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解析
县级公共图书馆是当地居民获取知识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体现当地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其主要职能就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居民对文化知识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而县级公共图书馆作为本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机构,必须要转变观念、拓宽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才能更好的传播知识,为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下是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就在现代社会,如何提升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阐述一些自己的观点。

1 坚持公益性,提升服务理念
公共圖书馆与其他盈利性咨询机构的本质区别就是在于它是完全公开的、免费的、公益的、全民开放的。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公共图书馆更要坚持公益性原则,提升其服务理念,面向全民开放,将原有的以图书为中心的管理观念,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

公共图书馆应该突破层级限制,对所有人(包括城镇居民、农民、学生、工人等)平等开放,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获取文化知识的权利;另外,公共图书馆还应该推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尊重读者,关爱读者,从而与读者建立起一个平等、亲切、相互沟通的关系,让读者有一个轻松自然的学习知识的心情。

将让读者满意作为服务追求的第一目标,将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作为第一准则,不但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图书馆在当今社会中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县级公共图书馆主要是为广大读者提供文化信息服务,满足他们对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需求。

但是,县级图书馆的读者层次复杂,文化差异大,对知识的需求具有多样性,这就给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所以,图书馆必须要对读者的各种需求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不同需求类型的读者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信息服务,让这种服务在普遍性的基础上更具针对性。

2 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相当广泛,图书馆管理工作当然也不列外。

当今,网络已经深入到广大人民的生活、生产、工作中,公共图书馆要想更好、更快捷、更有效的为人民提供文化服务,就应该充分利用现代
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首先,应该加大图书馆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电子阅览室等,实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数字化,提升图书馆的社会效益;第二就是创建一个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当今是一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若县级公共图书馆依然沿用原有的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显然是不能满足现代城乡广大读者的需要,因此,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建立一个数字化信息平台,更快捷、更有效服务于大众;第三就是实现资源共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政府为广大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举措,是保证广大民众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县级图书馆更好的服务于社区、农村的一个新平台。

把优秀的、有价值的、适时的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整合为一体,通过互联网覆盖辖区内的每一个乡镇、村落、社区等基层文化网点,让文化服务工作挣脱时间、空间、地域的局限,将更多、更好的文化信息更快、更具针对性的传播给广大人民,进一步满足了人民对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文学、文艺等方面的需求,从而提升人民的文化思想素质,满足人民的文化精神文明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开辟了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新的空间。

3 将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基层
城镇居民及农民是组成县区的主体,也是县级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因此,提升本县区的城镇居民及农民的文化思想素质是县级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县级图书馆只有深入基层,切实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才可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

3.1 服务于社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也随着逐渐的提高,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如何充分发挥县级图书馆的社会职能,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是近年来图书馆服务工作者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笔者以为呢,图书馆工作必须要基于社区、深入社区、服务于社区,以传播文化知识为主导,丰富文化服务的形式,在工作中积极大胆的尝试、改革,推行新的服务机制,着力于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

第一,可以建立图书联盟。

县图书馆可以牵头倡导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的图书室组建一个资源共享的图书联盟。

并定期的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比如,图书交流、技术培训等,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更加广阔、更加方便的获取知识的环境;第二,可以建立联动机制。

以图书联盟为载体,建立一个图书流动机制。

设立服务站,定期将各个联盟单位的图书进行交流,以满足不同区域的人们的需要。

甚至还可以建立一个流动的服务站,不定期的为居委会图书
室提供上门服务,更好的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效益。

还可以定向的为一些特定的读者提供定向的服务,比如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向他们提供一些急需的文献资料及文化信息,帮助他们可以更好的完成各自领域的研究、推广等工作;第三,做好文化宣传、文化娱乐等活动。

县级图书馆可以与文化局、教育局、企事业单位等单位联合展开文化宣传活动,充分营造一个全民读书、全民学习、全民参与的文化氛围。

通过文化宣传活动向广大人民推荐好书、新书、新的文化信息、新的科技,激发他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及读书的欲望;另外,还可以与其他单位联合举办知识讲座、征文竞赛、书法比赛、摄影展览、文艺演出等文化娱乐活动,提高人民读书的兴趣;第四,开创优秀图书服务站的评选。

县图书馆可以牵头制定社区图书服务站的标准及评优机制,每一年对社区图书服务站的服务质量进行考核评比,对那些服务质量优秀的服务站予以奖励,从而提高社会图书服务站的服务质量。

3.2 服务于乡村
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县级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必须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积极参与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为广大农民提供文化服务。

笔者认为农村文化服务工作应该要积极主动的推荐、引导,有针对性的为他们提供一些实用的文化服务工作,对于他们最需要、最匮缺的文化知识最好能够提供上门服务,服务到家。

比如:配送实用技术图书,将农民最需要的先进的种养技术,以及加工、流通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实用技术丛书配送至中心户;配送好法律图书,现代农民必须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以指导生产经营活动;配送好精神文明图书,目的就是大力倡导农民提高道德素质,逐步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东来.整合资源传播知识建立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J].图书馆论坛,200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