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教案续页(内容与进程)
首页 (2)

教学手段
材《针灸学》
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为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分型
2、难点为等病症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
教学内容
更新情况
1、重点讲授重点病症的概念、病因病机,掌握其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
2、了解一般病症的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熟悉其针灸治疗。
3、重点病证结合临床病例讲授
教学方法
与
组织安排
新 疆 医 科 大 学 教 案 首 页
编号: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 业
中医医疗
班 级
主讲教师
苏菲娜
计划时数
2学时
专业层次
本科
专业技术职称
助教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使用时间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熟悉掌握重点病症的概念、病因病机,掌握其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
2、了解一般病症的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熟悉其针灸治疗。
《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针经指南》《针灸问对》《中国针灸》、《针刺研究》、《上海针灸》、《针灸临床杂志》
集体备课
教研室
审查意见
同意
胆道疾病(教案)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教案学期: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班级: 教师: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编号:______课程名称专业班级主讲教师计划时数专业层次专业技术职称编写时间章节名称第四十三章胆道疾病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第二节特殊检查第四节胆石病第五节胆道感染第七节胆道蛔虫病第八节胆道疾病常见并发症第十节胆道肿瘤使用时间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胆道的解剖生理,胆道蛔虫的临床表现。
2、掌握胆石症(胆囊内、肝外胆管、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胆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重症胆管炎的抢救和治疗原则。
3、熟悉胆道疾病检查方法(B超、CT、MRI、ERCP、PTC、核素检查、术中和术后胆道镜)。
胆管癌的临床表现。
重点与难点重点:胆道疾病的检查方法,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难点:胆道疾病的检查方法,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更新情况教学方法与组织安排方法:多媒体课堂讲授。
组织安排:胆道系统的解剖生理、胆道疾病的检查方法20分钟,胆石症、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炎60分钟,胆囊癌和胆管癌20分钟。
教学手段自制电子讲义,以多媒体方式讲解基本教材和参考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第2版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并完成本章节教案的撰写。
教研室同意备课内容。
教研室主任签字:审查意见胆道疾病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1、了解胆道的解剖生理,胆道蛔虫的临床表现。
2、掌握胆石症(胆囊内、肝外胆管、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胆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重症胆管炎的抢救和治疗原则。
3、熟悉胆道疾病检查方法(B超、CT、MRI、ERCP、PTC、核素检查、术中和术后胆道镜)。
胆管癌的临床表现。
要求1.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2.胆石症(胆囊内、肝外胆管、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3.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二、教学内容(一)胆道系统的应用解剖胆道系统包括肝内和肝外胆道两部分。
第五节糖尿病教案首页续页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主讲教师:张凤莲时刻:2021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编号:第十章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一)概念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是指颅内容物对颅腔所产生的压力,颅内容物包括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
正常值为~(70~200H2O),儿童为~(50~100mmH2O)。
当颅内容物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减超出了代偿范围时,即可发生颅内压增高(intrcranial hypertension)。
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持续在(200mmH2O)以上,并显现头痛、恶心、视乳头水肿等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常发生于颅脑损伤、颅内肿瘤、颅内出血、脑积水和颅内感染等疾病以后。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颅内容物体积增加如脑组织损伤、炎症、缺血缺氧、中毒等致使脑水肿;脑脊液分泌和吸收失调致使脑积水;脑血流量持续增加。
