m 3的全混流反应器串联操作进行同上反应,进料容积流速Q o 和反应温度与上相同,出口转化率为x A2,则x A1与x A2的相对比较为 ( ) A .x A1>x A2 B .x A1=x A2 C .x Al <x A2 D .视进料浓度C A0而定3.液相等温反应:r p =k l P 为目的产物r R =k 2C Ar s =k 3C A 2可有四种反应器可供选择:(1)平推流反应器,(2)全混流反应器,(3) 三台全混流反应器串联,(4)四台全混流反应器串联。
反应工程概论 教材 南京工业大学专用(5-6)

第五章流化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是应用流化态技术建立的一种气固相或液固相反应装置,即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使固体颗粒象流体一样流过反应器并完成化学反应过程,在工业生产中,流化床反应器是常用的气固相反应器,在化工,冶金,硅酸盐和能源等行业都已经获得成功应用。
流化床反应器中气固两相的混合和流动,传热和传质过程决定了化学反应过程的结果。
而床的结构又影响着上述过程,因此本章从介绍流化床的类型入手,首先讨论流化床中的气固流动问题,然后讲解流化床的传热和传质,最后介绍流化床的数学模型。
第一节流化床的类型一、散式流化床与聚式流化床流态化现象是指固体颗粒依靠气体或液体而像流体一样流动的现象。
根据流体种类及其流速变化可以看到不同的流态化现象。
如图(5-1-1)所示。
图5-1-1 流态化类型当流体向上流过固体颗粒床层时,如果流速较低,则流体从颗粒间隙流过,固体颗粒不动,称为固定床。
如果流速逐渐增大,则颗粒间空隙开始增大,床层体积膨胀,称为膨胀床;当流速增大到某个值时,床层刚刚被流体托动,固体颗粒开始流化时的流体线速度称临界(或最小)流化速度U mf。
对于液固系统,由于液体与固体颗粒的密度相差不大。
U mf较小便可以使流体流化。
当流速提高时,床层膨胀均匀且波动很小。
固体颗粒比较均匀的分布在液体中,称为散式流化床。
对于气固系统,由于气固两相密度相差很大,在气体流速超过U mf后,将出现气泡。
气体流速越高,气泡引起的扰动越剧烈,造成床层频繁波动,这种形态的流化床称为聚式流化床。
后面只讨论聚式流化床。
在聚式流化床中,随着气流速度的加大,床层的湍动程度也跟着加剧,故又称湍动床,床面以下部分称为密相床。
床面以上部分只有少量固体颗粒被抛掷和夹带上去,气体称为连续相,故称为稀相床。
密相床中颗粒不断翻腾,如同沸腾的水,故又称为沸腾床。
气固系统的聚式流化态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
例如:当气体流速超过U mf时床层尚未流化态,但有部分床层被气流冲出一层沟渠,称为沟流,其余部分的床层称为死床。
南京工业大学反应工程题集

一、是非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对化学反应来说,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因此高温操作,可使反应器体积最小。
( )2.多个PFR 串联或多个CSTR 串联,其流型仍为活塞流或全混流。
( )3.对于零级反应,由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因此催化剂内扩散阻力对宏观反应速率无影响。
( )4.在进行均相反应动力学实验时,既可以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也可以在连续流动反应器中进行,但由于反应器操作方式不同,因此所得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形式也是不同的。
( )5. 间歇釜式反应器改成连续操作后,由于省去了辅助时间,因此一定能提高产量。
( )6.在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由于西勒(Thiele )模数与反应物浓度无关,因此内扩散有效因子在床内为常数。
( )7.由于全混釜的停留时间分布比任意非理想流动反应器的都宽,因此NFR t CSTR t )()(22σσ>。
( )8.在一绝热反应器中,仅当进行一级反应时,其反应温度和转化率的关系才呈线性。
( )9.在任意转化率下,一级不可逆连串反应在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的收率总是低于在间歇釜中进行的收率。
( )10.在相同的温度下,一级连串不可逆反应A →P →Q ,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时P 的收率总是高于在全混流中进行的P 的收率。
( )11.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进行液相反应,由于返混程度最大,故反应速率一定最小。
