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学论文-关于国有林场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
基于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思考

基于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思考随着我国国有林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林场的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林业工作的重要内容。
而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思考,将决定着我国林业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思考也至关重要,对于林业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在基于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思考中,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呢?我们需要加强对国有林场资源的保护。
国有林场资源是我国的重要生态资源,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思考中,我们要加强对国有林场资源的保护,严格限制乱砍滥伐、滥用化肥农药等行为,加强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树立保护国有林场资源的意识,实行科学合理利用的原则,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推动国有林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们要注重国有林场的产业发展。
国有林场作为我国的重要林业资源,其产业发展对于林业产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思考中,我们要注重国有林场的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国有林场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林木经济、林下经济和林间经济,促进林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国有林场的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林业产业的附加值,推动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
我们要加强国有林场的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提升国有林场整体竞争力的关键。
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思考中,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优化国有林场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推广先进的林业科技成果,提高国有林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我们要加强对国有林场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国有林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国有林场朝着科技型、智慧型国有林场转变。
我们还要强化国有林场的生态修复和保护。
生态修复和保护是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思考中,我们要加强对国有林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实施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恢复和改善国有林场的生态环境,保障国有林场的生态安全。
国有林场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国有林场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不断深入,从而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经济发展。
然而,在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保证国有林场改革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国有林场管理机制不完善国有林场在国内属于比较特殊的经济形式,具有复杂的经营管理形式,因此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国有林场改革中,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很难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所以,国有林场改革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以便更好地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建议:在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包括对资源的规划、监督、审核及评估等方面。
同时,在规划草案的过程中,要注重与民众的沟通,以充分考虑民意,确保规划方案有效。
二、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国有林场改革中的另一个问题。
在国有林场改革中,由于过去管理体制的原因,很多国有林场在资源配置上存在大量不合理的情况,导致资源的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
建议:针对这一问题,国有林场改革应该注重优化资源的配置,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资源管理方案,采取科学规划和适度开发的方式,充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三、政策法规不健全政策法规不健全是制约国有林场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由于缺乏相关的法规和政策的支持,很多国有林场改革项目不能得到有效的推进,极大地影响了国有林场改革的成效。
建议:鉴于此,国有林场改革应注重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强化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国有林场改革的透明度与公正性,以更好地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四、人才不足在国有林场改革中,由于人才的缺乏,很多国有林场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开发,以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建议:为解决这一问题,国有林场改革应该注重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并鼓励其积极创新,提高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水平,使国有林场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资源优势和生态保护功能。
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重点分析

