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考二,教师版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科目二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科目二模拟题及参考答案近些年来老师这一职业也慢慢成为新型的高危职业,老师也越来越难当了,不仅因为工作压力大,另一个方面也是因为工作强度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科目二模拟题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学科目二模拟题一、单选题1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我国小学现阶段既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又开设科学、艺术等综合课程,这体现了课程结构具有( )。
A.综合性B.均衡性C.选择性D.时代性1.【答案】A。
本题考查对新课改课程结构特点的识记情况。
新课改课程结构的特点有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
综合性表现在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
题干中强调开设艺术等综合课程,体现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A项正确。
B项:均衡性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①对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规划和设计必须全面、均衡;②对各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课时安排必须均衡;③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均衡。
均衡性强调课程比例的问题。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时代性不属于课程结构的特点。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在创造性思维训练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举出“杯子”的用途。
侧重培养的是( )。
A.独创性B.灵活性C.流畅性D.深刻性2.【答案】C。
本题考查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等。
其中,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
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者即表示流畅性越高。
题干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尽可能多的举出“杯子”的用途,即要求列举的数量尽可能的多,说明教师侧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招教教育理论模考二

教育学、心理学模拟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教育学 1-30,心理学 31-60。
每小题 1 分,共 60分)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A .《大学》B .《礼记•学记》 C.《论语》 D.《论演说家的教育》2.“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A .生物起源论B .生活起源论C .劳动起源论D .心理起源论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A .环境 B .遗传 C .教育4.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是A.教育内容 B •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 D •教学组织形式 5.以涂尔干为代表的教育目的观是A .个人本位论B.文化本位论C.经济本位论D.社会本位论6.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是A .教学关系B .教育关系C .心理关系D.师生关系 7.《学记》中的“学不躐等”体现了教学中的A.巩固性原则B •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 •启发性原则&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 _________ 、联想、系统和方法四阶段。
A .分析 B.综合 C .明了 D .统合 9.学生的思想品德足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应该A .严格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教育 B. 以情为开端,动之以情,对学生进行教育C. 以行为开端,从培养行为习惯人手,对学生进行教育D. 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最易生效的因素为开端对学生进行教育10. 教师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为学生作示范,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方法是A.演示法B.参观法C.练习法D.电化教学11. 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表现不包括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B •“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C •教育法制化的形成D.教育形式多样化1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 1982 年B . 1983 年C .1985 年D . 1986 年 1 3.( )是柯尔伯格提出的。
A.最近发展区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道德两难故事法D.实际锻炼法14. 在教育实践中应当“五育”并举,这反映了A. “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 B . “五育”的地位存在不均衡性 C •“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D •“五育”可以相互取代15.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创造性B.示范性 C .系统性 D .学习性16. 文化传统 ___ 教育发展。
【答案】2024模考大赛第2季-教基

2024模考大赛第二季-教基(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记》。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故本题选A。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
”这句话体现出教育可以生产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知识,体现出教育的生产性。
故本题选B。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故本题选C。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改造主义的教育思想。
改造主义主张: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故本题选B。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理论体系的一条根本性的指导性原则。
