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255人教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政权
国怂恿波兰军队进攻苏 俄。
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
材料二: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 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全国3/5的人口控制在 反革命势力之下,既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
反怖同分革 一子命 天刺恐 在2猖.杀怖莫獗国了和斯,内彼破科得坏又准:格活 谋备政勤动 刺治恢肃也 列上复反十 宁委,政分 ,员猖 列反权会獗 宁革。主,身命席受8月势乌重3里伤0力日茨。,基。恐。 材料三:俄国的经经济济情上况极,为物糟资糕严,重重要缺的粮
针对不满情绪,列宁在深思着, 酝酿着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1年时的列宁
二、新经济政策
(一)背景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 经济和政治危机
(二)标志
1921年俄共(布)“十大”上通过 《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 集制》的决议
(三)内容
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
农业 余粮收集制
新经济政策
固提定高的了粮农食民税的代生替产余积粮极收性 集制
——摘自凤凰网
材料一:1921年春,俄国一些地区发生饥荒。 列宁和中央苏维埃命令宰杀一批马匹,把马 肉分配给灾区农民,以便让他们渡过饥荒。 可农民却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 皇和猪肉”的口号
材料二:在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中,参加者 占领要塞,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等口号。
• 根据材料概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主要内容。
(二)内容
1、农 业:余粮收集制 2、工 业:推行工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 全部收归国有 3、贸 易:取消自由贸易 4、产品分配:实物配给制 实行义务劳动制
(三)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 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 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 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 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 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 的主要的门径’。”
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大 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 前提提高下了,劳实动行生国产家率资,本 主取义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自由贸易,发展商 有品利经于济市场经济的发展
分配
除高性实了物劳分动配者制的按生劳产分积配
(四)特点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政策
1920年苏俄发生的示威游行
面对出现的问题,列 宁没有回避,积极思考解 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他 走进各地农民中间,倾听 农民的呼声,在人民中间 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 列宁的笔记本上,密密麻 麻记着农民说的话。
一个农民说:“在实行余粮收集中,懒汉和勤劳 的人都同样摊派,这太不公平了。”另一个农民说: “要使农民看到好处。”还有农民干脆对列宁说: “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 把春播的种子都吃掉。”
• 回答:不是。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是在国家掌握主 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
谁知意外发生了
• 农民: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 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 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 士兵: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
改革》
1921年俄罗斯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南方饥荒。一年 半时间里超过500万人死于饥饿。在非常困难的地 区,为了生存人吃人的极端的情况就出现了,有的 家庭死去成员的尸体,竟被那些一息尚存的家人吃 掉充饥。另外,那些死于饥饿或被打死的人的尸体, 也成了饥饿的人们争抢的“食物”。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三、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背景
材料一:1919年开始,
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
装进攻;1919年3月,
西伯利亚的前沙皇俄国
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英
国支持下向红军发动进
攻;1919年夏到1920
年初,以前沙皇将军邓
尼金指挥的白军为主,
1.帝国主义集英 从团法 南进等 方国向行派莫武军斯队科参发战动,进 装干涉,企图攻扼;杀192苏0年维4月,协约
管 理
否定商品货币 关系
利用商品货币关 系进行社会主义 建设(本质)

特法 点
高度集中,行 政管理。
扩大地方和企业 的自主权
经 单一的公有制 在公有制的前提
济 体制。
下,多种所有制

形式存在。

大家都来想一想啊
• 问题探究:
• 列宁说:“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 新经济政策是否要发展资本主义呢?为什么?
食、燃料乏和,原经料产济地极均端被贫敌人困夺。走,生活必需品
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
------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
还要结合课本哦!
• 前线部队缺粮食,经常发生红军饿倒的事。 “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政府马 上会派征粮队来村子里,我已经准备好了, 留点吃的和种子粮,其余的全给国家收购。 还有老大的厂也要归国家管了,小儿子的 店也要停业了。也好,两个儿子回来帮我 忙地里活,农闲时干干义务劳动。
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列宁时期
斯大林时期
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时期
勃列日涅 夫时期
戈尔巴乔夫 时期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标要求: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苏维埃政权面 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 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 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请思考: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 苏维埃政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 本目的是什么?
(四)目的: 确保战争的胜利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五)评价
1.保障了前线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违背了经济发展 规律,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1921的经济 政治危机。 3.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人教版 历史必修二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
到“斯大林模式”
班 级:高一(10) 授课人: 卫 志 俊 时 间: 2017-5-24 单位:安徽省怀远县第二中学
俄国十月革命 1917 年11月(俄历十月)
列宁领导了十月社 会主义革命,建立了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 级政权—苏维埃政权。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