( )12.因为单一反应就是基元反应,因此反应级数与化学计量系数相同。
( )13.一自催化反应P A k −→−,若(-R A )=kC A C P ,由于反应级数大于零,则在达到相同的转化率时,所需的V PFR 总是小于V CSTR 。
( )14.在间歇反应器(BR )中和活塞流反应器(PFR )中等温进行同一反应,若C A0、x Af 相同时,则t BR = τPFR 。
( )15.无论是一级反应还是二级反应,流体的混合态对反应结果无影响。
反应工程考试习题库及答案复习过程

反应工程考试习题库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的科学。
(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2.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的科学,既以_______作为研究对象,又以_______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
(化学反应、工程问题)3. _______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
(三传一反)4. 化学反应过程按操作方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
(分批式操作、连续式操作、半分批式)5. 化学反应工程中的“三传一反”中的三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质、传热、动量传递)6. 不论是设计、放大或控制,都需要对研究对象作出定量的描述,也就要用数学式来表达个参数间的关系,简称_______。
(数学模型)7.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根据基础资料建立物料、热量和动量衡算式的一般式为_______。
(累积量=输入量-输出量)8.“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其中所谓的一反是指_______。
(D)A.化学反应 B. 反应工程 C. 反应热力学D. 反应动力学9.“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下列不属于三传的是_______。
(A)A. 能量传递B. 质量传递C. 热量传递D. 动量传递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1. 均相反应是指_。
(参与反应的物质均处于同一相)2. aA + bBpP + sS 对于反应,则=P r _______)(A r -。
(ap )3.着眼反应组分K 的转化率的定义式为_______。
(0K KK K n n n -=χ)4.当计量方程中计量系数的代数和等于零时,这种反应称为_______,否则称为_______。
(等分子反应、非等分子反应)5. 化学反应速率式为βαBA C AC C K r=-,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CK ,假定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如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P K ,则C K =_______P K 。
南京工业大学反应工程题集-完整答案版

注:红色底色为需注意的题目;黄色为无答案的题目1.对于热效应不大,反应温度的允许变化范围又比较宽的情况,用单级反应器最方便。
2.气固催化平行反应,若主、副反应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且粒子等温,则内扩散不影响其选择性,在粒子内任意位置,反应速率之比均为速率常数之比。
选择题1.在V=100L/min流量下对三只反应器分别进行示踪实验,测得如下数据:反应器 A B C体积(L) 1000 2000 30002 (min) 50 100 250σt则三只釜的反混大小顺序(B)A. A>B>CB. A>C>BC. C>B>AD. C>A>B2.乙苯在催化剂上脱氢反应生成苯乙烯,经过一段时间反应后,苯乙烯生成量不再增加,但乙苯仍大量存在,表明这是一个(B)反应。
