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年全国卷新课标1地理考点分布
2010到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I地理试题统计分析

2010到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I地理试题统计分析摘要:历年地理高考真题蕴含了大量重要知识点,其中包含重点地理知识,当然也不乏众多的基础知识,分析高考真题不仅可以明确高考题型的走向,还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川高考改革方案明确,2016年高考四川采用全国卷,因此,分析文综全国卷的相关内容对高中教学和考前复习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高考;地理试题;统计分析一、2010年至2015年高考课标文综全国卷I“地球上的水”统计在高考课标全国卷I中,选择题1到11题为地理试题,每题4分,共44分;非选择题36题和37题为地理试题,共46分;选做题共3道,每道10分。
地理试卷共计100分。
由表可知,近六年,除2014年,其他年份的地理高考试题均对水资源这部分知识有不同程度的考查,其中比重最大的为选择题。
试题考查内容生活化气息浓厚,特别是2015年的两道选择题,考查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将相互联系的水体与人类社会相链接,试题材料极具新颖性和独特性。
由该表还能看出,在有关该知识考查的年份中,出现最多的形式是选择题。
该题型一般通过材料,形成一组试题,题目难度依次递增,既让学生体会到了试题的难易梯度,又让题目整体具有层次性。
在简答题中,如果要考查该知识,通常在简答题的小题中出现。
说明在之后的考试中,该知识将更多地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偶尔在简答题中呈现,个别情况会在选做题中考查。
二、“地球上的水”在试卷中所占比重统计分析通过图可看出,近六年来,高考题关于地球上的水知识的考查2011年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8%。
2011年,该知识的考查形式是非选择题(第36题)。
虽然该知识在2011年只有一个题型,但是,该题分为3个小题,总分值较重。
此题通过某岛国的一小段材料以及该岛国区位图和气候资料,考查了学生对淡水资源分布知识的记忆,再通过材料,链接水资源知识与实际生活,让学生总结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方式。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地理试卷分析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地理试卷分析纵观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试题都体现了稳中求新、求变、求活的特点。
2010年文综全国卷(I)试题设计的导向性明确,紧扣考试大纲的目标与能力要求,突出素质教育的能力目标与具体要求,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充分体现出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目标的考查方向。
试卷的总体结构、题型、题量以及地理学科所占的分值基本保持稳定,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对今后的教学与复习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试卷基本情况1.试卷题型结构和分值2.考点分布二、试卷分析从今年的地理高考试题看,考点主要分布在:国土整治、等温线判读、区位条件分析、地球运动和光照图、河流水文特征及影响分析、气候特征描述。
试题易、中、难比例较合理,没有出现偏题、怪题现象。
总体上,今年的地理高考试题与往年相比,有如下特点:1.注重基础,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理解与运用从“继承、稳定”的角度看,2010 年地理试题继承了全国文综卷地理试题的基本题例,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善用图表、重视区域,体现了五个不变: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没有变,采用围绕中心问题的题组设问方式没有变,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考方向没有变,注重对学科内综合、知识灵活运用、地理思维过程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没有变,体现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实践性、图像语言特点的宗旨没有变。
2.突出能力从“求变、创新”的角度看,2010 年的地理高考试题与往年相比有两个变化:地理图表力求丰富多变,试题内容渗透新课标的理念。
地理试题突出考查了学生基本的地理能力:(1)根据题干文字描述和选项要求,考查地图的空间联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分析与判读能力。
(2)运用区域地理空间定位的方法,正确判读地理位置的能力。
(3)根据图表进行定量分析与判读地理事物的能力。
(4)区域综合分析能力。
3.考点过分集中,人文与自然地理所占比例不均衡今年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所占权重明显失衡。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减小了地表径流,可有效起到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雨水
第9页(共23页)
花园的核心功能.
甘德国际机场(如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 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 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 4~6 题.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第2页(共23页)
9.(4 分)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资源量不足 B.破坏环境
C.成本过高
) D.市场需求不足
如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 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 10~11 题.