教育适应自然的内容主要有:①教育应适应和模仿自然发展的“秩序”或“法则”。
夸美纽斯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教育活动必须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相适应。
②教育应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等。
故本题选C。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它的对象和着眼点是全体人民,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
故本题选B。
7.【答案】B。
解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教育的最早独立形态)、家庭教育、自我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发生相应的变化,自我教育将逐渐成为教育的重心)(教育的最特殊形式)、自然形态的教育(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故本题选B。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020年教师资格模考大赛(第五季)小学科目二【题干+答案】

2020年年教师资格模考⼤大赛(第五季)第⼆二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力-⼩小学单项选择题(本题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51.明朝开始⼋八股取⼠士,⼋八股⽂文的试题出⾃自四书五经,应试者必须按四书五经的内容代圣贤⽴立⾔言,这严重束缚了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这说明中国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A.专制性B.强制性C.世俗性D.⼲干预性52.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是()。
A.商朝B.⻄西周C.唐朝D.夏朝53.提出“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的教育学家是()。
A.卢梭B.赫尔巴特C.杜威D.洛洛克54.“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这段话所表述的思想会出现在()的著作⾥里里。
A.布鲁纳B.赞可夫C.布鲁姆D.巴班斯基55.抖⾳音短视频中,⼀一些外国留留学⽣生拍摄了了⼀一些⾃自⼰己回国后,在⽣生活中宣扬中国的⽂文化习俗的⼩小视频。
这反映了了教育具有()。
A.⽂文化传承功能B.⽂文化更更新功能C.⽂文化传播功能D.⽂文化创造功能56.壬戌学制的特点是:“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规定⼩小学六年年、初中三年年、⾼高中三年年。
”这个学制是由()颁布的。
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北洋政府D.政务院57.于⽼老老师针对学⽣生不不会修改病句句这⼀一问题,与教研组其他⽼老老师进⾏行行了了讨论,并制定了了相应的学习计划实施到课堂教学中。
这种教育研究⽅方法属于()。
A.教育实验法B.个案法C.教育⾏行行动研究法D.教育叙事研究法58.⼩小严⽼老老师在制作PPT时,经常⽤用红⾊色的字体颜⾊色来标注重点知识,从⽽而帮助学⽣生迅速提取重点知识。
这说明⼩小严⽼老老师利利⽤用了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理解性D.整体性59.智⼒力力问答到最后⼀一题时,⼩小贤觉得答案呼之欲出,但是就是想不不起来,在经过场外关键词提醒后,⼩小贤作答成功,获得了了胜利利。
2019年北京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教育基础

2019年北京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教育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
解析:教育的历史性是指教育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特点。
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正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本质)。
3.【答案】B。
解析:“乐”强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情感体验。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C。
解析:压抑说又称动机说,认为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7.【答案】D。
解析:教育的负向功能(消极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应试教育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体现了教育的负向功能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A。
解析: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道德辨识能力。
11.【答案】A。
解析:对学生进行测验后,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最常用的记分方法是百分制计分法和等级制计分法,这两种计分方式比较简便易行,科学有效,能真实地反映学生测验后的分布情况。
因此,正确答案选A。
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采用百分制较便利;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目用等级制较方便;在成绩评定时,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B。
解析:在技能形成的中期,练习的进步常常出现停滞,不再继续上升而保持在一定水平。
有时甚至稍有下降,即出现了“高原期”。
15.【答案】C。
1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理解。
操作技能的特点是:(1)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
(2)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
(3)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卷二套

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A.动物本能口B.生物界口C.生产劳动口2.“拔苗助长”有违人身心发展的()特征。
A.顺序性口B.不平衡性口C.互补性口3.学习了汉语拼音会影响英语音标的学习,这是()的现象。
A.正迁移口B.负迁移口C.垂直迁移口4.()是实施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测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
A.德育内容口B.德育过程口C.德育目标口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质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A.让儿童看完电视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口8.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口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行为口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口6.“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为人格的()作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口B.整合性口C.独特性口7.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是()。
