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福建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和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历史试题2019.1.12
(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人人都有受教育资格的主张是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D.学思结合
2.秦朝为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实行了
A.宗法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
3.图1.2分别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铁犁资料。

从铁型使用的变化中说明了
A.耕作技术的改进B.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C.产业结构的升级D.农业经营的方式转变
4.唐代孙思邈在《丹经》中记载了一个使用硫磺、硝石、熟炭等材料的配方。

与这一记载相关联的发明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5.明代吴承恩以前人作品为基础进行改编,创作了一部结构优美完整的神魔小说。

这部小说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
6.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富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其爱国思想的真实写照是A.“存天理,灭人欲”B.“天下为主,君为客”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7.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外关系发生逆转的第一步。

“逆转的第—步”对中国意味着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1894年,有位爱国将领在黄海海战中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光绪帝为他所题的挽联中有这样的句子“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位将领是
A.林则徐B.左宗棠C.邓世昌D.丁汝昌
9.表1是1912—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发展变化表。

影响其变化的外因是
表1
行业类别(单位)时间
1912年1920年
卷烟业资本额(万
元)
138 1680
机械采煤业矿产量(吨)416558 3279757
A.民族资产阶级投资热情高涨B.欧洲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明显增多
C.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10.鸦片战争后,外国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逐渐浸入中国沿海城市。

经过多年的潜移默化,在通商口岸形成了一批穿西装、吃西餐的人群。

这种现象说明了当时中国
A.传统生活方式完全被西方所取代B.传统文化得到发扬
C.生活方式受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D.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11.1915年,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其创办者是
A.鲁迅B.蔡元培C.陈独秀D.李大钊
12.中国工人阶级以自己特有的组织性和斗争的坚定性,在运动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13.《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宜言》中说:“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农民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与材料相对应的政策是A.重农抑商B.联俄C.联共D.扶助农工
14.中国工农红军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坚定信念、坚强意志等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

反映了红军创造“人间奇迹"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长征D.解放战争
15.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律文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图3展现了现代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画卷。

其中,时间定格在1971年10月的历史画面是
图3
A.①B.②C.③D.④
17.表2是1978——1990年中国农业发展变化表。

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表2
时间农业总产值(亿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元)
1978年1397 133.6
1990年7662.1 686.3
A.社会主义改造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图4是小李同学的学习提纲。

据此推断,其学习的主题是
A.马克思主义B.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19.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

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是
A.《十二铜表法》B.《权利法案》
C.《论法的精神》D.《拿破仑法典》
20.14世纪,欧洲出现一场反对神权至上,肯定世俗生活乐趣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21.15世纪末16世纪初,促成欧洲和非洲、美洲、亚洲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的历史事件是A.新航路的开辟B.黑奴贸易C.资产阶级革命D.殖民扩张
22.如图5.6所示,推动采矿、交通运输业革命的动力是
A.珍妮机B.蒸汽机C.发电机D.内燃机
23.从不同侧面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的小说集是
A.《唐璜》B.《人间喜剧》C.《战争与和平》D.《海燕》
24.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提出了
A.自由落体定律B.万有引力定律C.进化论D.相对论
25.1917年,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的事件是
A.里昂工人起义B.宪章运动C.巴黎公社D.十月革命
26.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面临着工厂停工、农业产量急剧下降、饥荒严重的危机。

为解决这一危机,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27.在人类经济史上,发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大恐慌被人们称为撼动级数最强烈的“大地震”。

其“震中”位于
A.美国B.法国C.德国D.英国
28.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和欧盟等国家或国家联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一态势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消除了战争威胁
C.世界政治走向一体化D.实现了永久和平
29.亚太经合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共同点是
A.实现成员国间均等发展B.反映经济区域集团化
C.属于区城军事联盟组织D.确保成员国内部安全
30.1995年,建立了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和促进全球贸易为宗旨的国际组织是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东南亚国家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

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本卷第2页右上角座位号填写清楚。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7 马王堆出土的索纱禅衣
材料二对于丝绸生产技术来说,其中重要的环节有栽桑、养蚕、织机、织物组织、染料及印花等……自商代到汉代,织机的发展定型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一大贡献。