2.颅腔容量缩减如狭颅畸形、颅底陷入症、颅骨异样增生症、内向生长的颅骨肿瘤、凹陷性颅骨骨折等使颅腔狭小。
(三)病理生理1.与颅内压增高相关的因素(1)年龄(2)病变进展速度(3)病变部位(4)脑水肿程度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1)脑疝: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严峻并发症。
( 四)临床表现1.头痛最先和最要紧病症,以胀痛和撕裂样痛为多见,咳嗽、打喷嚏、使劲、哈腰和垂头时加重。
2.呕吐喷射状,与进食物质界关系,但多见于餐后,呕吐后头痛可减缓。
3.视乳头水肿初期视力无明显障碍或仅有视野缩小,继而视力下降乃至失明。
头晕、呕吐、视乳头水肿三项合称为颅内压增高三主征。
4.意识障碍5.生命体征紊乱6.其他一侧或双侧展神经麻痹、复视、阵发性黑矇、头晕、猝倒、头皮静脉怒张、头颅增大、囟门饱满、颅缝增宽、头颅叩诊是呈破罐声等等。
7.脑疝(1)小脑幕切迹疝;(2)枕骨大孔疝。
(五)辅助检查线、MRI CT是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检查。
3.脑造影检查4.腰椎穿刺(六)处置原那么1.处置原发病2.降低颅内压(七)护理评估1.健康史2.躯体状况(八)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1.疼痛与颅内压增高有关2.组织灌注量改变与颅内压增高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和长期不能进食有关4.焦虑、恐惧与颅内压疾病的诊断有关5.潜在的并发症脑疝、窒息等(九)护理目标1.病人主诉头痛减轻,舒适感增强。
临床医学教案

疆维吾尔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1-2021 学年教案首页第五节咯血咯血咯血的定义咯出从肺或气管支气管系统出来的血或带血的分泌物称之为咯血。
咯血的问诊方法是否有过咳出血液或血性黏液的历史?量、颜色、性质和持续时间?有无伴发或前驱因素?其他有关的病症?咯血的根底知识肺脏不仅包含有肺血管系统的分支,而且还有支气管动脉和静脉的分支。
由于坏死、糜烂、侵蚀、淤血或损伤使上述血管破裂进入引流的气道内即发生咯血。
咯血的临床意义对咯血病人,特别是40岁以上的病人,无论咯血量多少,应倾向于考虑有一严重的潜在病变。
如果咯血量很大(48h内≥600m1),医生应考虑有必要立即进展外科介入性治疗。
大量咯血多见于肺的恶性病变、结核或急性肺化脓症。
第四节咳嗽与咳痰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机体可借咳嗽将呼吸道内的有害分泌物及其它异物排出体外。
频繁的咳嗽可影响工作和生活,并造成胸痛等痛苦,那么失去保护意义。
咳嗽的病因⑴呼吸道疾病自咽至小气管的粘膜受剌激时,均可引起咳。
喉部的杓状间腔与气管分叉处的粘膜对剌激最为敏感。
肺泡受剌激并不引起咳嗽,只有肺泡内的分泌物进入小支气管才引起咳嗽。
呼吸道的剌激可以是:①各种感染;②变态反响性疾病;③肿瘤;④理化剌激。
⑵胸膜疾病各种胸膜的炎症;胸膜的肿瘤;白血病的胸膜浸润;气胸等。
⑶心血管疾病引起肺郁血、肺水肿时,肺泡内的浆液性或血性浆液性漏出物进入小支气管,以及小支气管内的浆液性或血性浆液性漏出物,均可剌激气管粘膜引起咳嗽;见于左心功能不全,如二尖瓣狭窄。
右心或体循环静脉栓子脱落,发生肺栓塞,肺泡及小支气管内的渗出物及漏出物,剌激支气管粘膜,引起咳嗽。
⑷中柩神经因素。
大脑皮层可影响咳嗽,可随意咳嗽,也可抑制咳嗽。
神经反射,如膈下脓肿、肝脓肿等剌激膈神经,外耳道异物、炎症等剌激迷走神经的耳支均可引起咳嗽。
咳痰是借助咳嗽动作将气道内的病理性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现象。
咳出体外的气道内分泌物和炎症产物称之为痰。
胸部检查讲义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续页(内容与进度)
第 1 页
肺内含气量、肺泡的张力、弹性等,均可影响叩诊音。
最高至最低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的移动范围。
·正常人肺下界的移动范围为6-8cm。
·临床意义:肺下界移动度减弱见于肺组织弹性消失,如肺气肿等;肺组织萎缩,如肺不张和肺纤维化等;及肺组织炎症和水肿。
·当胸腔大量积液、积气及广泛胸膜增厚粘连时肺下界及其移动度不能叩得。
膈神经麻痹患者,肺下界移动度亦消失。
4.侧卧位的胸部叩诊
正常清音区内,如出现浊音、实音、过清音或鼓音时则为异常叩诊
范围及部位的深浅。
一般4cm以上的深部病灶、的小病灶或少量胸腔积液时,常不能发现叩诊音的改变。
Auscultation of lungs〗
坐位、卧位。
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先前胸,再侧胸,后背部。
两侧对称部位进行对照比较。
似抬舌后经口腔呼气时发出“ha”的音响,吸气相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Bronchovesicular Breath Sound )
产生机制: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特点的混合性呼吸音
3种正常呼吸音特征的比较
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
响亮中等柔和。
新疆医科大学优秀教案

课程名称:免疫学授课教师:丁剑冰授课班级: 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免疫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 免疫应答的类型和调节机制。
3. 免疫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免疫应答的复杂性和调节机制的多样性。
2. 免疫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与局限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 引导学生回顾生物学知识,回顾免疫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
二、新课讲授1.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讲解免疫系统的四大组成部分: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和免疫反应。
- 分析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免疫应答的类型和调节机制- 介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免疫应答类型。
- 讲解免疫调节机制,包括负反馈和正反馈调节。