A.依法执教口B.自我批评口C.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D.慎独口8.司机一边观察道路情况一边操纵汽车行驶,这属于()。
A.注意选择口B.注意分配口C.注意广度口9.下列不属于布鲁巴奇等在1994年提出的四种反思方法的是()。
A.反思日记口B.详细描述口C.交流讨论口10.“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A.针对性口B.双重性口C.全面性口11.古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明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口B.激情口C.应激口12.关于美术课外活动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美术课外活动也可以是校外教育机关(如少年宫、群艺馆等)组织的口B.美术课外活动是美术课堂以外的教育、教学活动口C.美术课外活动可以是学校组织的口D.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口D.个别差异性口D.逆向迁移口D.德育评价口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教师资格证-模考中学科目二 题干+答案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第二季)第二篇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1. 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六艺”可以说是世界最早的学科课程之一,下列属于“六艺”的核心的是()。
A.礼、乐B.诗、书C.射、御D.书、数2.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下列观点不属于《学记》的是()。
A.玉不琢,不成器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C.君子之教,喻也D.禁于未发之谓豫3. 斯巴达是古代希腊城邦之一,实行的是奴隶主贵族专治制度,以其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国主义而闻名。
军事的目的过分强调体育,对青年进行残忍的训练和把知识学习降低到手工匠水平,因而忽视了智育,这体现了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A.教育的目的B.教育的领导权C.受教育者的程度D.受教育者的权利4. “走班”并没有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某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学生自己学习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
“走班”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互补性5. 荀况认为人性趋向于邪恶,人们善良的行为是后天作为的结果。
所以教育要“化性而起伪”,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
下列人物中与荀子观点一致的是()。
A.华生B.弗洛伊德C.格赛尔D.皮亚杰6. 《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中:“一方面增加义务教育投入,防止学校因运转经费不足向学生和家长伸手;另一方面,通过上述禁止性规定,则可防止个别学校和教师巧立名目,牟取私利”。
这体现了义务教育的()。
A.强制性B.免费性C.普及型D.基础性7. 现代学制最早出现于欧洲,主要有三种类型,前苏联的学制属于()。
A.双轨学制B.多轨学制C.单轨学制D.分支型学制8. 教育目的是确定培养人才的一种理想的规格,是教育工作所追求的最终统一目标,在教育目的的三个层次中,最具有操作价值的是()。
A.国家的教育目的B.学校的培养目标C.家长的教育要求D.教师的教学目标9. 涂尔干指出:“教育对社会而言只是一种手段,只是社会为了在儿童内心形成自身存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而采取的手段。
教师资格证-模考中学科目二【题干+答案】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终极模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1.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的是()。
A.海豹表演B.公鸡报晓C.人的眨眼反射D.教会孩子滑雪2.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体制是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而近现代则以培养创新实用型的技术人才为主体。
这体现了教育的()。
A.历史性B.统一性C.相对独立性D.永恒性3.某大学组织学生赴海外开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宣讲和文化交流等活动,加强海外文化交流。
这体现了教育具有()的作用。
A.传递、保存B.传播、交流C.选择、提升D.更新、创造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论语》中的教育思想的是()。
A.有教无类B.学而优则仕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5.我国部分地区兴起了把教育助困资金,以组织贫困生参加求职考研、创新创业培训,社会实践、专业技能培训等形式进行补助,从而提升贫困生个人价值,使其自身能创造一定的财富。
这体现了教育具有()。
A.政治功能B.文化功能C.经济功能D.人口功能6.优秀的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把学生擅长的一面挖掘好,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这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7.20世纪上半叶苏联所有儿童将统一进入公立幼儿园、小学,但进入中学阶段学生将有多种选择。
学生有的进入普通中学学习,有的进入职业学校、师范学校、医科学校等专业技术学校学习。
这种学制属于()。
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螺旋型学制D.分支型学制8.法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育青少年法治观念,使每一位青少年学生都切实增强法律意识,成为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该观点属于()。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法制本位论D.教育无目的论9.192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各级学校修业年限。
即初等教育6年;中等教育6年,分初高两级,各为3年;高等教育3~6年,其中大学4~6年;专门学校3年以上。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卷二+答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卷二一、单选题1.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是()。
