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买
高考作文素材庄子【精选】

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今城关镇东城路)人。
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
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影响深远的哲学流派。
(一)人物事略 濠梁之辩庄子和惠子一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倐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鱼游得多么悠闲白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
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庄子说:请循其本。
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嚎上也(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
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己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壕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秋水》 鸱得腐鼠惠子在魏国做宰相,庄子前去看他。
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十分恐慌,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
庄子去看他,对他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口:‘吓!’今子欲以子之魏国而吓我邪(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吗?鹓雏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
正在这时一只鹞鹰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鹓雏刚巧从空中飞过,鸱鹰抬头看着鹓雏,发田一声怒吼:‘哧!’如今你也想用你的魏国来怒吼我吗? 材与非材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
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
庄子说: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
庄子寓言故事(原文、译文及标准答案)

屠龙之技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列御寇》[译文]: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
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
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
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随珠弹雀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
)——《庄子〃让王》[译文]: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
人们看了,都嘲笑他。
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寓意]: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
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
鲁侯养鸟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至乐》[译文]:从前,有只海鸟落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以为这是只神鸟,令人把它捉住,亲自把它迎接到祖庙里,毕恭毕敬地设宴迎接,并将它供养起来,每天都演奏古时的音乐《九韶》给它听,安排牛羊猪三牲具备的“太牢”给它吃。
鲁侯的这种招待把海鸟搞得头晕目眩,惶恐不安,一点儿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过了三天就死了。
鲁侯是用他自己享乐的方式来养鸟的,而不是按照鸟的生活方式来养鸟啊。
这只鸟是被他吓死的。
[寓意]:办事不看对象,完全根据自己的好恶行事,好心也会把事情办糟。
老汉粘蝉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橛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
庄子的十个小故事

一、庄周梦蝶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在花丛中自由自在的飞翔,感到十分快活和舒畅,已经完全忘记自己是庄周了。
但是,庄周突然醒来之后,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蝴蝶变成了自己。
到底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李煜曾有诗: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生死之间,是否只是一场大梦?庄子借梦蝶,模糊了真实和梦幻的界限。
梦里是真的,还是现在是真的?如果我们活在一场梦里,那么梦醒时分才是我们回归真实的时刻吧。
二、知鱼之乐庄子和惠子在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游得从容自在,这是鱼的快乐呀。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快乐。
而你也不是鱼,那你肯定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说:“从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呢’,既然你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还问我?”这个故事变成了后来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人心之间的不同,远远超过人鱼的不同,人心七窍,混杂着生活的苦辣酸甜,喜怒哀乐。
不同的轨迹给不同的人带上不同的烙印,不同的习惯。
人心是一面镜子,映照着身边的人和事,只不过,有的被岁月打磨成哈哈镜,有的被打磨成放大镜,不同的镜子看到不同的世界,彼此之间都是无法理解的隔阂。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人不应该轻易对任何人和事下判断,人心各异,要懂得尊重不同,走好自己的路,已经很不容易了。
三、自由之龟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
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
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
”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
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
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
”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
《逍遥游》全文及赏析

背景介绍《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
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逍遥游·北冥有鱼【作者】庄周【朝代】先秦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北方的海里有一条大鱼,名字叫鲲。
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为鸟,名字叫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南方的大海,那就是‘天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仿佛是由生物气息吹拂。
庄周个人简介及诗作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
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其文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其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其书《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
北冥有鱼庄周〔先秦〕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逍遥游(节选)庄周〔先秦〕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庄周买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庄周买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施永忠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
2、把握文章主题。
3、学会编故事。
重点难点1、文章的巧妙构思。
2、典故的运用。
学法导引1、结合作者和写作背景来理解文章。
2、可登录庄子网站:阅读相关文章。
3、精读讨论,体会文章幽默讽刺的手法。
教学过程:一、文章揭示了一种什么样子的社会现象?原本应该理所当然拥有售水权的东海管理人员海若,转手将水倒卖给河伯,河伯又倒手将“水”权,“下放”到濠梁,;一倒-将水价提为原来的十倍,二倒-水价变成原来的五十倍。
但水最终却要到东海去领取。
《史记》上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倒买倒卖的背后,不就是一个“利”字吗?当然,利从何来?靠“倒买倒卖”,怎样才能称心如意的“倒买倒卖”?当然,只需手中有权,说实话,“利”的靠山是“权”,“弄权”是“牟利”的依据,“牟利”是“弄权”的一种表现方式罢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空间的一小部分就是被这样一些东西填充着。
作品也正是着眼于这种“弄权有道”与“谋私有方”的现实,用“故事新编”的方式,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之块垒,起到借古喻今,借古讽今的目的,也是一种喻世名言,醒世恒言吧。
卡片:刘征先生原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参加和指导编写的中学语文教材逾百万册。
新诗集有《刘征寓言诗》,诗词集有《古韵新声》和《画虎居诗词》,杂文集有《画虎居笑谈》等共20多种。
二、作者是怎样构思这篇文章的?文章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庄周为潮流所迫,弃文经商,准备养鱼致富,那么这儿的潮流不难看出就是经济大潮。
文章写作时间是1988年,同时也可以看出作者要表现经济大潮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
第二部分,共有三层,写出了庄周买水的艰难与狼狈,充分揭示出存在于社会中的欺诈。
东海明明有水,却说“无货”,--必须到河伯那儿去买,而价格又与东海大不一样;而河伯那里同样说“无货”,必须到濠梁那里,价格自然又是一番猛涨,这里面分明是一连串的欺诈。
庄子南华经原文

