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1(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
1、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缄默(jiān)攒射(zàn)缜密(zhěn)肆无忌惮(dàn)
B. 枕藉(jiè)蟾蜍(chú)爪牙(zhǎo)车载斗量(zài)
C. 偌大(ruò)憎恶(wù)桂冠(guàn)不偏不倚(yǐ)
D. 芟除(yì)档案(dàng)嘀咕(dí)循规蹈矩(jǔ)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尽管此文个别词句仍有推敲余地,但瑕不掩瑜,作者在文中表现出不俗文才,仍搏得了人们的青睐。

B. 夕阳映照下的江水波光粼粼,宛如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挂在大桥颀长的脖子上,让人留连忘返。

C. 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是“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

D. 在灿若星辰的作家中,我尤其尊崇鲁迅先生,因为他的作品针贬时弊,振聋发聩,唤醒了麻木的灵魂。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我总觉得,做靴子,特别是做像他所做的靴子,简直是神妙的手艺。

 B. 节假日,少数网络平台开诚布公地索要抢票“插队费”,性质等同于另类“黄牛”。

 C. 登上北高峰后,迎接新一天的第一缕曙光,师生们异常兴奋,指点江山,赞不绝口。

 D. 合作小组协力攻关,无暇他顾,有人却趁机大肆侵吞攻关成果,坐收渔人之利。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由于这次重大追尾事故,杭州到宁波这一路段的交通为此封闭了近两小时。

 B. 教师上淘宝出售教学视频的做法,日前引来不少反对意见,我认为是正确的。

 C. 要想排拒群体性的诱惑,提升自我,获得生命价值的增长,取决于是否勤勉慎独。

 D. 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

5.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浙江省新高考投档办法对考生位次排序的方式进行了较大调整。

当考生高考总分相同时,先去掉政策加分比裸分;仍然相同时,比“语文+数学”总分;再相同时,比语文或数学的最高分。

假设A考生语文120、数学110,B考生语文100、数学130,A最高分120
低于B最高分130,故B考生优先,选考科目单科成绩高低以此类推。

考虑到不再文理分科,语文、数学是考生必备的素养基础,因此在“位次”规则中规定。

 A. 先考虑语文、数学成绩,然后考虑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
 B. 先考虑“语文+数学”总分,然后考虑语文或数学的最高分
 C. 先考虑裸分,然后考虑其他科目成绩
 D. 先考虑政策加分,然后比裸分成绩
6. 对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长征五号”包含了液氧煤油和液氢液氧两种发动机,基于这两种发动机再设计出5
米直径、3.35米直径、2.25米直径的三大箭体模块,然后将这些箭体模块像搭积木一样进
行模块化拼接,就构建出我国新一代系列火箭的运载型谱,以适应各种不同任务的需要。

航天人将其概括为“一个系列,两种发动机,三个模块”。

如果选用5米直径的模块作为芯级,加上四个3.35米直径的助推器,就组成了我们见到的“长征五号”。

如果用3.35米直径的模块作芯级,加上四个2.25米直径的助推器,就组成了2016年6月首飞成功的中型
火箭“长征七号”。

如果将小型模块直接用作芯级,不加助推器,那就组成了“长征六号”这一更小更灵活的小型火箭。

A. “长征五号”火箭的工作原理
B. 长征新一代三大箭体模块
C. 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基本形成
D. 給长征新一代火箭排排队
7. 对下面一段文字的出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A. 《论语》
B. 《孟子》
C. 《庄子》
D. 《荀子》
8.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B. 苟以天下之大
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安能以身之察察
9.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独五人之皦皦,何也?——唯独这光明磊落的五人赴死,是什么缘故呢?
 B.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狗和猪吃人吃的粮食,却不知道检查反省。

 C.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用高高的围墙围住庭院,以便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

 D. 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宫女们焚烧的椒兰异香。

 10. 下列对《氓》(节选)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A. 《氓》选自《诗经·卫风》,是反映上古民间现实生活典型情绪的歌谣。

B. 诗中采用两个人物对话形式,一是负心的“士”,一是善良的“女”。

C.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起兴写法,比喻年轻貌美的女子初婚的幸福。

D. 这几句连用两个“于嗟”、四个“兮”、两个“也”,抒发了深沉的悲愤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节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旌其所为旌:彰显
B. 去今之墓而葬焉墓:筑墓
C.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编伍:平民
D. 而投缳道路投缳:自缢
 12. 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激于义而死焉者也②去今之墓而葬焉③以旌其所为④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即亮出“义”字,为全文定调,五人是为义生,为义争,最后为义而献身。