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重点分析国有林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国有林场的保护和利用效益。
本文将从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重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管理体制不够科学、合理目前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存在着部门分散、职责不清、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国有林场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如国家林业局、地方林业局、地方政府等,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模糊,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2.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因为部门间职责不明确,国有林场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容易导致管理失控,出现乱砍滥伐、滥用权力等问题。
3.利益驱动问题突出在一些地方,国有林场的管理依然存在着部分官员以及监管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问题。
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国有林场的利益,影响了国有林场的健康发展。
4.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够协调国有林场的管理在政府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矛盾。
一方面,国家对于国有林场的保护和管理有着明确的责任,但市场经济也需要国有林场的资源来进行开发和利用。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不够协调,导致国有林场资源的合理利用受到一定的阻碍。
5.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国有林场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些国有林场的资源利用情况、管理情况等信息不够透明,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
这给国有林场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加强部门间协调合作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要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加强协调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2.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二是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政府应当加强对国有林场的监管力度,严格监督国有林场的资源利用情况,防止破坏国有林场的行为的发生。
要建立健全的惩罚机制,严惩违法者,有效震慑各种违法行为。
4.优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之四是要优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一、引言国有林场改革是当前森林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也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有林场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不足,导致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
国有林场改革成为当前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议题,有助于提升国有林场的管理水平,推动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
本文旨在分析国有林场改革的成效,并探讨创新管理思路,以期为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二、国有林场改革的成效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国国有林场改革经历了分权、激励和产权制度改革等阶段,目前已初步形成多元所有制的格局,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改革成效。
1. 提升管理效率国有林场改革解决了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存在的问题,加强了林场管理者的运作自主性和管理权力,提高了管理效率。
管理者在激励机制的支持下,更有动力去创新管理方式和方法,促进了管理效率的提升。
2. 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国有林场改革中引入了市场化机制,允许林场参与林产品的经营销售活动,促进了资源合理利用。
林场与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合作,加速了林产品的开发利用和销售,有力地推动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3. 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国有林场改革促进了林场的自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切实维护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提升。
林场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等方式,将生态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保护,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4. 加强社会监督国有林场改革强调了公开、透明和监督的原则,加强了社会监督,提升了管理的合法性和公信力,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构建了和谐发展的管理环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有林场改革在解决传统管理体制问题、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极推动了国有林场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国有林场改革的创新管理思路国有林场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思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林业经济课程论文-我国国有林场经营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林业经济课程论文-我国国有林场经营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林业经济学课程论文题目:我国国有林场经营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我国国有林场经营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摘要: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后备森林资源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在我国林业建设中起着示范和骨干作用。
特别是在森林培育和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公认。
近年来,国有林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如林场经济危困,职工生活困难,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发展后劲不足等。
为了保护国有森林资源优化国有林区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切实做好国有林场经营工作,确保林区管理的长期稳定。
本文就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建议性的提出加强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林场经营现状问题对策Abstract : State-owned forest far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forestry in our country, bearing the backup forest resource cultivation and the double task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the demonstration and leading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Especially in the forest cultivation and protection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 the social recogni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state-owned forest farm in the process of 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accumulated a lot of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such as a hand, forestry economic worker living difficulties, lagg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the lagged development, etc.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state-owned forest resources optimization state-owned forest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we must earnestly do a good job in state-owned forest farm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forest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thepresent situation of state-owned forest farm management, problem analysis, and proposed the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the state-owned forest farm management.Key words : state-owned fores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1.我国国有林场基本情况简介:我国的国有林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加快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改善生态,在重点生态脆弱地区和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国有荒山荒地上,采取国家投资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专门从事营造林和森林管护的林业事业单位。
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

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随着国有林场改革的深入推进,森林经营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森林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福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何在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开展森林经营工作,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推动森林产业发展和提高森林经营综合效益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是森林经营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推动森林经营工作的重要保障。
国有林场改革后,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发生了变化,加强森林资源管理需要合理规划和科学布局。
加强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建立健全的森林资源数据库,对森林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质量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掌握,为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修复,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加大对森林病虫害、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防治力度,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加强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森林资源的多元化开发,促进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最大化,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推动森林经营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才能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森林经营的良性发展。
二、推动森林产业发展森林产业是森林经营工作的核心内容,推动森林产业发展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国有林场改革后,森林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要构建新的森林产业发展体系。
深化森林资源的利用,促进木材、竹材、果实等森林资源的深加工,开发出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森林产品,提高森林产业的经济效益。
拓展森林产业的市场,积极开拓国内外的森林产品销售渠道,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到森林产业中,推动森林产业的良性发展。
加强森林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推动森林产品的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提高森林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实现森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森林产业发展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只有推动森林产业发展,才能实现森林经营工作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关于国有林场改革的思考

28生物技术世界BIOTECHWORLD国有林场改革总体思路我认为应该是从国有林场在现状和未来的地位和作用考虑。
现有国有林场所有定义为公共福利机构,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和培育国有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按照公共福利制度改革的要求,简单性和有效性的原则,国有林场、国有森林抚育采伐、森林旅游和其他营业收入上缴国库。
1 坚持公益性质,明确国有林场改革的方向国有林场的管理和国有林地和林地的木材积累对国家的公共资源和资产管理的重要。
从长远来看,我国国有森林资源的未来应该是主要的生态功能,为社会公众提供社会服务功能,如休闲、旅游等,并使更多的公民可以在森林里散步,接触自然,亲近自然,为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林地和森林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对于所有公民。
简而言之,公共福利的国有林场有明显的特征,国有林场改革应该坚持公益性方向。
2 坚持生态优先,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据统计,国有林区森林总面积的70%以上。
国有林区林业占全世界的国家不一样,目标也各有侧重。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逐渐削弱国有林业经济效应,强调国有森林生态效应。
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借鉴外国经验,国有林场改革,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优先,适应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元化需求。
通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机制,促进新造林,国有森林面积的扩张,促进森林抚育,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森林资源的综合管理和科学利用,因地制宜发展林业产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一个丰富多样的森林产品和生态服务。
3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国有林场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能够得到国家的保障 ,在改革的过程中解决转换的破旧房子的工人社会保障、就业和涉及森林农场工人利益的问题,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4 遵循自然规律,确保森林管理系统和树木生长规则树木生长周期长,从种植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实现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需要长期持续一代又一代的努力。
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