3. 免疫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免疫学在病原体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方面的应用。
- 分析免疫学在免疫治疗、疫苗研发等方面的作用。
三、课堂互动1. 提问:如何理解免疫系统的适应性?2. 分组讨论:免疫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实例。
3.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复习巩固,提出问题,积极参与讨论。
五、作业布置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总结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应答的类型。
2. 查阅资料,了解免疫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实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提问、讲解、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通过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1.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自我发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请在此处填写具体课程名称)授课教师:(请在此处填写教师姓名)授课班级:(请在此处填写班级名称)授课时间:(请在此处填写具体日期和时间)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的能力,提高……技能。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素质,增强……意识。
---一、教学背景1. 课程地位与作用:本课程是……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 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将围绕……展开,涉及……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 ……- ……2. 教学难点:- ……- ……-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的应用。
2.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直观展示……知识。
-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案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授:- 讲解……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结合……案例,分析……的实际应用。
3. 课堂讨论:- 围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验操作:-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巩固……知识。
2. 完成课后习题,检验……掌握程度。
3. 查阅资料,了解……的最新研究进展。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方法,使学生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老年护理学教案续页第1章

.
精品文档
透。 老年护理学研究的重点在于从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发展
的角度出发,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生理、心理因素对老年人健康 的影响,探讨用护理手段或措施解决老年人健康问题。
二、老年护理的目标与原则 老年护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保持最佳功能。 (一)老年护理的目标 1.增强自我照顾能力(increase self-care capacity) 2.延缓恶化及衰退(delay deterioration and decline) 3.提高生活质量(promote the quality of life) 4.做好临终关怀(hospice) (二)老年护理的原则 老年护理工作有其特殊的规律和专业的要求,为了实现护理目标,在 护理实践中还应遵循相关的护理原则。 1.满足需求 2.社会护理 3.整体护理 4.个体化护理 5.早期防护 6.持之以恒 三、老年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日益增多的老龄人口 , 对治疗保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 重视老年 护理学的研究 , 为老年人提供标准化、专业化、普及化和优质化的护理 服务 , 是老年护理学的任务。 (一)职业素质 老年人群具有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也有更多的健康需求 , 对 从事老年护理人员有一定的素质要求。
第一节 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一、 老化的定义及特点:
老化与衰老不能等同 , 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老年人多有 衰老 , 但衰老未必都局限于老年人 , 老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 可分为生 理性老化与病理性老化。前者是指人从出生生长发育到成熟期以后 , 随 着增龄机体形态和功能上所表现的一种进行性衰退性变化 , 而且表现出 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 , 是人类所必然经历的过程。病理性老化是在生理 变化的基础上 , 由于疾病而加速了老化的过程 , 可见生理性老化与病 理性老化两者往往并存 , 并且相互影响 , 导致了老年病的复杂性。
肾功能检查教案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用纸(续页)第五篇第20章、肾功能实验室检查教学目的:在了解肾脏生理功能的基础上,学习常用的肾功能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要求:1.掌握常用肾小球功能检查及肾小管功能检验的项目正常参考值和临床意义以及选用原则。
