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仍在争论的10个教育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地址:大家仍在争论的10个问题作者:任永生】
高效课堂,是以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我,让每个教师都成为最幸福的教育人为目标,
以教师主导下的“学”为中心,以预习、展示、反馈为基本流程,以导学案、小组建设,课堂评
价为抓手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在葫芦岛已经形成了强劲的势头。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高
效课堂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出现不平衡的原因,除了功利主义的教育立场难以改变外,一个重
要的原因就是一些人对高效课堂还存在着种种误区,这些误区走不出来,高效课堂光靠行政推
动不会有好的效果,即使我们依靠各种手段大力推进,随时都有复辟的可能性,因此走出认识
误区仍然是我们艰巨任务。

一、素质高分数下降。

许多教师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把时间和空间给了学生,学生确实受到
了很多锻炼,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人格很有好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能力确
实提高了,但学习成绩没有明显提高甚至下滑,面临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搞高效课堂与办人民
满意的教育是背道而驰。

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高效课堂搞的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第一素
质就是学会学习,一个人如果会学习会没有成绩吗,哪有这样的逻辑呢?当然,课改初期教师
没有真正把握技术,学生不适应自主学习,成绩提升慢或者有所下滑都是正常的,我们不能今
天改,明天就要成绩,课改不是灵丹妙药,不能急功近利,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许多走
过来的教师都明白,走过艰难一段路程,前面就是金光大道,学生成绩开始大幅度提升。

把能
力素质的提高与成绩提高对立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没有根据的。

二、增加师生的负担。

有一些人认为,高效课堂没有减轻学生负担,反而增加了学生负担。

学生课前还要预习,课堂还要展示,同学之间还要合作与探究,学生的负担增加了。

教师要编
制导学案,一些老教师在传统课堂上都不用备课就能够顺利讲课,现在天天还要编制导学案,
还要搞小组建设,课堂评价等等,教师的负担也加重了。

因此,一些人得出这样的结论,高效
课堂是以增加师生的负担为代价的,这和国家提出的减轻学生负担是背道而驰的。

我不同意这
样的观点,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学多学少教多教少的问题,关键是目前的这
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失去兴趣,让教师的劳动没有创造性。

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不能光从减量
上下功夫,要从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增加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上去考虑,如果学生喜欢学习,教师
喜欢教育,负担就迎刃而解了。

三、教师的讲与不讲。

讲与不讲是大家争论最多最激烈的问题,一些人误认为高效课堂就是
否定教师的讲,一些教师认为,教师讲学生还学不会,如果教师不讲,学生就更学不会了,因
此他们坚决维护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地位和作用。

高效课堂从来也没有否定教师的讲,但坚决否
定教师的满堂灌的做法,因为满堂灌就可能实现自主合作与探究,就不可能实现三维目标。


们提倡的是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先学后教,少教多学;教者也学,学
者也教;教为不教,教学合一。

也就是说教是为学服务的,我们反对脱离学的教,讲与不讲其
实质是如何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是坚持教为中心,还是坚持学为中心,这是两种教育观念的较量。

四、高效不一定分组。

有一些教师说,高效课堂不一定就把学生分成小组,没有小组课堂一
样高效。

我认为,小组是高效课堂的最有效的组织形式,也是高效课堂的基本学习单位。

没有
小组就不可能实现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

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就没有载体,三维目标也不
可能实现。

也许有人说,小组学习方式太乱,课堂纪律没有保证,学生都说话怎么学习啊,我
们不能用说话不说话来衡量课堂纪律,如果学生在说课堂上说应该说的东西,这本身就是学习,课堂纪律不好就是学生的课堂精神流失率太高,如果大家都在学习,说话又有何妨呢?也有人说,班级学生多,没有办法分组。

班级人数国家是有规定的,人数多本身就不符合规定,但如
果客观造成班级人数确实多,那就更应该分组了,只有分组每个同学才能真正投入到组织的学
习中去,才能真正得到关注。