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国有林场改革是当前森林经营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键环节。
在改革的大背景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森林资源保护、经营方式创新、政府管理和企业责任等方面入手,对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进行深入思考。
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需要更加注重森林资源的保护。
长期以来,由于经营方式陈旧、管理不善,一些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遭受了破坏和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在森林经营工作中,必须以保护为首要任务,制定严格的森林保护措施,加强巡护监管,有效遏制非法采伐行为,切实保护好每一片森林。
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需要不断创新经营方式。
在过去的经营中,很多国有林场采取的是传统的经营模式,缺乏灵活性和市场化意识。
随着改革的推进,需要推动森林经营方式的创新,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培育森林资源产业链,拓展森林资源的经营领域,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推动森林经营业态的多元化发展,实现森林资源的更大价值。
政府在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需要发挥更大的管理作用。
政府是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责任主体,应加大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经营的监管力度,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履行好对森林资源的管理职责,健全保护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森林经营领域,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要加强对国有林场改革后经营主体的主体资格审查,规范经营主体的行为,确保他们能够按规定履行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经营责任。
企业在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企业是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坚持绿色经营理念,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积极参与森林资源的经营利用,合理规划经营方案,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业还应当注重员工素质的提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经营效率,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课题。
只有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

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国有林场改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这种新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森林经营模式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进行思考。
一、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国有林场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目前我国的森林资源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非法砍伐、森林病虫害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国有林场应该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打击非法砍伐等违法行为。
国有林场还应该加强森林的监管,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保证森林资源的长期稳定供应。
国有林场还应该积极推进森林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林木的培育和更新,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产出,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森林经营模式的创新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模式也需要进行创新。
传统的森林经营模式主要以经营收入为主,缺乏对生态效益的重视。
现在国家对森林生态效益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因此国有林场应该加大对生态效益的投入,改变过去的经营模式,实行生态经营,推动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在经营模式的创新方面,国有林场还应该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加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森林经营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人才队伍建设在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是关键的一环。
森林经营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只有拥有专业的森林经营人才队伍,国有林场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
国有林场应该加强对森林经营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森林经营人才的培训投入。
与此国有林场还应该改革激励机制,提高森林经营人才的待遇和发展空间,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到森林经营工作中来。
国有林场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国有林场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国有林场是指由国家所有、统一管理并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的单位。
为了推动国有林场改革,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策略。
以下将对国有林场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一、国有林场改革面临的问题1.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国有林场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着层级繁多、决策权过于集中、执行力不足等问题,导致管理效率低下,资源利用率不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2.经营盈亏不明晰:国有林场长期以来缺乏盈利意识,经营盈亏难以清楚地界定,导致经营者缺乏积极性,资源无法有效利用,经营效益不佳。
3.资金短缺:由于国有林场资金来源有限,投入不足,导致设备更新缓慢,技术研发不够,管理落后,制约了国有林场的改革和发展。
4.生态环境问题:国有林场经营过程中存在乱植乱采、违法违规行为,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应对策略1.优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将国有林场改为有限责任公司,优化管理层次,增强决策层中层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2.明确经营目标和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系统,明确国有林场的经营目标和责任,将经营者的绩效和经济效益挂钩,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3.增加资金投入:国家加大对国有林场的财政投入,增加资金来源,支持设备更新,加强技术研发,提高经营效益。
4.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加强对国有林场的法律法规宣传和监管力度,严格执法,打击乱植乱采和违法行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5.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对国有林场的科技创新支持,推广先进的林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经营效益,增加产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6.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大对国有林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建立稳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国有林场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国有林场改革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经营盈亏不明晰、资金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等。
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

