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7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步测试7(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自主学习1.造纸术发明以前。
人们通常用或做书写材料。
2.时期,改进了造纸术,后来人们将他改进的纸称为“”。
3.张仲景是时期杰出的医学家,著有《》一书,后世尊称他为“”。
4.华佗擅长和,华佗被人们誉为“”。
5.《》成书于时期,它总结了到的数学成就。
6.下列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B.蔡伦C.张仲景D.华佗基础巩固7.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的书写材料主要是( )①羊皮②竹木简③树皮①帛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8.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主要突破点是( )A.由笨重改进为携带方便B.简化制作过程C.使造纸原料容易得到而又便宜D.纸张由粗糙改进为精细9.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又薄又软的纸,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
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
这充分表明( )①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②经济、实惠、轻便是我国古代造纸所追求的目标③造纸的目的是为了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④考古发现的纸是宦官蔡伦制造的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10.下列表述准确无误的是( )A.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C.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D.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11.墨子周游列国时带了三大车竹简,出行不便。
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A.丝织技术B.活字印刷术C.雕版印刷术D.造纸术12.东汉末年最著名的两位医学家是( )A.扁鹊与张仲景B.扁鹊与华佗C.张仲景与华佗D.李时珍与华佗13.《伤寒杂病论》的作者被后世尊称为( )A.药王B.医祖C.“医圣”D.炼丹家14.河南省南阳市有一著名景点…“医圣祠”,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这位医学家是( ) A.张仲景B.华佗C.蔡伦D.孙思邈15.张仲景被称为“医圣”是因为他( )A.采用四诊法B.制成了全身麻醉药C.写出了第一本完整的药物学著作D.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16.下列对华佗的介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表格教案

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点、提、撇、捺。
(3)检查词语理解。
【出示课件7、8、9】(1)微米:微米是长度单位。
1微米相当于1米的一百万分之一。
(2)直径:是指通过一平面图形或立体(如圆、圆锥截面、球、立方体)中心到边上两点间的距离。
(3)隐形战机:通常是指在电磁、可见光、红外、声学等方面难以探测或跟踪的战斗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电磁隐形。
(4)雷达:测定目标位置的无线电装置或系统。
(5)无能为力:不能施展力量。
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6)病灶:疾病集中的部位或是综合病症、感染的主要部位。
(7)纳米缓释技术:这是一个纳米技术的问题,就是把材料(一般是药物)用纳米材料包起来或直接做成纳米材料,在一定环境下使它缓慢地释放出来的技术。
(8)纳米机器人:是机器人工程学的一种新兴科技,纳米机器人的研制属于分子纳米技术的范畴,它根据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为设计原型,设计制造可对纳米空间进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
纳米机器人的设想,是在纳米尺度上应用生物学原理,发现新现象,研制可编程的分子机器人,也称纳米机器人。
合成生物学对细胞信号传导与基因调控网络重新设计,开发载体或生物计算机或细胞机器人,从而产生了另种方式的纳米机器人技术。
三、再读感知,理清脉络。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纳米?举出了哪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勾画。
【出示课件10】(改善我们的生活,医疗制药。
)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点拨。
3.再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11】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介绍纳米、纳米技术的文章。
作者以大胆的想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纳米技术的神奇,展示了纳米技术在应用上的美妙前景。
文章除了向我们介绍“纳米”等科学术语外.在内容上更突出介绍纳米的神奇,对此作家将纳米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想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学一科学技术教案

小学一科学技术教案课程名称:小学一年级科学技术教案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掌握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2. 了解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4. 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分为四个主题,分别是:1. 科学技术的定义和分类;2. 科学技术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3. 科学技术在通信工具中的应用;4. 科学技术在家庭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主题:科学技术的定义和分类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对科学技术的了解,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2. 学习向学生介绍科学技术的定义,并简要解释两者的区别。
3. 分类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组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技术产品,并讨论它的用途和分类。
4. 总结向学生介绍不同的科学技术分类,并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主题:科学技术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的交通工具,引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的兴趣。
2. 学习向学生介绍交通工具中常见的科学技术应用,如发动机、电池、刹车系统等,并解释其作用。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践活动,如设计和制作一个简易的汽车模型,并使用橡皮筋作为动力源,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技术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
4. 总结请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成果,并与其他小组分享他们的设计和制作过程。
第三课时主题:科学技术在通信工具中的应用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的通信工具,引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在通信工具中的应用的兴趣。
2. 学习向学生介绍通信工具中常见的科学技术应用,如电脑、手机、电视等,并解释其作用。
3. 观察组织学生观察不同通信工具的外部构造和内部电路,并向学生解释这些工具是如何实现信息传输和处理的。
4. 总结请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成果,并思考科学技术在通信工具中的应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四课时主题:科学技术在家庭中的应用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的家庭科学技术应用,引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在家庭中的应用的兴趣。
科技进步主题班会教案

科技进步主题班会教案一、引导学生的思考(学生活动,约5分钟)1. 引入话题:科技进步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 让学生讨论并列举科技进步改变我们生活的例子。
3. 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集体讨论。
二、知识输入(教师活动,约10分钟)1. 教师介绍科技进步的定义和重要性。
科技进步是指人类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通过应用这些成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
2. 教师列举科技进步的领域和对应的例子。
- 通信技术:手机、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 医疗技术:医学影像、基因工程、仿生医学等。
- 交通技术:高铁、无人驾驶汽车、电动汽车等。
- 生活技术:智能家居、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助手等。
3. 教师讲解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 社会:促进信息传播、加强人际交流、改变工作方式等。
