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模拟卷(二)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二
教育理论知识(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A。
解析:我国依法执教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11.【答案】B。
12.【答案】C。
解析: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又包含能力、气质和性格,所以选C。
13.【答案】C。
14.【答案】A。
15.【答案】B。
16.【答案】A。
17.【答案】A。
18.【答案】A。
19.【答案】D。
20.【答案】C。
解析:维果茨基的工具理论认为,区别人与动物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工具和符号。
能使用工具和符号是人的本质特征,也正是对这些工具的使用促进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而教育的过程,就是把这些工具和符号“内化”到人自身的过程,从而产生高级的心理机能。
内化学说是在工具理论的基础上的提出的。
21.【答案】C。
22.【答案】B。
23.【答案】D。
2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认为有意义学习是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实质性的联系是指一种非字面的联系。
学生的表现说明他们只是记住了这一信息,获得字面意思,并没有与其他信息建立起实质的联系,属于机械学习。
因此本题选A。
25.【答案】B。
26.【答案】A。
27.【答案】B。
2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
对学生不理睬是常用一种消退方式。
因此本题选C。
2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又称为替代学习,是人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
小芳通过观察妈妈而学习到了乐于助人的行为,属于观察学习。
因此本题选D。
30.【答案】D。
31.【答案】D。
32.【答案】C。
解析: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视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它包括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
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画线等。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来帮助学习的方法是画线法,属于复述策略。
因此,答案选C。
33.【答案】B。
34.【答案】C。
解析: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恐怖症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对一件具体的东西、动作或情境的恐惧)、广场恐惧症(害怕大片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和社交恐怖症。
因此,答案选C。
35.【答案】C。
解析: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但心理辅导毕竟只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其目标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综合多数学者意见,可以把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
第二是寻求发展。
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因此,答案选C。
36.【答案】C。
37.【答案】D。
38.【答案】B。
3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的理论。
相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在原先的学习情境与新的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原先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
三角形与四边形都属于由直线构成的封闭图形,具有相同的要素。
因此本题选B。
40.【答案】D。
4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策略的分类。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
小轩的做法属于资源管理策略中的环境管理策略。
因此本题选D。
42.【答案】B。
43.【答案】B。
44.【答案】C。
45.【答案】C。
46.【答案】D。
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第二十四条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47.【答案】C。
48.【答案】D。
49.【答案】B。
50.【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2.【答案】ADE。
3.【答案】ABC。
4.【答案】ACD。
解析:《纲要》的具体工作方针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5.【答案】ABCD。
6.【答案】ABC。
解析:概念学习既然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形式,那么概念的教学也可采取相应的方法。
一种方法是从例子到规则,叫做“例一规法”;另一种方法是从规则到例子,叫做“规一例法”。
当然,实际教学中所采用的往往是这两种思路的综合形式“规一例一规法”。
因此,答案选ABC。
7.【答案】ABD。
解析: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
的条件,这是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的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
二是要达到的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
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因此,答案选ABD。
8.【答案】CD。
9.【答案】AB。
10.【答案】ABCD。
三、论述题
1.【参考答案】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学习策略教学中应发挥和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
(2)内化性原则
内化性原则是指在学习策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熟练掌握并达到自动化的水平,从而能够在新的情景中灵活应用。
(3)特定性原则
特定性原则是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
(4)生成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材料重新进行加工,产生某种新东西。
(5)有效监控原则
有效监控原则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之间的关系上,监控自己使用每种学习策略所导致的学习结果,以便确定所选策略是否有效。
(6)个人效能感原则
个人效能感原则是指学生在执行某一任务时对自己胜任能力的判断和自信程度,它是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因素。
2.【参考答案】
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素养有:
(一)语言表达能力
(1)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
(2)清晰、流畅,具有逻辑性;
(3)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
(4)语言和肢体语言的巧妙结合。
(二)教育教学能力
(1)教师要善于制订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材,以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预见性、有序性;
(2)教师还要善于组织课堂教学,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3)教师还要善于组织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各方面相互配合,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
(三)组织管理能力
(1)教师要有确定合理目标和计划的能力;
(2)教师要有引导学生的能力。
(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在教学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要求教师能运用教育机智来解决问题。
同时,也要求教师具备自我反思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四、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
马卡连柯的教育行为充分地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中的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就要始终信任学生。
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满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特别是对后进生,教师的信任能够给他们提供进步的强大动力。
对于一个穷困潦倒、人人唾骂、偷窃成性的流浪儿,马卡连柯不但没有嘲笑、侮辱、责骂、批评,反而委以重任,看似出人意料,实则蕴藏着无穷的教育力量。
对于偷窃的学生,他的本性并不一定非常差,可能由于不得已的一次错误,导致失去了别人的信任。
失去信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它会导致被失去信任的人自暴自弃。
谢苗或许就是如此。
当马卡连柯出人意料地给予他第一次信任时,挽救了他的自信与自尊;当马卡连柯给予他再一次的信任时,强化了他的自信与自尊,并使他从此走向自尊、自重、自爱的道路。
这充分地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当中的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的伟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