2.熟悉常用肾功能检查的方法和试验原理。
3.了解有效肾血流量测定。
发展动态:有效肾血浆流量测定。
教学内容:第二节肾小球功能的检查一、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测定。
1.肌酐的代谢和测定。
(1)代谢:肌酐是由肌肉酸脱水而生成,肌酸在肾、肝、由精氨酸、甘氨酸合成,贮于肌肉、脑中,在肌肉收缩时,可进一步代谢生成肌酐。
肌酸激酶肌酸+ATP——————磷酸肌酸+ADP脱水自动去P肌酐90%以上由肾小球滤过而从尿中排出,仅7——10%由肾小管分泌排出,但肾小管对肌酝不重吸收,故对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比尿素意义大,但同尿素一样对晚期肾脏病才有意义。
正常人每天更新是恒定的,约更新2%,由肾排出,,人体血液中肌酐的生成可有内、外源性两种如在严格控制饮食条件和肌肉活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血浆肌酐的生成量和尿的排出量较为恒定,其会计师的变化主要受内源性肌酐的景响,而且肌酐大部队发是从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排泌量委少,故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2)正常参考值:女:44-97umol/L男:53-106 umol/L(3)临床意义:同BUN一样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功不全时增高。
肾前、肾后因素。
2.CCr(1)定义:肾脏在单位时间内将若干ml血液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
(2)方法:收集24小时尿并计尿量,同时抽病人血约2-3ml,再计算:计算公式:CCr=U(尿中Cr)/P(血中Cr)×V(24小尿量).由于受检者个体差异较大,所以可以加以标准化.校正后的清除率=校正前CCr×1.73/A(3)正常参考值:成人80-120ml/24小时.(4)临床意义:较精确地证明各种类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例、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
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中药学专业本科)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2012年09月Ⅰ前言生物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是中医专业的医学基础课之一。
其宗旨是应用化学、生物学的理论方法,从分子水平阐明人体的化学组成、化学转化及调控规律的生命科学。
因此,要求中医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后继课程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为中西医结合研究,为中医学现代化贡献力量。
培养学生具有较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更好的深入学习领会中医专业知识,并与现代医学有机联系,融会贯通。
适应时代的更高要求,即有雄厚基础能够继续深造,又能胜任医疗实践独当一面的工作。
生物化学发展迅速,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后来居上,成为前延学科,与生物化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成为当今生命科学中的领头学科。
由于中医药专业也设立了分子生物学课程,故本教学大纲适当加入了分子生物学的一些基本内容,供选择使用。
本大纲适用于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针炙、推拿、骨伤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班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国家执业资质标准要求),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准(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2、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3、总教学参考学时为81学时,理论、实验比例为2:1,即讲课54学时,实验27学时。
Ⅱ正文第一章绪论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一、教学目的通过绪论的学习,知道生物化学的研究层次及研究内容。
掌握蛋白质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基础上,学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了解蛋白质分离、纯化及测定方法。
秋天的况味——精选推荐

《有不为斋文集》,是写“秋”的现代名篇。大家想必都还记得郁达夫的 写“秋”名篇《故都的秋》,其中说到: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 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 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 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 An-thology 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 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 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 萧索的感触来的。
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 文学家,语言学家。