庄子南华经原文庄子南华经原文作者/庄周庄子集释内篇卷一上内篇逍遥游第一卷一下内篇齐物论第二卷二上内篇养生主第三卷二中内篇人间世第四卷二下内篇德充符第五卷三上内篇大宗师第六卷三下内篇应帝王第七外篇卷四上外篇骈拇第八卷四中外篇马蹄第九外篇胠箧第十卷四下外篇在宥第十一卷五上外篇天地第十二卷五中外篇天道第十三卷五下外篇天运第十四卷六上外篇刻意第十五外篇缮性第十六卷六下外篇秋水第十七外篇至乐第十八卷七上外篇达生第十九外篇山木第二十卷七下外篇田子方第二十一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杂篇卷八上杂篇庚桑楚第二十三卷八中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卷八下杂篇则阳第二十五卷九上杂篇外物第二十六杂篇寓言第二十七卷九下杂篇让王第二十八杂篇盗跖第二十九卷十上杂篇说剑第三十杂篇渔父第三十一杂篇列御寇第三十二卷十下杂篇天下第三十三庄子(原文)内篇卷一上第一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掊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这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庄子的故事20个

庄子的故事20个庄子的故事(一):庄子论美女不美庄子说,世界上的事没有绝对的真理。
你说左传毛嫱、骊姬是大美女,那只是一些人的看法,至多是人的看法。
如果普天下的万物唯其后最美的话,那么,鱼见了美女为什么根本不欣赏,反而掉头就跑呢?他又进一步说,人睡湿地会得病,而泥鳅却以湿地为天堂。
再进一步,泰山比秋毫之未大,可是泰山比之天地也可是是秋毫之米,则秋毫也能够为山……说这些干什么了?原先他的话中有话,他是说:你说某人美,我看不必须美;你说某人是圣贤,我看不一事实上是圣贤;你说他高贵,我偏说他在另一方面看是极其卑劣下贱……题旨:物各有其用,尽其用,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庄子听了,说:“先生,您真不会利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个人善于配制防治冻手的药,他家祖祖辈辈都用这种药涂抹在手上,靠漂洗棉絮过日子。
庄子的故事(二):死亦可乐庄子骑着一匹瘦马,慢慢行走在通向楚国的古道上。
凛冽的西风扑打着庄子瘦削的面孔,掀起他萧瑟的鬓发。
庄子顾目四野,但见哀鸿遍野,骷髅遍地,一片兵荒马乱后的悲惨景象。
夕阳西下,暮野四合。
庄子走到一颗枯藤缠绕的老树下,惊起树上几只昏鸦盘旋而起,聒噪不休。
庄子把马系好后,想找块石头坐下休息,忽见树下草丛中露出一个骷髅来。
庄子走近去,用马鞭敲了敲,问它道:“先生是贪生患病而落到此地步的吗?还是国破家亡、刀斧所诛而落到此地步的呢?先生是因有不善之行、愧对父母妻子而自杀才到这地步的吗?还是因冻馁之患而落到此地步的呢?亦或是寿终正寝所致?”说完,拿过一骷髅,枕之而卧。
不一会儿,便呼呼入睡。
半夜时,骷髅出此刻庄子梦中,说道:“先生,刚才所问,好像辩士的口气。
你所谈的那些情景,皆是生人之累,死后则无此烦累了。
您想听听死之乐趣吗?”庄子答:“当然。
”骷髅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
从容游佚,以天地为春秋。
即使南面称王之乐,亦不能相比也。
”庄子不信,问:“如果让阎王爷使你复生,还你骨肉肌肤,还你父母、妻子、乡亲、朋友,您愿意吗?”骷髅现出愁苦的样貌,道:“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庄子曾言“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逍遥游》拼音版,带全文注音(庄周)-文言文

