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规定不能调岗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合同规定不能调岗吗?
在劳动关系的运行过程中,调岗是一个较为常见的行为。
那么,劳动合同中是否可以规定不能调岗呢?本文将从劳动合同调岗的法律法规、实务操作以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劳动合同调岗的法律法规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
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
根据这一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调岗。
但是,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面随意调岗,需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劳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
根据这一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单方面调岗导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等发生变化,且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能构成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劳动条件,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调岗的实务操作
1.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需要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等,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协商的过程包括说明调岗的原因、目的、调岗后的岗位、工作内容、薪资待遇等,确保劳动者充分了解调岗的相关信息。
2. 采用书面形式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
书面形式包括调整岗位的协议、通知等。
书面文件应当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字或者盖章,并留存。
3. 履行告知义务
用人单位在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时,应当履行告知义务。
即告知劳动者调岗的相关信息,包括调岗的原因、目的、调岗后的岗位、工作内容、薪资待遇等。
告知方式可以是口头告知、书面通知等。
4. 合理调整工作岗位
用人单位在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时,应当合理调整。
即调整后的岗位应当符合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工作能力等,不应低于原岗位的水平。
同时,调整后的岗位应当符合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需要,不应影响劳动者的权益。
三、劳动者权益保护
1. 协商权
劳动者享有与用人单位协商的权利。
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等,劳动者有权要求与用人单位协商,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2. 知情权
劳动者享有知情的权利。
用人单位在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时,应当告知劳动者调岗的相关信息,确保劳动者充分了解调岗的情况。
3. 获得报酬的权利
劳动者在调岗后,有权获得相应的报酬。
即调岗后的薪资待遇不得低于原岗位的水平。
4. 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劳动条件,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同时,劳动者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违约责任。
总之,劳动合同中可以规定不能调岗。
用人单位在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时,需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
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合理调整工作岗位,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有权要求与用人单位协商、知情,获得相应的报酬,并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