1912 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 年 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 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 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 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 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 之一。1926 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 年任外 交部秘书。1932 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 年创办《人间世》,1935 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
那我们且看林语堂如何写“秋”。 作者当时也可谓人过中年,自然感发万端。但与欧阳修“奈何以非金 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的人生悲感不同的是,本文另辟蹊径,不直接 写秋之景、秋之色,而是捕捉了“况味”这种主观感觉来做文章。夫“况 味”之为物,乃目不可睹、身不可触,只能感受和体味。它却恰合了作者 此时的需要:描述一种感觉、氛围,如烟、如雾,如熏、如染。由此展开 联想,抒发对秋之意味的赏乐之情。一般论者多指林语堂小品只求“闲适”, 不问社会情状,不及人生困境。其实其中多有误解。且不论他前期即《语 丝》时期,多有尖锐泼辣、“凌厉浮躁”之作,见于其《剪拂集》等著; 即便《论语》时期,也不乏“寄沉痛于悠闲”的笔触。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续页

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新疆医科大学的历史、现状、办学特色等基本情况;掌握学校的主要学科、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科研实力等方面的信息。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母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新疆医科大学简介(1)学校历史:新疆医科大学的前身是新疆医学院,始建于1954年,1956年建成招生。
1998年6月,新疆医学院与新疆中医学院合并成立新疆医科大学。
(2)学校现状:学校坐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是新疆唯一一所省部委共建的医学高等学府。
学校现有雪莲山校区、新医路校区、鲤鱼山校区、明园校区、仓房沟校区5个校区,8所直属附属医院。
2. 学科专业(1)学科门类:学校下设25个院部,开设28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涵盖医学、管理学、理学、文学四个学科门类。
(2)专业建设:学校有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
3. 师资力量(1)教职工:学校现有教职工18443人。
(2)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以上。
4. 科研实力(1)科研平台:学校设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科研成果:学校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承担国家、自治区和地厅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新疆医科大学的历史、现状,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学校的主要学科、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科研实力等方面的信息。
3. 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案例分析:选取学校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进行案例分析。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学院医临医新大第一床麻醉学教研室章)(第三版28马岩教案编写及使用说明一、授课或带见习教师须在认真备课后,编写规范教案或讲课提纲;二、教案按授课篇、章、节、题目、内容、教学方法、使用教具的顺序依次编写;授课内容须注明掌握内容、熟悉内容和了解内容;重点、难点、疑点内容下面用横线标记;三、书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注重思想性、科学性、逻辑性和艺术性;四、教案或讲课提纲在授课前两周交教研室主任批后生效,主任阅示意见写在右下角;次承担同一层次教学任务时必须认真修再五、.改教案,承担不同层次教学时必须重新书写规范教案或讲课提纲;六、无教案或讲课提纲及使用未经修改的旧教案不准上课;七、授课教师必须认真填写教学进程;八、教案中每页的竖线外留作补写内容用;九、完成教学任务后,及时写出阶段教学总结,将教案交教研室存档。
新医大临床医学院教学科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临床麻醉学专业麻醉医学班级 2008-2本科专业层次马岩计划时数主讲教师 2学时2012-2讲师专业技术职称编写时间第二十八章节名妇产科麻使用时教学目通过学习基本掌握妇、产科的麻醉及新生儿窒息与急救教学要教学目的与1.掌握妇、产科麻醉的特点;新生儿窒息与急救2.熟悉妇科麻醉的选择和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2.熟悉产科手术的麻醉,熟悉常用麻醉药对母体、胎儿的影响3.了解胎盘屏障对麻醉药的影响重点、妇产科麻醉的特点与要求、新生儿的评估和新生儿复术重点与难难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麻醉注意事项、产科麻醉的点与要求、新生儿的评估和新生儿复苏术教学内增加了宫腔镜检查与手术麻更新情理论授课为主,讨论式与案例式相结合,互动式的教学方10分钟学时数学时,分钟,麻醉分、妇科手术的麻 3(妇科手术麻醉的特分钟,常见妇科手术的麻1分钟教学方法与、产科麻 6分(麻醉药对母体与胎儿的影分钟,胎织安屏障对麻醉药的影分钟,产科手术的麻 3分钟新生儿息与急 2分钟、课堂小结、思考1分钟应用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相结合教学手段《临床麻醉学》第三版郭曲练人民卫生出版社;《现代麻醉学》第基本教材三版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Anesthesiology》Miller主和参考书编教学组详细讨论此章节内容,同意讲稿对重点与难点的分析, 教学集体备课方法多样,教学组织安排合理。
老年护理学教案续页第1章