五、是否一定用导学案。

一些教师认为,提高课堂效率,不一定用导学案教学,教师没有时
间去编写导学案。

高效课堂之所以提倡用导学案教学,其目的就是要实现以学定教,多学少教,先学后教,就是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抓手,是高效课堂
的导航仪,没有导学案高效课堂如何让学生去预习,没有充分的预习,课堂上怎么进行合作与
探究,如何进行展示,如何进行质疑与对抗。

如果没有了这些,那样的课堂还叫什么高效课堂。

当然,导学案是给学生学习的一个方案,如果高年级的学生逐渐的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和规律了,导学案就可以越来越简单,如果学生完全会学习了,导学案也就失去了作用。

但目前我们的学
生还不可能达到那样的程度,因此目前导学案仍然是高效课堂的抓手。

六、用不用多块黑板。

关于有没有多块黑板的问题,有许多人认为,那都是形式,没有黑板
课堂一样高效。

我不能说没有足够的黑板是判断高效课堂的一个标志,但我认为,黑板的用处
是很大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教学设备能够代替黑板的作用。

如果没
有足够的黑板,学生许多展示就只能是口头的,口头的在小组内可以,如果在班级范围内进行
展示就只能一个人说,如果有黑板就可以多个学生同时展示,这样就实现了课堂的大容量,快
节奏,高效率。

在黑板上即可以展示成果,也可以暴漏问题,在版面上大家一目了然,很有直
观性,当然也锻炼了学生的书写能力。

七、是不是必须预习。

预习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预习就是让学生有备而来,重要性不言
而喻,一般没有人反对预习。

但有的人提出这样两个问题,一个是学生没有时间预习,因为学
生还要有许多课后作业要做。

二是学生不预习怎么办。

因为许多学生不会预习。

高效课堂不主
张留大量的作业,留作业就是因为课堂上学生有许多东西没有消化和掌握,如果课堂效率高了,我们还有必要留大量的作业吗,课前预习相当于吃新鲜的食物,而作业相当于嚼没有消化的食物。

学生预习不可能没有时间,因为没有那些作业。

学生能不能很好的预习关键看我们的课堂
展示利用的好不好,每个学生都有表现欲,都有自尊心,为了课堂能够成功展示,学生一定能
够好好预习。

八、展示影响教学进度。

有一些教师认为,学生能够会答卷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展示呢,
如果把时间和空间给了学生,学生往往偏离主题,这样会耽误大量的时间,课堂教学任务就完
成不了,高效课堂就变成了拖泥带水的低效课堂了。

我认为,展示是高效课堂的核心文化,只
有通过展示学生才能在体验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只有展示才能有大量的课堂生成,学生
可以在生成中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

没有展示的课堂就不可能是我们说的高效率与
高效益相统一的高效课堂。

如何解决时间不足和展示跑题,高效课堂提倡教师对教材的重新整合,通过整合让时间更加充裕,在课堂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恰如其分的把学生引领到主题上来,让学生沿着课堂主题进行讨论。

九、关注差生没有意义。

有一些教师说,高效课堂的这种形式,确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厌学的学生很少了,辍学的学生也大幅度减少了,因为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关注,但是一些
基础差的学生虽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距离考上好学校还有很大的差距啊,在他们身上花费
那么多精力,最终靠他们也不能提高升学率啊,所以教师是费力不讨好啊。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更反对只关注成绩好的同学。

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从最后一名抓起,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
好的自我。

教育不是让每个学生都必须考上好学校,而是必须让人真正成为人,教育即人学。

十、耽误好学生提升。

一些教师提出,高效课堂对一般学生有好处,可以提高成绩,而不利
于好学生的提升。

或者说耽误好学生的提升。

这样的课堂对提高好学生的成绩没有作用。

这也
是对高效课堂的一种错误认识。

其实学习的最好方式是把不会的同学教会,你如果能够把不会
的教会,你就必须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的程度。

其实,成绩好的同学在给别人讲的过程中,不仅
强化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许多课改学校,那些经常
做小老师的学生的成绩都特别优秀,所以担心好学生会被耽误是没有依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