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南阳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
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在由5种基团-CH3、-OH、-CHO、-C6H5、-COOH中的两种构成的物质中,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有()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参考答案:
B
略
2.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②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都可与H2O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④与H2O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⑤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两性氧化物
⑥碱都有对应的碱性氧化物
⑦由不同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纯净物,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⑧根据酸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A.②④ B.⑤⑥⑦C.②③⑥⑦D.①②④⑧
参考答案:
A
略
3.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参考答案:
B
略
4. 某基态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分布在K与L电子层上,在下列L层分布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D
考点: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分析:K层容纳2个电子,所以L层容纳4个电子,L层有2s、2p能级,2p能级能量较高,2s能级有1个轨道,容纳2个电子,2p能级有3个轨道,电子优先单独占有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解答:解:K层容纳2个电子,所以L层容纳4个电子,L层有2s、2p能级,2p能级能量较高,2s能级有1个轨道,容纳2个电子,剩余2个电子填充2p能级,2p能级有3个轨道,电子优先单独占有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基态原子在L层分布图为
.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比较基础,理解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5. .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CH3CH2OH B. CH3COOC2H5
C.CH3Cl D. CH3CH2Br
参考答案:
D
略
6. 下列操作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 )
B. 目的:配制银氨溶液
C. 目的:比较Al、Fe、Cu活动性
D. 目的:实验室制取氨气
参考答案:
B
略
7. 以下分子中哪一个可能是天然蛋白质水解得到的α- 氨基酸
参考答案:
A
略
8.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3mol·L-1,该溶液可能是
①二氧化硫②氯化铵水溶液③硝酸钠水溶液④氢氧化钠水溶液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 .③④
参考答案:
A
略
9. 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下列操作步骤中正确的
是
①加入硝酸银溶液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③加热
④加入蒸馏水⑤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
性⑥加入氢氧化钠醇溶液
A.④③①⑤ B.②③⑤① C.④⑥③①
D.⑥③⑤①
参考答案:
BD
10. 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C2H5OH、C2H5ONa、C6H5OH、AgNO3、Na2CO3、KI六种无色透明溶液,这种试剂是
A.稀盐酸 B.稀NaOH溶液
C.FeCl3溶液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参考答案:
C
11. 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
()
A.HOCH2COCH2CHO B.CH2(OH)—CH(OH)—CH(OH)—CH3 C.CH3—CH=CH—CHO D.CH3—CH(OH)—CH2—CHO
参考答案:
D
略
12. 用锌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
是()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用粗锌代替纯锌 D.不用锌片,改用锌粉
参考答案:
B
略
13. 下列物质是由3种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生成的四肽的结构简式:
这种四肽彻底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A.B.C.NH2—CH2—
COOH D.
参考答案:
D
14. 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鲜B.用工业食盐腌制的泡菜
C.用工业酒精配制的白酒D.牛奶经发酵后得到的酸奶
参考答案:
D
略
15. 能够发生银镜反应且与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甲酸乙酯
B. 丙醛
C. 乙酸甲
酯 D. 乙酸铵
参考答案:
A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已知下列数据: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主要装置如上图I所示,主要步骤为:①在30mL的大试管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②按照图I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15mL试管所盛饱和Na2CO3溶液(加入1滴酚酞试液)上方2mm~3mm处,③小火加热试管中的混合液;④待小试管中收集约4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出小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分层;⑤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
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配制这一比例的混合液的操作是
___ 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 ___,浓H2SO4的作用是__
_ ____ __。
(3)步骤③中,用小火加热试管中的混合液,其原因与结论
____ _____。
(4)步骤④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⑤中,分离出乙酸乙酯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产物应从
_________口倒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6)为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上图甲、乙的装置(乙同学待反应完毕冷却后再用饱和Na2CO3溶液提取烧瓶中产物)。
你认为哪种装置合理,为什么?
答:。
参考答案:
(1)先加乙酸和乙醇各4mL,再缓缓加入1mL浓H2SO4,边加边振荡。
(3分)(2)方程式略(3分);催化剂,吸水剂(2分)
(3)乙酸、乙醇、乙酸乙酯沸点接近且较低,大火加热,反应物大量蒸发损失(2分)
(4)在浅红色Na2CO3溶液上层有约4cm厚的无色液体,振荡后Na2CO3溶液层红色变浅,有气泡,上层液体变薄。
(3分)原因是:上层是油层因为生成的乙酸乙酯
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同时因为挥发出来的乙酸与碳酸钠反应,放出CO2气体,所以有气泡出现(4分)
(5)分液漏斗(2分);上(2分);乙酸乙酯比水密度小(2分)
(6)乙(2分);反应物能冷凝回流(2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8分)碳酸二甲酯(简称DMC)是一个绿色化学品,可取代光气等有毒物质作为羰基化或甲基化试剂,如:
合成DMC的一种方法如下:
(1)化合物II核磁共振氢谱有组峰;1mol该物质可以跟 molH2发生加成反应。
(2)反应①中副产物甲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方程式为。
(3)反应②原子利用率100%,则化合物III的名称是。
化合物IV 的结构简式是,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
(4)化合物V是化合物II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且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则化合物V的结构简式为(写其中一种)。
(5)一定条件下,与DMC1:1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请写出反应方程
式。
参考答案:
(1)4(2分) 3(2分)
(2)(3分)
(3)二氧化碳(2分);(2分);取代反应(2分)
(4)或或
(写任何一个得2分)
(5)(3分)
18. (18分)Heck反应是合成C-C键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反应①:
I Ⅱ
Ⅲ
化合物Ⅱ可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
(1)化合物Ⅲ的分子式为________,1 mol化合物Ⅲ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______mol O2。
(2)化合物IV分子结构中不含甲基,写出化合物IV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并写出由化合物IV反应生成化合物V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有关化合物Ⅱ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1 mol 化合物Ⅱ最多可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B.化合物Ⅱ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化合物Ⅱ难溶于水
D.化合物Ⅱ分子间聚合,反应生成的高聚物结构为
(4)化合物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VI,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VI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共有三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2:2,VI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
(5)和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10H10O2 11.5 (2)HOCH2CH2COOH
HOCH2CH2COOH CH2=CHCOOH+H2O (写分子式不给分)
(3)BC
(4) OHCCH2 CH2CHO (5)取代反应(每空2分)
19. (5分) A、B、C为1~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 B和C的单质都能与水剧烈反应,B为电负性数值最大的元素。
B单质与水反应产生A单质,0.25molC 单质跟水反应时,在标准状况下放出5.6LH2,此时C转化成具有氩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问:
(1)A、B、C各是什么元素?
(2)写出B、C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并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