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猫多囊肾的诊断与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猫多囊肾的诊断与治疗
相亦飞
【期刊名称】《《云南畜牧兽医》》
【年(卷),期】2019(000)006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相亦飞
【作者单位】菏泽学院药学院山东菏泽 274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93
猫多囊肾(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简称PKD)又名Potter综合征,是指肾组织中有许多囊腔、腔内充满液体的肾脏病变。
猫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肾脏疾病,常见于波斯猫、喜马拉雅猫、加菲猫、英短、金吉拉等,患病风险高,大多数属于“AD-PK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父母双方任何一方有PKD1基因突变,就有可能遗传给后代[1]。
PKD在早期不表现任何症状,此时囊腔并不多,个头也不大,不会明显影响肾脏功能,随着病情发展,猫可能会出现易渴、肾脏肿大的情况,后期常会引发肾衰竭的临床症状,但也有为数不少的PKD患猫并未呈现肾衰竭症状[2]。
又因为PKD会影响肾脏尿液收集系统,尿液容易潴留,肾脏感染的几率也会比较高。
笔者就临床上发生的一例猫多囊肾的病例来阐述此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临床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分析并总结对于诊治该病的心得,为
更好的诊断与治疗猫多囊肾提供依据。
1 病例基本信息
加菲猫:雌性,体重2.4kg,9月龄,已免疫妙三多(猫鼻气管炎、嵌杯病毒病、
泛白细胞减少症三联灭活疫苗)和瑞比克(狂犬病灭活疫苗),未驱虫,未绝育。
2 病例检查
2.1 临床检查
2.1.1 问诊
主诉:两个月前在朋友那寄养,饮食排便一切正常,15d前主人喂养后因炎症服
过5d消炎药,昨天开始后肢站立不稳,没有食欲,大便正常,尿频,呈不自主排尿。
2.1.2 视诊、触诊
病猫精神沉郁,可视黏膜粉红,体温39℃,触诊,发现两侧肾脏呈不规则肿大[1],弹性降低,在检查过程中发生呕吐,并有凝血块。
2.2 实验室检查
2.2.1 血常规指标检查
将患猫保定好后静脉采血1mL,然后迅速注入抗凝管内并扣上管盖,将抗凝管上
下颠倒混合,使血液与抗凝管内的抗凝剂充分混匀后放入血细胞检测仪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血常规检查结果项目单位结果参考范围红细胞(RBC)×1012/L 5.57 5.1~10.0血细胞比容(HCT) 0.235↓ 0.24~0.45 血红蛋白(HCB)g/L 85 80~150 平均
红细胞容积(MCV)fL 42.2 39~55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pg 15.3 13.0~17.0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g/L 362 ↑ 300~360 白细胞(WBC)×109/L 17.8 5.5~19.5 叶状中性粒细胞(Seg neutr)×109/L 9.256 2.5~12.5 杆状中性粒细胞(Band neutr)×109/L 0.178 0~0.3 单核细胞(Mono)×109/L 0.89 ↑ 0~0.85
淋巴细胞(Lymph)×109/L 5.162 1.5~7.0 嗜酸性粒细胞(Eos)×109/L 0.534 0~0.75 嗜碱性粒细胞(Bas)×109/L 0.178↑ 少见血小板(PLT)×109/L 651 300~700 注:↑表示检测结果高于正常值,↓表示检测结果低于正常值
如表1所示,血常规检查血细胞比容偏低提示贫血;单核细胞偏高提示感染性疾病;嗜碱性粒细胞偏高可能多种原因引起,比如过敏性疾病和血液病等[3]。
2.2.2 生化检查
采后肢静脉血2mL离心后取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生化检查结果项目单位结果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U/L 122 ↑ 22~84 碱性磷酸酶(ALP)U/L 25 9~53 总蛋白(TP)g/L 82 ↑ 57~78 尿素氮(BUN)mmol/L 40.5 ↑ 6.28~11.71 肌酐(CRE)μmol/L 142 71~159 葡萄糖(GLU)mmol/L 7.3 3.9~7.5
注:↑表示检测结果高于正常值,↓表示检测结果低于正常值
如表2生化检查所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提示肝功问题,根据病例可推断为
药物代谢等因素;尿素氮、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衰竭[3]。
2.2.3 猫血清淀粉酶样蛋白(SAA)检查
将仪器和ID芯片调整好后,吸取10μL全血加入稀释液中,上下颠倒混合均匀,
吸取100μL混合液体,加入检测卡的加样孔后反应5min将检测卡插入卡槽,点
击“快速测试”得到检测结果。
表3 SAA化验单项目单位结果参考范围猫血清淀粉酶样蛋白
(SAA)μg/mL34.390~2
如表3所示,血清淀粉酶样蛋白(SAA)化验结果为34.39μg/mL,判断为中度感染,并伴有临床症状,根据病史可考虑肾炎等感染[3]。
2.2.4 尿液检查