A.慢速 B.可逆 C.自催化 D.不可逆3.反应器中等温进行着A→P(1)和A→R(2)两个反应,当降低A的浓度后,发现反应生成P 的量显著降低,而R的生成量略降低,表明( A )A.反应(1)对A的反应级数大于反应(2)B.反应(1)对A的反应级数小于反应(2)C.反应(1)的活化能小于反应(2)D.反应(1)的反应速率常数大于反应(2)4.在间歇反应器中等温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A→R,当转化率达90%时,所需反应时间为2h若反应改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空时为2h,其它条件同间歇反应器,则转化率为( B )A.60% B. 90%C.45%D.75%☆两个等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进行串联操作,反应为一级不可逆,则第一釜的反应速率-rA1与第二釜的反应速率-rA2之间的关系为(A )。
两釜反应温度相同。
A.-rA1 > -rA2 B.-rA1 = -rA2 C.-rA1 < -rA2 D.不能确定何者为大σ为5.四只相同体积的全混釜串联操作,其无因次停留时间分布的方差值2θ( B )A.1.0 B. 0.25 C.0.50 D.06.对一平行—连串反应RA QP A −→−−→−−→−)3()2()1( ,P 为目的产物,若活化能次序为:E 2<E 1<E 3,为了目的产物的收率最大,则最佳操作温度序列为( B )。
化学反应工程习题课

化学反应工程习题课1:[填空题]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t 时,F (t )=_1__。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E (t )=_∞___。
2:[填空题]在轴向扩散模型中,模型的唯一参数贝克莱数Pe= uL r /Da ,物理意义是对流流动和扩散传递的相对大小(对流传递速率与扩散传递速率之比),Pe 准数愈大轴向返混程度就愈小_。
3:[填空题] 对于反应级数n >0的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平推流__反应器为宜。
对于反应级数n <0的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全混流_反应器为宜。
4:[填空题]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内扩散模数参数为_梯尔模数φ_,表达式是 ,它是表征内扩散影响的重要参数,数值平方的大小反映了表面反应速率与内扩散速率之比。
无论何种形状催化剂颗粒,当φ<0.4时,η=1,即内扩散的影响可忽略,当φ>3.0时,即内扩散影响严重,内扩散因子η=1/φ。
如何提高多相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以强化反应器的生产强度,办法之一就是使内扩散有效因子增大。
减小催化剂颗粒的尺寸,φ值减小,η值可增大,此外,增大催化剂的孔容和孔半径,可提高有效扩散系数De 的值,从而使φ值减小,η值增大。
5:[填空题] 对于多孔性的催化剂,分子扩散很复杂,当λ/2r a ≤0.01时,属于分子扩散,此时扩散速率主要受分子间碰撞的影响所致与孔半径尺寸无关。
当λ/2r a ≥10时,属于努森扩散分子,此时主要是气体分子与孔壁的碰撞,与孔半径r a 无关,则努森扩散系数为D K = 39.710×r 扩散系数为D ei =εp D i /τm6:[填空题] 气固相催化反应的7个步骤、3个过程,其中三个过程分别是_外扩散、_内扩散和化学动力学_过程。
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的经典测定方法是基于BET 方程。
7:[填空题]外扩散对多相催化反应的影响时,一级不可逆反应的外扩散有效因子 η=1/(1+Da ),其中Da 称为丹克莱尔数,物理意义是化学反应速率与外扩散速率之比。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化工09反应工程大作业课件.doc

反应工程作业 化工 090328 浦绍瑞反应工程作业化工 090328 浦绍瑞4.7 在 内径为 1.22m 的绝 热管式反 应器中进 行乙苯催化脱氢反应 C 6 HC HC HCH CHH 。
进料温度为 898K ,若在活塞流反应器中5256522进行该反应, 进料为乙苯和水蒸气的混合物, 其摩尔比为 1:20。
反应速率常数与 5T kmol s kg Pa 温度的关系为 k 3.452 10 exp(10983/ ), /( ) ,不同温度下的化学11。
反应物的平衡常数值可根据下列近似式估算K 3.96 10 exp( 14520 / T ), Pa5平均比热容为 2.177kJ /( k g K ) ,反应热等于 1.39 10 J / mol 。
催化剂床层的堆密 度为31440kg/m 。
试计算反应器的轴向温度及转化率分布。
一、 题目背景苯乙烯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个氢原子形成的有机化合物, 乙烯基的电子与苯 环共轭,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中,暴露于空气中逐渐发生聚合及氧化。
