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冠脉造影;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诊断
急 性 冠 脉 综 合 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具备病死率高及发病急等特点,对病患生命安 全 构 成 威 胁 ,ACS 主 要 涵 盖 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非 ST 段抬高型急 性 心 肌 梗 死 (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及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 肌 梗 死 (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等。借助冠状动脉造影(CAG)可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情进展程度、病变位置等予以 精准识别,对病症临床诊断而言具备重要参考意义。 因此,本文对冠脉造影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 应用效果予以分析,详细如下。
刘俊 (句容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400)
【摘要】 目的 对冠脉造影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予以分析。方法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3 月间本院行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病患中选取 72 例为本研究对象,病患入院后均于 0.5h-5d 内施以冠脉造影术,对 病变位置、病变程度等行统计。结果 经数据分析,共有 25 例病患存在三支病变,占比 34.72%,居于首位,共有 16 例病患存在双支病变,占比 22.22%,位于第二;病变程度统计中,共有 32 例病患病变程度已达 71%-99%间,占比 44.44%,居于首位,共有 18 例病患病变程度低于 50%,占比 25.00%,位于第二。结论 将冠脉造影应用至急性冠脉 综合征临床诊治中,可对病变位置及病变程度予以清晰显示,对病症临床诊断而言,具备重要指导意义。
病变位置 右冠脉单支病变 前降支单支病变 回旋支单支病变 双支病变 三支病变 左主干病变 其他
表 1 病变位置统计 例数(n) 7 10 4 16 25 3 7
占比(%) 9.72 13.89 5.56 22.22 34.72 4.17 9.72
2.2 病变程度统计
经数据分析显示,共有 32 例病患病变程度已达
71%-99%间,占比 44.44%,居于首位,共有 18 例病
患病变程度低于 50%,占比 25.00%,位于第二,详见
表 2。
表 2 病变程度统计
病变程度
例数(n)
占比(%)
低于 50%
18
25.00
-70%间
15
20.83
71%-99%间
32
44.44
完全闭塞病变
7
9.72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年 7 月 第 9 卷 第 21 期
心血管急性事件产生早期,对 ACS 病患病变血 管行冠状造影对病症确诊、病症诊治而言具备重要 意义。除可帮助医师确认罪犯血管,开展靶血管重 建外,还可对部分未造成临床后果的潜在风险予以 识别[4]。首先为罪犯血管识别,若病患产生单支血管 病变,则较易识别罪犯血管,若病患产生多支血管病 变,可借助心室造影区域性运动障碍、12 导联心电 图缺血区域、冠状动脉解剖比较等对罪犯血管予以 识别。若无室壁运动无异常,或心电图改变不足状态 下,可借助冠状动脉血栓存在、或复杂形态加以识 别[5]。若上述诊断特征均未存在,则部分具备重要解 剖学意义且病变最为严重血管便为罪犯血管。选择 性冠状动脉造影为 Mason Sones 于 1957 年首次提 出,截至今日仍为冠状动脉解剖、病理评估适用标
对病变位置、病变程度等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 SPSS19.0 行数据分析,以(%)表述计数资
料,χ2 值检验。
2结果
2.1 病变位置统计 经数据分析,共有 25 例病患存在三支病变,占
比 34.72%,居于首位,共有 16 例病患存在双支病 变,占比 22.22%,位于第二,详见表 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3 月间本院行急性冠脉
综合征诊治病患中选取 72 例为本研究对象,包括 42 例男性病患、30 例女性病患,年龄于 42-76 岁 间。 1.2 方 法
病患入院后均于 0.5h-5d 内施以冠脉造影术, 手术开始前给药波立维或阿司匹林及硝酸酯类药 品,借助 Seldinger 技术行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放 置动脉鞘。随后经血管鞘置入造影导管,行冠脉造 影、录像及摄片,将血管及血管形态予以多方位显 示。 1.3 观察指标
行冠脉造影前还应做好术前准备工作除具备完善设备人员及药品还应让病患病患家属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术前应做好凝血指标三大常规生化检验及x片检验等工作并行备皮碘过敏试验及留置针穿刺等工作用
30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年 7 月 第 9 卷 第 21 期
筝 论著/冠心病 筝
冠脉造影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31
3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为一类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心 血管类病症,为一类冠心病严重类型,此病症好发于 高血脂症、糖尿病及老年等群体[1]。此病症临床表现 以胸闷及胸痛等为主,病情发作时可诱发心力衰竭 及心律失常等病症,甚至导致病患猝死,对病患生命 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若病症得以及时诊治,可显著降 低病死率,将并发症产生可能性降至较低,对病患预 后予以改善[2]。一般情况下,ACS 多为因冠状动脉内 皮受损,致使不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所 致,临床中主要检测手段包括超声心电图、心电图及 心肌损伤标志物等[3]。其中借助超声心电图检测,可 于病患产生严重心肌缺血时见室壁阶段性活动异 常,也可帮助医师对左心室功能予以了解,也可用于 乳头肌功能失调、室壁瘤临床诊断中。经心电图检 测,STEMI 病患显示如下:一为 ST 段抬高,且为弓 背向上型,于面向坏死位置附近心肌损伤区域导联 中呈现;二为产生病理性 Q 波,于面向透壁心肌坏 死区域导联产生;三为 T 波倒置,于面向损伤附近 心肌缺血区域导联产生,于背向梗死区域导联位置 则产生相反变化,具体为 R 波升高、T 波直立并升高 及 ST 段压低。针对 NSTE-ACS 病患而言,ST-T 波 动态变动为此病症诊断最具价值的心电图呈现。发 病时可记录一 ST 段变化,通常表现为至少 2 个相 邻导联 ST 段下移超出或等于 0.1mV,病情好转后 ST 段缺血性改变得以改善。或发病时倒置 T 波为 “伪正常化”,发病后复原导致状态,此现象诊断意义 更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