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随着国有林场改革的不断深化,森林经营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如何顺应改革潮流,有效推进森林经营工作,成为当前森林资源管理部门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当前国有林场改革的背景、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思考,为推进森林经营工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国有林场改革的背景目前,我国的国有林场改革已经走过了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经营效益,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林场改革主要体现在体制机制的改革、所有权的变革和经营管理的转变等方面,力求实现国有林场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建立健全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面临的挑战1. 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国有林场改革中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健全,存在许多制度瓶颈和障碍,如土地流转、林权确权等问题,阻碍了森林资源的流转和经营。
2. 经营主体不足改革后,原有的国有林场逐渐退出经营市场,转变为股份合作制、合作社、个体经营者等多种经营主体,但各地普遍存在经营主体数量不足、经营规模小等问题,制约了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
3. 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在森林经营过程中,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是当前森林经营工作面临的深刻难题。
三、应对措施2.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针对经营主体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和企业投资,鼓励发展合作社和股份合作制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森林经营主体,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
3. 生态优先、效益导向在森林经营过程中,要坚持生态优先、效益导向的原则,综合考虑森林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采取科学合理的经营措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
4. 强化政府监管在推进森林经营工作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监管和保护,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遏制一切侵害森林资源的行为,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

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随着国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日益重视,国有林场改革已成为当前林业领域的热点议题。
在这一背景下,针对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国有林场改革的深入推进,意味着森林经营的理念、机制和模式都将发生重大的变革。
如何在改革的大潮中找准方向,不断提升森林经营水平,已经成为摆在广大森林从业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要认清国有林场改革的重要意义。
国有林场改革是国家林业领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进一步激发森林资源的活力,提高林业资源的保护效率,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改革,原有的森林经营体制和机制将得到优化升级,有利于释放森林资源的潜力,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推动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森林经营者来说,要深刻认识到国有林场改革对于森林经营工作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统一思想认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融入改革浪潮,积极探索适应改革要求的发展之路。
要加强森林经营工作的科学规划。
在国有林场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有效调动林业从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林业经营规划,科学合理地布局林木资源,避免随意砍伐和滥伐,实行可持续经营。
要注重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多元化的林业产品,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为改革提供持续的动力。
要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林业从业者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森林经营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速林业产业升级。
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国有林场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切实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
要通过特色的林业经营模式,打造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推动生态经济的健康发展。
要积极引导林业从业者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为森林经营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要加强森林经营者的素质提升。
在国有林场改革的大背景下,要加强对林业从业者的培训和培养工作,提高森林经营者的综合素质。
国有林场改革后的发展思路及经营管理对策

国有林场改革后的发展思路及经营管理对策吴丽冰(柳州市苗圃林场,广西柳州 545006)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林场纷纷进行改革,积极探索国有林场改革后的发展思路已成为我国新时代林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只有合理管理林场资源,积极完善经济管理体系,才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根据国有林场改革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发展思路和经营管理对策。
关键词 国有林场;发展思路;经营管理1 国有林场改革后存在的问题1.1 经营和选拔制度不合理 目前,国内虽然很多国有林场已经成功改革,但由于受到传统林场的影响,很多国有林场的生产制度仍然存在生产资料分配不匀的问题,按劳分配等分配制度依旧没有贯彻落实,林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一些国有林场的生产效率较低。
同时,很多国有林场公开选举竞争的选拔机制不完善,不能激发基层员工的工作热情,林场的效益不能有效增长,整个林场管理体系和内部体系陷入恶性循环。
1.2 补偿补贴机制不合理 在没禁止砍伐森林前,林场的基层员工可以通过砍伐树木进行售卖,从而增加经济收入。
但是,国家颁布了森林资源禁伐政策之后,很多林场基层员工的经济收入减少,加上当地的政府补贴制度不完善,员工收入无法增加,长久以来就导致国有林场的员工处于贫困处境。
同时,国有林场的社会责任也并未减少,办公设备、工作设备相对紧缺的国有林场经济压力过大,难以完成森林保护、森林消防等社会公益性质的建设任务,无法实现生态保护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国有林场多处于偏远山区,地方经济十分落后[1]。
而在林场工作的员工大多是当地的农民,由于没有很好的社会福利补偿补贴政策,员工的生活往往得不到保证,甚至有些国有林场还不能按时给员工发放退休金,员工积极性极大下降,影响了当地国有林场的发展。
1.3 建设资金比较缺乏 国有林场本来就处于偏远的林区,当地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相对贫困,同时林场的地理位置偏远,基础交通设施建设十分落后,建设资金缺乏,导致很多国有林场无法对林产业项目进行特色的、有效的开发和发展。
国有林场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2018年第10期现代园艺从而辅助学生能从三维空间的角度研究设计问题。
3.2.2实现课堂虚拟场景的构建。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打破教学空间的限制,还可以实现工程技术实训的临场感。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施工现场,教师可以全面直观的讲解施工全过程,学生和施工现场真正交互起来。
比如在虚拟平台中动手体验模拟园林栽培和修剪,模拟修剪掌握各类植物修剪的关键,并可直观评论修剪后的效果。
另一方面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模拟进入场地基址进行“现场分析”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了解场地地形、道路、树木、河流、建筑等现状条件,以及风向和日照等条件,使学生对设计进行科学有效的前期分析。
因此,利用虚拟平台学生不仅可以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还可以足不出户模拟施工现场,科学地认识园林施工全过程,还可以实时互动和确保安全。
3.2.3提高临场感改进师生的沟通。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能给学生还原一个尽可能真实、可感知的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风景园林学生最长用的建模软件Sketchup为例,通常是以鼠标和键盘作为输入设备,面对电脑屏幕制作电子模型,推敲设计的尺度、细节、材质等。
当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完全置身于虚拟的模型空间中,学生可以用灵活的双手直接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
通过头盔配合体感设备,目前已经实现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Sketchup进行交互操作。
虽然此技术仍然在测试阶段,但不可否认它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进入自己设计方案中,做各种各样的设计构想,进行设计、观察、感受和修改,及时改变设计功能布局,修改和完善设计要素,并立即观察到自己更改的效果。
学生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从而通过其交互性让老师和同学更有效的沟通,互相理解设计思维理念使教学更有效。
4结语以学生为主体———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在教育领域是一种巨大的“飞跃”。
然而,要强调虚拟现实技术只是辅助园林课程教学的手段和工具,并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教学。
希望虚拟现实技术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减少由于实训场地与条件的限制,出现太多填鸭式的教学。
基于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思考

