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狼尾草栽培双孢蘑菇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交狼尾草栽培双孢蘑菇初探
摘要:通过开展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 x P.purpureum)干草替代稻草栽培雙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试验研究,探讨不同草粪比对雙孢蘑菇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干草替代稻草栽培雙孢蘑菇是可行的,供试草粪比中,以3:2(配方A,碳氮比为28.66:1)栽培的雙孢蘑菇产量最高(12.32 kg/m2)、品质最好(单菇重,氨基酸含量高)。

关键词:杂交狼尾草:雙孢蘑菇;栽培
杂交狼尾草是美洲狼尾草(Pennisetumamerlcanum)和象草(P.purpureum)的种问杂交种,是一种高产优质、喜温耐热的优良青绿饲料作物,每公顷年产量达250t以上,主要用于饲喂牛、羊、猪等畜禽和淡水草鱼,是目前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多年生优质牧草品种之一。

近几年,杂交狼尾草被广泛种植于养殖场用于污水吸纳,作为副产品的狼尾草用于打浆喂猪,规模化猪场每100头猪需要种植杂交狼尾草1.0 hm2,但猪不是反刍动物,利用有限,所以大型养殖场每年就有数千吨的狼尾草剩余。

雙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为粪草腐生菌,其人工栽培迄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栽培主料是稻草、麦秸、玉米秆和牛粪。

等,近年来。

在一些雙孢蘑菇产地,稻草价格大幅上涨。

本研究通过研究杂交狼尾草干草替代稻草栽培雙孢蘑菇的品质及经济效益,探讨狼尾草栽培雙孢蘑菇的可行性,为雙孢蘑菇栽培提供新的培养基质,同时为多余杂交狼尾草提供新的有效利用途径。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种
菌株As2796麦粒栽培种(750mL玻璃瓶)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1.2材料
供试培养基配方见表1。

其中杂交狼尾草种植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牧草品种圃中,于株高200cm时刈割,自然晒干;稻草购自闽侯县农户,干牛粪购自南安金牛养殖场。

1.3碳、氮含量测定
待测样品制备:杂交狼尾草刈割后,取新鲜样品1.0kg,105℃杀青后65℃烘干,磨样机粉碎后过60目筛,干稻草、干牛粪制样方法与狼尾草相同。

测定方法:全氮和全碳分别用凯氏定氮法和重铬酸钾法测定,3次重复。

1.4培养料堆制
杂交狼尾草堆料前茎秆切断至30~50cm,并于水中浸泡约2~3min,培养料拌匀后建堆:堆底部宽1.5m,高1.2m。

堆料时间为2009年10月17日,前发酵用时14d,翻堆4次,间隔时间为2、4、3、3和2d。

在发酵隧道内进行二次发酵。

当料温升到60℃后,保持10h,然后降到50~52℃保持5d,即完成二次发酵。

1.5栽培试验
试验在位于闽侯县竹岐乡榕东村的闽侯县大春农科贸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蘑菇生产试验示范基地进行。

培养料上架时间为2009年11月24日。

每个配方3个重复,每个重复4m2。

每平方米投料量折合干料35kg,采用撒播方式播种(每平方米麦粒栽培种1瓶),菌丝培养阶段常规管理,覆土厚度为3~4cm,发菌期培养床温度控制在20℃以上,相对湿度60%~65%。

覆土20d后喷洒1次重水(湿透土层),菌丝体扭结分化形成子实体时需保持土壤呈湿润状态,出菇期培养床温度控制在18℃以上,相对湿度85%以上。

1.6检测指标
1.6.1单菇重及产量
每次把试验面积内符合采摘标准的蘑菇采收后,切除菇柄(留0.5 cm),多潮的产量总和为每个重复的产量。

每次采摘后随机取样20朵,用于测定单菇重。

1.6.2粗多糖提取与测定
采用分步酶解法提取粗多糖。

利用硫酸一苯酚比色法测定含量。

1.6.3氨基酸含量测定
第一次采摘时,每个处理随机取样100g,在55℃的烘箱中烘干,粉碎后过60目筛,用于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2结果与分析
2.1栽培原料碳、氨含量
供试杂交狼尾草、稻草和干牛粪的碳、氮含量见表2,杂交狼尾草碳、氮含量略高于稻草,碳氮比略低于稻草。

从栽培试验结果(表3)可知,以狼尾草为主料的草粪比不同的培养料A、B、c栽培获得的雙孢蘑菇子实体,除粗多糖含量外,单菇重、产量、氨基酸含量、
必需氨基酸含量、鲜昧氨基酸含量及效益均随草粪比的增加而下降,其中以培养料A(草粪比为3:2)栽培的6项指标均最高,效果最好:比较使用培养料A和培养料CK栽培雙孢蘑菇,虽然两种培养料的草粪比、碳氮比相同,但在7个评估指标中,除子实体粗多糖含量相近外,其它6个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指标单菇重、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均为前者低于后者,而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则是前者高于后者。

3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使用3个供试狼尾草配方栽培雙孢蘑菇,以配方A培养料栽培效果最好:产量高、品质好。

通过进一步改良狼尾草培养料配方和配制技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进行雙孢蘑菇栽培是可行的。

开展杂交狼尾草栽培雙孢蘑菇,为规模化养殖场“猪,沼,草”体系中草的去向开辟了新途径,又可为雙孢蘑菇栽培提供新的培养基质,为循环农业探索了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

杂交狼尾草叶片在培养料堆制发酵过程中容易过度腐熟,使培养料粘连而不利于雙孢蘑菇菌丝生长,同时狼尾草茎秆难于腐熟,易滋生杂菌。

因此,控制培养料堆制时间和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二次发酵是杂交狼尾草栽培雙孢蘑菇成功的关键。

本试验采用发酵隧道进行二次发酵效果理想,南于发酵隧道温度可以人工控制,保证了杂交狼尾草茎秆的彻底发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