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教师可以这样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实“科学发展观”,教师可以这样做
湖南省安化县羊角塘镇中学瞿忠仪413501
2009年6月25日星期四
党的十七大做出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决策。

我们务必认识到,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我们教师的光荣使命。

通过参加学校的集中学习、自学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我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现结合学习和自己所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谈点自己的体会。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理论,是在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的。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在教育工作中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指导我们教育工作者为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好本职工作,更能指导我们教育工作者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因为,“科学发展观”在其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方面,都包含
着人本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那么,教师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呢?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是走科学的发展之路的基本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探索新课程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还学生一方净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优化育人结构,陶冶学生情操;要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关系,让学生能和教师进行平等对话,平等交流,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发展自己;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合理利用现有的教育媒体,让学生开阔眼界,扩大视野,丰富知识;教师要确立服务意识,树立服务育人,服务管理的思想,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教师要培养的是人材,而不是造就产品。

产品一旦加工完成,它就不会改变;要说变,那就是磨损、消耗和毁灭。

而我们造就的人材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他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

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让他们学会认知,学
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我们不应该只为了今天的所谓的质量而肆意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把学生仅有的微薄智力全部挖掘出来,让"黔驴技穷"。

就像没有计划的乱开采矿产资源一样,用干吃尽,总有一天会枯竭的。

我们要学会开发和合理地利用学生的智力,让他们的智力在学习和活动中得到长足发展,而且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材。

教师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而不能把落实新课程标准挂在嘴边,而不落实在行动上。

其实,学生的各项技能是能够互补的,我们在发展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的同时也在发展着学生的智育。

但是,如果我们只注重学生的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其他方面,这样是对学生不负责任。

我们的学生就会在教师的“读书啊!读书”声中变得麻木、愚昧了。

这样,他们只能成为书的奴隶,而不能成为书的主人,就不会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未来的实践中。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新型的读书无用论”,这就是为什么在学校读书时的尖子生,走出社会反而能力不如当时的后进生的根本原因了。

教师要把课堂变成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乐园,要让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

我们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
的个性的发展,我们不能抹杀学生的个性,而把学生培养成羔羊。

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个性鲜明,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材。

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的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个性。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进取的拼搏精神,乐观向上的处世哲学,开朗大方的个性,宽广坦荡的胸怀,不畏艰难的韧性和耐力。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珍爱生命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气质优雅,性格开朗,胸襟开阔,精神饱满,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之材。

总之,我们教师无论是从优化育人环境,爱岗敬业,还是从自我完善的要求,都要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予以贯彻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