A.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B.理解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C.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D.主动地形成认知地图2.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由于生产力发展迟缓、水平低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劳动者不需要专门的学校训练。
随着机器大工业这种新生产力的出现,它要求劳动者要有一定文化、技术。
为此,学校就把培养有知识的劳动者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标。
这说明()。
A.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B.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方法的改进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某教育家认为,教育是一个社会事物,学校是社会的缩影,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类型的教育,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
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最可能是()。
A.卢梭B.涂尔干C.罗杰斯D.奈勒4.魏老师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备课,担心“如何才能安排好教学时间?”“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怎样教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这说明魏老师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教学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5.下列属于最近发展区的是()。
A.涵涵的老师想要让涵涵成为画家B.小兰在老师的帮助下,可能学会双手弹钢琴C.叶子已经学会了四则运算法则D.小武在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后,通过了四级考试6.涛涛喜欢喝奶茶,小美建议他喝半糖的,但是涛涛认为半糖的没有甜味,8分糖才有点甜。
这说明8分糖是涛涛的()。
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C.绝对感觉阈限D.差别感觉阈限7.在综艺节目Runningman中,节目组让2位嘉宾和另外200个人在歌剧院穿上同样的衣服,要求Runningman成员在2小时内找到嘉宾,大家都感觉任务难。
因此,节目组利用了知觉的()。
A.理解性B.选择性C.恒常性D.整体性8.下列关于儿童中暑的处理方式,错误的是()。
A.可以服用人丹或十滴水等药物B.用凉水反复擦身,配合风扇进行降温C.将儿童搬至阴凉通风处并躺下,头部不能垫高D.如出现昏迷状况,应立即让儿童平躺休息9.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低碳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在实施过程中,可通过学校网页、微博等新媒体多为学生转载低碳生活的帖子,建立低碳生活教育专栏;还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栏、图书馆、食堂等地张贴关于低碳生活的海报,让学生在生活中时刻强化低碳生活意识。
2022年全国教师资格全真模拟试题二

2022年全国教师资格全真模拟试题二2022年全国教师资格全真模拟试题二一、选择题1.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1分]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1分]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3.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1分]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 )[1分]A.2-3岁C.5岁以前D.1—3岁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1分]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 )[1分]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 )[1分]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1分]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9.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1分]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1分]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1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1分]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1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1分]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1分]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14.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1分]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1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1分]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16.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 )[1分]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1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2021上教资笔试模拟卷(二)试题+答案及解析

2021上教资笔试模拟卷(二)《综合素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李老师上课最喜欢搞“一言堂”,整节课下来都是自己在滔滔不绝地讲,有时候甚至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强加给学生,这说明李老师忽视了()。
A.学生是完整的人B.学生是发展的人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D.学生是独特的人2.张老师是某校一名语文老师,他在教学中常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情况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学校领导听课后,认为张老师没有严格按照教材内容开展教学,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张老师进行了批评。
