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单元测试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
1.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②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③黄埔军校的建立
④消灭吴佩孚军阀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③④②①
【答案】D
【解析】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是1927年4月18日②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在1927年4月12日③黄埔军校建立是在1924年5月④消灭吴佩孚主力是在1926年
故选D
2.某校将举办一次大型赛歌会《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飞越大渡河》《到吴起镇》《大会师》等上述歌曲为必选由此可知这次歌会纪念的是()
A. 中国共产党诞生
B. 八一南昌起义
C. 国民革命军北伐
D. 工农红军长征
【答案】D
【解析】题目所给歌曲反映的是红军长征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1934年10月红军被迫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进行长征一路上敌人围追堵截红军拼死英勇冲杀冲过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红军人员损失过半毛泽东提出红军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渡过乌江夺取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乌蒙山越过草地 1935年10月红军在吴起镇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故选D
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 中共二大
B. 中共三大
C. 国民党一大
D. 创立黄埔军校
【答案】C
【解析】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的实现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
故选C
4.下列事件反映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从开始到破裂的重要过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国民党一大召开
②中共三大召开
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④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⑤黄埔军校创办
A. ⑤②①③④
B. ②①⑤④③
C. ①②⑤④③
D. ②⑤③①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课本的基础知识依据课本内容分析选项可知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6年7月至1927年4月进行了北伐战争 1924年6月黄埔军校创办所以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⑤④③
5.长征途中对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起到关键作用的历史事件是()
A. 遵义会议
B. 四渡赤水
C. 会师吴起镇
D. 会师会宁
【答案】A
【解析】长征途中 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长征途中对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起到关键作用的历史事件是遵义会议
6.中共在长征途中曾面临巨大的危机为此召开过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因为当时中共上海局的电台被敌人侦破所以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了这反而使得这次会议得以在中共独立自主的状态下召开没有受到共产国际和联共(布)的影响这主要反映了()
A. 这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 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D.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长征途中” 可知是指遵义会议再根据题干“在中共独立自主的状态下召开没有受到共产国际和联共(布)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千主要反映了遵义会议上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
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没有体现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意义故A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主要反映了遵义会议上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没有体现毛泽东领导地位的信息故B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导思想是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与遵义会议不符故C 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主要反映了遵义会议上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D正确
故选D
7.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下列对其判断不准确的是()
A. 在此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 在此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C. 在此创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D. 在此召开了著名的古田会议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创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著名的古田会议是在古田召开的
8.暑假到了某校将暑期“研学旅行”基地定在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 武装反抗创建军队
D. 生死攸关伟大转折
【答案】D
【解析】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 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生死攸关伟大转折
故选D
9.中国人民维护台海和平、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事业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世界各国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不断巩固和发展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抗日战争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①正确
1926年7月进行北伐战争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②正确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间是1937年—1945年这一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④正确
故选D
10.小明同学暑假期间将外出参加红色旅游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该地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 上海
B. 南昌
C. 遵义
D. 南京
【答案】C
【解析】由“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可知该地指的是遵义 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1.下列历史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搭配正确的是()
A. 秋收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 八七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
C.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D. 井冈山会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答案】C
【解析】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是遵义会议井冈山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因此ABD搭配不正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C搭配正确
12.毛泽东曾说“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与这一论述直接相关的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国民党一大
D. 第二次国共合作
【答案】D
【解析】“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表达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张国共合作的思想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取得了了抗日战争胜利D符合题意
13.“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为此展开的革命实践是()
A. 发动秋收起义
B. 开辟陕甘革命根据地
C. 开辟大别山根据地
D.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境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4.红军长征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
A. 红军的英勇奋战
B.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 遵义会议的召开
D. 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长征中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在毛泽东的指挥下我们取得红军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最根本的原因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故选B
15.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这次会议()
A.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 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 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D.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可知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6.长征是红军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做出的战略转移这一战略转移的起点在()
A. 会宁
B. 遵义
C. 西安
D. 瑞金
【答案】D
【解析】1934年10月蒋介石调集军队发动了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也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 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进行战略转移故选D
17.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力挽狂澜”是指()
A.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成立中国共产党
C.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召开遵义会议
【答案】D
【解析】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题干中“力挽狂澜”是指召开遵义会议
故选D
18.1929年毛泽东在《清平乐·蒋桂战争》中写道“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这首词描述的历史场景客观上()
A. 推动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
B. 打击了各派军阀
C. 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D. 有利于反“围剿”的胜利
【答案】C
【解析】注意关键信息“1929年”“分田分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词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 这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故选C
19.下列各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戊戌变法
B. 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局部侵略中国的战争
C. “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红军长征
D. 中共“七大”的召开--全党实现了空前的团结
【答案】C
【解析】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与长征没有直接联系 C搭配错误.
故选C.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20.(1)材料一中的“这条路”的名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条路”有何作用请列举“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的一例史实
20.(2)材料二中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发生“逆转”主要是因为后来哪一项政策的实行?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明清之际“侵及中国领土”事件多有发生请结合两个实例来说明中国面对这些侵略进行了怎样的抗争
20.(3)材料三中“列强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指的是哪些历史事件?(写出两例即可)使清王朝开始“丧失主权”和使其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的两个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20.(4)请列举两例近代以来“西学东渐”重要历史事件并总结近代“西学东渐”过程的重要特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兼收并蓄” 在革命中开辟了什么道路?【答案】(1)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
易与文化交流鉴真东渡
【解析】(1)依据材料“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
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可知这条道路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
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鉴真东渡把唐朝先进文化传到
日本
【答案】(2)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倭寇骚扰我国东南
沿海戚继光抗倭荷兰侵占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沙俄侵犯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帝组织
两次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解析】(2)依据材料“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
系显然逆转了”可知这是因为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
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明清之际侵略中国的事件可以从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
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等来回答
【答案】(3)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任写
两例)《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解析】(3)依据材料“从1840年至1901年面对列强的一次又一次侵略”可知指的是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王朝开始“丧失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使清政府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答案】(4)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从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到思
想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断深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开辟
井冈山道路)
【解析】(4)近代史上“西学东渐”的重要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这一过程折射的特点是从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或由表及里、由
浅入深、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1.(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场运动的性质如何?
21.(2)材料二中的“大会”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哪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召开的意义是什么?
21.(3)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间有何关系?
【答案】(1)五四运动
是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解析】(1)根据材料一信息“1919年”“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可判断是
五四运动这是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答案】(2)中共一大
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解析】(2)根据材料二内容“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可判断这是中共一大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答出其意义即可
【答案】(3)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同时
五四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这为中共成立准备
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2.(1)材料一中“中国的失败”指中国在哪次战争中的失败?康、梁等人是从哪一层面着手探索“救国之道”的?“公车上书”之后他们“探索新的救国之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什么?
22.(2)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二中的“三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22.(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人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促进了哪一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促成国内哪一政党的建立?
22.(4)材料四中的“远征”指的是什么?“目的地”是哪里?跟“核心力量”的形成有关的事件是什么?
【答案】(1)甲午战争政治制度戊戌变法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失败”指的是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康、梁等人发动戊戌变法主张从政治制度层面进行救国
【答案】(2)民主、科学
【解析】(2)根据所学可知胡适、蔡元培等发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答案】(3)从“寻求西方模式”到“学习俄国革命” 马克思主义共产党
【解析】(3)根据材料“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可得变化为从“寻求西方模式”到“学习俄国革命” 根据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共产党的建立【答案】(4)红军长征会宁遵义会议
【解析】(4)根据材料“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可知指的是红军长征根据所学可知目的地是会宁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