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三端午节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PPT

•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 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 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
•
古越民族图腾祭
源于纪念屈原 •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 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 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 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 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端午诗歌
端午节诗选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
端午节诗选
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B〕 〔A〕秦国〔B〕楚国〔C〕魏国 2.端午节是我国2000多年的旧习俗,要吃哪些食品?〔 B〕 〔A〕馒头〔B〕粽子〔C〕樱桃〔D〕栗子〔d〕雄黄酒
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
源于纪念屈原
•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 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 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 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 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 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
端午文化的保护与端午假 • 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自2021年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 农历端午当日放假一天。 • 2021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中国端 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
今年 我们这样过端午
• 那绵延了两千多年的 • 美丽的传说 • 是真的么? • 通过遥远的时空 • 看到你踽踽独行的身影 • 听到你 • 充满痛苦和悲愤的歌声 • 为什么, • 在那浊流中, • 结束了你的一生? • 是历史的悲剧 • 还是你的悲剧呢? • 你把荷叶裁成衣裳 • 你啜饮清露和菊霜 • 在只膜拜权势的人群中 • 谁欣赏你的高洁,你的清白?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 3 10《端午粽》 新人教版

字词乐园—会写字
wǔ
吃示:注意两横的长短、间距,最后一笔竖要 又直又正。
组词:端午节 午马 巧记:小牛没长头。(字谜) 造句:每到端午节我们都吃粽子。
笔顺:
书写提示:上扁下长,草字头的长横要写平,横折钩 在横中线起笔,折钩稍稍左斜,长度适中。 组词:春节 劳动节 节水 节电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主要作品有 《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我非常敬 佩屈原。
他一生写 出了很多优秀
的作品。
拓展延伸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
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
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
吃真
笔顺:
书写提示:上下两部分较窄,中间部分稍宽,上面 的“十”和下面的“八”要写得扁。长横要写平。
组词:真好 真可爱 真心 真假 巧记:十分具体无虚假。(口诀)
fēn
造句:老师对我们真好!
笔顺:
叫分
书写提示:上下高矮差不多,上面的“八”稍宽一 些,撇捺要舒展,撇伸到左下格,捺不能超横中线。 组词:二分之一 十分 分清 区分
造句:妈妈用竹叶包粽子。
mǐ
笔顺:
叫米
书写提示:左右对称,先写点、撇,再写木,横竖 分别在横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组词:糯米 小米 一米 分米
巧记:上下八十八。(字谜) 造句:用糯米可以包出很好吃的粽子。
识字小方法
口诀识记:“十张口”识记 “叶”;“上下八十八”识记 “米”。
字词乐园—会写字
zhēn
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 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 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 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 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 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 罗江,以身殉国。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310《端午粽》课堂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真实 真正 认真 小明写作业很认真。
fēn
结构 上下结构
组词 分别 平分 分开 造句 妈妈把苹果平分给我和妹妹。
dòu
结构 独体结构
组词 绿豆 红豆 大豆 造句 夏天,我最爱喝绿豆汤。
课文解读 1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 我们回去。
想一想 说一说 外婆在什么时候“盼着我们回去”?
新课导入
这是什么?
你吃过 什么口味?
什么时候 吃粽子?
中国传统节日
端duā午节●
学习目标 1. 我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读准字音。 2. 认真地读课文,读通句子。 3. 给课文的自然段标出序号。
知识锦囊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 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 五月节。它是中国汉族人民 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 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 蒲、蒿草、艾叶,薰苍术、 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比一比 想一想 哪种用词方法更好?
粽子是用 青的 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 白的 糯 米,中间有一颗 红的 枣。
3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 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我们在外婆家美 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 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用“除了……还”造句 除了苹果,我还喜欢吃香蕉。
又黏又甜 又大又圆 飞来飞去 走来走去 一心一意 自由自在 人来人往
随堂练习 课文先讲了端午节的时候,外婆要煮粽子,
接着讲了粽子的( 样子 ) 、( 做法 ) 、 ( 味道 ) 和 ( 花样 ) ,最后讲了人们端午 节吃粽子的原因是(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
“总会”体现了外婆怎样的心情?
2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 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 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 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一年级语文课文端午节