你认为张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A.错误,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不能随意删减B.错误,学校领导对张老师的批评是课程领导力强的表现C. 正确,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D.正确,作为教师可以随意设计课堂教学3.下列关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说法错误的是()。
A.应试教育片面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B.考试与素质的关系是对立的C.素质教育把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强化普及意识D.应试教育只重视考试的课本内容和各种升学资料的死记硬背4.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
”这主要是强调教师需要( )。
A.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B.具备广博精深的文化专业知识和理论C.具备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D.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5.何老师的好朋友在校外办了几家教育培训机构,经何老师介绍,他班上的很多学生都缴费参加补课,成绩有所提高。
学校知道后,给予何老师警告处分,取消各类评优评先资格。
何老师不服学校的处理结果,提出抗议。
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A.错误,学校对教师要有包容心,对教师应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B.正确,何老师介绍本班学生参加有偿补课,客观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违背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
2021下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二模拟预测卷(二)

2021下半年中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卷(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A.昆体良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苏格拉底2.教育不应该再限于学校围墙之内,体现了()教育理念。
A.前制度化B.制度化C.非制度化D.前三者兼有3.有人把教育隐喻为“塑徒”,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种观点在人的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A.遗传决定论B.成熟论C.外铄论D.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4.小明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获得了好成绩,他觉得获得高分的原因是自己本来就是学习语文的料,这实际是将成功归功于()。
A.努力B.运气C.难度D.能力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或解决某类作业与习题,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形成技能技巧。
这种教学方法是()。
A.指导法B.练习法C.演示法D.实验法6.某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该教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
A.正面疏导B.因材施教C.长善救失D.知行统一7.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8.课外活动根据各学校、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或学生的不同愿望开展,说明它具有()。
A.实践性B.灵活性C.资源性D.娱乐性9.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A.个别教学制B.道尔顿制C.班级授课制D.分组教学制10.心理学家汉密尔顿最先做了注意品质的实验,他在地上撒了一把石子,发现人们很难在一瞬间同时看到六颗以上的石子。
这反映的是()品质。
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稳定11.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2020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第二季)综合素质 题干+答案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第二季)第一篇综合素质1.胡老师对学生的期末评价不仅参考期末成绩和日常成绩,还将各位同学参加的兴趣小组和在体育、艺术活动中的表现纳入考评范围,胡老师的做法体现了素质教育()。
A.评价主体多元化B.评价内容综合化C.评价标准趋同化D.评价指标单一化2.关于下图中学校的做法,说法错误的是()。
A.体现了社会竞争的要求B.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C.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D.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3.在写“我的理想大学”作文时,学习排名不是很靠前的浩浩写的是清华大学,班主任闫老师对浩浩说:“你现在的成绩能上个二本就不错了,清华大学对你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别想了。
”闫老师的做法()。
A.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性B.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C.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D.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4. 小白非常喜欢画画,一直坚持上绘画兴趣班。
王老师认为作为班级尖子生的小白浪费了太多时间在画画上,于是便和小白家长沟通停止他课外绘画班的学习。
王老师的做法()。
A.合理,有利于提高小白的成绩B.不合理,违背了尊重家长的要求C.合理,体现了教师和家长双方的意愿D.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5. 在上《鸟的天堂》这一课时,吴老师指导学生朗读“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忽然小刚小声哼唱:“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
”引来一阵笑声。
对此,下列做法中恰当的是()。
A.批评小刚未经允许发言B.装作没听见继续上课C.将小刚赶出教室D.引导学生们讨论画眉鸟是否会这样唱6. 某校学期初教科室及各教研组认真制定了各项教研计划,每周进行一次业务学习和一次教研活动。
学校行政人员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并及时与上课教师交换意见,共同探讨教育教学方法。
该校的做法()。
A.合理,有利于加强对教师的监督管理B.不合理,侵占了教师的上课时间C.合理,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D.不合理,行政人员不应该干涉教师教学7. 江老师从教多年,桃李满天下,自诩获誉无数,但他从不旁听其他老师的课程,也很少参加学校举办的讲座和培训活动。