- 经济: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新的产业、推动经济增长等。
- 环境:改善能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等。
三、个人思考与小组讨论(学生活动,约15分钟)1.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科技进步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2. 各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3.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身边的例子。
四、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学生活动,约2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
如:科技进步导致部分岗位消失,人们面临就业困境的问题。
2. 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方案,并向全班展示讨论结果。
解决方案可以包括:职业转型培训、创业支持政策、提高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等。
五、现实应用与拓展(学生活动,约15分钟)1. 学生思考科技进步对他们未来发展的影响。
2. 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社会需求,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3. 学生互相交流并鼓励彼此。
六、总结与反思(教师活动,约5分钟)1.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和收获。
2. 教师提醒学生科技进步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鼓励他们积极面对。
3. 教师鼓励学生将班会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优质教案(送全册知识点总结)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点、提、撇、捺。
(3)检查词语理解。
【出示课件7、8、9】(1)微米:微米是长度单位。
1微米相当于1米的一百万分之一。
(2)直径:是指通过一平面图形或立体(如圆、圆锥截面、球、立方体)中心到边上两点间的距离。
(3)隐形战机:通常是指在电磁、可见光、红外、声学等方面难以探测或跟踪的战斗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电磁隐形。
(4)雷达:测定目标位置的无线电装置或系统。
(5)无能为力:不能施展力量。
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6)病灶:疾病集中的部位或是综合病症、感染的主要部位。
(7)纳米缓释技术:这是一个纳米技术的问题,就是把材料(一般是药物)用纳米材料包起来或直接做成纳米材料,在一定环境下使它缓慢地释放出来的技术。
(8)纳米机器人:是机器人工程学的一种新兴科技,纳米机器人的研制属于分子纳米技术的范畴,它根据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为设计原型,设计制造可对纳米空间进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
纳米机器人的设想,是在纳米尺度上应用生物学原理,发现新现象,研制可编程的分子机器人,也称纳米机器人。
合成生物学对细胞信号传导与基因调控网络重新设计,开发载体或生物计算机或细胞机器人,从而产生了另种方式的纳米机器人技术。
三、再读感知,理清脉络。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纳米?举出了哪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勾画。
【出示课件10】(改善我们的生活,医疗制药。
)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点拨。
3.再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11】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介绍纳米、纳米技术的文章。
作者以大胆的想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纳米技术的神奇,展示了纳米技术在应用上的美妙前景。
文章除了向我们介绍“纳米”等科学术语外.在内容上更突出介绍纳米的神奇,对此作家将纳米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想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上册《先进的科学技术》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初中历史课程中,初一历史上册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一章,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本章节内容涉及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为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深刻领悟到科技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本教学案例将采用故事化、情境化的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科技的魅力。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增强民族自豪感,还能激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问题导向的探究式学习:案例中设计了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本案例注重学生小组合作,通过设计具有合作性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
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趁机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初一历史上册《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一章节,了解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及其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历史背景、发明过程、传播及影响。
2.介绍古代天文历法、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如农历、甘石星经、水利工程等,让学生了解古代科技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培养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关注科技创新,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历史故事、图片、视频等多元化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古代科技的魅力。
幼儿园大班科技发明创造教案全面推荐

幼儿园大班科技发明创造教案全面推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在幼儿园教育中,科技发明创造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了重要的一部分。
幼儿园大班正是孩子开始接触这方面知识的重要时期,因此科技发明创造教案的全面推荐显得尤为重要。
一、科技发明创造教案的重要性1.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科技教育能够帮助幼儿从小树立创新的观念,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孩子对科技的认识和兴趣。
通过科技发明创造的教育,孩子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科技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
3.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科技发明创造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观察、思考能力,也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科技发明创造教案的内容及推荐1.科技发明创造教案的内容(1)科学常识教育:让孩子从小学会运用周围的物品和器材解决实际问题。
(2)动手制作实践:在科技发明创造教育中,动手制作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意识。
(3)科技游戏体验:通过科技游戏的体验,让孩子在玩中学,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
2.推荐的科技发明创造教案(1)《小小发明家》活动: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发明创造活动,比如有趣的物体拼合、简单的机械制作等。
(2)《科学实验探索》教学: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简单易操作的科学实验,让孩子从实践中体会科学的奥妙。
(3)《科技游戏嘉年华》活动:在校园或者课堂上举办科技游戏嘉年华,让孩子用科技游戏的方式学习科技知识。
三、总结科技发明创造教育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孩子培养创新、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应该重视科技发明创造教案的推荐和教学实践,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健康地学习科技知识。
科技发明创造教案的全面推荐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能够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科技,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所有的幼儿园能够重视科技发明创造教育,让孩子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部编版科学与技术三年级上册 教案(全册)

