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让学生初步接触负数,了解负数的含义、性质及其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后续学习负数的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负数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负数,通过举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逐渐理解负数的含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负数的含义、性质及其应用,能够正确读写负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
2.难点: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性质,能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负数,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负数的实际例子,如气温、高度等。
2.准备一些负数的图片,如温度计、海拔计等。
3.准备一些负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初步接触负数,让学生感知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
2.呈现(10分钟)讲解负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负数的含义。
如气温下降3摄氏度,可以表示为-3℃。
引导学生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负数的书写、读取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如写出-5℃、-2℃等,读出这些负数。
4.巩固(10分钟)利用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案(;定稿)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案(;定稿)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的内容主要包括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读写、负数的比较、负数的运算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首次接触负数,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数学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学会用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例如高度、温度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负数是一个新的概念,学生可能会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负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定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负数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读写、负数的比较、负数的运算。
2.难点:负数的意义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负数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负数卡片、计数器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生活情境,例如温度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负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负数的定义和读写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和接受负数的概念。
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数学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负数的读写和运算练习,巩固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和掌握。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负数来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和应用。
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负数的性质和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是整个小学阶段负数学习的开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数和负数的区别,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体验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正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生活中,学生对负数的概念接触较少,对其理解和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和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感受负数的意义,提高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负数的意义,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负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
2.难点: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负数的实际应用,体会负数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情境,让学生感受负数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实物模型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计算器、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温度计、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负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负数。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数学题目,让学生运用负数进行计算,巩固对负数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负数实例,并分享给大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负数的认识,引导学生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含义。
负数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并有着广泛应用的数。
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负数。
这些都为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模型。
2、通过现实生活问题,是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1)以统计表的形式昌县商店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在统计工作中,通常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2)以平面图的形式呈现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或南北方向的大街行走的情况。
引导学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行走时方向相反的路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三、教材分析:让学生联系认识整数的已有经验,着重在整数范围内初步认识负数,把注意力集中于体会量的相反意义,建立较为合理的有关数的认知结构,学生随着对小数和分数的进一步认识,逐步丰富对负数的感知,从而为第三学段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打好基础。
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五、教学重难点:1、正数、负数的意义。
2、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六、教学准备:课件、温度计等七、课时安排:2课时。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正数和0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及其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性质,以及正数、负数、0之间的关系。
本单元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和思考,才能逐步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和0的基本概念,对于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负数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常接触的,对其理解和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
此外,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数、负数、0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地写出负数,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勇于探索,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数、负数、0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负数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和实例,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概念。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图形的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负数的概念。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负数的性质和规律。
4.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负数卡片、正数卡片、0卡片、实物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数学实验室,学生座位安排成小组合作的形式。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温度下降、债务等,引导学生思考负数的概念。
学生分享对负数的理解和看法。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负数卡片、正数卡片、0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发现正数、负数、0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集体教研)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集体教研)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正数和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负数的概念。
本单元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负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规则。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负数,理解负数,逐步建立正负数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和零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感。
但在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概念并不常见,学生对负数的认识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负数的实际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读写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负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规则。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探讨等方法,体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正负数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负数的意义,负数的读写方法,负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负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知负数,理解负数。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负数的实际意义。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探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激励评价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黑板、粉笔、学习单、小礼物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学习单、笔、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天气预报、温度计等,引导学生感知负数。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负数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负数的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和运算规则。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认识负数》说课稿(;定稿)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认识负数》说课稿(;定稿)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是学生在学习了正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数学知识,了解和认识负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表示方法,负数的运算,以及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素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负数,感知负数,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的概念,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但负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
此外,学生对于生活中的负数实例可能有所了解,但如何将生活中的实例转化为数学知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能用负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的相反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表示方法,负数的运算。
2.教学难点:负数的概念的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引导学生发现负数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究负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及其运算规律。
3.巩固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负数知识,加深对负数概念的理解。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对负数知识的记忆。