教师资格证-模考中学科目二【题干+答案】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终极模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1.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的是()。
A.海豹表演B.公鸡报晓C.人的眨眼反射D.教会孩子滑雪2.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体制是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而近现代则以培养创新实用型的技术人才为主体。
这体现了教育的()。
A.历史性B.统一性C.相对独立性D.永恒性3.某大学组织学生赴海外开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宣讲和文化交流等活动,加强海外文化交流。
这体现了教育具有()的作用。
A.传递、保存B.传播、交流C.选择、提升D.更新、创造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论语》中的教育思想的是()。
A.有教无类B.学而优则仕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5.我国部分地区兴起了把教育助困资金,以组织贫困生参加求职考研、创新创业培训,社会实践、专业技能培训等形式进行补助,从而提升贫困生个人价值,使其自身能创造一定的财富。
这体现了教育具有()。
A.政治功能B.文化功能C.经济功能D.人口功能6.优秀的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把学生擅长的一面挖掘好,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这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7.20世纪上半叶苏联所有儿童将统一进入公立幼儿园、小学,但进入中学阶段学生将有多种选择。
学生有的进入普通中学学习,有的进入职业学校、师范学校、医科学校等专业技术学校学习。
这种学制属于()。
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螺旋型学制D.分支型学制8.法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育青少年法治观念,使每一位青少年学生都切实增强法律意识,成为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该观点属于()。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法制本位论D.教育无目的论9.192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各级学校修业年限。
即初等教育6年;中等教育6年,分初高两级,各为3年;高等教育3~6年,其中大学4~6年;专门学校3年以上。
2021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二及答案

2021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二及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
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又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
A.改革高考制度B.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体制C.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D.提高教师社会地位2.我国基于国家发展的考虑第一次正式阐释素质教育这个理念是在()。
A.《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B.《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C.《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3.李老师平时对学生特别关心,不但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品德与能力的发展。
他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教育对学生的()。
A.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学习评价功能B.传授知识、学习评价、陶冶品德功能C.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品德功能D.培养能力、学习评价、传授知识功能4.下列选项中,对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思想内涵叙述正确的是()。
A.“以人为本”在教育活动中,也就是“以学生和教师为本”B.“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素质教育C.“以人为本”就一定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上D.“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特长发展,而非全面发展。
5.张老师在教学中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
他的做法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A.示范性B.复杂性C.长期性D.创造性6.教育应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但教育首先是教人先做人,所以应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现代的中国人。
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
教基模拟卷(二)答案及解析

2021年山东省教师招聘统一考试模拟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判断题36.√【解析】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
37.√【解析】题干描述的这句话出自马克思。
38.×【解析】所谓“教育先行”,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条件下,为了发展经济必须注意首先发展教育。
并不是说教育的发展不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39.×【解析】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
他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40.×【解析】亚里士多德最早将教育分为德智体三部分,并提出了实施三种教育的顺序,其中学前教育的核心是体育,在这一时期里,应顺应自然,以儿童身体的发育成长为主。
41.×【解析】“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性格。
42.√【解析】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最早提出关键期这一概念。
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在关键期中,个体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敏感,有时又称之为敏感期。
43.×【解析】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智慧技能指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
智慧技能学习又可分为五个小类: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性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高级规则学习。