部编版科学与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材概述- 教材名称:部编版科学与技术三年级上册- 适用对象:三年级学生- 教材内容: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概念教案编排1. Unit 1: 科学与技术- 课时1:科学与技术的定义- 课时2: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课时3:科学家与工程师2. Unit 2: 物体与材料- 课时1:物体的分类- 课时2:常见材料的特点- 课时3:材料的用途与环保3. Unit 3: 动物和植物- 课时1:动物的特点- 课时2:植物的特点- 课时3:动植物的分类与相互关系4. Unit 4: 人体健康- 课时1:身体的组成与部位- 课时2:保持健康的方法- 课时3:急救知识与常见疾病预防5. Unit 5: 天气与季节- 课时1:天气的变化与预报- 课时2:四季的特点- 课时3:季节变化与生活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 培养学生对不同物体和材料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 培养学生对动物和植物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关心自身健康并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
-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和四季变化的能力。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研究。
-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培养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知识的共建。
教学评价- 课堂活动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和互动情况。
- 作业评定:评定学生完成的课堂作业和小测验的情况。
- 实验报告评价:评价学生实验活动时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 课后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延伸能力。
教学资源- 教材配套教辅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 实验器材和材料- 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 注意: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安排请根据教材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掌握程度进行调整和完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本节教材符合课标的要求,在教材编排上,文字优美,行云流水;安插了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许多精美的图片,并就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提出了很多问题,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本节的教学目标侧重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80%),体现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目标占15%,知识目标占5%。
课时准备:1.了解初一新生的基本情况。
2.收集关于生物方面尖端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图片、光盘,如DNA侦破技术,人工智能,基因芯片以及目前受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方面的图片、光盘。
3.磁带(如《校园的早晨》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放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或其它如《校园的早晨》磁带)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阅读全文。
二、分组:选定小组长(组织教学: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进行小组讨论,再作记录,小组讨论内容。
1.学校的垃圾问题(特别是食品包装袋、快餐盒等)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2.学校伙食房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的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4.今年暑期发生的洪涝灾害说明了什么问题?5.关注自我: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列健壮吗?更聪明吗?6.你是从什么途径了解克隆和转基因的?你了解哪些。
三、全班分小组交流、讨论四、教师作补充,修正和总结,并对同学们的表现作出积极性的评价。
因为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和交流,所以无论对和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辨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领域的突出成就。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科学技术方面的具体内容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补充和拓展。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广泛,对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较为关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发明过程和影响,掌握其他领域的突出科学技术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发明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其他领域的突出科学技术成就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科技资料,制作PPT和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和教学课件,呈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发明过程和影响,以及其他领域的突出科学技术成就。
一年级上册《科学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科学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科学技术-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科学技术产品和现象,研究科学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 教学时长:1课时。
第二课: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灯、电话等。
-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 教学时长:2课时。
第三课:科学实验与观察-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如测量物体重量、颜色等。
- 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和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
- 教学时长:2课时。
第四课:科学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科学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如手机的发展等。
-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 教学时长:2课时。
教学计划教学评价-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
-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掌握的基本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表现。
以上是一年级上册《科学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的简要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乒、乓"等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纳、拥”等15个字,正确读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文中的科技术语,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能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理解“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2.理解“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理解“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今天我带来了两组图片,一起来看大屏幕,请观察另一组对比一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一眼就发现了他们的不同之处。
再来观察第二组,你观察得真仔细!大家都能发现后两张图片里藏有奥秘,通过预习,你能猜出他们用到哪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吗?对,上面的衣服用了纳米布料,防水防油。
下面的眼镜片上有一层纳米镀膜,起到防滑耐磨的作用。
老师说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纳米技术很神奇)是啊,今天,咱们就一起带着这份神奇的感受走进第七课,去了解一下纳米技术。
