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锰(MnCO3)是理想的高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酸锰(MnCO3)是理想的⾼性能强磁性材料,也是制备Mn2O3、MnO2等锰的氧化物的重要原料,⼴泛⽤于电⼦、化⼯、医药等⾏业.⼀种制备MnCO3的⽣产流程如下图所⽰.
已知⽣成氢氧化物的pH和有关硫化物的Ksp如下表:
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其中含有铁、铝、硅的氧化物和少量重⾦属化合物杂质,SO2来⾃⼯业废⽓.流程①中主要发⽣的
反应有:MnO2+SO2MnSO4,2Fe3++SO2+2H2O2Fe2++SO42-+4H+.
(1)流程①中所得MnSO4溶液的pH⽐软锰矿浆的pH________(填“⼤”或“⼩”),该流程可与________(填⼯业⽣产名称)联合,⽣产效益更⾼.
(2)反应②的⽬的是将溶液中的Fe2+氧化成Fe3+,其离⼦反应⽅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这样设计的⽬的和原理是________.
(3)反应②所得的含有MnSO4溶液中,c(Mn2+)=10-6 mol/L,c(Cu2+)=10-10 mol/L,c(Pb2+)=10-10 mol/L,在反应③中加⼊的Na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反应③中碳酸钙的作⽤是________.
(4)反应④发⽣的化学反应为:MnSO4+2NH4HCO3MnCO3↓+(NH4)2SO4+CO2↑+H2O.反应中通常需加⼊稍过量
的NH4HCO3,且控制溶液的pH为6.8~7.4.加⼊稍过量的NH4HCO3的⽬的是________,溶液的pH不能过低的原因
是________.
(5)软锰矿中锰的浸出有两种⼯艺:
⼯艺A:软锰矿浆与含SO2的⼯业废⽓反应;⼯艺B:软锰矿与煤碳粉混合,焙烧后加稀硫酸溶解.其中⼯艺A的优点
是________.(答对1个即可)
答案:
解析:
答案:(1)⼩ ⼯业制备硫酸
(2)MnO2+2Fe2++4H+Mn2++2Fe3++2H2O ⽬的是使Fe2+转变为Fe3+,原理是Fe3+完全沉淀的pH较低(或Fe3+更易沉淀)
(3)8.0×10-10 mol/L<c(Na2S)<2.5×10-7 mol/L 与溶液中的酸反应,使溶液中的Fe3+、Al3+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
(4)使MnCO3沉淀完全 MnCO3沉淀量少,NH4HCO3与酸反应(或MnCO3、NH4HCO3与酸反应溶解)
(5)节约能源、治理含SO2的⼯业废⽓等
讲析:(1)根据流程①中主要发⽣的反应可知,在形成的MnSO4溶液中含有H2SO4,所以所得的MnSO4溶液的pH⽐软锰矿浆的pH⼩.SO2主要来源于⼯业废⽓,⽽硫酸⼯业中产⽣的SO2废⽓最多、最集中,所以与⼯业制备硫酸相联合,能变废为宝,⽣产效益更⾼.
(2)在酸性环境中,MnO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被还原为Mn2+,同时⽣成H2O,其反应的离⼦⽅程式为:MnO2+2Fe2++4H+Mn2++2Fe3++2H2O.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Fe2+、Mn2+与OH-反应⽣
成Fe(OH)2、Mn(OH)2沉淀时,溶液的pH相差不⼤,不利于Mn2+的分离,但将Fe2+氧化为Fe3+时,⽣成Fe(OH)3沉淀与⽣
成Mn(OH)2沉淀,⼆者溶液的pH相差⼤,有利于Mn2+的分离,将溶液的pH调控到3.7,Fe3+已经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然后过滤即实现MnSO4与Fe(OH)3分离.
(3)根据⼏种硫化物的K sp值,加⼊⼀定浓度的Na2S时,能将溶液中Cu2+、Pb2+沉淀,⽽Mn2+不沉淀,根
据MnS的K sp=c(Mn2+)·c(S2-),当Mn2+⽣成沉淀时,c(Na2S)=c(S2-)==2.5×10-7 mol/L.同理可计算出当溶
液中Pb2+沉淀时,c(Na2S)=8.0×10-18 mol/L,此时溶液中的Cu2+已经沉淀完全,故8.0×10-10
mol/L<c(Na2S)<2.5×10-7 mol/L.含有MnSO4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Fe3+、Al3+不能与Mn2+分离,加
⼊CaCO3固体,CaCO3与酸反应,使溶液中的Fe3+、Al3+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与Mn2+分离.
(4)加⼊稍过量的NH4HCO3有利于MnSO4完全转化为MnCO3沉淀,因MnCO3能与H+反应导致MnCO3沉淀减少,降低了产率,同时NH4HCO3也能与H+反应,不利于MnSO4沉淀,且浪费试剂.
(5)根据A、B⼯业特点即可分析出⼯艺A的优点.
点评:本题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为平台,通过题述信息来考查学⽣的阅读能⼒和材料分析能⼒,体现了学以致⽤的⾼考命题思想.本题易错点⼀是阅读不仔细,如忽视溶液pH与K sp的关系,导致分析判断错误;⼆是分析A与B⼯业的优劣时,不能通过对⽐分析,从原料利⽤、环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