一年级语文课文端午节《一年级语文课文端午节》是一本小学生必读的经典故事书。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由来已久的端午节的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描写,带领读者了解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起源、习俗以及传统活动等内容。
据传,端午节源于古代中国战国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以反腐倡廉之言掀起民间爱国情潮,领导士兵抵御侵略。
然而,当胜利逐渐走向我们的时候,齐国的权贵们看到屈原的政治声望越来越高,他们内心的恐惧逐渐变成了嫉妒和仇恨,甚至通过诋毁、攻击等手段将屈原逐出政治台前,最终导致屈原离迁桂陵而死。
人们为了表达对屈原的怀念以及缅怀那段抗击外敌的历史,开始了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
这个节日已经有着2300多年的历史,从古时候一直延续到现在。
而在这个节日里,有着很多有趣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比如说,吃粽子就是最传统、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
悬挂艾叶和菖蒲也是这个节日里的重要活动,因为据说这两种草药可以驱邪避疫。
在江南地区,“划龙舟”也是这个节日里的重头戏,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惊险刺激。
这本书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插图,让小学生们真正领略到端午节的博大精深。
同时,对于儿童们来说,读这本书还认识了许多新的汉字、词语和习俗,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趣味性强,内容有深度的故事书,同时也是一本提高小孩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好书。
在读完本书后,小学生们可以根据书中所学内容进行创意写作,并将所写的作品分享给老师和同学,这可以更好地提高小孩写作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发掘美好事物的能力。
总之,《一年级语文课文端午节》是一本有趣、有用的好书,值得小学生阅读。
它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端午节的来由和文化内涵,更可以让小学生们更好地领悟优秀传统文化,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思维,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进步。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三)9《端午粽》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三)9《端午粽》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本单元围绕“家人亲情”这个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端午粽》是其中的第三篇,这篇散文体裁的课文,以儿童的口吻,介绍了粽子的食材、味道和花样,字里行间蕴含着外婆浓浓的亲情、邻居间浓浓的乡情以及端午节的文化情怀。
读好长句子是本篇课文的重难点。
本文的语言表达很有特色,大量的含叠词的偏正词组,如“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数量词组,如“一锅粽子”“一口粽子”“一小篮粽子”“一颗枣”“一股清香”等,这些词语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这些词组,既能积累叠词,也为读好长句做铺垫,从而突破重难点。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本课要会认“端、粽、节、总、米、间”这六个字,会写“午、叶、米”三个字。
根据课前调查,学生已经认识了“节、总、米、间”,对“端、粽”两个字不太熟悉,这两个字也将作为本课的识字重点。
会写的字中“午”“叶”有一个共同的部件“十”,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汉字的书写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类字的写法。
二、说教学目标1.借助偏旁识记、随文识字等方式认识“端、粽”等 6 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 个偏旁, 正确书写“午、米、叶”3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一”字短语和长句子,结合实物、联系生活了解“箬竹叶、糯米”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等词语。
3.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文中有特色的词语,提高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四、说学情低年级的孩子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具有爱玩好动的特点,只有尊重孩子们的天性,才能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
一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端午节部编人教版 (65页PPT)

一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端午节部编 人教版 (65页PPT)
抓到啦
一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端午节部编 人教版 (65页PPT)
一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端午节部编 人教版 (65页PPT)
•
一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端午节部编 人教版 (65页PPT)
• 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 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
• 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 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 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
• 父亲去了,曹娥在家不放心。她一次次跑到江堤上去 望。后来,曹娥沿江向上、下游找寻还没见到父亲。太阳 快落山了,曹娥从她父亲的伙伴口中得知:他们一起在张 网,突然一个大浪,把她父亲的小船推进漩涡,让水冲走 了。曹娥一听吓出了魂灵,大叫一声“父亲、父亲”,拔 脚朝下游追去。
• 她在江边来回哭叫。第八天,曹娥望着江水,看见她爹 在跟水搏击。曹娥纵身向江水扑去。
一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端午节部编 人教版 (65页PPT)
一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端午节部编 人教版 (65页PPT)
现在“独木桥“表面已经涂满了黄油,奇滑无比! 想要走完全程,除了要有胆量外还要有很高的平衡 技巧。
一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端午节部编 人教版 (65页PPT)
一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端午节部编 人教版 (65页PPT)
• 据说,曹娥投江的那一天正是五月初五,因此,很多人将端 午节视作怀念孝女曹娥的日子。
一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端午节部编 人教版 (65页PPT)
一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端午节部编 人教版 (65页PPT)
相关文学知识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310《端午粽》课件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310端午粽课件新人教版