5.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正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学习负数时,由于负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反,学生可能会产生困惑和误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和活动,理解负数的意义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了解负数的大小比较规则。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例和活动,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了解负数的大小比较规则。
2.教学难点:学生对负数的意义的理解,以及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情景,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
2.活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性质。
3.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负数的概念和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计、贷款等,引导学生认识负数。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例和活动,探究负数的意义和性质。
3.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负数的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规则。
4.巩固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负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5.拓展应用:学生通过实例,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负数的核心概念和性质。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负数(1)》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负数(1)》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负数(1)》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会比较负数的大小,并能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负数概念的初步接触,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负数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正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负数是一个新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认识负数,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逐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
2.学生能比较负数的大小。
3.学生能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会比较负数的大小。
2.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会比较负数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负数的存在,理解负数的意义。
2.数形结合法:通过数轴,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负数的大小。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课件:负数的概念、负数的意义、负数的大小比较等。
2.数轴:用于直观地展示负数的大小。
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温度计显示-5℃,让学生初步感受负数的存在。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负数?负数表示什么意义?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负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
同时,展示负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初步学会比较负数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轴,直观地理解负数的大小。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比较给定的负数大小,并说出理由。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写出负数的表示方法、比较负数的大小、解决实际问题等。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体验负数的大小比较,从而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在负数的学习上,他们可能存在以下难点:1. 负数的直观理解;2. 负数的大小比较;3. 负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负数的意义,突破难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负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负数,了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负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负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
2.难点:负数的大小比较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负数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数?”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正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接着,教师引入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一个数,比0还要小,我们该怎么表示它呢?”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负数的意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例,发现负数的特点,并总结出负数的读写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1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1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负数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概念,知道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例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负数,认识负数,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的概念,对于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负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负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意义。
2.难点:让学生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负数的概念。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正数和负数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欠钱的情况?”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欠钱是一种负数的概念。
然后,教师出示一些负数的例子,如-2元、-3千克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负数实例,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负数的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负数的大小,如“-2比-3大”。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正数和负数的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
如3+(-2)、-5+4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数轴表示这些算式的结果,帮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相对性。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负数(1)》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负数(1)》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负数(1)》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零的基础上,引入负数的概念。
教材通过实例和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感受负数的意义,理解负数的性质,并能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又好奇,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但是,负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负数的实际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能正确地认识负数,并用负数表示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探索负数的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能正确地认识负数。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性质,并能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讲解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计、银行存取款等,引出负数的概念。
2.探究新知:让学生观察、分析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负数的性质。
3.巩固新知: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5.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突出负数的概念和性质,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过程和合作能力;终结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对负数概念和性质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主要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分类,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负数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的概念,对于简单的数学运算也有所了解。
但在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概念并不常见,学生对于负数的理解和接受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负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分类。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负数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分类。
2.难点:将负数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负数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正数和负数的运算。
3.问题驱动法:提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3.游戏道具:准备游戏所需的道具,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计、股票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负数的定义,让学生了解负数的大小比较,以及正数和负数的分类。
3.操练(10分钟)设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正数和负数的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检查学生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5.拓展(10分钟)讲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金融、温度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负数问题。
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是一本针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教材。
本单元是数学课程的第一单元,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负数的概念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材内容1. 引言本单元的引言部分将以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负数。
通过引入一个温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温度可以是正数、零或负数,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负数的概念在这一部分,教材将详细介绍负数的概念。
通过辅助图表和实际的生活例子,学生将学习负数的定义以及如何在数轴上表示负数。
教材还提供了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3. 负数的运算本部分涵盖了负数的运算。
首先,教材将介绍如何使用正数和负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然后,教材将引导学生学习乘法和除法中的负数运算规则。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负数的运算。
4. 负数的实际应用在这一部分,教材将介绍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例如,教材将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在银行账户中处理负数金额、如何在温度计中理解负数温度等等。
通过生动的示例,学生将更好地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材特点1. 渗透性教学《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的教学方式旨在渗透数学知识。
教材中的各个部分都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简洁明了教材的内容简洁明了,使用简单的语言和图表,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3. 循序渐进教材的内容按照递进的顺序组织,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
四、教学建议1.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在学习负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认识负数。
例如,可以让学生用温度计测量不同地点的温度,并对正数、零和负数进行分类和比较,帮助他们理解负数的概念。