工 业上是合成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单体。
由于苯乙烯的重要性 , 乙苯脱氢反应动力学和反应器的模拟及优化的研究 备受世人瞩目。
通过模拟获得乙苯脱氢反应器的轴向温度分布和转化率分布, 可以在生产过程中以此为依据优化工艺操作条件。
二、 解决问题过程5521.2 10 (1 x ) (1.2 10 x )将乙苯转化速率转变为转化率的函数: rk[ ]AAAK x 221 x (21 )AA绝热操作,为变温情况,将题目中所给的 k 及 K 与温度的关系代入上式得:251 x1.2 10 x55AAr3. 452 10 exp( 10983/ T ) 1440 1.2 10 [ATx 621 x3. 96 10 exp( 14520/ )(21)AA2]进料中乙苯与水蒸气的摩尔比为 1/20,则 y A0 1/(20 1) 1/ 21,绝热温升为:5( H ) y ( H ) 1.39 10A0 r T 0 恒容A0 r 137K M C C 21 2. 177 22.19pt ptA1反应工程作业 化工 090328 浦绍瑞又由T T 0x ,可得反应过程温升与转化率的关系为: T 898 137 x AAGdx由0 ( ) AAR xAAMdZA3G 1.7 103 3,其中 A01.454 10 km ol/( m s) 可得轴M 2A1.22 4向转化率的分布为:dx AdZ 4.104 21 6 10 x A exp( 10983 898 137x A ) [1 x A 3. 03 21 7 10 x A2 x A 14520 exp( 898 137x A)] 上式初值条件为: Z 0时,0 。
南京工业大学《反应工程》试题

南京⼯业⼤学《反应⼯程》试题南京⼯业⼤学《反应⼯程》试题(A)卷⼀、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进⾏液相反应,由于返混程度最⼤,故反应速率⼀定最⼩。
( ) 2.因为单⼀反应就是基元反应,因此反应级数与化学计量系数是相同的。
( ) 3.在间歇反应器(BR)中和活塞流反应器(PFR)中等温进⾏同⼀反应,若C A0、x Af 相同时,则t BR=t PFR( )4.⼀⾃催化反应A?→k P,若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A和产物P的反应级数均⼤于零,则在达到相同的转化率时,所需的V PFR总是⼩于V CSTR。
( ) 5.⽆论是⼀级反应还是⼆级反应,流体的混合态对反应结果⽆影响。
( )6.对⽓固催化反应,由于外扩散阻⼒的存在,使得C AS7.设计固定床反应器时需考虑内扩散对反应的影响,⽽设计流化床反应器时,则不必考虑内扩散的影响。
( )8.多段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的最优化结果是各段催化剂⽤量相等。
( )⼆、选择题:1.由⽰踪法测得⼀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10/t1e-min-1,可判别该反应器10的流型为( )A.平推流B.全混流巳轴向·分散趴多级混合2.在⽓固催化反应动⼒学研究中,为了消除内扩散阻⼒,⼀般采⽤( )⽅法。
A.增⼤器内流速 B. 改变反应器流型 C . 改变反应器结构D.减⼩催化剂粒径3. 下图中阴影⾯积表⽰为( )A.F(t)B.E(t)C.tσD.2θ4.对于⽓固催化反应,催化剂粒径(A增⼤B减⼩)反应温度(A升⾼,B降低)可使催化剂的η增⼤。
5.对于热效应不⼤,反应温度的允许变化范围⼜⽐较宽的情况,⽤反应器最为⽅便,A单段绝热床 B 多段绝热床 C. 换热式固定床 D. ⾃热式固定床三、填空题1. 某液相复合反应,A+2B?→1k P,若:r P=k1C A0.5C B1.52A+B?→2k Q,r Q= k1C A1.5C B0.5为使⽬的产物P的选择性⾼,应选择:①若采⽤间歇反应釜,其加料⽅式为,②若采⽤管式反应器,其进料⽅式为。
《反应工程习题》PPT课件 (2)

• •
解:在间歇反应器`中:t
CA0
xA2 xA1
dxA rA
0级反应:tCA0xxA A1 2dkA x1 kCA0(xA2xA1)
t0~0.9 0.90 10 t0.9~0.99 0.990.9
,
•
1级反应:tCA0xxA A1 2kC A0d(1A xxA)1 kln1 1 x xA A1 2
1 k
x0A112xxAA
dxA
建筑精选课件
10
对于气相反应:A→3P 其反应速率方程为-rA=kCA,试推 导在恒容条件下以总压P表示的反应速率方程。假定原料为 50%A和50%惰性组分,气体符合理想气体。
• 解: 在恒容条件下
dxA dt
k(1xA)
rACA0ddA xtkC A0(1xA)
• 解:δA=(3-1)/1=2 yA0=1 • 等温恒压:v=v0(1+ yA0δA xA) = v0(1+2xA)
C AF vAv F 0 A (0 1 (1 2x xA A ))C A 01 1 2 x x A A