3.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一位爱国诗人?
课堂练习题 一
1. 将下面传统节日与对应的时间连起来。
重阳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元宵节
五月初五 八月十五 正月十五 九月初九
会认字
课堂练习题 二
1. 读一读,连一连。
端
粽
间
豆
肉据 念
ròu dòu duān jù niàn zòng jiān
会写字
课后作业
1. 你喜欢吃粽子吗? 你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 和同学们说一说。
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 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 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
协的信念。
小学复习课件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310《端午粽》课件新人教版一年级 语文下册课文310端午粽课件新人教版
课文
⑩ 端午粽
同学们,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吗? 吃粽子
赛龙舟
挂艾叶
更多......
走进课文 《端午粽》
① ②
③ ④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 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1/4/2
9
1. 课文中外婆包的粽子有( A D E ) A .红豆粽 B.香菇粽 C.牛肉粽 D. 鲜肉粽 E.红枣粽 F.红糖粽
2. 外婆包的粽子, 是用( 青 青 )的箬竹叶包的, 里面裹着( 白 白 )的糯米, 中间有一颗( 红 红 )的枣。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育教学课件PPT模板

顺
yè
(叶子)
叶
笔
(绿叶)
顺
mĭ
米笔 顺
(大米) (玉米)
zhēn
真笔 顺
(真相) (认真)
fēn
(分钟)
分
笔
(分数)
顺
dò u
豆笔 顺
(红豆) (豆腐)
叠字形容词
青青的 红红的 白白的 蓝蓝的 扁扁的 小小的
绿绿的小草 蓝蓝的天空 小小的樱桃
量词短语
一锅粽子 一颗红枣 一片树叶 一股清香 一块黑板 两块橡皮 三把尺子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 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 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 肉粽。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 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 原。
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
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3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 肉粽。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 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4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 原。
想一想 说一说
做粽子的时候都需要什么材料? 你能再说几个叠字形容词、量词短语和
ABAC短语吗?
想一想 练一练 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 青青的 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 白白的 糯米,中间有一 颗 红红的 枣。
比一比 想一想 哪种用词方法更好?
一年级课本端午节课文内容

一年级课本端午节课文内容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每年初五的时候,人们会庆祝端午节,而在小学一年级课本中,也会有相关的课文内容介绍这个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
一年级课本端午节课文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和由来,二是关于庆祝端午节的方式和习俗。
首先,我们来介绍端午节的传说和由来。
据传,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著名诗人,他为了宣扬民族精神和统一中国,曾经多次上书各国君主和帮助国家进行改革。
但是在当时的政治乱世中,他的努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回报,最终被流放到沅湘江边的岳阳。
在离开岳阳之前,屈原留下了一首《离骚》的诗作,表达了他对于祖国未来的思考和关怀。
据说,当屈原得知自己的祖国被外敌入侵并且人民生活艰难之后,非常忧心忡忡,并且在沅湘江中投河自尽。
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人们开始在每年五月初五的时候祭拜屈原先生。
其次,我们来介绍端午节庆祝的方式和习俗。
端午节庆祝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包括赛龙舟、吃粽子等。
赛龙舟是指利用传统的龙舟,在江河内进行划龙舟比赛的活动。
这个活动来源于人们怕屈原的身体被鱼虾咬食,而划龙舟则可以让鱼虾不敢靠近。
吃粽子则是人们在端午节必备的食品,由竹叶包裹糯米和其他食材制成,味道十分美味。
此外,端午节的习俗还包括系艾草、佩香囊、挂高挑果等。
系艾草是指人们将艾草系成一束,挂在门口或者床上,据说可以避邪消瘴。
佩香囊则是将一些草药和其他香料装入小袋中,系在腰间或者放在袖口里,有驱蚊和祛瘴的作用。
挂高挑果则是指将一些瓜果绑成耳环或者项链形状,戴在颈项上,用来保佑自己平安健康。
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家家户户会准备端午节的特色食品和装饰品,也会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和游戏。
端午节通过传统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将中华文化传承给了下一代。
总之,小学一年级课本中的端午节课文内容非常丰富,介绍了端午节的传说和由来,以及庆祝方式和习俗。
学生们通过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个传统节日,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爱国和热爱中华文化。
端午节课文朗读一年级下册

