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洪山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洪山中心学校八年级(下)
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把选择题答案抄写在答题表格内,否则不给分.)
1.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征说明鸟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
A.爬行动物B.古代的爬行动物
C.两栖动物D.古代的两栖动物
2.有关地层中生物化石出现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A.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
B.较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
C.古老的地层里,找不到复杂高等的生物化石
D.越近的地层里,找不到低等生物化石
3.松与桃相比较,最根本的区别是()
A.不形成果实,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B.无果实,无种子
C.高大乔木,木质部发达
D.没有鲜艳的花被,松叶呈针形
4.某海关在进口食品检疫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可能属于()A.昆虫B.细菌C.病毒D.真菌
5.下列水生动物不是哺乳动物的是()
A.海象B.海豚C.海龟D.海豹
6.“米猪肉”是指含有什么的猪肉()
A.米粒B.猪肉绦虫卵C.猪肉绦虫幼虫D.猪肉绦虫成虫
7.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A.娃娃鱼B.章鱼C.甲鱼D.金鱼
8.根据人的肤色和鼻形等特征将现代人划分为4个人种,他们是()A.蒙古利亚人、黄种人、黑人、白人
B.澳大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蒙古利亚人
C.黑人、白人、澳大利亚人、高加索人
D.能人、蒙古利亚人、黄种人、黑人
9.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都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都没有细胞结构
C.都不能独立生活 D.都对人类有害
10.下列不是生物进化历程总趋势之一的是()
A.由低等到高等B.由小型到大型C.由简单到复杂D.由水生到陆生11.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成形的细胞核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A.长臂猿B.猩猩C.黑猩猩D.猴子
13.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冬眠的主要原因是()
A.因为怕冷B.食物不足C.气候干燥D.体温不恒定
14.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物因素
C.一个生态系统D.非生物因素
15.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同化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A.光B.羊C.草D.狼
16.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口过于集中和长期掠夺式的开发等原因,变成了荒山秃岭.这个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条件决定生物的形态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环境条件决定人口的数量
17.食物链中处于第一环节的生物是()
A.腐生微生物B.草食动物C.肉食动物D.绿色植物
18.食品能在冰箱中保鲜较长时间,主要是因为冰箱这个环境中()A.细菌都被冻死了 B.细菌很少
C.没有细菌D.细菌繁殖很慢
19.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产品.
A.基因的多样性B.染色体多样性C.DNA多样性D.细胞多样性
20.制作豆豉需用到下列哪一种微生物?()
A.酵母菌B.乳酸菌C.醋酸杆菌D.霉菌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21.地质学家把地球的发展历史划分为若干个地质年代,主要包括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中恐龙生活于代.
22.1859年达尔文发表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以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23.人类的进化可以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其中生活于我国云南省的元谋人是属于上面四个阶段的阶段.
24.在生物分类等级单位中,等级单位中的生物具有共同特征最多;等级单位中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25.1753年,瑞典生物分类学家创立了双名法,从而避免了生物命名的混乱,便于研究、交流和开发利用.
26.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颁最广的一个类群.脊椎动物中最高级动物类群是动物.
27.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组成的.
28.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
三、简答题(每空2分)
29.请将下列10种植物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植物类别的空格上.
①海带②地钱③衣藻④葫芦藓⑤桫椤⑥水杉⑦满江红⑧苏铁⑨白菜⑩荷花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E、被子植物.
30.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的过程大致为:将面粉、糖、酵母菌和水混合成生面团,
一段时间后,将生面团放入烤箱中烘烤.
(1)生面团烘烤前,应放在0℃还是30℃左可的环境中?.
(2)请再举出一项酵母菌的用途:.
31.把鱼的内脏埋进菜园的土里,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而翻开泥土,鱼的内脏却不见了.请分析:
(1)土壤中的将鱼的内脏分解,所以过一段时间以后,鱼的内脏就消失了.
(2)鱼的内脏分解成了水和无机盐,被蔬菜吸收,成为制造的原料,所以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
(3)这种现象说明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3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物,然而鼠类又是狐和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1)如图是某同学根据短文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中还有一条食物链未画完整,请你补画完整.补画完整后该食物网中食物链共有条.(2)若某种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鼠类大发生,短时期内,该生态系统中和数量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两种动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的减少,鼠类的数量出会随着,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3)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鹰、狐和鸟类,会造成、大量繁殖,毁坏森林.这说明动物是生态系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6-2017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洪山中心学校八年
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把选择题答案抄写在答题表格内,否则不给分.)