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板书: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我先来检测一下大家词语的掌握情况,先自由读一读。
谁先来挑战一下第一行?(声音洪亮,读信准确)第二行,请你(读得真有自信)最后一行?(声音再洪亮一些会更好)看来这些词语并不难,来齐读一遍吧!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里面的多音字呢?对了,死亡率的率字,你来说一说它的另一个读音再组个词语,说得非常准确,来读一遍吧!2.老师这还有一轮具有挑战性的词语呢,在刚才这些词语里面像碳纳米管病灶这类科技术语文章中也出现了不少,我把它整理在了大屏幕上,来看看你能不能把他们读准确!先自己试试。
三年级科技创新教案参考

三年级科技创新教案参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改变,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孩子们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孩子们学习、创新,乃至生活的重要内容。
因此,科技创新教育成为三年级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三年级科技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策划科技创新教学方案,以帮助孩子们系统地掌握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科技创意能力。
本文将通过讲解三年级科技创新教案参考,为教师提供科技创新教学的基本指导,帮助三年级的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科技创新知识。
第一节:科技创新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科技创新教育,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掌握科技方法和工具,提高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2、提高孩子们的科技创新思维能力。
鼓励孩子们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勇于尝试、创新,开拓对新事物的认识,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和自我创造的能力。
3、引导孩子们积极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和科技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提高实际生活水平。
第二节:科技创新教案设计1、孩子们通过集体观摩,掌握科技创新要领通过向孩子们展示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科技创新产品,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现状。
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新的科技需求,进而激发孩子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孩子们通过集体观摩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学习科技创新的方法和要领,突出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性和主体性。
2、孩子们通过科技实践活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孩子们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些科技实践活动可以非常多样化,涉及到多种领域和范畴,比如小型科技实验、科技发明设计、科技创新作品申报等等,鼓励孩子们勇于并善于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在尝试中认识到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和技术,培养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初中科技创新课程教案设计

初中科技创新课程教案设计课程名称:初中科技创新课程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科技领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运用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科技创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科技创新的实际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科技创新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师简要介绍科技创新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第二环节:讲解科技创新的基本方法(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讲解科技创新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提问、假设、实验、验证等。
2. 教师通过举例或讲解一些科技创新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三环节:小组讨论和分享(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围绕一个科技创新的主题进行讨论。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科技创新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见解。
第四环节:实践活动(20分钟)1.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科技创新的课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科技创新方法进行实践。
2. 学生可以利用课内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实验、制作等,解决问题并创造新的产品或解决方案。
第五环节: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科技创新方法和实践活动中的体验。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创新成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反思科技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的情况。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创新成果。
3. 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和反思。
教学资源:1. 科技创新的图片或视频。
2. 科技创新的案例分析材料。
3. 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领域的发展和变化,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3.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擦玻璃的教案7篇

擦玻璃的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致辞、事迹材料、学习心得、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自我鉴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deeds, learning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normative documents, self-evalu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擦玻璃的教案7篇一份出色的教案应该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认真写好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和有序,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擦玻璃的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47页)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3.了解生物特征 4.通过学习使学生珍爱生命
1.了解初一新生的基本情况。 2.收集关于生物方面尖端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图片、光盘,如 DNA 侦破技 术,人工智能,基因芯片以及目前受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方面的图片、光盘。 3.磁带(如《校园的早晨》等)。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放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或其它如《校园的早晨》磁带)使学生进入情境, 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 关系。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阅读全文。 二、分组:选定小组长(组织教学: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进行小组讨论, 再作记录,小组讨论内容。 1.学校的垃圾问题(特别是食品包装袋、快餐盒等)用哪些方法解 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2.学校伙食房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的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 4.今年暑期发生的洪涝灾害说明了什么问题? 5.关注自我: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 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列健壮吗?更聪明吗?