xiāo 逍yáo遥yóu游 [xiān先qín秦]zhuāng庄zhōu周běi 北míng冥yǒu有yú鱼,,qí其míng名wéi为kūn鲲。
kūn鲲zhī 之dà大,,bù不zhī知qí其jī几qiān千lǐ里yě也。
huà 化ér而wéi为niǎo鸟,,qí其míng名wéi为péng鹏。
péng鹏zhī 之bèi背,,bù不zhī知qí其jī几qiān千lǐ里yě也,,nù 怒ér而fēi飞,,qí其yì翼ruò若chuí垂tiān天zhī之yún云。
。
shì是niǎo鸟yě也,,hǎi海yùn运zé则jiāng将xǐ徙yú于nán 南míng冥。
nán南míng冥zhě者,,tiān天chí池yě也。
《 《qí齐xié谐》》zhě者,,zhì志guài怪zhě者yě也。
《 《xié谐》》zhī之yán言yuē曰::““péng鹏zhī之xǐ徙yú 于nán南míng冥yě也,,shuǐ水jī击sān三qiān千lǐ里,,tuán 抟fú扶yáo摇ér而shàng上zhě者jiǔ九wàn万lǐ里,,qù去yǐ 以liù六yuè月xī息zhě者yě也。
””yě野mǎ马yě也, ,chén尘āi埃yě也,,shēng生wù物zhī之yǐ以xī息xiāng相chuī 吹yě也。
破题致胜——期末复习检测高二语文:第6讲 庖丁解牛(《庄子》) Word版含解析推荐

一、作者文体导读1、作者简介庄子,名周,字子休。
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
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附近)人,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曾经做过漆园吏。
他可能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生活贫苦,学问渊博,善于辩论,他的著作辑入《庄子》一书,现存33篇,该书由后人整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周所作。
《庄子》一书的寓言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
庄周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抱着无可奈何、玩世不恭的态度,宣扬并追求一种完全恢复人的“天然本性”的精神境界。
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
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2、主要作品代表作《庄子》(亦称《南华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3、文体介绍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大多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结构简单,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中国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内有很高的知名度。
其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人们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
4、通假字(1)向——响(砉然响然。
)(2)盖——盍,何,怎样。
(技盖至此乎?)(2)善——缮,修治。
文中指拭擦。
《庄子·逍遥游》无用与有用,小用与大用,庄子的三个人生态度

