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I热点论文的安徽省科研创新力计量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现为科睿唯安公司旗下产品。

ESI是基于Web of Science(简称WOS)核心合集(SCI/SSCI)所收录的全球12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文献类型为Article和Review)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

ESI提供最近11年的滚动数据,每两个月更新一次,针对22个学科领域,通过论文产出和引文影响力等指标多角度对国家/地区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力以及期刊学术水平进行全面衡量[1]。

ESI作为全球公认的判断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参照之一,是当今普遍用以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1,2]。

热点论文(Hot Paper)是统计某一ESI学科最近两年发表的论文,按照最近两个月里被引用次数进入前0.1%的论文[1]。

热点论文是科学研究前沿的风向标,反映了最新的科学发现和研究动向。

对热点论文
的分析,有助于掌握和评价不同国
家/地区、研究机构的科研动态和学
术水平。

邱均平等[3,4]在科研竞争力
指标体系构建中把热点论文作为科
研创新力的评价指标,并得到了广
大学者及科研管理部门的普遍认
可。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科睿唯安2019年5
月9日发布的,更新覆盖时段为
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28
日,共10年零2个月的ESI数据。

该期ESI更新数据显示:全球有137
个国家/地区共计10891篇论文入
选热点论文;中国大陆共有1057篇
论文入选,全球排名第二;安徽共有
53篇论文入选。

本文借助ESI和WOS数据库
平台,采用文献计量统计方法,从安
徽热点论文产出概况、机构与作者
署名、学科分布、出版物分布、合作
国家/地区分布5个方面,对安徽及
安徽为第一署名单位的热点论文进
行了梳理分析,旨在对安徽科研创
新能力进行客观评价。

二、安徽热点论文计量分析
1.热点论文产出概况
本期ESI统计数据显示,安徽
科研人员产出的热点论文共计为53
篇,论文语种均为英语,文献类型属
于Article的46篇、属于Review的7
篇。

论文发表时间为2017年、2018
年、2019年,具体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安徽2018年
热点论文产出最多,2017年次之。


摘要:本文借助ESI和WOS数据库平台,采用文献计量统计方法,从安徽热点论文产出概况、机构与作者署名、学科分布、出版物分布、合作国家/地区分
梳理分析,客观

基于ESI热点论文的安徽省科研创新力计量分析文/孟海(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表1安徽热点论文发表年度情况
热点论文的定义来看,发文时间越早、被引次数相对会越高,2017年比2018年论文统计只少了两个月时间,但论文数量却少12篇,由此可见,安徽科研人员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在2018年有了很大的提升。

2019年1—2月发表的论文有3篇入选热点论文,说明安徽科研人员最新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关注。

2.热点论文产出机构与作者署名分析
按照ESI的热点论文统计,1篇热点论文涉及多个研究机构的,这些机构均分别计算有1篇热点论文
产出。

所以通过研究机构获取的热
点论文会出现1篇论文同时属于多
个研究机构的情况。

安徽53篇热点
论文有1篇机构标注不清楚(地址
字段单位只标注二级的学院,无邮
政编码),其他52篇共涉及13个研
究机构。

热点论文作为科学研究的
最前沿和当前热点的科技成果,第
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第一署名机构
对科学成果拥有更多的发言权。


过WOS对53篇论文作者署名单位
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工业大
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
师范大学7个机构产出2篇以上热
点论文,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
安徽热点论文产出的主力军,共计
产出25篇,占安徽总产出的比例为
47.17%。

由作者署名机构分析可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
大学6个机构均有第一署名单位的
热点论文产出。

6个机构第一作者第
一单位论文共计20篇,通讯作者第
表2安徽热点论文产出机构及作者统计表
一单位论文共计18篇,由此也反映出安徽近年来在科学前沿领域的发声力量。

此外,通过对通讯作者非第一机构的分析中也发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在国际合作研究中的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获得了通讯作者的署名资格。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7个机构无第一署名单位的热点论文产出,但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黄山学院、解放军123医院4个机构有第一作者署名的热点论文产出,通过对作者署名的分析发现,这些作者多为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引进的高端人才及参与国际合作的研究人员。

由此可见,这些单位近年来比较注重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

3.热点论文的学科分布分析
安徽产出的53篇热点论文共
涉及ESI22个学科领域中的13个,
临床医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
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精神
病学与心理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综
合交叉学科、社会科学、空间科学9
个学科还处于空白状态。