多彩吗? 生:花、草、树、山石、河流等等。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的环境就是因为有这些花、虫、鸟、兽和它们栖息的环境,
才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进一步了解生物 的共同特征。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单元页的照片和图 I-6,I-10。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通用7篇)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通用7篇)《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乒、乓”等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纳、拥”等15个字,正确读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文中的科技术语,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能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理解“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2、理解“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乒、乓”等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纳、拥”等15个字,正确读和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课文中出现的科技术语,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中,孙悟空变成一只虫子落入铁扇公主的茶杯里,随茶水进入铁扇公主肚子里的镜头。
2、同学们,这样的情景以前就只能存在于神话世界里,而现在,这样的情景也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这就是纳米时代!今天让我们走进《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篇课文,去感受纳米技术的神奇。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读了课题之后,你最想知道些什么?预设: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存在于哪些地方?谁能来帮助同学解决这几个问题?2、认读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词语,先让学生自己读,再指名读。
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3、找出文中的科技术语,把它们读准确。
课件出示,学生读。
4、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臭、蔬”,在田字格中示范。
初中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免费下载)[1]
![初中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免费下载)[1]](https://img.taocdn.com/s3/m/d7cd08e1cc7931b764ce15a1.png)
初中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免费下载〕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本节教材符合课标的要求,在教材编排上,文字优美,行云流水;安插了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许多精美的图片,并就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提出了很多问题,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本节的教学目标侧重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80%〕,表达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目标占15%,知识目标占5%。
课时准备:1.了解初一新生的基本情况。
2.收集关于生物方面尖端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图片、光盘,如DNA侦破技术,人工智能,基因芯片以及目前受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方面的图片、光盘。
3.磁带〔如《校园的早晨》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放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或其它如《校园的早晨》磁带〕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尽量表达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阅读全文。
二、分组:选定小组长〔组织教学: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进行小组讨论,再作记录,小组讨论内容。
1.学校的垃圾问题〔特别是食品包装袋、快餐盒等〕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2.学校伙食房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的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4.今年暑期发生的洪涝灾害说明了什么问题?5.关注自我: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答复你是怎样由小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列健壮吗?更聪明吗?6.你是从什么途径了解克隆和转基因的?你了解哪些。
三、全班分小组交流、讨论四、教师作补充,修正和总结,并对同学们的表现作出积极性的评价。
因为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和交流,所以无论对和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辨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的科学技术》
课程标准:
了解造纸术的发明,认识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知道《九章算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
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作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过程与方法:
课前收集各种书写载体,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图片,就造纸术发明的必然性、时代性和对世界的贡献展开讨论并发言,能整理、归纳秦汉时期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杰出成果,并能制作成简单的表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秦汉时期科学技术成果的学习,认识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并能从学习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
利用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由此产生使命感。
在教学中
让学生了解讨论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会制作表格的制表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认识多种途径收集史料的学习方法以及初步认识各学科知识的迁移。
教学用具:
实物教具:
竹木简、帛、树皮、树叶。
投影片:
龟甲、兽骨、青铜器、玉器,蔡伦、张仲景、华佗。
多媒体课件:
“造纸术传播的时间及方向”。
备课思路:
由于本节课不属于历史课程标准的重点,对于本课的知识,只要求掌握在了解、知道这一层面。
因此,我们认为本节课教学目的应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上。
具体如下:(1)利用教材的内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2)培养学生收集史料的能力。
课前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负责收集有关的书写材料;一组负责收集张仲景、华
佗的故事,在活动过程中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多途径收集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指导学生归纳已经学过的秦汉时期政治、经济的特点,指出秦汉时期国家大统一,封建经济繁荣,促进了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秦汉先进的科学技术。
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说说本节课讲几个问题?