10.(4 分)1975~2004 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11.(4 分)推测 1992~1997 年期间( )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B.60°N
C.53°N
D.40°N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如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 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 7~9 题.
7.(4 分)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全国一卷地理高考题知识点分布图3年

地理全国1卷高考考点四年对比全国2卷全国3卷二、高频考点分布可以看出,选择题高频考点有:地球和地图、大气与气候、水循环和洋流、工业、农业与交通、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题第36题考查的热点(1)、(2)、(3)小题分析当地地理现状形成的原因,第(4)小题相对开放性较高,多半带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支持或反对);第37题区域现状、地理位置、分布现状、现状成因。
三、试题特点和命题规律1、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渗透价值观2016年地理试题延续了新课标卷的一贯特点,选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素材,设置新颖的情境,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逐步分析信息,通过分小题设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考生用所学的知识一步一步地探索完成。
如综合题第36题,以茉莉为中心问题,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广西横县茉莉种植的优势条件;再从区域内部的差异性角度分析茉莉种植在地势较高的旱地的原因,传承了新课标卷“小切口、小步走、自然原因入题”的命题特点;然后从茉莉种植过渡到茉莉加工,分析茉莉花茶厂众多的原因,从农业到工业,实现了产业的融合;最后从点到面,如何将横县茉莉花茶产业模式向其他贫困落后地区推广,加快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最后一问清晰地体现了本题的命题意图。
2、“新知识”多,信息量大,突出学习能力的考查“新知识”简单地说就是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及教材中没有出现的“知识点”,在2016年地理试题中出现了贝壳堤、磷累积量、茉莉、熊、高位虾池等“新知识”。
考生在做此类试题时,首先需要通过文字、图像先理解这些“新知识”,并将其与已有知识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其次,运用新建构的知识结构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由于该类试题既考查考生考试现场的学习能力,又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试题的综合性与灵活性较强,难度也较大,区分度较高。
如第11题,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找出影响磷累积量的因素,并结合川西某山地东坡自然环境的垂直变化,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近5年(2012-2016年)全国卷新课标1地理考点分布表

8 7题:中国空间(流 域)定位(汉水谷地 区域含义(包括空间 ,黄淮平原)(4分) 定位)
1题:中国区域特征 (太阳能丰富区)(4 分)
4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 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 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 护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 件;开发建设的基本 内容;综合治理的对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 、布局特点、问题;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 与途径
8
4
3题:正午太阳高度角 、影长与塔高(4分)4Fra bibliotek大气运动
37(1)非洲维多利亚 36(2)风力搬运—— 湖所处地区的地形(6 青藏铁路错那湖路段 分) 东北部冬春季就地起 沙的原因(5分) 5 总计 9题:风向的判断(4 1题:太阳辐射丰富区 大气受热过程 分) 2题:太阳能电站影响 (8分) 37(1)(南美南太平 4题:气候成因——降 洋沿岸的低纬度地 水差异的主导因素(4 区)世界气候的分布 分)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 和成因——干旱(10 36(1)寻找“最佳避 布、移动规律及其对 寒地”攀枝花1月份平 气候影响 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 6题:气候(气温)特 征(4分) 10-11题:低气压天气 系统(8分) 36(2)寻找“最佳避 寒地”攀枝花1月份天 气特征(6分) 30 8