B. 将苟且偷安的缙绅与五人作比,突出了五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精神。

C. “非常之谋难以猝发”,进而揭示五人英勇斗争、蹈死不顾的重大作用和影响。

D. 文章先议后叙,叙议结合,事约理明,相得益彰,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时代性。

 14. 下列对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选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是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

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

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

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

除了偶尔涂抹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以外,几年来没有什么创作。

他替“艺术区”一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

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

此外,他还是一个暴躁的小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

A. 老贝尔曼是一个容貌丑陋、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的人。

B. 老贝尔曼是一个穷困潦倒、失意消沉、懒散虚伪、好高骛远的画家。

C. 老贝尔曼后来冒雨去画一片叶子,符合此段介绍的他的性格的发展逻辑。

D. 作者对老贝尔曼的描写采用欲扬先抑的笔法,画叶子使老贝尔曼的人格得到升华。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5—16 题。

书刊时代造就了阅读者线性的思维模式,人们可以沉浸到一本书中,按照书本的页码和文字顺序,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思考。

而到了网络时代,“即时性”高于一切,传统阅读演变成“快餐式”阅读。

正如发生心理学家玛丽安娜·沃尔夫所说:“我们不仅由阅读的内容决定,而且由阅读的方式决定。

”“鼠标轻松点,内容蜂拥至”,猎奇心理下的点击过程很难有深入思考。

“点击文化”下的非线性思考,形成以某条信息为起点向外延伸分散型的思维结构,培养出网民一心二用乃至多用的思维习惯,很多人在上网的时候同时打开多个浏览器窗口,在不同的网络窗口中搜索信息。

网络文化的高度综合性,打破了图片和文字的桎梏。

形象化倾向诱导人们用“看”去了解世界,而排斥“想”。

“速食”文化下的产物,大都以短小精悍的碎片化形式出现,而在这种氛围中培养出来的更多是“内容翻译者”,缺少了对问题的反思过程,长久发展只会弱化人的思维能力。

“人们通过网络了解非常多的信息,却没有深刻的理解和体验,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结果所了解的东西迅即成为过眼云烟。

人们的注意力更加分散,生活也更加‘碎片化’,思
维方式更加感性,理性思维能力下降,对个人素质和社会发展都将产生某种不利影响。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董天策教授对此表示担忧。

《哈佛商业评论》原执行主编尼古拉斯·卡尔认为,“(网络时代,在)丢掉了《战争与和平》,丢掉了羊皮圣经,丢掉
了报纸杂志,丢掉了托尔斯泰心灵的同时,人类正在丢掉的是大脑。


从网上获取一切所需要的信息,这甚至变成自身安全感的一种来源,症状比较严重的人,对网络的依赖会导致他们丧失基本的沟通能力。

“互联网时代降低了我们对一个问题深思熟虑的程度。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哈艳秋认为,“思维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由于网络所
带来的便利,使人们很容易产生思维惰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的创新能力;同时网络上
信息比较多,舆论复杂,使得人们很容易产生盲目从众的心理,缺乏个人的思考。

要解决
这个问题,应该注意提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理性面对社会问题的能力。


15.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 网民一心二用乃至多用的思维习惯是由“点击文化”下的非线性思考造成的。

B. “内容翻译者”习惯用“看”去了解世界,而排斥“想”,只能复制所“看”的内容,而缺少了对问题的反思过程。

C. 作者通过网络时代“快餐式”阅读下的非线性思考和书刊时代阅读者线性的思维模式的比较,说明了人类阅读能力的倒退。

D. 网民很容易产生盲目从众的心理,缺乏个人的思考,是网络丰富复杂的信息造成的。

1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文化具有高度综合性,阅读者缺少了对问题的反思过程,在这种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只能是一些“内容翻译者”。

B. 人们通过网络了解了很多的信息,因此所了解的東西迅即会成为过眼云烟而被遗忘。

C. 网络的便利和丰富,会使人们产生思维上的依赖性,从而变得盲从、缺乏个性思考。

 D. 由于网民丧失基本的沟通能力,对网络的依赖甚至会变成他们获取自身安全感的一种来源。

 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
17. 根据语境,填写名句。

(每小题1分,共3分。

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荀子《劝学》中表明学习要持之以恒观点的名句是:“▲。


(2)苏洵《六国论》中关于治国者要不畏强权的名句是:“▲。


(3)庄子《逍遥游》中用来形容大鹏鸟“怒而飞”时翅膀形状的比喻句是:“▲。


(4)《琵琶行》中常被人引用来表同病相怜之意的诗句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5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8—19题。