商代以原始腰机为主,此后逐渐发展出两种特殊的机构来。

一是用踏脚板来控制织机,把手解放出来,使织机进入踏板织机的范畴;另一是提花机构,能够对所织花纹记忆存储,重复使用。

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我国在丝织技术中领先于当时世界各国。

——摘编自赵半《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
材料三缂丝是介于提花与绣花之间的一种特殊织造工艺,其小梭(一被一色)的数量可根据作品需要增减,少则十数把,多则上百甚至百几十把,其色泽深浅层次之丰富,近乎各色俱齐的色谱。

到南宋,缂丝技术南迁。

因受中国画的影响,使缂丝逐漸向欣赏性艺术品发展。

有的缂丝名家就是画家,他们在织机上进行创作,以小梭运笔,作花卉、虫鸟、飞禽走兽、山水、人物、亭台楼阁,莫不佳趣天成,手法细腻,色泽鲜明,层次丰富,艺术品位极高。

——摘编自杨丹《丝绸文化》
(1)根据材料一,判断图7所示文物的朝代。

(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丝织业领先世界的技术成就。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丝织业发展的特征。

(4分)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8
材料二面对敌后抗战的严重因难局面,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人民没有被难倒。

中国共产党认为,人民群众是战争舞台的真正主角,是打不破的铜墙铁壁。

抗日民主根据地聚集的是一支困不死、打不散、压不垮的中华民族的中坚力量。

中共中央具体地分析存在着的困难方面和有利方面,强调在新的残酷的斗争中,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充分发动群众,依靠广大根据地军民,正确处理各抗日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統一战线,以战胜困难,争取胜利。

材料三中国为盟军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质和重要基地,直接支援与配合了其他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

从1942年4月起,中国先后为盟国提供昆明、成都、桂林、衡阳、衢州等地机场,以轰炸沿海日军船只和日本东京及其附近的战略目标,并积极营救盟军飞行员,直接支援了盟军在木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8所示的重大战役。

(2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4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表3
时间主要成就
1964年时间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①(名称)发射成

1973年②(人物)培育籼型杂交水稻成功
1983年中国“银河—I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2003年中国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材料二
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材料三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城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摘自《邓小平文选》
(1)填写材料一中空格部分的内容。

(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在科教领域实施的国家战略。

(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4分)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联邦宪法确定美国实行总统制。

美国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拥有的权力主要是外交权,与总统的外交权相联的还有军事权;总统作为行政首长拥有的权力主要是命令权,这些命令有法律的效力,总统作为行政首长还有一种重要权力是任免权;总統可通过两院议长建议立法,可主动用咨文形式建议立法,这对于立法具有指导性作用;总统以执政党领袖身份掌握的权力;在党内,全国委员会由他控制,其主席是由他选择和任命的。

美国总統制的确立有利于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曹绍濂《美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赋予美国总统职权的法律文献。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联邦政府权力运行的原则。

(4分)
(2)结合材料与所学美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总统制的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的论题进行简要论述。

(6 分。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1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历史试题2019.1.12
历史试题与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主观性答案表述可不拘泥于本参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31.(1)朝代:汉代。

(2分)
(2)成就:踏板织机;提花机。

(4分)
(3)特征:历史悠久,代代相承;技术领先不断创新;分工精细,品种丰富;工艺精美,享誉世界。

(4分。

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每点中答出任一要点即给2分)
32.(1)战役:台儿庄战役。

(2分)
(2)作用:独立自主,自立更生;充分发动群众,壮大抗战力量;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4分。

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3)地位: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支援和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4分。

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33.(1)内容:①东方红号;②袁隆平。

(4分)
(2)战略:科教兴国。

(2分)
(3)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维护和平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国家富强。

(4分。

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34.(1)文献: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
原则:制约与平衡(三权分立)。

(4分)
(2)评分标准:一等(5——6分):观点明确,使用两个史实或事例,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二等(3—4分):观点较明确,使用一个史实或事例,史论结合较好,条理较清晰。

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史实或事例不清,条理不清晰。

【示例1】
论题:美国总统制是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而确立。

论述:美国独立战争后成立的邦联政府软弱松散,无力应对建国初期的政治经济困境,为了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美国制定了联邦宪法,规定美国实行总统制,并赋予总统很大的权限;美国总统制的确立,有利于政局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美国总统制的确立顺应时代的需要,同时也推动美国社会发展。

【示例2】
论题:美国实行总统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一次创新。

论述:联邦宪法确定美国实行总统制。

美国总统拥有外交军事、命令、任免等权力,构建起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同时,美国总统受到国会等权力的制约,防止了美国总统专制君主,确保了共和政体,这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一次创新。

美国实行总统制推动了美国乃至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