26 11题:中国空间定位 (通过天气系统定位 东南丘陵)(4分) 5题:世界空间地位 (通过区域特征定位 北美太平洋沿岸)(4 2题:中国区域特征 8题:世界区域特征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 不同区域自然、人类 (中国农业)(4分) (通过人口年变化率 活动 活动的差异 定位美国)(4分)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 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 方式的影响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 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 境的影响 8 12 总计
高考考点分布地理4

8
12
4
4 37(1)青藏高原 与东北多年冻土 的成因对比。(8 分) 37 (2)路基不稳定 原因对比。(8 分) 37 (3)分析热棒工 作原理及倾斜设 置的原因。(8 分)
37(3)(4)维 多利亚湖尼罗河 鲈鱼迅速繁殖对 当地渔业资源及 捕捞业的影响, 对维多利亚湖沿 岸地区经济发展 的贡献(6+6分)
2题:改革开放以 来,工业化、城 市化对太湖平原 商品粮基地的影 响(4分) 4 12
22
46
2011年
8
4
区域存在的环境 与发展问题及其 产生的危害以及 有关的治理保护 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 条件;开发建设 的基本内容;综 合治理的对策措 施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农业生产的 条件、布局特点 区域可持续发展 、问题;农业持 续发展的方法与 途径
10-11题:农业发 展与水资源(8 分) 37 (2)广西桑蚕业 迅速发展优势。 (6分)37(3) (开放性题)贵 州可否大力发展 桑蚕业理由。(6 分)
36(1)美国大盐 湖盛产卤虫原因 。(6分)36 (2)早年卤虫产 业规模较小的原 因。(4分) 36(3)水产养殖 业快速发展的原 因及其对大盐湖 卤虫产业发展的 影响。(8分) (4)是否继续在大 盐湖发展卤虫捕 捞业。(4分) 37(1)(2) (3)沙特阿拉伯 国际磷酸盐工业 中心的优势条件 分析,需克服不 利地理条件, (开放性题)两 地加工磷酸盐矿 石造成的污染危 害的对比分析 (8+8+6)
2012年
7题:中国空间 (流域)定位 (汉水谷地 ,黄 淮平原)(4分)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11题:中国空间 定位(通过天气 系统定位东南丘 陵)(4分) 5题:世界空间地 4题:甘德国际机 位(通过区域特 场的形成主要因 征定位北美太平 素(4分) 洋沿岸)(4分) 2题:中国区域特 8题:世界区域特 1题:中国区域特 征(中国农业) 征(通过人口年 征(太阳能丰富 (4分) 变化率定位美 区)(4分) 国)(4分)
2010年全国地理试卷综合分析详解

2010年全国卷Ⅰ地理试卷分析兰州成功学校地理教研组蒲胜纵观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试题都体现了稳中求新、求变、求活的特点。
2010年文综全国卷(I)试题设计的导向性明确,紧扣考试大纲的目标与能力要求,突出素质教育的能力目标与具体要求,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充分体现出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目标的考查方向。
试卷的总体结构、题型、题量以及地理学科所占的分值基本保持稳定,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凸显地理学科在文科综合中“瓶颈”的作用。
试卷的总长度维持稳定,但增加了高难度的组题,考生审题和时控把握的困难明显增加,综合题学生感觉好答,但要答好不易。
总的看来,考查学生能力的“活”题较多。
试卷充分展示了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着重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对今后的教学与复习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试卷基本情况1、试卷题型结构和分值题号分值考纲材料呈现方式知识和能力要求1 4国土整治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国土整治中所采取的措施(生物)以及植物对土壤环境的适应性2 4 国土整治中所采取的措施(工程)以及引淡淋盐对盐碱地的改造3 4 网络商业模式公司(新的商业模式)网上商业公司的企业组织图、经营网络图网络商业公司在商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4 4 新商业模式的运营平台5 4 区位选择区位选择的原则6 4 温差某城市南北方向的等温线分布图等温线的的判读7 4 气温变化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8 4 城市热岛效应对热岛效应概念的理解和应用9 4 纬度判读空间投影纬线与晨昏线的局部图空间投影点位置判读10 4 季节判读利用晨昏线判读季节11 4 天体位置投影判读空间不同位置对地面投影图形状的判读36 12(1)影响农作物种植的因素法国罗纳河流域等值线图和下游缓斜平原鹅卵石、葡萄树景观要求认真审题,仅要求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答题8(2)外力作用的沉积物缓斜平原物质来源16 (3)气候类型、特点以及冲积物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图该小题分值太大,一题4问,问问相连,学生难以拿到高分。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及解析全国卷1

故选:B。 【点评】水循环中蒸发、下渗、地表径流等主要环节的发生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探讨水循环有关地理原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
3.(4 分)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空运输的相关知识.