端午节课文朗读一年级下册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
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长大后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如果要进行朗读练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识字认字。
1. 生字。
- 端:duān,左右结构,左边是“立”,右边是“耑”。
可以组词“端午”“端正”。
- 粽:zòng,左右结构,左边是“米”,右边是“宗”。
这是一个表示食物的字,专门指粽子。
- 节:jié,上下结构,上面是“艹”,下面是“卩”。
组词“节日”“节约”。
- 总:zǒng,上下结构,上面是“丷”和“口”,下面是“心”。
如“总是”“总共”。
- 米:mǐ,独体字,像散开的米粒形状。
- 间:jiān,半包围结构,外面是“门”,里面是“日”。
可组词“中间”“房间”。
- 分:fēn,上下结构,上面是“八”,下面是“刀”。
有“分开”“分别”的意思,还读“fèn”,如“水分”“分量”。
- 豆:dòu,独体字,像一颗豆子的形状。
2. 多音字。
- 分:fēn(分开)、fèn(分外)二、朗读指导。
1. 语调。
- 第一自然段“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要用一种期待、温馨的语调来读,“盼着我们回去”要读得慢一些,表现出外婆的盼望之情。
- 第二自然段描写粽子样子和味道的句子,要读得轻快些。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读的时候要突出颜色的词语,“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要重读。
“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又黏又甜”要读出品尝到美味粽子的那种满足感。
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人教部编版 (3)

十分 真是
糯米 红豆
展示动画
白白的糯米
红红的枣
青青的箬竹叶
粽子是用青青箬的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 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 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
真 是又黏又甜。
剥开 粽 叶咬一口 粽 子 是又黏又 甜。
端午粽
1 赛龙舟
2 涂雄黄
5 吃粽子
3 佩香囊
4 悬艾叶菖蒲
duān
端午节
ròu
鲜肉粽
dài
带回去
zòng
粽子
jiān
中间
zhī
知道
zǒng
总会
niàn
纪念
jù
据说
端午节 鲜肉粽 带回去
粽子 中间 知道
总会 纪念 据说
wǔ jié端ຫໍສະໝຸດ 节yè箬竹叶fēn
十分
zhēn
真是
mǐ
糯米
dòu
红豆
端午节 箬竹 叶
xiè xiè
谢谢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节》