F V A 0x 0 A drA A xx 0 Ak dA A C xx 0 Ak1A C 0 1 1 2 xx A A dA x
1.串联-平行反应A+B==R,A+R==S,原 料中各组分的浓度为CA0=2.0mol/L, CB0=4.0 mol/L,CR0=CS0=0,在间歇反应器 中恒容操作一定时间后,得到CA=0.3mol/L, 解C:R=1.5 mol/L,计算此时组分B和S的浓度。
在恒容条件下:ΔCA1= CB0-CB;ΔCA2= CS ; CR= (CB0-CB)-CS;CA0-CA=ΔCA1+ΔCA2 得到:CS=( CA0-CA- CR)/2=(2.0-0.3-1.5)/2=0.1 mol/L
化学反应工程 第二版课后习题

第一章习题1化学反应式与化学计量方程有何异同?化学反应式中计量系数与化学计量方程中的计量系数有何关系?2何谓基元反应?基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中活化能与反应级数的含义是什么?何谓非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中活化能与反应级数含义是什么? 3若将反应速率写成tc rd d AA -=-,有什么条件? 4为什么均相液相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实验测定采用间歇反应器? 5现有如下基元反应过程,请写出各组分生成速率与浓度之间关系。
(1)A+2B ↔C A+C ↔ D (2)A+2B ↔C B+C ↔D C+D→E (3)2A+2B ↔C A+C ↔D6 气相基元反应A+2B →2P 在30℃和常压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 c =2.65×104m 6kmol -2s -1。
现以气相分压来表示速率方程,即(−r A )=k P p A p B 2,求k P =?(假定气体为理想气体)7有一反应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经过8min 后,反应物转化掉80%,经过18min 后,转化掉90%,求表达此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
8反应A(g) +B(l)→C(l)气相反应物A 被B 的水溶液吸收,吸收后A 与B 生成C 。
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 A =kc A c B 。
由于反应物B 在水中的浓度远大于A ,在反应过程中可视为不变,而反应物A 溶解于水的速率极快,以至于A 在水中的浓度恒为其饱和溶解度。
试求此反应器中液相体积为5m 3时C 的生成量。
已知k =1m 3kmol -1hr -1,c B0=3kmol·m -3,c A 饱和=0.02 kmol·m -3,水溶液流量为10m 3hr -1。
9反应O 2H N 2NO 2H 222+→+,在恒容下用等摩尔H 2,NO 进行实验,测得以下数据 总压/MPa 0.0272 0.0326 0.0381 0.0435 0.0543 半衰期/s26518613510467求此反应的级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课 1. 一复合反应
R
B 2P Q
P B A 22
1
k k
−→−++−→−+,P 为目的产物,若
2
B
P 2R B
2
A 1Q C
C k r C C k r ==
问:2
A
1B
P 2B 2A 12
B P 2B 2A 1A P PA P 2
B
P 2B 2A 1R Q P B
2
A 1Q A C k C C k 1C C k 2C C k C C k 2R R S C C k C C k r r R C C k 2r 2R -=-=-=-=-===-)()()(μ
2.两台管式反应器和一台全混釜串联,如下图所示,进行一液相均相反应。
F A0 F A1 V r2
若反应速率2
A A kC )R (=-,则r3r2V 和V 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r2V 2
22012A00)
1()
(C Q A A A A x kC x x -- =
3r V ⎰-3
22
20)
1(A A x x A A A
x kC dx 并在
图上表示。
A A x ~)
R (1
-
3.(书上习题3-7,4-7,4-18,均属于此种类型)
S
B A 2R
B 2A 2
1
k k −→−+−→−+
B
2
A 2S 2
B A 1R
C C k r C C k r ==
R 为目的产物,B 的价格远较A 贵,且不易分离回收。
(1)如何配料?
(2)用多釜串联,如何进料? (3)若用半间歇反应器,如何进料?
∞
(4)若用管式反应器,如何进料? (5)若E 1<E 2,如何选择温度?