我国在评价人口老龄化程度时 , 多数取 60 岁以上为老年人的标 准 , 当 60 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 10% 以上时 , 该国家 ( 地区 ) 即成为人口老龄化的国家 ( 地 区 ) 。 (三)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1.世界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1)全球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2)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 (3)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分布不均衡:
1. 高度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及奉献精神 高度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及奉献精神是从事老年护理人员应具备的 首要素质。老年人群对护理人员的依赖性较大 , 其生理、心理变化复杂 多变 , 增加了老年护理的难度 , 所以要求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 关注老年人。要以足够的爱心、耐心对待老年 人 , 把满腔的热情融入 到老年护理的全过程中 , 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 2.慎独 3、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 善于与老年人沟通与交流是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技巧 , 是全面客观评 估老年人健康的必备手段。沟通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护理功效 , 通过交 流 , 可以灌输知识 , 提供心理支持。同时老年护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与 支持 , 护理人员是连接各专业人员的桥梁 , 故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 的沟通交流技巧和团队精神 , 促进专业人员、老年人、照顾者及支持者 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 让他们互相理解 , 相互讨论 , 共同解决老年人的 问题。 (二)业务素质 博、专兼备的专业知识及精益求精的技术 具备博、专兼备的专业知识是对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因老年人 多数患多种疾病 , 有多脏器功能受损 , 加上老年人疾病特殊性 , 反应 迟饨 , 语言表达功能下降等原因 , 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全面掌握专业知 识 , 具有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博指的是护理人员应掌握相关科学 知识 , 如心理、伦理、社会、法律等学科知识 , 以及医疗、护理发展的 新动向、新观念、新方法等 , 以便采取最佳方法解决老年人实现健康的 需求。 (三)能力素质 具有准确、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判断力 具有准确、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判断力是对护理人员能力的要求。
理论1 神经病学 绪论 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
更新情况
按《神经病学》第四版的内容进行讲授。本次授课,教学内容无更新。
教学方法
与
组织安排
教学方法:传统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交互式讨论,辅以多媒体电子教案。
组织安排:1.意识障碍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10分钟;2.颅神经障碍临床表现10分钟;3.躯体感觉障碍运动障碍15分钟;4.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10分钟;5.小结5分钟。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编号:NK01
课程名称
内科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专 业
公共卫生
班 级
2000-1班
主讲教师
贺新生
计划时数
1学时
专业层次
本科
专 业 技
术 职 称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编写时间
2003年10月3日
章节名称
第一章神经系统疾病总论
使用时间
2003年10月13日
教学目的
与要求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学习神经系统损害时所出现的常见症状结合有关的解剖生理知识的复习,对其发生机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包括意识障碍、失语、失语的类型、、感觉及运动障碍、从而达到对神经系统的损害部位正确的定位目的,为更好的掌握神经系统疾病(各论)打好基础。
教学要求:
1.掌握意识障碍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
2.掌握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及其损伤的表现。
3.掌握Ⅸ、X对颅神经的解剖、表现、定位。
4.熟悉感觉传导通路,掌握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5.熟悉随意运动的传导路,掌握中枢性及周围性瘫痪的区别和定位。
6.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上运动神经元与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教学提纲第五章糖代谢一、教学目的在掌握糖的分解代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糖原合成与分解、糖异生以及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二、教学要求1.掌握糖在体内氧化的三种主要途径及其生理意义;掌握糖异生作用的主要过程及生理意义;掌握血糖的来源、去路。
2.熟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基本过程、生理意义及其调节;熟悉激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熟悉糖蛋白和蛋白聚糖。