包粽子的方法
谢谢欣赏
在端午节人们把菖蒲、艾叶插于 门庭、悬于堂中,用以驱瘴避邪。在 传统的端午对联或帖子亦有“绿艾悬 门添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菖华泛 酒尧樽绿,菰叶萦丝楚粽香”等句。 可知艾蒿与菖蒲均为端午节习俗中普 遍使用的两种植物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 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 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 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划龙舟吃 粽子 插艾蒿等都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习 俗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 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 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划龙舟是屈原故里最大的群众性集 会,锣声一响《招魂曲》一唱,随着"我哥回"的声声呼唤, 四乡八里的人们便聚集到了西陵峡两岸,用划龙舟这种最 古老最隆重的方式纪念屈原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 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 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 《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 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 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 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 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 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 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 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 间艺品。
食 俗
包粽子,首先要准备好粽子叶,老北京包粽 子的粽子叶一般是苇叶,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称 为粽叶。过去,粽子叶都是老人们去自己摘的, 现在北京城周边没有芦苇荡了,这粽子叶也只 有去超市买了。很多人认为粽子叶越绿越艳越 好,其实不然,越绿越艳的粽叶有可能是用颜 料染成的,正常的粽叶应该是黄绿色略显陈旧; 正常的粽叶包出的粽子有一种粽叶的香味而不 是其他的怪味;如果煮完粽子之后,水是淡黄 色,那说明这粽叶没问题,否则,那粽子还是 不要吃了。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 3 10 端午粽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2021-3-29 20XX年复习资料小学复习资料班级:科目:10 端午粽[教学目标]1.认识“端、粽、节”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叶”等7个生字。
2.联系实际,结合图文,了解与粽子相关的词语。
3.朗读课文,学会读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字、写字。
朗读课文。
难点:读好长句,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与一种食物有关,大家来猜一猜是什么吧!课件出示谜面: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上扎根细绳子。
(同学举手猜谜)2.同学们真聪明,没错,这种食物就是——粽子。
出示课件:粽子图片。
3.学写生字“午”。
(1)观察占格。
(2)教师范写,学生口述笔顺。
(区分“牛”)(3)学生书空、描红。
二、结合语境,识记生字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读读,想想,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
2.同桌或小组交流: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办法?3.展示识字情况。
(1)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2)用多种方法识记。
4.把生字放回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自由朗读,标出全文自然段。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悟1.学习第1自然段。
2.师:课文里外婆一到端午节就会做什么?(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3.师:外婆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盼着,表现外婆期待、高兴的心情)4.谁来读出外婆期盼的心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5.全班齐读第1自然段。
四、指导书写1.出示要写的生字,让学生认读“节、叶、米”。
2.观察分析: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比比谁是火眼金睛,看得最认真,最仔细。
3.师范写“节、叶、米”等字。
重点指导:“竖”画的写法。
(午、节、叶、米)“竖”画的写法:“午、节、叶”为悬针竖;“米”为垂露竖,“米”要左右对称。
一年级下册的端午节课文内容

一年级下册的端午节课文内容一年级下册的端午节课文内容主要涵盖了端午节的来源、传统习俗、食品文化以及节日意义等方面。
下面我将从以上四个方面分别详细介绍。
一、端午节的来源在课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中国春秋时期。
据传说,在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诗人屈原因不满官场的腐败,流放到了汨罗江。
在江边,他吟诵着感人肺腑的诗篇,表达对祖国的爱和民众的苦难之情。
然而,最终他还是被贪污的官员所害。
在他去世后,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划龙舟和赛龙舟来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
二、传统习俗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非常丰富多彩。
在课文中,我们了解到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穿香囊和游览景点等都是传统的端午节习俗。
其中,赛龙舟最为著名。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吃粽子和挂艾叶则是为了防止疾病和驱邪,是中国古老的习俗。
穿香囊则是为了祈求平安和健康。
三、食品文化端午节的食品文化是中华文化传统里的一部分,也是端午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课文中,我们可以学到粽子的来历和制作方法。
粽子是由糯米、豆沙、肉等馅料包裹在竹叶或粽叶里蒸煮而成的一种传统食品。
在吃粽子的时候,还要喝雄黄酒和蘸醋等,以防止疾病和食物中毒。
由此可见食品文化在端午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节日意义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有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不仅仅是纪念屈原,更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在课文中,我们可以学习到端午节的意义在于传承中华文化,弘扬国粹精神,也是人类文明中和谐、团结和友爱的体现。
综上所述,一年级下册的端午节课文内容主要涵盖了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食品文化以及节日意义等方面。
通过这些课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从而让我们更加有信仰和自豪感。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课文三 10 端午节 人教部编(共28张PPT)演示PPT课件

wǔ
jié
yè
午节叶
mǐ
zhēn
fēn
dòu
米真分豆
端午粽
1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2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
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 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3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
3.粽子的味道如何呢?
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粘又甜。
粽子又粘又甜
苹果又 又
葡萄又 又 ·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 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棕。我们在外婆家 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 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
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棕。 用“除了……还……”写句子。
除了唱歌,我还喜欢跳舞。 除了苹果,果园里还有葡萄和橘子。
除了 ,我还
。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 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
外婆为什么要把粽子分给邻居?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 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字灵均,汉族, 战国末期楚国人。屈原 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他创立了“楚 辞”这种文体,也开创 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代表作品有《离骚》 《九歌》等。
端午节 粽子 总是 糯米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 白白 )的糯米
带去 知道 据说 纪念
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粘又甜。
jiān
fēn
dòu
ròu
外婆为什么要把粽子分给邻居?
一(股)清香 ( 红红 )的枣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