基于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思考随着乡村振兴和森林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国有林场管理和经营模式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有林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思考。
一、国有林场存在的问题1.林权制度混乱目前国有林场的林权制度并不完善,林权归属不清,导致资源利用权的乱象。
一些国有林场因管理不善,存在植被破坏、乱砍滥伐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
2.资金、设施不足国有林场的资金和设施不足,导致国有林场发展受到限制。
另外,由于国有林场多数位于偏远地区,受到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影响,极大地限制了国有林场的发展。
3.经营方式落后目前国有林场的经营方式比较落后,导致国有林场在经济上的效益较差。
目前国有林场多以采伐木材为主,其他利用方式相对较少。
国有林场需要创新经营模式,拓宽财源渠道,提高经济效益。
国有林场需要建立健全林权制度,明确林权归属,规范资源利用管理行为。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林场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资源的保护力度。
2.增加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为了保障国有林场的发展,需要增加相关投入,完善林场基础设施。
具体来说,可以加强对林场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交通、用电、用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增加林场的发展潜力。
3.创新经营手段,提高经济效益为了提高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需要创新经营手段,开发林场潜力。
可以引入多种利用方式,比如旅游观光、绿色种植等,实现国有林场资源和生态的优化利用,推动林地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管理能力国有林场的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需要得到提高。
这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引入科技和先进管理理念等,提高国有林场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
结论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是建立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加强林权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经营手段、加强人才培养等方法,可以实现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国有林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更好地保护环境、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浅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思路

浅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思路引言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经营效益不高、资源利用不合理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思路。
1. 改革经营机制国有林场的改革首先需要改变其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传统的国有林场经营方式以行政手段为主,决策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应该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推行股份制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林场经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2. 加强科技支撑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还需要加强科技支撑。
目前,我国在林业科技研究和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国有林场生产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应该加大对林业科技研究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国有林场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3. 完善产权制度国有林场改革需要完善产权制度,明确产权归属。
目前国有林场的土地、森林资源归属不清,缺乏有效保护措施,容易引发纠纷和浪费。
应该通过建立健全的土地、森林资源权属登记制度,明确国有林场的产权归属,保障国有林场的合法权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国有林场改革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改革过程中,应该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推动国有林场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通过合理规划林业经营活动,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林场经营中注重生态效益的提升,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5. 加强监管机制为了有效推进国有林场改革,需要加强监管机制的建设。
建立健全的国有林场监管体系,加大对国有林场经营行为的监督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加强对国有林场经营和环境质量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结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改革过程中,要改革经营机制、加强科技支撑、完善产权制度、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加强监管机制的建设。
基于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思考

