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教学学情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美术教学学情分析
八年级美术教学学情分析
一、学生现状分析
目前学生已经具备了欣赏中外美术名作、建筑艺术、民间年画、传统纹样、木雕和中外面具艺术的能力。
他们在研究过程中,也尝试了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创作,如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
此外,同学们还通过绘画、拼贴、堆积和组合等方法进行造型活动,积累了视觉和触觉经验。
大部分学生对美术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
二、存在问题
1.班级之间、学生之间对美术课的兴趣、对美术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存在较大差距。
2.部分学生想象狭窄,缺乏表现力。
3.部分学生上美术课缺乏激情。
三、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是让学生以个体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并获得对美术研究的持久兴趣。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研究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具体目标包括:
1.运用美术语言,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运用组合原理,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它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四、教材分析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美术语言,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并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运用组合原理进行设计和装饰,以及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我校采用的美术教材是人教版,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符合儿童心理和年龄特征,共有12课,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等四个研究内容。
教材贴近生活,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研究的乐趣并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
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们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遵循审美原则,引导学生感
悟艺术作品,展开想象力,通过讨论、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实践能力,教师为学生
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环境,通过思考、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等活动,在美术创造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3.创设文化情景,加深学生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
艺术的认识作用,树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
4.加强师生交流,确立学生的主题地位,建立情感交流。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研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
联系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能力。
6.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研
究方法,进行自主研究与合作交流。
7.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如电视、录像、范画、故事、
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研究美术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