5.(4 分)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10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考点】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22: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航
空运输的相关知识.
6.(4 分)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 650 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 小时候后
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
A.66.5°N
B.60°N
C.53°N
D.40°N
【考点】1J: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菁优网版权所有
11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如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 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 7~9 题.
7.(4 分)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49: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1:特征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4:利用地理事实;51F: 自然灾害.
2010年高考全国卷大纲地理

2010年高考全国卷大纲:地理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1.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关系太阳系概况。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能量的来源。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轴。
两极。
经线。
本初子午线。
经度。
赤道。
纬线。
纬度。
经纬网及其意义。
东、西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的划分。
高、中、低纬的划分。
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时区的划分。
日界线。
国际标准时间。
北京时间。
区时的应用。
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4)宇宙探测宇宙探测的意义。
宇宙探测的现状。
2.大气(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
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对流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的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3)大气降水降水的时间变化。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4)天气、气候与人类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
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5)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
3.海洋(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洋流。
洋流的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
(3)海洋环境保护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
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4.陆地(1)陆地的组成要素和地壳变动主要造岩矿物。
三大类岩石。
全国新课标1卷2010至2015年数学(理)科高考试题考点分布表

选择 题
7
程序框 运算求 选择 图 解能力 题
3
程序 框图
运算 选择 求解 题 能力
6
推理 程序框 选择 论证 图 题 能力
5
程序框 推理论 选择 图 证能力 题
7
程序 框图
推理 选择 论证 题 能力
9
运算 程序 求解 框图 能力
全国新课标1卷近六年数学(理)科高考试题考点分布表
2010年 序 模块 号 知识点 能力要求 题型 题号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考查 考查 考查 题型 题号 知识 能力 能力 点 考查 考查知 考查能 题型 题号 知识 识点 力 点 考查 考查 考查知 考查 考查知 考查能 题型 题号 题型 题号 题型 题号 知识 能力 识点 能力 识点 力 点
8Hale Waihona Puke 平面向 推理论 选择 量共线 证能力 题
10
平面 向量 数量 积
全国新课标1卷近六年数学(理)科高考试题考点分布表
2010年 序 模块 号 知识点 能力要求 题型 题号 ①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能用自然语言、 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①理 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②在具体情 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 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 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③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 射的概念.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 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 简单应用(函数分段不超过三段).④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 (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⑤会运用基本初等 函数的图像分析函数的性质.①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②理解 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③理解 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会画 底数为2,3,10,1/2,1/3的指数函数的图像.