基于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思考我国国有林场改革发展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推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我们需要对当前的情况进行深刻的思考,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我们需要认识到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国有林场面临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不顺畅、经营模式不灵活、效益不高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国有林场的发展,也影响了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国有林场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并且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
要加强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改革。
当前,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相对僵化,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强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要促进国有林场经营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国有林场经营模式相对落后,不符合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应该推动国有林场向多种经营模式转变,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提高林场的经济效益。
我们还需要加大国有林场改革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目前,我国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投入并不足,这制约了国有林场的发展。
应该增加财政资金的支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林业领域,促进国有林场改革的顺利进行。
还应该加强对国有林场技术改造和管理提升的支持,提高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其竞争力。
还需要注重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可持续性。
国有林场改革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需要长期的投入和支持。
我们需要注重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可持续性,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目标。
应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基于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思考,我们要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加大改革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注重改革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信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国有林场改革发展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于国有林场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

关于国有林场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摘要:随着新时期林业战略思想的转变,国有林场不断的进行了产权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但是在改革进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国有林场经营方式的转变、资金不足的问题、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
必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国有林场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国有林场改革相关问题,以供参阅。
关键词:国有林场;改革引言随着我国现阶段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逐渐突显出来,所以,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当下我国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国有林场作为我国修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其改革发展对于我国改善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国有林场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些许问题,要按期实现和完成改革目标和任务,存在许多困难。
这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切实帮助解决林场存在的实际问题,才能有效发挥林场在生态建设中的带头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林场在生态修复与生态保护中的功能和地位,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1经营方式问题长期以来,国有林场的经营方式一直遵循“以林为主,多种经营,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方针。
这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根据林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单纯从商品林生产这个角度提出来的。
在建国初期,尤其是短缺经济时期,的确起到了刺激林业生产发展的作用。
但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随着人们对森林生态效益需求的日益增长,若继续沿用过去的经营方式,就会导致两方面的恶果:一方面,“以短养长”多种经营,无法保障大量的后续资金来发展生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势必会被拖垮;另一方面,林场往往为了尽快收回投资,本来就以消耗资源起家的多种经营,只能继续、大量消耗资源,以保经济效益,这无异于“杀鸡取卵”。
要摆脱国有林场在资金上和资源上的“两危”境地,根本的出路是:必须加快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改革,尽快实现国有林场经营方式的重大转变。
实行分类经营,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诸如新西兰、法国、德国等取得了既发展林业,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林业经济学论文-关于国有林场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

林业经济学论文关于国有林场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摘要: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启动国有林场改革试点。
目前,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正在河北、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南和甘肃7个省开展,原则上要求两年内完成;其它省区也从实际出发,以不同方式研究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系统研究思考国有林场改革有关问题,对于促进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大有益处。
关键词:国有林场改革发展问题对策正文:充分认识国有林场改革的重要意义国有林场是国家为加快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无林少林、荒山集中连片的地区建立的以造林为主的林业基层事业单位。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国有林场4855个,分布在31个省(区、市)的1600多个县,其中省属国有林场占10%,市属国有林场占15%,县属国有林场占75%。
林地面积8.7亿亩,现有职工75万人,其中在职职工48万人,离退休职工27万人。
开展国有林场改革,对于生态保护、林业建设、林场发展和职工就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林场改革是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需要。
国有林场拥有森林、草原、湿地和沙漠等多种自然生态系统,具备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种类资源,是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我国在国有林场内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300多个,约占全国森林自然保护区面积的40%,表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国有林场具有重要地位。
总之,搞好国有林场改革,对于促进国有林场更好地发挥其在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林场改革是增加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途径。
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共同责任。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护着地球碳平衡和人类生存。
国有林场是我国森林资源培育中最稳定的阵地、国家重要的森林资源战略储备和森林资源精华之所在,也是增加森林的碳储备量的重点和潜力所在。
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