《庄子·逍遥游》无用与有用,小用与大用,庄子的三个人生态度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著名的道家思想家,庄子的《庄子》一书。
参考的版本是傅佩荣老师的《傅佩荣译解庄子》。
01庄子,原名庄周,字子休,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69年,于公元前288年去世,是战国时期蒙国人,在今天的山东和河南交界处的一个小国。
庄子与儒家的孟子大概是同时代的人(约前372年—前289年),比孟子大概小3岁,但这两位同时代的思想家,两大学派的代表人物,并没有什么交集,也没见过面。
庄子是宋国的公室后代,先祖可以追溯到宋国的第十一代国君宋戴公,宋戴公为庄姓始祖。
庄子是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也是先秦七子之一,而先秦七子分别是: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和韩非子。
庄子一生清贫,甚至可以说是贫穷。
他曾经短暂当过小官,中年以后就没基本上无所事事了,住在一个简陋的房屋里,以织鞋为生,面黄肌瘦,但庄子生性孤傲,当时很多流传说让他去做官,他都一一拒绝了。
相对于高官俸禄,庄子显然更希望自由自在地生活。
02相传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高,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
当时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说明来意后,对庄子说:“大王希望你跟随我们一起回去做相国。
你可愿意?”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
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两位大夫说:“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
”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
”03说庄子生性孤傲,但其实《庄子》一生在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多少重视,在司马迁笔下,庄子也是一个小角色,在《史记》中评价庄子说“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第6课《五石之瓠》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梳理文言,理解文意
疏通第三层:批评惠子见识浅陋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 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①虑:用绳结缀
题目解说
本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五石”是指数量。 “瓠(hù)”是葫芦的一种。“五石之瓠”指可容五石的大葫芦。 作者只是借“五石之瓠”来说明道理。
在古代:1斗=10升=15斤=7.5千克 1石=10斗=75千克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 大战乱的时代,彼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 争愈演愈烈。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正在形成。庄子就 生活在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 大发展,社会的变动带来了人们思想的变动和活跃,各种 思想派别应运而生。经济的发展又给文人学士提供了物质 保证,社会变革则为他们提供了社会实践论题。大批文人 墨客议论社会局面,闸述政治理想,畅谈人生追求。惠子 “五石之瓠”和庄子“不龟手之药”的辩论就是这一时代 背景下的一个真实写照。
①②③④⑤⑥谓 贻 瓠 树 实 以: : : : : :对 赠 葫 用nn作作…送芦;vv…种收坚说:植获; 果ad实成j作(:n葫成坚长芦固,)的长程大度⑦⑧⑨⑩⑪ ⑫自以瓠则所呺为举为落:容然::::那::因宾把么宽所为内语大…字;中前空…结空掊置廓当构虚:,的作,而砸即样容宽破“子纳大举的的自东样”西子
梳理文言,理解文意
疏通第二层:举例说明“所用之异”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 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以)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 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 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之)封, 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五石之瓠原文 课文注释

庄周《五石之瓠》原文及翻译《五石之瓠》原文《五石之瓠》庄周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五石之瓠》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
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它的坚固程度太脆弱而无法举起来。
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
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
”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
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
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
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
’游客得到药方,来取悦吴王。
越国发兵入侵吴国,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
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呢?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五石之瓠》的注释惠子:宋国人,姓惠名施,做过梁惠王的相。
惠施本是庄子的朋友,为先秦名家代表,但本篇及以下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寓言性质,并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
魏王:即梁惠王,又称魏惠王。
6.2《五石之瓠》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俘虏了。
④<连>假如;如果。《庄暴见孟子》: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假如大
王能和百姓们同乐,那就可以成绩王业,统一天下。
《五石之瓠》主要讲了几个故事?简要概括并完成下表前三列。
人物
物品
用途
结果
隐含义
惠子
宋
客
庄子
《五石之瓠》主要讲了几个故事?简要概括并完成下表前三列。
人物
物品
用途
结果
隐含义
惠子 宋 客
惠子(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战国中期宋国(今 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学派的开 山鼻祖,是合纵抗秦的组织人,主张魏、齐和楚联合起 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
惠子多出现于《庄子》之中,二人之间辩论居多,如鱼 乐之辩。二人有不少交集,比如庄子妻子死了惠子就去 吊唁,看见庄子鼓盆作歌还会批评两句;而庄子去魏国 时,惠子会派出人寻找庄子,并试图杀他。惠子发达时 来找庄子夸耀,而庄子也只是挥挥手很潇洒的说这不值 得一提。后来惠子死了,庄子发现自己再也没有能和自 己辩论的人了。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积累重点字句,学习《庄子》的相关 文化常识。 2通过朗读、默读、圈点勾画,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等方式,翻译 《五石之瓠》,感受惠子和庄子的形象和思想。 3结合历史背景和生活实际,理解庄子的“无用之用”。
任务一 疏通文言字词,互相口述《五石之瓠》的主要故 事,并区分两个故事的层次。
惠子:拘泥,强调实用,不善 变通,被外界和内心束缚; 庄子:灵活,放旷豁达,顺其 自然,不拘于外物,有大智慧。
在惠子和其他所有的人看来,大葫芦 是废物,日常生活中于我无益者都可 以称之为废物。庄子思想的境域高在 他逍遥的、天马行空的思绪,使他看 问题超乎平常,想到了人日常不做的 “浮乎江湖”。
庄子 五石之瓠