学生:三个。
老师:对,讲三个问题: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医学的发展;数学成就。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板书)
1.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板书)
(由事先已做好准备的同学代表发言并将相应的图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陶器——龟甲、兽骨——青铜器、玉器——竹木简、帛原始社会——商朝——西周——春秋
(向学生介绍一种学习方法:多途径收集历史资料的方法)
老师:在造纸术发明前,世界其他国家用什么做为书写材料呢?印度人用白树皮和棕榈树叶、欧洲人用羊皮、罗马人用铜板、苏美尔人用泥板做为书写材料。
请同学们讨论,这些书写材料有何缺点?
(用两分钟时间自由讨论后,请学生发言,老师归纳)老师:总而言之,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有的坚硬,有的笨重,有的价格昂贵,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随着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这就推动了人们从事造纸术的研究。
2. 造纸术的发明:(板书,并投影“汉纸出土的地点”“甘肃放马滩出土的纸”)从考古发现的情况来看,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的一些地方都先后出土了西汉时期的纸,其中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座西汉初期的墓里出土的古纸残片,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叫絮纸。
是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而发明的。
什么叫“积漂絮成絮片”呢?(由学生看书讲解)
学生:西汉前期,生产蚕丝需要将吞丝煮烂,浸在水中反复捶打成丝绵,这个过程叫“漂絮”。
工匠们在“漂絮”时发现有一些残絮遗留在席子上形成一层薄膜,晾干后就成为一张薄薄的丝棉片,可以用于书写。
老师:但这种絮纸质量差,原料贵,产量不高。
后来,人们用麻为原料造出植物纤维纸,但是,这
种纸的原料少,成本高,无法大量生产。
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
3.蔡伦改进造纸术:(投影:“蔡伦”)
老师: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做为造纸原料,这种造纸方法,扩大了原料来
源,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因蔡伦曾被封为龙亭侯,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他改进的纸称为“蔡侯纸”。
公元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已相当普遍。
4.造纸术的传播及对世界的贡献:(多媒体课件:造纸术传播时间及方向,由学生看书回答并讨
论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老师总结)
教师: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是我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的
造纸术传播开来以后,取代了当时各国不理想的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二)医学的发展(由学生回答医学方面的成就)
1.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板书)
秦汉时期,中国有很多著名医学家,其中成就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他们对我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
所谓“伤寒”是指各种伤风感冒,和今天我们所指的“伤寒病”不同。
“杂病”则是以内科疾病为主。
这部书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东汉以前历代医生和张仲景本人对“伤寒”“杂病”在诊断、治疗方面的丰富经验。
《伤寒杂病论》一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对以后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张仲景是中国古代卓有贡献的医学家,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2.华佗——“神医”“麻沸散” (板书)
华佗也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生,他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华佗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据《后汉书》记载:华佗让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不一会儿,药剂发生作用,等到病人失去知觉后,他切开病人的腹腔,把“积聚”(肿瘤之类的
东西)切掉,然后再把腹腔缝合起来。
这个手术即使在现在,也仍然是比较大的手术。
华佗成功地使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来做外科手术,在世界上占有领先地位。
华佗医术高明,又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被人誉为“神医”。
(让学生讲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从中感受他们身上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三)数学——《九章算术》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九章算术》记载的主要数学成就)
《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数学专著。
它不是一时一人的著作,是经过很多人长时间的修改删补,到东汉时期才形成定本的。
《九章算术》全书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作九大类,就是“九章”。
它的叙述方式以归纳为主,先给出若干例题,再列出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全书系统总结了
从先秦到东汉初期的数学成就,记载了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
田亩面积和谷仓容积的计算方法。
它的特点就是和当时的实际需要密切相结合,是中国古代
这也可以说数学的一大特色,一大优点。
它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
成。
学生阅读课文小字,了解“勾股定理”特例和“游珠算盘”,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秦汉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其表现在: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医学方面的两位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以及数学著作《九章算术》。
课堂讨论:秦汉时期科学技术取得突出成果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设计制作秦汉时期科技成就表
(强化制表的学习方法,将被评为优良的作品
展示出来,对于差的给予指导)
科技领域(3 分)代表人物(4分)时间(5 分)主要成就(8分)老师的评价优(17—20分)良(12—17分)中(9—12分)差(9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