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
随着国有林场改革的深入实施,森林经营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复杂而变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和应对,以推进森林经营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呢?
首先,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国有林场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有林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保障。
改革旨在消除考核指标过多、管理体制僵化、经营效益低下等症结,从而激发林场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经营效益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水平。
其次,我们需要切实加强森林经营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在改革的大背景下,森林经营工作的监管职责变得更加重要和关键。
我们要依法履行监管职责,认真加强对林场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切实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森林资源是地球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我们应该通过加强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提高森林经营活动的生态效益和生态质量。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森林经营工作的技术和管理创新。
森林经营工作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需要创新思维和敏锐的创新意识。
我们应该通过加强技术研究和管理创新,提高森林经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林场管理人员的发展和竞争力。
总之,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机遇和挑战。
我们应该把握机遇,化解挑战,注重管理和监督、保护生态和创新发展,推动森林经营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经济学论文关于国有林场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摘要: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启动国有林场改革试点。
目前,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正在河北、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南和甘肃7个省开展,原则上要求两年内完成;其它省区也从实际出发,以不同方式研究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系统研究思考国有林场改革有关问题,对于促进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大有益处。
关键词:国有林场改革发展问题对策正文:充分认识国有林场改革的重要意义国有林场是国家为加快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无林少林、荒山集中连片的地区建立的以造林为主的林业基层事业单位。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国有林场4855个,分布在31个省(区、市)的1600多个县,其中省属国有林场占10%,市属国有林场占15%,县属国有林场占75%。
林地面积8.7亿亩,现有职工75万人,其中在职职工48万人,离退休职工27万人。
开展国有林场改革,对于生态保护、林业建设、林场发展和职工就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林场改革是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需要。
国有林场拥有森林、草原、湿地和沙漠等多种自然生态系统,具备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种类资源,是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我国在国有林场内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300多个,约占全国森林自然保护区面积的40%,表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国有林场具有重要地位。
总之,搞好国有林场改革,对于促进国有林场更好地发挥其在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林场改革是增加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途径。
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共同责任。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护着地球碳平衡和人类生存。
国有林场是我国森林资源培育中最稳定的阵地、国家重要的森林资源战略储备和森林资源精华之所在,也是增加森林的碳储备量的重点和潜力所在。
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林场改革是改善城乡生活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的重大举措。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森林以其降解污染、改善小气候、增加森林景观、美化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独特功能,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走进森林、享受自然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
开展国有林场改革,必将有效推进国有林场发展,进一步改善1600多个县(市、区)的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更加良好的公共服务。
国有林场改革是促进林场摆脱困境的需要。
几十年来,国有林场一直扮演着生态脆弱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森林资源储备基地的角色。
由于林场可采森林资源下降,国家又实行限采伐制度,不少商品林改为公益林,致使许多林场木材产量减少,收入下降,还债困难。
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抓紧推进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
国有林场改革是维护社会公平,使林场职工共享发展成果的需要。
目前,一方面,广大林场职工担负着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从事着为社会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工作。
另一方面,全国80%的国有林场处于贫困状态,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林场职工实际收入每年仅1.4万元,远远低于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相当一部分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仍未得到有效保障。
林场职工的贡献与所得严重不对称。
如果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国家生态建设大局和林区社会稳定。
因此,国有林场改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国有林场改革的实践对于国有林场改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明确提出要深化国有林场改革。
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扩大国有林场改革试点。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要启动国有林场改革。
尽管中央没有出台统一的改革政策,但部分省区从当地实际出发,以不同方式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各地财政给予了大力支持。
湖南省从2007年开始,按照“进得来、缴得起、养的了、可衔接、能持续”的原则,将全省国有林场及其职工全部纳入了养老保险范围。
福建省国有林场通过财政补助的方式,参加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云南、江西、内蒙古等省区大力推进国有林场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通过财政补助的方式,将林场所办学校、医院、代管村镇等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大大减轻了林场负担。
山西、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积极实施国有林场转制,经费纳入预算。