2. 加强练习负数的概念和运算需要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单元分析和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单元分析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正数和0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负数。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感受负数的意义,理解负数的性质,并能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负数的意义、负数的性质、负数的应用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和0的基本概念,对于新的数学概念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负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感受负数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负数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负数的性质,能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抽象、概括、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负数的性质。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感受负数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负数的认识。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体验负数的性质,加深对负数概念的理解。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课件、黑板、粉笔。
2.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学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温度计示例,引导学生观察负数的表示方法,引发学生对负数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负数的意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感知负数的概念。
3.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负数的例子,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如填空、连线等,加深学生对负数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定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定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正数和0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负数的概念。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表示方法、负数的性质以及负数的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并在实际情境中体验负数的意义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正数和0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负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具体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负数的概念,并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负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负数的定义,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会进行负数的简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表示方法,负数的简单运算。
2.教学难点:负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的探索。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负数的概念。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和发现负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丰富情境和实例的PPT,辅助教学。
2.学习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教具:准备一些直观的教具,如计数器、正负数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温度计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温度计上的正负数。
让学生初步感受负数的概念,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负数是什么?”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负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如在数轴上表示负数,并用实际例子解释负数的含义。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4)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4)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单元,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知道正数和负数是数轴上的两个相反的数,掌握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深入学习负数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对于正数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负数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知道正数和负数是数轴上的两个相反的数。
2.让学生掌握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负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巩固负数的知识。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黑板、粉笔等。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如温度计、银行存取款等,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如温度计、银行存取款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负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负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负数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掌握负数的加减法规则。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负数的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负数的概念。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负数的更多应用,如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负数的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负数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认识负数》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认识负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认识负数》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数和负数是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能够准确地读写负数,并会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负数,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地进行正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的认识有了基础。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负数的概念接触较少,对负数的理解和接受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实例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负数的概念,理解负数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数和负数是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能够准确地读写负数,会比较负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负数的意义和概念的建立。
2.负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负数,建立负数的概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和探讨中掌握负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与负数相关的日常生活实例,如温度计、银行存折等。
2.准备一些负数的卡片,用于学生练习读写和比较大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实例,如温度计显示零下的温度,银行存折上的负数金额等,引导学生发现负数的存在,引出负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解释负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白正数和负数是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负数的读写方法,如“-5”读作“负五”,“-20”读作“负二十”。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练习读写负数,并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负数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概念,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正负数运算。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并运用图形、表格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对于负数这一概念可能还是较为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概念,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负数。
2.让学生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正负数运算。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负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负数的读写方法。
3.负数的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运用图形、表格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图形、表格等教学辅助材料。
2.练习题和作业。
3.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划分和任务分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天气预报中的温度,引导学生认识负数。
提问:气温为-5摄氏度意味着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负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图形、表格等形式呈现负数的读写方法和实际应用。
如:-5℃、+3℃的读写方法,以及负数在购物、存钱等方面的应用。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分配任务,如:用正负数表示以下情境:向上爬山5米,向下爬山3米,水平向右移动2米,水平向左移动1米。
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小组进行展示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负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进行讲解和反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认识负数》教案 (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认识负数》教案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认识负数》这一节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负数,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负数。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学习更复杂数学知识的基础,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等基础知识,对于数的认识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负数是一个新的概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距离,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负数,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负数。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负数的意义和实际情境中的运用。
2.学生易错点:负数的读写和理解负数的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黑板、粉笔、学习单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学习单、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温度计示例,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上的负数,引发学生对负数的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负数的定义和读写方法,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负数。
同时,教师通过具体示例,如-2℃,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负数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读写练习。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单上的相关题目,巩固对负数的认识。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情境,如购物、运动等,让学生运用负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结果,进一步巩固对负数的理解。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金融、气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负数的认识,引导学生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是例1、例2和练习一的第1~6题,教学用正、负数表示气温和海拔高度。
第二段,是例3、例4和练习一的第7~10题,教学用正、负数表示盈亏情况和不同方向的路程。
这部分教材的后面,还安排了一个实践与综合应用面积是多少,为接下来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作些准备。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为什么要在系统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前教学负数的认识?