三、教学内容1.糖的生理功能,糖的消化吸收。
2.糖的无氧酵解糖酵解的定义,主要反应过程及生理意义,糖酵解的关键酶,糖酵解的调节,1,6-双磷酸果糖的正反馈作用。
3.糖的有氧氧化糖有氧氧化的定义,主要反应过程及生理意义,有氧氧化能量的生成,有氧氧化的关键酶,有氧氧化的调节。
三羧酸循环循环及其生理意义。
4.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及关键酶,磷酸戊糖途径的总反应式。
5.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原合成、糖原分解反应的基本过程,关键酶,糖原合成和分解的调节,糖原合成的生理意义,分枝的形成。
6.糖异生糖异生作用的定义,关键酶,反应的主要过程及生理意义,糖异生的调节。
乳酸循环。
7.血糖及其调节血糖的概念,血糖的浓度,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浓度的调节。
8.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基本概念。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续页(内容与进程)第四章糖代谢衔接内容:从本教学单元开始,我们主要讨论体内几类重要物质的代谢过程及其调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体内各种物质不断进行的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方面,并处于动态平衡。
物质代谢中绝大部分化学反应是在细胞内由酶催化而进行的,由此本教学单元的学习有助于酶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糖是一大类有机化合物,其化学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类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人体所需能量60%来自于糖,食物糖类主要是淀粉,其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它的多聚体—糖原是体内的储存形式.第一节概述一.糖的生理功能1.供能:2840kJ(679kcal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2.机体的重要碳源:可转变为氨基酸、脂肪酸、核苷等;3.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蛋白聚糖和糖蛋白(结缔组织、软骨和骨的基质),糖蛋白和糖脂(细胞膜);4.信息传递:膜糖蛋白(与细胞的免疫、识别作用有关);5.特殊功能物质:糖蛋白(激素、酶、免疫球蛋白、血型物质和血浆蛋白等);6.糖的磷酸衍生物:NAD+、FAD和ATP等.二.糖的消化和吸收消化:葡萄糖的吸收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主动吸收)三、糖代谢的概况在不同细胞中、不同条件下,代谢途径是不同的1.供氧充足时:有氧氧化(H2O、CO2和大量能量)2.缺氧时:糖酵解(乳酸和少量能量)3.磷酸戊糖途径(NADPH+H+、磷酸戊糖)4.糖原合成(肝糖原、肌糖原)5.糖原分解6.糖异生第二节糖的无氧分解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之为糖酵解(glycolysis).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glycolytic pathway)第一阶段(丙酮酸生成阶段)第二阶段(丙酮酸转变成乳酸)(一)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新疆医科大学教案续页(内容与进程)说明:1.葡萄糖激酶对葡萄糖亲和力低(Km为10mmol/L),受激素调控;2.由葡萄糖到G-6-P生成需ATP供给磷酸基,是一放能反应,ΔG°′为-16.7kJ/mol(-4.0kcal/mol),反应不可逆;3.葡萄糖进入细胞磷酸化后,不能通过细胞膜溢出细胞。
4.由F-6-P转变为F-1.6-2P是第二个磷酸化反应需ATP参与,由6-磷酸果糖激酶-1催化,是非平衡反应,倾向于生成F-1.6-2P;5.1分子葡萄糖代谢消耗2分子ATP,底物磷酸化生成4分子ATP,净生成2分子ATP(从糖原算起净生成3分子ATP);6.糖酵解在胞液中进行。
底物水平磷酸化作用:底物的高能磷酸基直接转移给ADP生成ATP,这种ADP或其它核苷二磷酸的磷酸化作用与底物的脱氢作用直接相偶联的反应过程,被称做底物水平磷酸化作用。
小结:1、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乳酸。
2、三步不可逆酶(关键酶):6-磷酸果糖-1-激酶(主要)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丙酮酸激酶3、消耗2分子ATP,产生4分子ATP ,净生成2分子ATP(糖原净生成3分子A TP);4、总反应:二、糖酵解的调节a、三步不可逆酶(关键酶、调节酶)b、ATP/AMP比例(反映细胞内能量水平):ATP/AMP ↑(能量充足):酵解↓ATP/AMP ↓(能量短缺):酵解↑(一)6-磷酸果糖激酶-1(6-phosphofructokinase-1)1、是调节酵解途径流量最重要的酶;2、是一四聚体,受多种变构效应剂的影响;3、AMP、ADP、1,6-二磷酸果糖、2,6-二磷酸果糖是此酶变构激活剂4、共价修饰调节(二)丙酮酸激酶(三)葡萄糖激酶或己糖激酶(glucokinase or hexokinase) 己糖激酶受6-磷酸葡萄糖的反馈抑制,受长链脂酰CoA的变构抑制作用。
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1、是机体缺氧、剧烈运动肌肉局部缺血迅速获得能量的方式。
2、红细胞、白细胞、神经和骨髓等代谢通常由糖酵解提供能量。
第三节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定义:葡萄糖在有氧的条件下氧化成H2O、CO2和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
一、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糖的有氧氧化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第二阶段:丙酮酸由胞液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成乙酰CoA;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一)、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二)、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亦称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