④体会指数函数是一 类重要的函数模型.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 式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 作用.②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 特殊点,会画底数为2,10,1/2的对数函数的图像.③体会对数函数 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④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①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②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①结合 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 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①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 长特征,结合具体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 数类型增长的含义.②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 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考查 考查 考查 题型 题号 知识 能力 能力 点 考查 考查知 考查能 题型 题号 知识 识点 力 点 考查 考查 考查知 考查 考查知 考查能 题型 题号 题型 题号 题型 题号 知识 能力 识点 能力 识点 力 点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卷)(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28~30题.1.(4分)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2.(4分)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3.(4分)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如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4~5题.4.(4分)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A.2019年,2066年B.2066年,2019年C.2001年,2019年D.2001年,2066年5.(4分)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B.职业构成C.性别构成D.年龄构成下表是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完成6~8题.发展阶段时间方式①产品“走出去”1991~1997年接收订单,代工生产②销售“走出去”1998~2001年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③品牌“走出去”2001~2003年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④资本“走出去”2003年~至今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6.(4分)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A.开拓国际市场B.建立品牌形象C.吸引国外资金D.降低生产成本7.(4分)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A.降低劳动成本B.增强集聚效应C.便于产品销售D.便于原料运输8.(4分)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A.市场B.资金C.原料D.技术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9~11题.9.(4分)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A.50 mm B.150 mm C.200 mm D.250 mm 10.(4分)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4分)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0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1~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2题,共46分)12.(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13.(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二)选考题请考生在第14、15、16、17四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全国高考命题(课标1卷)地理考点分布统计(2013——2015)

3、判断工业污染的轻重并分析原因
37(1)
37(2)
37(3)
8
8
6
22
选考地理
旅游地理
应对旅游自然环境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及理由
42
10
10
自然灾害
地震后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43
10
环境保护
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44
10
等值线
选择题
1、等值线:(等高线)对交通线路选址的影响
4
8
4
16
选考地理
旅游地理
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
42
10
10
自然灾害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43
10
环境保护
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44
10
等值线
选择题
1、等值线(等温线)对海冰分布及面积的影响
7—9
12
12
36(1)
37(1)
37(2)
37(3)
6
8
8
8
30
人文地理
(必修2)
选择题
1、影响交通(机场)的因素及原因
4—5
8
8
综合题