认识负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愿望。
在系统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前教学负数的认识,主要有两点考虑:第一,让学生联系认识整数的已有经验,着重在整数范围内初步认识负数,把注意力集中于体会量的相反意义,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有利于建立较为合理的有关数的认知结构。
第二,希望学生随着对小数和分数的进一步认识,逐步丰富对负数的感知,从而为第三学段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打好基础。
2.要注意体会教材安排的认识负数的层次。
这部分内容一共安排了四道例题,第一课时教学例1和例2,第二课时教学例3和例4。
那么,例1、例2与例3、例4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例1、例2以及与之配合的练习题,学习素材只涉及气温与海拔高度。
作为相反意义的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与海平面以下的海拔高度都非常直观形
象,因而用相应的正数和负数表示每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就显得很自然,也便于学生理解。
例3、例4所涉及的盈亏金额、不同方向的路程等相反意义的量,相对来说,稍微抽象一些,理解的难度也相应大一些。
而且,教学例4后的试一试中,教材还进一步要求学生根据数轴上的点填出相应的正、负数,从而在更为抽象的层面上引导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此外,与例3、例4相配合练习题中,涉及的素材也更加宽泛,有升降机上升和下降的米数,有评委评分时的加分与扣分,有存折上的存入与取出,有水库水位的上升与下降,有汽车上乘客的上车与下车等。
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在建立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逐步丰富对负数含义的认识,并不断加深体会。
3.如何帮助学生认识正、负数与0的关系?
0是区分正、负数的标准,正确把握正、负数与0的关系,不仅关乎学生对正、负数含义的直观认识,而且决定学生能否建立有关数的合理的认知结构,并形成相应的数感。
教学例1、例2后,先要引导学生对例题所涉及的正、负数进行分类,通过分类形成对正、负数的初步认识。
但分类时最好不涉及0,以免造成学生认识上的混乱。
学生分类后,提出:0的正数,还是负数?让学生借助直观和交流,认识到: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例3、例4后,要通过在数轴上填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0的独特性,并明确: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事实上,所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果抛开具体内容,都可以归结为一个点在一条指定了方向的直线上移动时所形成的线段的度量。
如图,线段
和的长度是相同的,但方向却正好相反。
如果A点静止不动,那么也可以认为它的终点B与A重合。
为了一致,我们仍然把AB看作一条线段,称为零线段。
显然,零线段不具有方向,也就是说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要重视发挥两种不同特点的练习的作用。
为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教材在练习一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练习。
从教学功能来看,这些练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要求学生联系现实情境理解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
如第2题,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正、负数判断里海水面和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第二种,是要求学生用正、负数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
如第9题,让学生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一个水库的水位变化情况。
这两种类型的练习,前者属于理解知识,后者属于应用知识,它们的作用相辅相成。
教学中应注意恰当把握。
5.不要涉及负数的大小比较及相关的计算。
概括地说,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主要有两条:第一,使学生联系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的含义;第二,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因此,教学时,应注意不要涉及负数的大小比较及相关的计算,更不能提相关的教学要求。
但是,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使学生对负数的大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意义有所体会。
例如,教学例4后的试一试,可以先分步出示数轴:第一步,画出带箭头的直线后,标出表示0的点;第二步,向右等距地标出1、2等点;第三步,向左等距地标出-1、-2等点。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填出图中方框里的数,并讨论:-2接近2,还是接近0?4在3的左边,还是右边?-4在-3的左边,还是右边?-4接近-3,还是接近-1?等等。
再如,练习一的第10题,除了让学生根据表中的正数和负数回答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中间哪几站上车的人多,哪几站下车的人多?中间第1站上车比下车的多几人?中间第二站下车的比上车的多几人?等等。
6.要准确理解面积是多少这个实践活动的教学功能。
教材在本单元的最后安排面积是多少这个实践活动,其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突出图形变换在多边形面积计算中的作用;第二,让学生初步掌握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平面图形的面积。
组织前两个活动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着数出有关多边形的面积,并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适时揭示新的矛盾:图中有些部分不是整格怎么办?启发学生把图中不满整格的都看作半格来计算,或通过平移把有关图形进行转化。
最后,比较用不同方法算出的结果,体会不同方法各自的特点及合理性。
组织后两个活动时,一要引导学生把在此前活动中初步掌握的方法加以类推,明确可以把不满整格的都看作半格来计算;二要指导学生分类计数。
可以先把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涂上不同颜色,再分别数出各有多少格,最后把半格数转化为整格数,并进行求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