题干所述的学习行为属于具体概念的学习。
44.×【解析】练习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一般在练习的中期出现。
45.×【解析】“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的程度。
”二、单项选择题46.B【解析】批判教育学喜欢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从阶级分析的立场研究教育,关注意识形态。
2024年上教资科目二模考

2024年上教资模考-科目二(中学)一、单项选择题1. 第一位在中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教育理论家是( )A. 杨贤江B. 江国维C. 胡适D. 严复2. 英国经验主义教育家洛克主张绅士教育应在( )中实施。
A. 学校B. 社会C. 家庭D. 自然3. 在中国,出现学校教育的时代是( )。
A. 原始社会后期B. 夏朝C. 商朝D. 西周时期4. 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 德国B. 法国C. 美国D. 葡萄牙5. 智育的第一个目标是( )。
A. 培养创新精神B. 发展智力C. 培养实践能力D. 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6.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转向现实状态的( )A. 决定性因素B. 辅助因素C. 影响因素D. 引导性因素7.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布拉德尔梅B. 弗莱雷C. 施瓦布D. 杜威8.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 )。
A. 形式教育论B. 实质教育论C. 传统教育论D. 现代教育论9. 一般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认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性评价被称为( )。
A. 事后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终结性评价10.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体现了师生之间具有( )A. 尊师爱生的特点B. 民主平等C. 辩证统一D. 教学相长11. 教师不再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A. 个别教学制B. 分组教学制C. 设计教学法D. 道尔顿制12. 小沈同学违反课堂纪律,老师取消了他的“学习之星”称号,该老师的做法属于( )。
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惩罚D. 剥夺13. 作为我国新课改理论基础,认为智力是多元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年级盐城三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20194.16(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曹雪芹以前,没有人做过自叙传性质的小说。
曹雪芹虽然勇敢地创始了,却也不敢说是自叙;所以他在第一回中吞吐含糊了空空道人和“石头”上的故事。
因为他的第一回语意吞吐含糊,而中国向来又没有自叙传性质的小说,于是从前研究《红楼梦》的人总是地用心思:或谓此书为政治小说,有民族主义的排满思想;或谓贾宝玉影射康熙朝宰相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或谓此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
A. 明目张胆假托含沙射影B. 彰明较著假托转弯抹角C. 彰明较著假借转弯抹角D. 明目张胆假借含沙射影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能力。
第一空,明目张胆: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量。
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
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彰明较著:彰、明、较、著:都是明显的意思。
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很容易看清。
根据语境选用成语“彰明较著”。
第二空,假托:1.借故推托;2.冒名顶替;3.假借;凭借。
假借:1.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2.六书之一。
指借用已有的形近、音同的字,表示不同意义的词;3.又如借水名的油作油脂的油。
根据语境选用词语“假托”。
第三空,含沙射影:传说一种叫蜮的动物,在水中含沙喷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
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转弯抹角:抹角:挨着墙角绕走。
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
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根据语境选用成语“转弯抹角”。
故选B。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第二,辨析色彩。
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理解词语含义,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如南辕北辙:本想往南,而车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跟目的相反。
买椟还珠:买下匣子,而把匣子里的珍珠归还卖主。
比喻没有眼光不识货,取舍不当。
句中表达的是取舍不当这一意思,只能用“买椟还珠”。
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公安部最近通报,我国已从40余个国家和地区缉捕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180名顺利回国,其中涉案金额千万元以上的有44名。
B.回归祖国后,澳门不仅从祖国内地快速发展中获得了发展动力和发展机遇,也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C.今年6月,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将在2020年计划发射火星探测器,并在发射10年后实现探测器采样返回。
D.自律机制是新闻界为了防止新闻媒体免遭大众和政府对其制定规定而进行的自我限制,也是负责任的媒体获取受众信任、减少诉讼、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
A项结构混乱,“缉捕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180名顺利回国”句式杂糅,删去“顺利回国”; C项语序不当,“将在2020年计划”不合事理,应改为“计划将在2020年”;D项不合逻辑,“防止”与“免遭”否定不当,“免遭”应改为“遭到”或“受到”;故选:B。
3.阅读下面这首词,选出正确的一项()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苏轼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②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依照字数多少划分,本词属于A. 小令B. 中调C. 长调D. 长短句C4.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