1、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2、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3、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36(2)
36(3)
36(4)
4—5
二、2014年全国卷(新课标1)地理考点分布及分值统计
地理模块
题型
考查的考点
近6年(2010-2015年)全国卷新课标1地理考点分布

8、9题:工业结构调 整的变化特点(8分) 36(1)(2)(3)越 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 的原因,凭祥成为我 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 的区位优势及家具生 产相关企业在凭祥集 聚的原因。(6+10+6 分)
农业或工业生产 活动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
36(3)水产养殖业快 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 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的影响。(8分) (4)是否继续在大盐湖 发展卤虫捕捞业。(4 分)
农业区位因素; 主要农业地域类 型的特点及其形 成条件
6-8题:工业区位及产 1、2题:工业区位选 业转移(12分) 择及工业地域联系(8 分) 生产活动 37(1)(2)中国大 与地域联 工业区位因素; 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 系 工业地域的形成 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条件与发展特点 分析吸引制造业企业 总部的优势条件。 (8+10)
2014年
总分值:24 题量:4 小题分值:6+5+7+6 青藏铁路错那湖路段 东北部冬春季就地起 沙的沙源及原因,风 沙对铁路及运行列车 的危害,防止措施。
2015年
总分值:22 题量:4 小题分值:6+4+8+4 美国大盐湖盛产卤虫 原因,早年卤虫产业 规模较小原因,80年 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 速发展原因及对卤虫 产业的影响,(开放 性题)可否继续在大 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 。 总分值:24 题量:3 小题分值:8+8+8 青藏高原与东北多年 冻土的成因对比,路 基不稳定原因,分析 热棒工作原理及倾斜 设置的原因。
9题:海洋环境资源目 前没有大规模开采的 原因(4分)
自然环境 对人类活 汕头市金禧中学刘伟宏整理 动的影响 重大自然灾害发 生的主要原因及 危害 总计 8
高考考点分布 近六年地理新课标1卷 2

2010年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 要环节;水循环的 地理意义 水循环和洋流
2011年
36(1)分析新加 坡淡水资源严重不 足(8分)
世界洋流分布规 律;洋流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 总计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 相互作用;地理环 境的整体性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与差异性 地理环境的分异规 律 地理环境的非地带 性分布规律及影响 因素 总计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 交通线路分布的影 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 类活动的影响
人口与环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 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 合理容量的区别 总计 8
)全国卷新课标1地理考点分布表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1-3题:雨水花园 各层的作用及核心 功能(12分) 4、5题:湖泊对河 流水文的影响(8 分) 37(2)农 业用水的补给水源 (6分) 36(1)水文—— 青藏铁路错那湖路 段东北部冬春季就 地起沙的沙源(6 分)
10-11题:移民人 数及其占总人口比 例的变化(移民人 数/移民人口比例= 总人口)(8分)
8
14
6 12 7-9题:主要考察 提取数据和对比数 据的能力;含氮化 物浓度对生物的影 响(12分) 6题:山脉西坡山 麓的自然植被(4 分)
4
12
9题:海洋环境资 源目前没有大规模 开采的原因(4 分) 36(3)(4)风沙 对铁路及运行列车 的危害(7分), 防止措施(6分) 13 4 7-8题:人口年变 化率(8分)
36(2)建坝前后 坝内水域水的咸淡 变化及其原因(12 分) 20
10-11题:农业发 36(1)(3)分析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 展与水资源(8 新加坡淡水资源严 动的影响 存与发展的意义 分) 重不足及措施 (8+6分) 11题:洪涝灾害对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 铁路的危害(4 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分) 总计 8 18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 4-5题:人口变化 的主要特点及地区 及影响(8分) 分布 人口与环境
地理高考题出题点《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分析表2010-2015》

*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措施
干旱和半干旱区减少蒸腾的措施
渤海海冰(淡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限制性因素减少河流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
美国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的不同阶段
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
美国某城市人口迁移状况
中国省区间人口迁移及其带来的影响
移民带来的人口增长
水资源对城镇分布的影响
城市周边“握手楼”反映的城市化问题
*桑蚕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巴西大豆生产的优势条件
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原因
鲜切玫瑰花生产的区位优势比较
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美国大盐湖盛产卤虫、产业规模由小到大的原因农业地域类型及形成因素
土壤中的地膜的环境影响
种植速生桉对当地其他植被的影响
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