1.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征说明鸟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
A.爬行动物B.古代的爬行动物
C.两栖动物D.古代的两栖动物
【考点】N3: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思考解答.
【解答】解: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故选:B.
2.有关地层中生物化石出现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A.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
B.较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
C.古老的地层里,找不到复杂高等的生物化石
D.越近的地层里,找不到低等生物化石
【考点】N3: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分析】此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没有高等的生物.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而低等的生物化石相对较少.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故选:D
3.松与桃相比较,最根本的区别是()
A.不形成果实,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B.无果实,无种子
C.高大乔木,木质部发达
D.没有鲜艳的花被,松叶呈针形
【考点】LP: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LQ: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经济意义.【分析】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就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据此作答.【解答】解:桃树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松树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可见A正确.
故选:A.
4.某海关在进口食品检疫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可能属于()A.昆虫B.细菌C.病毒D.真菌
【考点】LF: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与真菌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真菌的结构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这种病原微生物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是细菌;昆虫(是节肢动物)和真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故选:B.
5.下列水生动物不是哺乳动物的是()
A.海象B.海豚C.海龟D.海豹
【考点】MC: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哺乳动物一般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内有膈等特征,分析作答.【解答】解:A、海象生活在水中,但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A错误.
B、海豚生活在水中,但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B错误.
C、海龟具有卵生、体表有甲等特征,属于爬行动物,不属于哺乳动物,C正确.
D、海豹尽管都生活在水中,但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D错误.故选:C
6.“米猪肉”是指含有什么的猪肉()
A.米粒B.猪肉绦虫卵C.猪肉绦虫幼虫D.猪肉绦虫成虫
【考点】H6:生物的基本常识.
【分析】人体吃了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后,猪肉绦虫的幼虫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继而引发猪肉绦虫病.
【解答】解: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猪的体内,寄生的部位为运动较多的肌肉,以股内侧肌多见,这样的猪肉俗称“米猪肉”;人吃了这样的猪肉就会得猪肉绦虫病,在人体内生长为成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上段,以头节固着肠壁.所以卫生检疫部门对猪肉进行检疫,主要是查验猪肉中是否含有猪肉绦虫的幼虫.
故选:C
7.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A.娃娃鱼B.章鱼C.甲鱼D.金鱼
【考点】M1:鱼类的主要特征.
【分析】本题考查鱼类的主要特征.解答时结合鱼类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①用鳍游泳,②用鳃呼吸.
A、娃娃鱼,实际是大鲵,属于两栖动物;
B、章鱼,实际上是鲍鱼,属于软体动物;
C,甲鱼,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
D、金鱼,够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具备鱼的特征,所以属于鱼类.
故选:D
8.根据人的肤色和鼻形等特征将现代人划分为4个人种,他们是()A.蒙古利亚人、黄种人、黑人、白人
B.澳大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蒙古利亚人
C.黑人、白人、澳大利亚人、高加索人
D.能人、蒙古利亚人、黄种人、黑人
【考点】F3: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分析】涉及世界人口及其分类的一道常识性题.
【解答】解: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形、鼻形等外貌特征,把世界上的人类划分:蒙古利亚人;尼格罗人;高加索人;澳大利亚人4个人种.人种的形成是长期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影响的结果.人种的外部差异不影响人的智力优劣.他们的脑容量、骨骼情况基本一致,因此没有优劣人种之分.
故选:B.
9.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都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都没有细胞结构
C.都不能独立生活 D.都对人类有害
【考点】LA: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LB:病毒的分类与噬菌体.【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
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解答】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A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B正确;
C、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C正确;
D、有的病毒对人有害如艾滋病毒,有的可以治疗疾病对人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利用动物病毒可以防治农业害虫,利用减毒或灭毒的病毒研制疫苗来防病.因此有的病毒是有害的,有的病毒是有益的.D错误.
故选:D
10.下列不是生物进化历程总趋势之一的是()
A.由低等到高等B.由小型到大型C.由简单到复杂D.由水生到陆生【考点】N9: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分析】(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2)生物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解答】解:ACD、“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都是生物进化的趋势;
B、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由小型到大型”,不是生物进化的趋势.
所以,不是生物进化历程总趋势之一的是”由小型到大型“.
故选:B.
11.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成形的细胞核
【考点】LF: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和细胞核.