从表3可以看出,安徽热点论
文产出数量主要集中在化学、工程
学、物理学、数学、材料科学这5个
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两
个学科也具有一定优势。

这7个学
科均有第一署名单位的论文产出,
说明安徽这几个学科具有较强的学
术创新力。

从表4可见,中国科学技术大
学作为安徽科研创新的主力军,在
化学、物理学、工程学、数学、材料科
学5个ESI学科领域共有11篇第一
署名单位的热点论文产出;安徽大
学产出的2篇热点论文都是工程学
领域且均为第一署名单位;合肥工
业大学在农业科学产出的2篇热点
论文和材料科学产出的1篇热点论
文也均为第一署名单位;安徽工业
大学在数学学科有2篇第一署名单
位的热点论文产出;安徽农业大学
在植物学与动物学领域、中国科学
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工程学领
域分别有1篇第一署名单位的热点
论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
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
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
科学研究院6个机构在相应学科领
域具有一流自主的科学研究成果,
科学研究水平具有国际领先优势,
这些机构在安徽科研的原始创新中
具有重要的地位。

4.热点论文发表的出版物分析
通过对安徽产出热点论文的来
源出版物分布的统计分析发现,53
篇热点论文共涉及32种出版物,刊
载3~6篇热点论文的期刊有6种,
刊载2篇热点论文的期刊有5种,
刊载1篇热点论文的期刊有21种。

表5对刊载2篇以上热点论文的11
种期刊情况进行了分析,11种期刊
共刊载32篇热点论文,总占比60%
以上。

这11种期刊均是由欧美发达
国家的著名出版集团、出版社或学
会主办出版,并具有较高的影响因
子,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大类
分区也均为1区和2区,其中的9
种期刊为Top期刊。

5.合作国家/地区分布分析
统计显示,53篇热点论文中有
26篇为安徽学者单独或与国内机构
合作产生,有27篇论文为国际合作
论文,涉及的合作国家地区共有55
个。

由表6可见,合作发文5篇以上
表3安徽热点论文学科分布及第一署名单位篇数统计表
表4各学科热点论文机构间分布及第一署名单位统计表
注:影响因子为2018JCR数据;分区及Top期刊为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2018年数据。

的国家有13个,其中,与美国合作热点论文最多为14篇,其次为德国(9篇)、日本(7篇)、意大利(7篇)等。

对14篇与美国合作的热点论文进行分析,发现合作涉及的国家/地区共有54个;除去与美国合作的14
篇热点论文,余下13篇国际合作热
点论文涉及的国家/地区为6个。


此可见,国际合作度较高的论文多
是由美国主导的研究项目,同时这
也表明,近年来安徽学者的学术研
究水平和能力得到了国际认可,已
经有实力参与到具有世界前沿水平
的国际合作研究中。

20篇第一单位为安徽机构的热
表5刊载2篇以上热点论文的期刊情况
点论文的合作国家/地区统计显示,有14篇为安徽学者单独或与国内机构合作产生,有6篇为国际合作论
文,涉及的合作国家为美国(2篇)、日本(2篇)、加拿大(1篇)和沙特(1篇),详见表7。

由此可见,近年来安
徽也具有较强的原始科研创新能力,并逐渐在国际合作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三、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把创新驱动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
徽时指出,
安徽要利用好优势,下好创新“先手棋”,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近十年来,安徽省ESI 论文数量
增长较快,
但引领科学研究前沿的热点论文相对较少,
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其他机构国际科研影响力相对较弱,安徽省整体论文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安徽省科研人员需密切关注相应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
沿,找准研究方向,争取有新的研究突破。

安徽省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
要利用好自身优势,瞄准世界前沿,扶持一些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


注重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团队,
培育出一批科技精英,
将人才强省战略落到实处。

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力争在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切实地提升安
徽省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科睿唯安.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SM 快速使用指南[Z].科睿唯安中国办公室.2018.
[2]ESI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
[EB/0L].https:///item/ES-I/3812216,2019-03-28.
[3]邱均平,赵蓉英,马瑞敏,等.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的意义、理念与实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05):138-142.
[4]邱均平,孙凯.基于ESI 数据库的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的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7(05):45-48.
责任编辑:李颖
表6
合作论文5篇以上的国家/地区分布
表7
第一单位为安徽机构的热点论文的国际合作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