试验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
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力模糊;而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A.所以,处于噪声环境中长时间地活动,就很容易使人出现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B.因此,人如果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就很容易出现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C.所以,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对于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的人来说,是很容易产生的。
D.因此,对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来说,时间长了,就很容易产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4.【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
【解析】作答本题时,应注重两个角度:一是语段的意思,二是四个选项的区别。
语段主要介绍了噪声分贝的大小与人的视力的关系问题,由这些内容可知,该语句应该表述的是人们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影响视力。
B项的表述主体是“人”,与前文衔接最紧密,故选B。
5.文学作品往往呈现作者不同的思想倾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表达追求涅槃永生的佛教思想。
B. “生灭原知色即空,眼看倾国付东风”,表达诸行无常的佛教思想。
C.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表达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道家思想。
D.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民胞物与的儒家思想。
5.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了解把握能力。
A项,出自李白《游泰山》。
翻译:如何找到长生不死之药,然后展翅高飞飞向仙山蓬莱与瀛洲这样的人间仙境。
这是道教思想,而「涅盘」是佛教修行者的终极理想,意译为“灭、灭度、寂灭”,指灭一切贪、瞋、痴的境界,因为所有的烦恼都已灭绝,所以永不再轮回生死B项,出自陈宝琛的《落花诗》。
翻译:在生灭之间早知万物万象是一场空,眼看春花都要交付给东风。
“倾国”是借代,本来指的是美女,在这里指“花”。
在这首诗里作者充满了人生的问题,透过诗词,以及对佛教真实智慧的开悟,把它表达出来。
C项,出自陶潜《饮酒》。
翻译:这样的生活中有着真淳朴实的意境,我已经了然领悟,心想辨明分说,却一时不知如何表达。
“忘言”出自《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妄言。
”据此,诗中陶潜要表达的是,他在与大自然景物融合之中已经体会领悟到一种人生的况味(得意),达到了“忘言”的境界。
《人间词话》称此诗已入“无我之境”。
D项,出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翻译:如何才能得到广阔的房子,收容天下的贫寒之士,使他们都能遮风挡雨,展露欢颜?充分表露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李昭述字仲祖,以父荫为秘书省校书郎。
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为刑部详覆官,累迁秘书丞。
群牧制置使曹利用荐为判官,郓州牧地侵于民者凡数千顷,昭述悉复之。
以太常博士知开封县,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开封推官。
坐尝被曹利用荐,出知常州,徙湖南潭州,戍卒愤监军酷暴,欲构乱,或指昭述谓曰:“如李公长者,何可负?”其谋遂寝。
昭述闻之,以戒监军。
监军自是不复为暴。
比去,众遮道罗拜,指妻子曰:“向非公,无噍类矣。
”徙淮南转运使兼发运使,加直史馆。
徙陕西转运使,纠察在京刑狱,为三司户部副使,累迁刑部郎中。
陕西用兵,提点陕西计置粮草,还授度支、盐铁副使,以右谏议大夫为河北都转运使。
河决澶渊,久未塞。
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调兵农八万,逾旬而就。
初,六符过之,真以为堤也,及还而城具,甚骇愕。
初置义勇军,人情汹汹,昭述乘疾置①日行数舍,开谕父老,众始安。
宣抚使表其能,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澶州,又为枢密直学士、陕西都转运使。
河北始置四路,以为真定府路安抚使、知成德军。
大水,民多流亡,籍僧舍积粟为粥糜,活饥民数万计。
改龙图阁学士、知秦州。
谏官、御史言昭述庸懦,不可负重镇,留真定府。
居四年,入领三班院,以翰林侍读学士知郑州。
未几,知通进银台司,判太常寺,复领三班,累迁尚书右丞。
从袷享②致斋于朝堂,得暴疾卒。
赠礼部尚书,谥恪。
李氏居京城北崇庆里,凡七世不异爨,至昭述稍自丰殖,为族人所望,然家法亦不隳.。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有删改)注①噍类:活着的人或活的动物。
②疾置:古时为供紧急传递公文的使人途中停宿、换乘马匹等而设置的驿站。
③袷享:古代天子诸侯所举行的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祖庙的大合祭。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谋遂寝.寝:停止B.向.非公,无噍类矣向:过去C.开谕.父老谕:告诉D.然家法亦不隳.隳:毁坏B [向:如果。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昭述被曹利用举荐为判官,后又因曾被曹利用举荐而获罪,出京担任常州知州,但很快又被提拔,担任三司度支判官。
B.李昭述任湖南潭州知州时,驻守的士兵因痛恨监军严酷残暴,想要叛乱,李昭述及时制止了这件事,并以此告诫监军。
C.李昭述以修筑河堤为名,调集军民八万人用了十天时间修建了澶州城,这让契丹使臣刘六符非常惊骇。
D.真定府路发生水灾,李昭述救活的饥民数以万计。
他被任命为秦州知州等,但因谏官、御史向皇上的进言而留任真定府。
B [由原文“或指昭述谓曰:‘如李公长者,何可负?’其谋遂寝”可知,是驻守的士兵自己放弃了计谋的实施,而非“李昭述及时制止了这件事”。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昭述取以为奉,且以饭其僚属,众遂定。
(1)李昭述拿官仓中的粮食作为俸禄,并且以此供养他的僚佐属官,人们于是安定了。
(2)李氏居京城北崇庆里,凡七世不异爨,至昭述稍自丰殖。
(2)李氏家族居住在京城北崇庆里,共七代没有分家,到李昭述时稍稍有家财。
9.从为官的角度看,李昭述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李昭述是一个严格执法,率先垂范,深受爱戴,雷厉风行,勤政为民的官员形象。
解析答题时,一定要从传主的事迹入手,李昭述一生为官多任,关于他的为官事迹有多处,如悉复侵地、取仓粟为奉、调兵农八万修城、安抚流民等,从以上信息中概括出李昭述的品质即可。
三、古诗文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临江仙陈克①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
岁华销尽客心惊。
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
故人相望若为情。
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北宋末南宋初词人。
浙江临海人。
作者作此词时侨居建康(今江苏南京)。
②江城:指建康。
③齑盐:腌菜和盐,这里指代养老之处。
10.首起两句“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