拓展阅读
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 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 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 。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 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忘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 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 而君忄尚然若有亡也。(节选自《庄子·则阳》)
梳理分析
庄子“寓言”以其“变形手法”的神来之笔,歪曲变形出了 约300个人物、动物、景物等意象,其最善于以大寓言套小寓言, 寓言之间环环相套。
文本节选部分名为“五石之瓠”,我们是否可以删掉其所套 寓言“不龟手之药”?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比较探究
文本节选部分的惠子、庄子、宋人和客,哪些可以归为同一 类人?请结合文本,小组讨论后,谈谈你的看法。
正音释字
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 ,不过数金。 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yuè)吴 王。越有难(nàn),吴王使之将(jiàng)。冬,与越人水战,大败 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 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fú)!”
空谷足音 如胶似漆
蜗角之利
正音释字
五石(shí)之瓠(hù)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yí)我大瓠之种(zhǒng),我树 之成而实五石。以盛(chéng)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pōu)之 以为瓢,则瓠(huò)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吾为 (wèi)其无用而掊(pǒu)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 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不龟手之药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庄周·不龟手之药》惠子①谓庄子曰:“魏王②贻我大瓠③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非不呺然④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⑤为事。
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⑥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⑦也夫!”【注释】①惠子:即惠施(约前370—前310)名家代表人物。
战国时宋国人。
庄子好友。
曾出任魏相。
博学善辩,基本观点为“合同异”,与公孙龙代表的“离坚白”观点相对立。
认为一切事物的差别都是相对的,进而得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结论。
对于先秦逻辑思想的发展有所贡献。
②魏王:即魏惠王,姓魏名罃,后因魏都迁大梁,故又称梁惠王。
③瓠(h ù ):葫芦。
④呺(x i ā o )然:虚大的样子。
⑤洴(píng)澼(pì )絖(kuàng):漂洗丝絮。
⑥樽:南人所谓腰舟。
⑦蓬之心:喻心灵闭塞不通。
【意译】惠施对庄子说:“魏王送我一颗大葫芦的种子,我栽培成长结出的果实有五石之大,用来盛水,它的坚固程度却不能自胜;把它剖开来作瓢,则瓢大无处可容。
这葫芦不是不大,而是没有用,所以我把它打碎了。
”庄子说:“你真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呀!宋国有个人善于制造能使手不冻裂的药物,他家世世代代都用它来保护手以漂洗丝絮。
有个人听说了这种药品,愿意出百金收买他的药方。
于是这家人聚集起来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从事漂洗丝絮,只得到很少的钱,现在一旦卖出这个药方就得到很多的钱,不如就把这药方卖了吧。
这个人买到药方后,便去游说吴王。
这时越国来进犯,吴王就派他带兵,冬天与越人水战,便用上了这个药方,最后大败越人。
选修语文《五石之瓠》教案