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
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
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
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2010-2015年全国卷1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0-2015年全国卷1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2010年36.(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12分)等雪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摄氏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摄氏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6分)甲地雪期比乙地地雪期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
(8分)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更多受到人类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
37.(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
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
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
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
图6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
(8分)①全国总产量增长较快:传统主产区中,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发展迅速,成为最大的桑蚕养殖省区;其余省区(大于0.1吨)多数有发展,只有新疆减产较大。
②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总产量2000年以东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
总分值:24 题量:4 小题分值:6+5+7+6 青藏铁路错那湖路段 东北部冬春季就地起 沙的沙源及原因,风 沙对铁路及运行列车 的危害,防止措施。
2015年
总分值:22 题量:4 小题分值:6+4+8+4 美国大盐湖盛产卤虫 原因,早年卤虫产业 规模较小原因,80年 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 速发展原因及对卤虫 产业的影响,(开放 性题)可否继续在大 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 。 总分值:24 题量:3 小题分值:8+8+8 青藏高原与东北多年 冻土的成因对比,路 基不稳定原因,分析 热棒工作原理及倾斜 设置的原因。
农业区位因素; 主要农业地域类 型的特点及其形 成条件
6-8题:工业区位及产 1、2题:工业区位选 业转移(12分) 择及工业地域联系(8 分) 生产活动 37(1)(2)中国大 与地域联 工业区位因素; 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 系 工业地域的形成 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条件与发展特点 分析吸引制造业企业 总部的优势条件。 (8+10)
自然环境 36(3)流水侵蚀—— 10题:流水沉积—— 中的物质 运动和能 地表形态变化的 融雪侵蚀作用对地理 堆积物来源(4分) 环境的影响(8分) 量交换 内、外力因素 总计 大气受热过程 1题:气候成因——水 汽来源(4分) 8 4
37(1)(南美南太平 4题:气候成因——降 洋沿岸的低纬度地 水差异的主导因素(4 区)世界气候的分布 分) 和成因——干旱(10 分) 全球气压带、风 2题:气候成因——洪 36(1)寻找“最佳避 带分布、移动规 灾出现气温、降水与 寒地”攀枝花1月份平 律及其对气候影 常年的对比(4分) 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 大气运动 响 分) 9题:气候(降水量) 36(1)新加坡气候特 6题:气候(气温)特 特征(4分) 征(2分) 征(4分) 36(2)降雪量、雪期 概念的理解与分析(6 分) 3题:天气系统及其运 10-11题:低气压天气 系统(8分) 锋面、低压、高 行状况(4分) 36(2)寻找“最佳避 压等天气系统的 寒地”攀枝花1月份天 特点 气特征(6分) 22 2 14 30 8 总计
36(1)分析新加坡淡 4、5题:湖泊对河流 水资源严重不足(8 水文的影响(8分) 分) 37(2)农业用水的补 给水源(6分) 36(2)建坝前后坝内 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 其原因(12分) 20 14
36(1)水文——青藏 铁路错那湖路段东北 部冬春季就地起沙的 沙源(6分)
6 7-9题:主要考察提取 数据和对比数据的能 力;含氮化物浓度对 生物的影响(12分) 6题:山脉西坡山麓的 自然植被(4分)
8、9题:工业结构调 整的变化特点(8分) 36(1)(2)(3)越 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 的原因,凭祥成为我 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 的区位优势及家具生 产相关企业在凭祥集 聚的原因。(6+10+6 分)
农业或工业生产 活动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
36(3)水产养殖业快 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 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的影响。(8分) (4)是否继续在大盐湖 发展卤虫捕捞业。(4 分)
3题:正午太阳高度角 、影长与塔高(4分)
4 37(1)非洲维多利亚 36(2)风力搬运—— 10-11题:黄河三角洲 湖所处地区的地形(6 青藏铁路错那湖路段 近岸海域海底流水侵 分) 东北部冬春季就地起 蚀、淤积变化及其原 沙的原因(5分) 因(8分) 5 8 9题:风向的判断(4 分) 1题:太阳辐射丰富区 37(3)分析热棒工作 2题:太阳能电站影响 原理及倾斜设置的原 (8分) 因。(8分)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7题:中国空间(流 11题:中国空间定位 域)定位(汉水谷地 (通过天气系统定位 ,黄淮平原)(4分) 东南丘陵)(4分) 5题:世界空间地位 4题:甘德国际机场的 (通过区域特征定位 形成主要因素(4分) 北美太平洋沿岸)(4 分) 2题:中国区域特征 8题:世界区域特征 1题:中国区域特征 (中国农业)(4分) (通过人口年变化率 (太阳能丰富区)(4 定位美国)(4分) 分)