用注射器抽取患猫5mL尿液,将1mL尿液滴在检测试纸的每一个方块上,静置
1min左右等待检测结果,然后根据检测试纸颜色进行对比,将剩余尿液放入离心机,1500r/min 离心5min,将上清液丢弃,取下层液体0.5mL混匀后涂片镜检[4],结果见表4。
表4 尿液检查结果项目结果项目结果颜色淡黄尿胆红素 - 透明度清亮酮体 - pH值 6.5 亚硝酸盐 - 比重 1.02 白细胞 +++ 潜血 ++ 红细胞 ++ 蛋白 - 尿沉渣(不染色) 未看到明显结晶葡萄糖 - 尿沉渣(染色)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注:+++表示强阳性,+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如表4尿常规检查,蛋白检验呈阳性提示肾炎等各种肾病综合征;白细胞检验呈
阳性提示泌尿系统炎症;红细胞检验呈阳性提示血尿[3]。
2.2.5 血液电解质检查
后肢隐静脉采集血液1mL,然后尽快注射到肝素锂抗凝管内,反复摇匀后检测[4],结果见表5。
表5 血液电解质检查结果项目单位结果参考范围钠 mmol/L 147 147~156钾mmol/L 2.93.4~4.6氯 mmol/L116107~120
如表5血液电解质检查,钾低于正常值,参考病例判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3]。
2.2.6 B型超声检查
将患猫仰卧保定后将肾区位置剃毛,将耦合剂分别涂于患猫肾区位置和探头上,对肾脏进行扫描[4],结果见图1。
图1 B超检查
如图1所示,B型超声波扫描可见多个积液的囊腔,肾脏轮廓不清,界限不明显,确诊为猫多囊肾,正在进展中的囊肿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通常小猫4周龄可扫描
到多囊肾,10月龄后诊断准确率可达95%。
3 诊断结果
通过触诊两侧肾脏呈不规则肿大,结合血常规、生化、SAA、电解质等检测综合考虑为肾脏疾病,最终通过超声波扫描肾区,发现多个充满液体的囊肿,确诊为猫多囊肾。
4 治疗
4.1 药物治疗(5d)
静脉注射:0.9% NaCl 10mL、沃瑞特(替奥福)头孢噻呋钠 0.01mL;0.9% NaCl 10mL、奥美拉唑钠1mg、乳酸钠林格液(兽用)20mL;5%葡萄糖10mL、10%氯化钾0.5mL、10%科特壮注射液(主要成分:布他磷、维生素B12) 0.2mL。
4.2 治疗结果
连续住院输液5d,症状减轻,第6天化验血常规指标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化验结果见表6),猫血清淀粉酶样蛋白SAA检查(结果见表7),结果趋于正常值,与住院时化验结果对比,判断为炎症基本消失,无明显临床症状,跟主人协商后出院。
出院后开具处方:葡萄糖酸钾20mg/次,1天2次,连用8d;硫糖铝片(0.25g)6片/次,1天2次,连用6d;维克营养膏、猫肾脏处方粮、福莱恩(主要成
分:Fipronil、(S)-methoprene)0.67mL、犬心宝(主要成分:伊维菌素、双羟萘酸噻嘧啶)1片。
表6 出院前一天血常规检查项目单位结果参考范围红细胞(RBC)×1012/L 6.39 5.1~10.0 血细胞比容(HCT) 0.282 0.24~0.45 血红蛋白(HCB)g/L 98 80~150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fL 44.1 39~55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pg 15.3 13.0~17.0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g/L 348 300~360 白细胞(WBC)×109/L 15 5.5~19.5 叶状中性粒细胞(Seg neutr)×109/L 11.7 2.5~12.5 杆状中性粒细胞(Band neutr)×109/L 0.3 0~0.3 单核细胞(Mono)×109/L 0.45 0~0.85 淋巴细胞(Lymph)×109/L 2.4 1.5~7.0 嗜酸性粒细胞(Eos)×109/L 0 0~0.75 嗜碱性粒细胞(Bas)×109/L 0 少见血小板(PLT)×109/L 428 300~700
表7 出院前一天猫血清淀粉酶样蛋白(SAA)检查项目结果参考范围猫血清淀粉酶样蛋白(SAA) <0.50 <2 μg/mL
5 分析与总结
猫多囊肾为家族遗传性疾病,超声波扫描可有效确诊该病,发现此病的猫不应当做繁殖对象。
针对该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①超声波检查为此病诊断最为灵敏且特异性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需要做到每年定期体检(除血常规、生化外还应包含腹腔超声波扫描);②对患猫同窝的仔猫及父母定期体检及超声波扫描。
患有多囊肾的猫在没有发展成肾脏机能不足前,正常饮食即可,建议食用高水分、高蛋白质的饮食以满足猫的正常生理需求。
本病的预后多伴随有肾衰症状,后期应长期以慢性肾衰治疗。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赵兴绪,施振声.猫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494.
[2] 陈玉库,周新民.犬猫内科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21.
[3] 夏兆飞,袁占奎.小动物医学鉴别诊断[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350.
[4] 王俊东,刘宗平.兽医临床诊断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