选修语文《五石之瓠》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选修语文《五石之瓠》教案作者善于运用富有形象性的寓言,使自然界的虫鱼鸟兽与社会上的高官、贤能、明君相映衬;善于运用动物、人物之间的对话,使各个层次之间互相制约,互相连接,引人联想,进入深思中心思想的地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14-17)
买水结果:甘霖欲降,敲桶而歌。
庄周要养鱼,但是苦于没有水,去东海买水, 东海的办事员让他找河伯,河伯办事处的女秘 书让他去到濠梁找,而濠梁的吴主任给了他一 张提货单,让他到东海取水。在路上遇到了一 条呼求救命的小鱼,庄周正当忧虑之际,晴天 霹雳,一场大雨将至,庄周敲桶而歌。
再读课文,复述课文
。
庄周:庄周是战国时
期宋国蒙城人。道家学派 继老子之后的重要代表人 物。主要著作有《庄子》 主张性自然论,与老子并 称“老庄”。对后世影响 极深。
。
听一听典故
读一读课文
一读课文,理清思路 速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个什么故事?
一 (1 )
二(2-13)
买水缘由:弃文从商,挖塘养鱼。
买水经过:庄周买水,历经磨难。
涸辙之鲋
授课班级 授 课 人 高一(12)班 蔡 国 庆
寓言式的杂文
查一查预习
注音和释义
濠梁 háo 紧俏qiào 赚钱zhuàn 鱼鳃sāi 甘霖lí n 霍地huòdi 泾(通“径”)流jīng 两涘sì 渚崖zhǔ 苍颉jié 颤抖chàndǒu
小伫(zhù):站立一会儿。 调侃(kǎn):用语言戏弄、嘲笑。 存项:余存的款项,文中可作存货理解。 呕心之作(oǔ):耗费极大的时间和精力创作的作品。 甘霖: 久旱之后所下的雨。 仓颉:传说为皇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 居然:表示出乎预料。
——官官相护,层层盘剥,倒买倒 卖,以权谋私。
官倒铭 位不在高,有钱则名, 官不在显,有权则灵, 斯是衙门,惟吾独尊。 计划换“回扣”,批条任通行; “双轨”生“商鬼”,前门转后门。 可以得彩电,盖楼亭。 无国事之入耳,唯私利之劳形; 倒的公家物,了却私人情, 百姓曰:祸国殃民。
谈一谈寓意
练一练能力
看一看作者
刘征,原名刘国正,1926年生,北
京人,诗人,杂文家,语文教育家, 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作 品集有《刘征文集》、《刘征十年 集》。 刘征创作杂文时间虽不长,但却 善于推陈出新,独具风格。他尤其 擅长创作荒诞古怪奇趣的故事新编 体杂文,他认为“杂文应该是老虎 与山羊的杂交,要搞一些非驴非马 的东西”。因此,在他笔下古人今 事掺杂,鬼神禽兽登场,妙趣横生, 令人倾倒。杂文佳作有《庄周买 水》、《庄周与鲫鱼》、《陶渊明 下海》、《刺猬咏叹调》等。
拓展阅读
29岁那年,颜渊到鲁国皇家大学攻读儒家博士学位。博导是 该大学的学术带头人孔丘。 孔丘的教学风格很严厉。他每天安排颜渊读大量的书,而且 下指标,每个月要拿出一篇论文。颜渊是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 向来惟师命是从。每天读书到深夜,每月都能拿出一篇优秀的论 文。孔丘很满意,对颜渊说他会很认真批阅,并激励颜渊要忘掉 过去的成绩,每一天都应当从零开始。颜渊深然其言。 一天,颜渊在阅览室浏览时,无意发现了自己的一篇论文习 作竟发表在一本世界学术权威杂志上,不过署名是孔丘。他翻了 一下午,又发现了自己另外几篇论文习作也在刊物上发表了,署 名都是孔丘。颜渊有点气闷,却又不敢质问孔丘。孔丘在学术界 有着至高无上的威望,和他作对只能自毁前程。颜渊陷入深深的 郁闷中,原先的忧郁症更严重了。不到一年,“发尽白”。这样 郁郁过了三年,颜渊终于沉疴不起,倒在了书桌前,年仅32岁。 得此消息,孔丘大恸:“噫!天丧予!天丧予!”为表示纪念, 孔丘从此封笔,不再进行学术研究。
元 吨 )
河 伯
无
女0 /
说一说感受
从庄周的经商过程,我 们可以看出什么怪现象 呢?
想一想问题
1、庄周买水是既破财又劳心竭力,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庄周买水的艰辛?
2、为什么庄周无法直接从若那里提水呢?请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社会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88年,开篇就说“潮流不可阻 挡”。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知道,这个潮流显 然是指当时席卷中国大地的下海经商的大潮。各个领 域包括文化领域都受到大潮的冲击,许多官员下海, 许多文人也下了海。更重要的是当时正是实行部分价 格开放、部分由政府控制的“双轨” 价格机制,官 倒成灾。椐统计,从1981-1988年间,以依靠行政权 利进行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形成的差价总规模达到占国 民生产总值20%至25%的惊人程度。当时出现的最热门 的词汇——经济大潮、下海、文人下海、官员下海、 倒爷、官倒、皮包公司、一切向钱看、脑体倒挂、拿 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 的等等。本文大中取小,虚构了庄周弃文从商的寓言 故事。
分角色朗读课文,梳理庄周买水的经过 要求: • 庄周:无奈,困惑 • 东海办事员:世故,生硬 • 河伯女秘书:矫情,拿腔作势 • 濠梁吴主任:圆滑世故 • 叙述人:调侃 • 其他同学画出庄周的行程,情态,水价
(1元/吨)
取
若大人
无
水
( 元 吨 , 九 折 ) 50 / (
货
吴 主 任
无
水
庄周 买水
2010.05.13
思考
• 文中颜渊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 循规蹈矩,惟师命是从,面对“压力”敢怒不敢言。
• 孔丘在文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 虚伪,欺世盗名,为个人利益不惜剽窃别人成果。
• 文章揭示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 学术界存在的老师剽窃学生成果的丑恶事实。
课后作业
借用本文的写作方法,用故事 新编的形式写一篇短文。 素材提供:守株待兔、叶公好 龙、龟兔赛跑、刻舟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