4
8
12
4
4 37(1)青藏高原与东 北多年冻土的成因对 比。(8分) 37(2)路基不稳定原 因对比。(8分) 37(3)分析热棒工作 原理及倾斜设置的原 因。(8分)
区域能源、矿产 资源的开发与区 域可持续发展的 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 市化的推进过 程;产生的主要 问题及解决措 小计 遥感在资源普查 、环境和灾害监 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在 地理信息 定位导航中的应 技术的应 用 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 城市管理中的功 能 数字地球 总计 20
2012年
总分值:22 题量:3 小题分值:6+10+6 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 口的原因,凭祥成为 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 地的区位优势及家具 生产相关企业在凭祥 集聚的原因。
2013年
总分值:22 题量:3 小题分值:8+6+8 寻找“最佳避寒地” 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 较高的原因、天气特 征、大气污染的成因 。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7-8题:人口年变化率 (8分)
2014年
2015年
10-11题:移民人数及 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 化(移民人数/移民人 口比例=总人口)(8 分)
8
8 6题:城市分布的影响 区位因素(4分)
4 36(1)美国大盐湖盛 产卤虫原因。(6分) 36(2)早年卤虫产业 规模较小的原因。(4 分)
4
12
9题:海洋环境资源目 前没有大规模开采的 原因(4分)
自然环境 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 重大自然灾害发 生的主要原因及 危害 总计 8
近6年(2010-2015年)全国卷新课标1地理考点分布表
2010年 2011年
11题:洪涝灾害对铁 路的危害(4分)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36(3)(4)风沙对 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 害(7分),防止措施 (6分) 13 4
2014年
2015年
等值线图判读
12 总计 地球所处宇宙环 境 太阳对地球影响 宇宙中的 地球 地球运动的地理 意义 地球圈层结构及 主要特点 总计 地壳物质循环
12
8
6题:距离计算(4 分) 4题:等高线地形图与 7-8题:通过渤海及附 交通线的选择(4分) 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等值线分布 图,考查了海陆位置 、纬度对海冰形成(8 分) 4 12
2015年
18
近6年(2010-2015年)全国卷新课标1地理考点分布表
2010年
不同人口增长模 4-5题:人口变化及影 式的主要特点及 响(8分) 地区分布 人口与环 人口迁移的主要 境 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 口合理容量的区 别 8 总计 城市的空间结构 及其形成原因 不同规模城市服 城市的空 务功能的差异 间结构和 城市化的过程和 城市化 特点;城市化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 或城市的影响 总计 10、11题:农业发展 3-5题:(巴西大豆) 1、3题:农业发展特 与水资源(8分) 农业区位、农业生产 点(8分) 37(2)广西桑蚕业迅 及区域对比(12分) 速发展优势。(6分) 37(3)(开放性题) 贵州可否大力发展桑 蚕业理由。(6分) 1题:情人节期间,哥 伦比亚对比美国生产 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 然条件(4分) 3题:与哥伦比亚相 比,墨西哥开拓美国 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 (4分) 37(2)(3)(4)维 多利亚湖有利于尼罗 河鲈鱼繁殖的自然条 件, 尼罗河鲈鱼迅速 繁殖对当地渔业资源 及捕捞业的影响,对 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 经济发展的贡献 (6+6+6分) 37(1)沙特阿拉伯国 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 优势条件分析(8分) 37(2)需克服不利地 理条件(8分)
36
综合题考 察区域
37
总分值:20 题量:3 小题分值:8+6+6 中国桑蚕产量分布, 发展特点,广西桑蚕 业迅速发展优势, (开放性题)贵州可 否大力发展桑蚕业理 由。
37(1)青藏高原与东 北多年冻土的成因对 比。(8分) 37(2)路基不稳定原 因对比。(8分)
23 1-3题:雨水花园各层 的作用及核心功能 (12分)
水循环的过程和 主要环节;水循 水循环和 环的地理意义 洋流 世界洋流分布规 律;洋流对地理 环境的影响 总计 地理环境各要素 的相互作用;地 理环境的整体性
人类与地 理环境的 可持续发展的基 协调发展 本内涵;协调人 地关系的主要途 径
36(3)攀枝花大气污 37(3)(开放性题) 染的成因(8分) 两地加工磷酸盐矿石 造成的污染危害的对 比分析(6分) 37(3)(开放性题) 干旱区是否应该大力 发展芦笋种植。(8 分)
人类与地 理环境的 协调发展
生产活动中地域 联系的重要性和 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 布局的变化对聚 落空间形态和商 业网点布局的影 响 44 总计 人地关系思想的 历史演变 人类所面临的主 要环境问题
2题:哥伦比亚向美国 5题:铁路修建的目的 4题:甘德国际机场的 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 (4分) 形成主要因素(4分) 用的交通运输方式(4 5题:甘德国际机场衰 分) 落的主要原因(4分) 38 38 30 20 30
12
自然环境 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分异 与差异性 规律 地理环境的非地 带性分布规律及 影响因素 总计 地表形态对聚落 及交通线路分布 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对人类 10-11题:农业发展与 36(1)(3)分析新 对人类活 生存与发展的意 水资源(8分) 加坡淡水资源严重不 动的影响 义 足及措施(8+6分)
近6年(2010-2015年)全国卷新课标1地理考点1年
8
2012年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