【解答】解: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只有少数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获得能量自养.)而洋葱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和细胞核.因此细菌和洋葱表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选:D.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A.长臂猿B.猩猩C.黑猩猩D.猴子
【考点】F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分析】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没有颊囊、屁股上无臀疣(长臂猿例外),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
【解答】解:长臂猿、猩猩、黑猩猩,都没有尾巴、没有颊囊,因此都是类人猿;猴子有尾巴、有颊囊、屁股上有臀疣,因此猴子不是类人猿.
故选:D.
13.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冬眠的主要原因是()
A.因为怕冷B.食物不足C.气候干燥D.体温不恒定
【考点】MD: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分析】(1)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
(2)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
【解答】解:蛇和青蛙等适于变温动物,由于变温动物的体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
变化,所以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变温动物为适应环境的变化,不吃不动进行冬眠,故冬眠是变温动物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因此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冬眠的主要原因是体温不恒定.
故选:D.
14.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物因素
C.一个生态系统D.非生物因素
【考点】54: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各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食物网.据此解答.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动植物之间就是通过食物链相互联系起来的,动植物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可表示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等等.各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食物网.故选:A
15.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同化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A.光B.羊C.草D.狼
【考点】94: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解答】解:食物链:草→羊→狼中,狼吃羊,狼获得的能量来自羊;羊吃草,羊获得的能量来自草;草体内的能量,是草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因此狼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阳光.
故选:A
16.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口过于集中和长期掠夺式的开发等原因,变成了荒山秃岭.这个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条件决定生物的形态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环境条件决定人口的数量
【考点】44: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影响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口过于集中和长期掠夺式的开发等原因,变成了荒山秃岭,表明人(生物)对环境(黄土高原)的影响.
故选:C.
17.食物链中处于第一环节的生物是()
A.腐生微生物B.草食动物C.肉食动物D.绿色植物
【考点】54: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或绿色植物→草食性生物→肉食性食物→…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解:A、腐生性微生物,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
BC、草食动物、肉食性动物,都属于消费者,都不是第一环节的生物;
D、绿色植物,处于食物链第一环节.
所以,食物链中处于第一环节的生物是绿色植物.
故选:D.
18.食品能在冰箱中保鲜较长时间,主要是因为冰箱这个环境中()A.细菌都被冻死了 B.细菌很少
C.没有细菌D.细菌繁殖很慢
【考点】O3: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分析】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受温度、水分和有机物的影响.
【解答】解: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大量的生长和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酸、臭的味道,所以食品腐败变质.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冰箱中温度低,能生长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和真菌繁殖速度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
故选:D.
19.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产品.
A.基因的多样性B.染色体多样性C.DNA多样性D.细胞多样性
【考点】L1: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故选:A.
20.制作豆豉需用到下列哪一种微生物?()
A.酵母菌B.乳酸菌C.醋酸杆菌D.霉菌
【考点】O1: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制豆豉选用黄豆或黑豆为佳,经浸豆、蒸制、发酵、配料、封坛五个制作过程,制出的豆豉颗粒滋润、味香甜,可长时间保存,据此解答.
【解答】解:制豆豉具体步骤为:
(1)浸豆将选好的大豆放入桶内,加冷水浸泡2小时后捞出,沥干.
(2)蒸制将沥干的大豆放在蒸桶内蒸,直至大豆粒粒蒸透为止.
(3)发酵将蒸好的大豆铺在晾席架上,放在通气、避风且不被太阳光照晒的房屋内,任其发酵15~20天,视霉菌的茸毛长稳,并有香味,即可下架.
(4)配料下架后按每100公斤大豆用盐13公斤、白酒1公斤,清水约6公斤的比例一并混合拌匀待装坛.
(5)封坛将配好料的大豆装入带水封槽的坛(如泡菜坛)内.坛口用油纸封固,加上坛盖,注水入水封槽,腌制期内要经常检查,防止槽水干枯,或生水渗入坛内.6个月后,豆豉颗粒滋润,味香甜,成黑色,即为成品.注意密封坛口,勤换封槽水.
由制作豆豉步骤可知,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21.地质学家把地球的发展历史划分为若干个地质年代,主要包括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中恐龙生活于中生代.
【考点】N3: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分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地球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五个地质年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解答】解: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的哺乳动物虽然分化成很多不同的类群,但所有这些哺乳动物都是些体型非常小的动物.
故答案为:中生.
22.1859年达尔文发表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考点】N5:生物进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