甲: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

我不好学,也没钱买
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

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
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

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
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

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
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

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
泥点。

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

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带霜
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

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

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

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节选自老舍《想北平》)
乙: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
的意图。

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
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

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

”“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18.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草花儿:
(2)意图:
19. 两篇选文均写到北平的景和物,但具体内容和情感却不相同,请简析。

(1)甲文:
(2)乙文:
四、写作题(本大题40分)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今社会到底是“一技”重要还是“一机”重要?某校班会课围绕“一技”和“一机”展开了讨论。

有人提出:“一技在手,吃穿不愁”,所以要沉下心来,练就一技之长或掌握一门本领;也有人提出:
“一机在手,天下我有”,只要会操作一只手机,在如今这个信息社会中,就可以玩转自己的世界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600字。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A项,攒cuán。

C项,冠guān。

D项,芟shān。

2. C。

A项,博得。

B项,流连。

D项,针砭时弊。

3. A。

B项,“开诚布公”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这里应改用“明目张胆”。

C项,“指点江山”指评论国家大事。

D项,“渔人之利”比喻第三方利用另外两方的矛盾冲突得益,句中不存在“另外双方的矛盾”。

4. D。

A项,是告诫之语,告诫女子不要太过沉迷于男子的爱情之中,不是对话。

11. A。

旌:表扬,表彰。

12. A。

焉:①②成分赘余,删去“为此”。

B项,歧义,“正确的”所指不明。

C项,“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

 5. A。

B项没有提及选考科目成绩。

C项“裸分”是指“去掉政策加分”后所有科目的总分,不单指语数外学科。

D项“先考虑政策加分”,跟原文“去掉政策加分比裸分”不一致。

6. C。

关键句是“构建出我国新一代系列火箭的运载型谱”。

7. D。

选文内容与《劝学》有相似之处,荀子曾提出“性恶论”。

8. C。

C项为宾语前置句,A、B、D三项皆为定语后置句。

9. D。

A项,唯独这五人名声皎如白日,是什么缘故呢?B项,猪狗吃百姓的东西却不约束制止。

C项,“垣墙周庭”应译为“用矮墙围绕庭院四周”。

10. B。

这几句诗都是兼词,相当于“于之”,意為“在这里”。

以:③是连词,来;④是介词,因为。

13. D。

“先议后叙”评说有误,应该是“先叙后议”或“由叙入议”。

14. B。

“懒散虚伪”的表述有误。

15. C。

“说明了人类阅读能力的倒退”无中生有。

16. C。

A项,“只能是一些‘内容翻译者’”错,原文中是“更多是‘内容翻译者’”。

B项,因果关系错误,“却没有深刻的理解和体验,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D项,意思与
原文不符。

原文指依赖网络获得信息和安全感,且该症状严重的人,会丧失基本的沟通能力。

二、填空题
17. (1)学不可以已(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其翼若垂天之云(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三、简答题
18. (1)通常花草费钱,而草花儿就暗示了北平花儿便宜,更能表达非同一般的喜爱之情。

(“草花儿”有别于“花草”。

上文有“花草是种费钱的玩意”,说的是“花草”,
一个“可”字,转到了北平的“草花儿”,下文还有“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告诉我们北平花儿便宜。

“草花”加“儿”化,表达喜爱之情,是汉语的特点。


(2)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园子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可以让“我”去平静地思考人生。

(作者理解了“园子”的“意图”,下文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
是上帝的苦心安排”,点出了“地坛”就是那个“宁静的去处”。

接下去一段,作者又不惜
文字告诉我们可以在这个“去处”干什么,那就是平静地思考人生。


19. (1)作者用充满爱意的笔调写北平的花、果、菜,既突出了北平的生活是自然、
平凡而有趣的,又表达出作者对北平的爱和眷恋。

(甲文整段文字围绕北平“花多菜多果子多”的特点来写,从平凡中感受乐趣,把自己对北平的特殊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


(2)作者用充满生机的笔调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

(乙文两段文字着重从自己跟园子的特殊命运关系来写,侧重对人生的思考,表达热爱生命的坚强信念。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