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表格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起引入文:
1.谈话:同学们,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称得上英雄啊?
2.你知道哪些英雄?
3.教师小结。
4.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板书)
5.来!齐读课题。怀着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再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郑成功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可能同学们对他已有一些初步的了解。我相信,只要大家打开书,把《郑成功》这篇课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一遍,你对他肯定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2.是的,没有郑成功,这一切都不可能。郑成功的伟大就在这里,所以人们称他为——民族英雄!
3.引读:所以我们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
4.面对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
5.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生读:民族英雄郑成功。
三、作业:
1.熟读课文,练习复述;
2.完成本课两本书;
重点难点
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复习
说说你认识到一位什么样的郑成功?
二、细读品位
1.读一篇文章,只要你是用心去读了,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感受。我觉得刚才大家说得都有道理。下面我想看大家拿出证据来,课文的哪些词句让你气愤?让你痛快?让你开心?让你激动?为什么?来,快速读读课文。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简单说歌曲内容。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揭题、范读。请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读句思考:想想这句话是谁说的?是什么时候说的?从这句话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能体会到怎样的感情?你了解他吗?(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肖邦)
3.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近肖邦,认识肖邦。再次读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努力联系上下文或根据具体语境理解生词。
2.检查自读情况。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记号。
(3)指名分节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小结:
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奋发开拓
4.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小组讨论。
(2)交流。
第一段:写祖国幅员辽阔,总起全诗。
⑴简介当时背景,讨论交流。
⑵相机理解“列强”“瓜分”等词语。
2.指导朗读,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
四、指导书写生字词。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 波兰
日夜思念忘我工作
弥留之际的请求
当堂达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可爱。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有感情朗读,表现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四、朗读、背诵全诗
过程方法
自由阅读,课外从网上搜集材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诗歌语言进行反复地吟诵;观看相关的图片及影视片断,加强直观性;
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哪些可爱的地方。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感情朗读,联系背诵。
2.运用学法,自学3~6节。再交流讨论。
第3节:介绍祖国名产。理解:醇美光洁绚丽巧夺天工
第4节: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简介: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理解“巍峨”。
第5节: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介绍战国编钟。
第6节:伟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举个例子说说这些精神。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2节。
(1)朗读第2节。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默读体会,第2节表现了什么?(祖国山河的雄浑壮丽)
(4)有感情朗读第2节。
(5)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哪些祖国的美丽风景。
(6)朗读、背诵。
(7)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过程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情感态度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丰富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感受肖邦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出示: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教师在巡视中边听个别学生读书边示意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了一遍课文,谁有话要说?
生交流。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尽情而简单的谈读书的收获。
3.我们刚读了一遍课文对课文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实课文中有一段话,已经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请大家快速浏览一下,读读看,找到了吗?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2)这一节重点描写了收复台湾的战斗过程。运用了准确生动的语言,通过敌我双方的描写和典型场面的描写,表现了郑军勇往直前,同仇敌忾的大无畏气概,刻画了敌人落花流水,惊恐万状的狼狈样。
交流“开心”
(1)后面的四小节,读到哪一节最开心?
(2)哪些词句让你开心?
四、总结提升
1.假如没有郑成功挺身而出,率领千千万万个郑军官兵去收复台湾,台湾人民还会这么喜出望外吗?——不会。还能这样载歌载舞吗?——不能。还能安居乐业,发展生产吗?——不能。还能开办学校,学习文化吗?——不能。
2.过程与方法:自由阅读,课外从网上搜集材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诗歌语言进行反复地吟诵;观看相关的图片及影视片断,加强直观性;
第二课郑成功
学科
语文
授课班级
设计教师
潘秋霞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课题
郑成功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以及他建设台湾的功绩。
(2)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谁来说说看,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
主要讲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两件事。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再读读课文,看书中哪些地方是写“收复”台湾的?哪些地方是写“建设”台湾的?好好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两部分内容,其实等于再读全文。)
2.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总是表述着作者一定的感情。我要问一问同学们,读了两遍课文,你们感受到了课文中浓浓的情感吗?说说看,什么感受?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科
语文
授课班级
设计教师
潘秋霞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课题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过程方法
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字词。
情感态度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作业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利用班会时间,把自己游览过的某个地方,知道的某个特产,古老的历史文物等,向同学们说说。
板书设计
1.我们爱你啊,中国
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奋发开拓
骄傲、自豪、奋发、开拓
当堂达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清奇俊秀、浓妆淡抹、云雾飘渺、波澜壮阔”等词语说一段话。
(1)过渡:好!咱们暂且把仇恨埋在心里。谁再来说说哪些词句让你感到激动不已?
(2)学生交流,随机出示:“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
这说明郑成功?理解——“慷慨激昂”,一起慷慨激昂地读一读好吗?
(3)“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体会“终于”用得好。
体会“痛快”
(1)学生交流,随即出示第五节,这是典型场面的描写。哪个词让你痛快?
3.从总体入手,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4.学习第一小节,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学科
语文
授课班级
设计教师
潘秋霞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课题
我们爱你啊,中国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清奇俊秀、浓妆淡抹、云雾飘渺、波澜壮阔”等词语说一段话。
板书设计
2、郑成功
眺望出征
战斗收复台湾
当堂达标
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学科
语文
授课班级
设计教师
潘秋霞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课题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学习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以及他建设台湾的功绩。
(2)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
(1)培养学生网上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获取、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以及建设台湾的丰功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理清文章脉络。
一(1):写波兰被列强瓜分,肖邦被迫离开祖国。
二(2):写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亲人。
三(3-4):写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四(5-6):写肖邦弥留之际请求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4.交流评议。
三、研读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肖邦那么爱国,为什么又要离开自己的祖国?
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丰富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感受肖邦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2、课文内容。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想象,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情景?
汇报交流。
2.品读体会人物心情。
过程方法
(1)培养学生网上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获取、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以及建设台湾的丰功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啊,我们爱你,中国!”这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
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奋发开拓
当堂达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2.能把握重点内容,给诗歌分段。
第二段:以“我们爱你”作为起句,从不同角度,歌颂赞美可爱的祖国。
第三段:总结全文。回顾过去,骄傲自豪;展望未来,奋发开拓。
5.朗读全诗,体味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1)这一段是从什么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季节差)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2、郑成功
眺望出征
战斗收复台湾
当堂达标
(1)通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以及建设台湾的丰功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合作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科
语文
授课班级
设计教师
潘秋霞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课题
郑成功
课时安排
2.生自由快速读课文。
3.交流。
体会气愤”
(1)学生交流。
(2)随即出示第二节:
(3)引导学生继续交流气愤之情。随机理解“奴役”这个词——那么什么叫“残酷地奴役”呢?
(4)什么叫“恨透了”?
(5)指名读——评读——齐读
(6)假如你就是当时被荷兰侵略者残酷奴役的台湾同胞,你会对侵略者怎么说?
体会“激动”
潘庄镇第二小学教案
学科
语文
授课班级
设计教师
潘秋霞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课题
我们爱你啊,中国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
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颂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