解:由于B 的价格远较A 贵,所以应选B 为关键组分。
↑↓→↑↑→↓+=
+=-=R R A B
A B A B A B A B R RB
R S k k S C C k C k C C k C C k C C k R R S 1
2
B 1222212
1C ,21411
212)(μ
若用A 作为关键组分,得到的最终结论一样。
(但这是巧合)
↑↓→↑↑→↓+=+=-=R R A B
A
B
A B A B A A R RA R S k k S C C k C k C C k C C k C C k R R S 1
2
B 122
2212
1C ,211
2)(μ
(1)配料时,按理C B0>>C A0有利,B 过量好,但B 过量后,势必
造成B 反应不完,而由于B 的价格贵,且不易与产物分离回收,所以B 不能过量。
按主反应的化学计量比投料较好。
C B0=2C A0
(2) A
(3)
(4)
B A
(5) E 1< E 2 , 低温操作有利。
4. 某液相均相反应A + B → P ,(-R A )=kC A C B ;当反应温度100℃
时,反应速率常数为0.5(mol/L )-1.h -1,进料混合物中A 、B 的初始浓度均为2mol/L 。
要求P 的产量为80mol/h ,最终转化率为80%。
求下列几种情况下的反应体积:
(1)反应在间歇釜式反应器中进行,辅助时间为1h; (2)反应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进行; (3)反应在活塞流管式反应器中进行。
5.一级不可逆反应,在150℃等温PFR 中可得转化率60%,现改用同样大小的CSTR 中操作,处理量不变,要求转化率为70%。
问此
)
()()().(..)()()
()()(////./.).()().(.)()(,)(L 200450Q V h
4t 3 L 100010010V 108012508
0x 1kC x F V 2 L 2501450t t Q V h L 502100C F Q h mol 10080
080x F F C F Q 408012x 1C C h 42
1
401501C 1C 1k 1t kC C kC R C C 1 : 0r r 2
22Af 20A Af 0A r 00r 0A 0A 0Af P 0
A 0A 0A 0Af 0A Af 0A Af 2
A B A A B A 0B 0A =⨯=====⨯==-⨯⨯=-==+=+=========-=-==-=-=
==-∴==ττνν 解
时CSTR 应在什么温度下操作?已知反应活化能为83.7 kJ/mol 。
)
(.)
(...ln )
(ln .).ln (..))ln()(()
().ln()ln(''''''K 3440T T
1
42313148107835462 T
1T 1R E k k 546
240307
0x 1x 1x k k x 1k x C k C C CSTR 601x 1k PFR 3A Af Af Af Af Af
Af
0A A =-⨯=-==-=---=-=
---=--=‘
=
中:中:解:ττ
6.反应物A 进行如下反应:
A
反应均为一级,各反应的活化能依次为:E 2<E 1<E 3 ,P 是目的产物。
证明:从有利于P 的选择性角度出发,最佳温度为 )
ln(2
11
302032
3opt E E E E k k R E E T ---=
证明:
)
ln()
()()
()
()()()()()(
)()(/)(/))()((/)(/)(/)(/)(/)(/)(2
11
302032
3opt 21021303RT E E 21021303RT E E E E RT E E 1303RT E E 2102213RT E E 0103212RT E E 0102RT
E E 01
03RT E E 010213121
3
12P 1
3
12A
321A
1A P P E E E E k k R E E T E E k E E k e E E k E E k e e E E k e E E k 0RT E E e k k RT E E e k k dT dJ e
k k e k k k k k k J k k k k S k k k k 11C k k k C k R R S 231312131213121312---=
∴--=--=∴-=-∴=-+-=+=+=↓+↑→++
=++=-=
--+--------------令
7.在间歇釜中进行如下反应A P + R Q 实验测得50℃时
Q
P
C C 恒为2。
当反应10分钟后,A 的转化率为0.5,反应时间延长一倍,转化率为0.75。
求k 1和k 2的值。
又当温度升高10℃,测得Q
P
C C =3,试问哪个反应活化能大?两个活化能差多少? 解:
mol
J 36258E E 23e e k k k k e k k k k 3k k E E k k T 04620k 02310k 06930k 306930k k 5
011
k k 110x 11
k k 1t 2C C k k 21323133313148E E T 1T 1R E E 2
121
RT
E E 02012
12
1
2
12
1
111222121A 21Q P
21211
22121/)(min .)(min ....ln
ln
)(.)()()(''
/)(''=-∴=====>∴↑↑→
====+-+=
-+=
==----------
8.今有二级反应A →P,拟用两台活塞流反应器串联操作。
已知C A0=1mol/L ,V r1=120 L,温度T 1时,k 1=1L/(h •mol),温度T 2时,k 2=2L/(h •mol),进料流量Q 0=60L /h 。
试问下列两种操作何种为优? (1
(2)
1113
8131
60240231131k C 1C C 3
160120
1111
k C 1C C C 1
C 1k (1) 2
21A 1A 2A 1
10A 0
A 1A 0
A 1A 11=
+
=⨯⨯+=+=⨯
⨯+=
+-=τττ==
或解:
11
19
219160
120191191k C 1C C 9
160240
2111k C 1C C (2)1
11A 1
A 2A 2
20A 0
A 1A =
+
=⨯⨯+
=
+=⨯⨯+=
+τ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