反应过程:1、缩合反应2、第一次氧化脱羧反应3、第二次氧化脱羧反应4、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5、琥珀酸脱氢6、苹果酸脱氢二、有氧氧化的调节1、四个关键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2、NADH/NAD+和ATP/AMP比率的调节作用AMP与NAD+ 浓度高-:使三羧酸循环加速ATP与NADH浓度低:使三羧酸循环减慢三羧酸循环的调控三、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的ATP反应A T P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16-磷酸果糖—>1,6-双磷酸果糖- 1(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反应NADH) X 2 +3(或+ 5 )( 1,3-二磷酸甘油酸—> 3-二磷酸甘油酸) X 2 + 2(磷酸烯醇型丙酮酸—>丙酮酸)X2 + 2( 丙酮酸—>乙酰CoA ) X 2 +5( 乙酰CoA —> CO2 + H2O ) X 2 +20总计30(或32)四、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1、能量来自于糖的有氧氧化2、三大营养素氧化的共同途径3、糖、脂肪和氨基酸互相转变的枢纽三羧酸循环的基本特点1、循环中生成的CO2,来自草酰乙酸。
2、中间代谢物,包括草酰乙酸在内,在循环中起催化剂作用,本身并无量的变化。
3、循环中草酰乙酸主要来自丙酮酸的直接羧化。
4、氨基酸代谢时生成的a-酮戊二酸、琥珀酸和延胡索酸等二羧酸类不能直接经循环氧化,须经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再以乙酰CoA进入循环彻底氧化。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第五章糖代谢一、教学目的在掌握糖的分解代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糖原合成与分解、糖异生以及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二、教学要求1.掌握糖在体内氧化的三种主要途径及其生理意义;掌握糖异生作用的主要过程及生理意义;掌握血糖的来源、去路。
2.熟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基本过程、生理意义及其调节;熟悉激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熟悉糖蛋白和蛋白聚糖。
三、教学内容1.糖的生理功能,糖的消化吸收。
2.糖的无氧酵解糖酵解的定义,主要反应过程及生理意义,糖酵解的关键酶,糖酵解的调节,1,6-双磷酸果糖的正反馈作用。
5.糖的有氧氧化糖有氧氧化的定义,主要反应过程及生理意义,有氧氧化能量的生成,有氧氧化的关键酶,有氧氧化的调节。
三羧酸循环循环及其生理意义。
6.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及关键酶,磷酸戊糖途径的总反应式。
5.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原合成、糖原分解反应的基本过程,关键酶,糖原合成和分解的调节,糖原合成的生理意义,分枝的形成。
6.糖异生糖异生作用的定义,关键酶,反应的主要过程及生理意义,糖异生的调节。
乳酸循环。
7.血糖及其调节血糖的概念,血糖的浓度,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浓度的调节。
8.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基本概念。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续页(内容与进程)第五节肝糖原的合成及分解衔接内容:前一教学单元以糖的分解代谢为主进行了讨论,本单元以代谢的另一方面为主进行讨论。
包括糖原的合成和分解,糖异生途径及血糖相关知识,包括血糖及其来源、去路与调节等。
一、糖原合成代谢1、合成过程:1)活化、链延伸和链分枝2)、能量消耗: 3)高能磷酸键U D P G生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ridine diphophate glucose)二、糖原分解代谢分解过程:磷酸解和链脱支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1.磷酸化酶磷酸化酶有a、b两种,a有活性(磷酸化型),b无活性(去磷酸型)2.糖原合酶糖原合酶有a、b两种,糖原合酶a有活性(去磷酸型),糖原合酶b无活性(磷酸化型)第六节糖异生从非糖化合物(丙酮酸、生糖氨基酸、乳酸和甘油等)转变成糖的过程,称糖异生(gluconeogenesis)。
一、糖异生途径1、丙酮酸羧化支路2、1,6-双磷酸果糖转变成6-磷酸果糖3、6-磷酸葡萄糖转变成葡萄糖二、糖异生的调节一)糖异生与糖酵解必须协调底物循环:成对的反应如6-磷酸果糖磷酸化为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水解又形成6 -磷酸果糖,此反应过程中,作用物的互变反应分别由不同的酶催化其单向反应,这种互变循环称之为底物循环。
无效循环:当两种酶的活性相等时,则不能将代谢向前推进,结果仅ATP释放能量,因而又称之为无效循环。
二)关键酶:1、丙酮酸羧化酶(乙酰CoA是激活剂)2、果糖二磷酸酶-1(2,6-二磷酸果糖,AMP是抑制剂)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1、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脑组织、红细胞、骨髓及神经等)2、补充肝糖原(饥饿时)3、调节酸碱平衡肾糖异生α-酮戊二酸谷氨酰氨脱氨和谷氨酸脱氨尿中四、乳酸循环(Cori. cycle)概念:肌肉收缩(尤其是氧不足时)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且糖异生能力弱,故乳酸通过细胞膜弥散入血,再入肝,在肝内异生为葡萄糖。
葡萄糖入血,又可被肌肉摄取,构成一个循环,此循环称乳酸循环(Cori循环)。
第七节血糖及其调节第八节糖蛋白和蛋白聚糖一、糖蛋白糖蛋白Glycoprotein:一种或多种糖以共价键连接到肽链上的蛋白质。
特点:蛋白质含量较多,糖所占比例变动大,表现为蛋白质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