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7.故事二则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事二则》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的是两则古代故事。

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情节生动,并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

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

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纪昌学射》是通过一个叫纪昌的人向射箭能手飞卫学射箭。

飞卫让纪昌先练眼力,纪昌通过眼盯梭子、虱子使眼力有了很大的进步,最终成为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故事告诉学生要“练好基本功”。

选编这两则故事:一是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二、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懂得“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无论学习什么技艺,都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三、教学过程:
《扁鹊治病》
一、导入新课
1.老师讲述故事《银针救太子》:
师:战国时期,有个医术高超的医生,叫扁鹊。

有一天,扁鹊行医路过虢国,虢国举国上下一片哀痛!原来他们的太子突然去世了!扁鹊觉得十分奇怪,请求进宫察看,没想到,经过他的治疗,太子竟然活了!从此,神医扁鹊的美名家喻户晓!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2.说一说,你们了解扁鹊吗?(板书:扁鹊)
3.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了解到扁鹊是一个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神医。

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一个有关扁鹊的故事。

(板书:扁鹊治病,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本文主人公是谁?讲了他们之间的什么故事?
三、交流讨论,初步了解课文
1.认读生字词:
扁鹊理睬肠胃敷烫
几剂汤药骨髓无能为力(强调“睬、髓”是平舌音)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本文的主人公是谁?讲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生回答,师板书:蔡恒公扁鹊)
四、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1.找出蔡恒公不相信扁鹊的句子,体会蔡恒公的人物特点:
出示句子一: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1)学生读句子,想一想:蔡桓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很生气,不以为然)
(2)这个句子应该怎么样读呢?(指名朗读──学生齐读)
说一说除了这个地方,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蔡桓公不太相信呢?
句子二: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

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句子三:蔡恒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句子四:蔡恒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扁鹊一次次来给蔡恒公治病,为什么蔡恒公会不相信他呢?(蔡恒公认为自己没有病不用治,他还觉得扁鹊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明。


指导学生读出蔡恒公不相信扁鹊,讨厌扁鹊的语气。

2.细品扁鹊劝告蔡恒公的句子,体会扁鹊的为人:
过渡:尽管蔡恒公不相信扁鹊,不理睬扁鹊,但扁鹊为什么还会三番五次地劝告蔡恒公,为他治病呢?找一找扁鹊劝告蔡恒公的句子。

句一: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句二: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句三: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