这些改革措施,反映了国有林场健康发展对体制机制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这些省区广大林业工作者、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对林业发展改革问题的正确认识。
在各地改革相关工作稳步开展、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的同时,应对国有林场改革有关问题也在进行研究。
准确把握国有林场改革思路、方向和原则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是贯彻中央文件精神,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改善林区民生,促进国有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集体林地已经基本承包到户,集体林已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农民个人财产,集体林地和集体林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功能相应更加突出。
作为保护和管理国有森林资源的国有林场,要强化其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突出其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功能。
国有林场改革不是为了单纯的甩包袱和搞活林场经济,而是要通过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使这部分珍贵的国有森林资源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是国有林场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
我们认为,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从当前以及今后国有林场在我国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出发,将现有国有林场全部界定为公益型事业单位,明确其主要职能是保护和培育国有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
根据公益型事业单位改革要求,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分离办社会职能,重新核定事业编制。
在此基础上,经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国有林场人员经费和机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国有林场抚育采伐、森林旅游等经营收入上缴同级财政。
一是坚持公益性质,明确国有林场改革方向。
国有林场管理的8亿多亩的国有林地及其林地上的几十亿立方米木材蓄积,是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管理的重要的公共资源和资产。
从长远看,未来我国国有森林资源应当主要发挥生态功能和为社会公众提供社会服务职能,例如休闲、旅游等,使更多公民都能走进森林、接触自然、放松心情,这对于实现公民个人的内心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国有林地和森林资源对全体公民而言十分珍贵,坚持其国家所有、公共享有的特征非常必要,改革过程中应该保全这部分资源和资产,任何人不能随意处置国有林地和森林资源,尤其不能以改革的名义私分林地,或确权给小集团、部分人,导致本属公共所有的资源资产的流失,更不能通过私分和变卖等方式将其私有化。
总之,国有林场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特征,国有林场改革应坚持公益性取向。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省区还存在国有林场代管集体林地,甚至代管农村村组的情况。
对此,应该在符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求、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允许地方探索具体的经营机制。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
据统计,全世界国有森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70%以上。
国有林在世界各国的林业中所占比重不尽相同,所承担的目标也各有侧重。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开始弱化国有林的经济作用,转向强调国有林的生态作用。
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国有林场改革要把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作为优先目标,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
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促进新造林,扩大国有林地面积,促进森林抚育,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森林资源的综合经营和科学利用,因地制宜发展林业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丰富多样的森林产品和生态服务。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国有林场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长期以来,近50万的在职职工和27万退休职工,为国有林场建设和国有林培育付出了心血,改革过程中要把解决好职工社会保障、就业及危旧房改造等涉及林场职工切身利益问题放到突出位置。
四是遵循自然规律,确保林场经营体制与林木生长规律相契合。
林木生长具有长周期性,从种植到形成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获得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需要几代人长期持续不断的培育才能实现。
任何过分强调经济利益,特别是以追求短期利益为目标的体制机制设计,都不利于林木生长及生态公益效益的发挥,甚至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性利用。
因此,在国有林场改革过程中,需要建立与林木生长规律相适应的稳定体制机制,使之符合林木生长的周期特点。
国有林场改革的对策与建议通过推进国有林场改革,逐步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机制,规范运行管理,分离林场办社会职能,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稳步提高职工收入,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林场生态和社会功能明显增强。
一是实施事社分开,分离林场办社会职能。
把目前由林场承办的学校、医院等社会服务机构从林场剥离出去,交由当地政府管理。
一方面,使林场职工及子女能够享受社会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减轻林场办社会的负担。
二是理顺管理体制,合理设置内部管理机构。
按照“精简、高效、协调”的原则,结合国有林场实际,合理设置内部管理机构,强化资源资产、计划财务、生产经营等基础管理制度,严格考核机制。
三是创新经营机制,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把国有林场改革与解决职工就业和改善林场基础设施条件有机结合起来。
鼓励国有林场在确保生态和社会功能发挥的前提下增加经营收入。
四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国有林场自身效益。
一要积极探索公益林经营模式。
二要科学培育商品用材林。
三要调整产业结构。
五是加大投入力度,实施积极扶持政策。
一要将编制内人员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二要支持解决好国有林场职工基本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的缴费问题。
三要对国有林场发展营造林和森林抚育,发展林下种养殖业以及林地管护给予支持。
四要以棚户区改造工程为契机,支持国有林场危房改造,分期分批解决职工住房,彻底改善职工生活居住条件。
六是实行科技兴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有计划地采用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和现代林业管理手段,保护培育森林、开发利用资源、建设管理林场。
重点抓好现有林场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科学编制林场发展规划和经营方案,加强经营管理,集约经营森林,逐步使国有林场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此外,加强国有林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开展以岗位培训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干部培训,积极引导林场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促进国有林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七是严格依法治林,加大林业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由于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呈高发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