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醴陵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学月检测试题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下学期醴陵二中高二第三学月检测语文卷
一.基础题(1-9题,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仙袂.(mèi) 玉扃.(jiōng) 玉簟.(tán) 皓腕.(wǎn)
B.珠箔.(bó)钗擘.(bò) 偈.语(jì) 烽燧.(suì)
C.徘徊.(huí) 汀.洲(tīng) 扁.舟(piān) 潦.缩(liǎo)
D.人寰.(huán) 訇.然(hōng) 禄.水(lǜ) 天姥.(lǎo)
2.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A.瑕疵肯綮眈误春霄苦短 B.花钿绐曰寒暄夜不能寐
C.修茸滕嫱缥渺楼观亭榭 D.徒倚鼎铛炯异怵然为诫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国内创下13亿元电影票房纪录的《人在冏途之泰冏》在海外却遭遇窘境,在北美3
天的票房仅为19万人民币,这真令人叹为观止
....。
B.从事市场研究的某公司发布消息称,以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约
占三分之二份额,传统的非智能手机已成明日黄花
....。
C.张伟哲曾是四川球迷津津乐道的铁卫,因涉嫌足坛赌球事件,目前已被警方带走。
事实
上,上半年就有人含沙射影
....地点到过他赌球。
D.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
....,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
B.重阳节上午,江西庐山西海风景区司马旅游码头发生了桥面坍塌事故,18名游客擦伤或落水,当地旅游部门表示,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游客拥堵所致。
C.第二十四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12天吸引了20多万名观众,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2500名电影人、300多部电影前来参与。
D.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大家对教研室赵主任起草的教学大纲从多角度提出质疑,经过几轮认真的讨论和修改,最终达成共识。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
①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②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
③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④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
⑤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⑥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A.①②④⑤⑥③ B.①⑥②⑤③④ C.⑥⑤③①④② D.⑥②⑤①④③
6.下列句中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云青青兮欲雨
A.栗深林兮惊层巅 B.辇来于秦 C.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D.岸土赤而壁立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汀.上白沙看不见水边 B.极登临之胜.胜景
C.技经肯綮
..之未尝筋骨结合的地方 D.族.庖月更刀众,一般的
8.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A.臣之所好者道也 B.戍卒叫,函谷举
C.汉骑追者数千人 D.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作《师说》以.贻之 B.云霞明灭或.可睹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东望都门信.马归烟涛微茫信.难求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0-12题,共9分)
新道德主义这一提法,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相对而言的。
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
区分知识与道德领域。
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不管旧儒家还是新儒家,虽然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与变异,但在本质上,都未能区分开知识与道德,甚至坚决反对这种区分。
这就是中国传统道德主义的核心纲领:知行合一。
即统一知识与道德。
中国哲学始终强调的是知行合一与体用不二,知识、理性、理论总要紧紧围绕现实来做文章,并形成了中国实用理性传统。
由于这种传统,直到今天人们仍未自觉意识到康德区分思维与存在的伟大启蒙作用,包括中国当代第一流的思想家们,都希望用中国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来批判康德。
他们都认为康德割裂了天人合一这一道德宇宙论的哲学核心。
而从根本上暴露的是,这些新旧儒者不能容忍区分知识与道德,即不能让道德脱离经验世界,变成先验的存在。
那么,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在经验世界中的具体的“行”是怎样的呢?表面上孔子与康德一样,都提出“道德高于知识”,但是“孔子虽毕生抬举道德,高扬人的伦理主体性,但由于他只是在经验世界中进行这种活动,所以他标举的道德价值,仍是不够崇高,不够‘道德’的”。
把道德与实用挂靠起来,以某种经验范式作道德标准,就必然会鼓励各种冒牌伪劣产品涌现,产生伪君子和假道学。
因此,与儒家伦理理想总建立在某种“模范”或“典型”上完全相反,康德认为,由榜样而求道德,恰是加于道德的致命伤。
从功利、知识角度探寻道德,事实上总是为恶披上道德外衣。
道德的世俗标准,也会扼杀道德的真实源泉,为不道德、伪道德大开方便之门。
知行不仅不能统一,合乎道德,而且越有知识,就会伪装得越隐蔽,危害也越大。
于是,知识成为伪道德的根源。
所以俗谚谓: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
所以章太炎先生说:“农人于道德为最高”,“知识愈进,……则离道德也愈远。
”毛泽东先生甚至讲手上脚上沾着牛屎的农民也比知识分子干净,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看到了知识与道德的分裂与背道而驰。
基于以上反思与觉悟,新道德主义者就必须在区分知识与道德的基础上提倡“道德高于知识”,由此看来,不建立起超验的道德本体,不下大气力培养中国人性对纯洁道德理念的信仰,不把知识与道德隔绝开来,而想重建中国道德文化,恐怕仍然只会是对传统文化的再次非理性的利用和盲目开垦,最终仍不会在人们心中树起道德的原则。
10.下列对于道德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主义者与传统道德主义者对道德的看法从本质上讲是有相同之处的,他们都提出了“道德高于知识”的观点。
B.新新道德主义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相对而言的,前者能区分知识与道德领域,而后
者的核心纲领是知行合一。
C.康德区分思维与存在的哲学思想对新道德主义者产生了启蒙作用,促使他们区分知识与道德。
D.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不与经验世界相脱离,不让道德变成先验的存在,而新道德主义则与之相反。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今天人们还不能自觉意识到康德区分思维与存在的伟大启蒙作用,是因为中国的实用理性传统。
B.孔子虽然提出了“道德高于知识”,但由于他所讲的“道德”脱离不了经验世界,所以他标举的道德价值,仍是不够道德的。
C.如不能区分知识与道德,而从功利、知识角度探寻道德,那就是为恶披上道德外衣,为不道德、伪道德大开方便之门。
D.毛泽东先生讲手上脚上沾着牛屎的农民也比知识分子干净,可见道德大旗是擎在劳动人民手中的。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与实用是不能联系起来的,若以某种经验范式作道德标准,就必然会鼓励各种冒牌伪劣产品涌现,产生伪君子和假道学。
B.只要下大气力培养中国人性对纯洁道德理念的信仰,把知识与道德隔绝开来,就能最终在人们心中树起道德的原则。
C.“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仗义”与“负心”的两相对照,说明知行不能统一,知识与道德是分裂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D.道德高于知识的成立,是建立在区分知识与道德两大领域的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道德是道德,知识是知识。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3-16题,共18分)
拜住,安童孙也。
至大二年,袭为宿卫长。
英宗在东宫,问宿卫之臣于左右,咸称拜住贤。
遣使召之,欲与语。
拜住谓使者曰:“嫌疑之际,君子所慎。
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得罪,岂太子福耶?”竟不往。
至治元年正月,帝欲结彩楼于禁中,元夕张灯
设宴。
时居先帝丧,参议张养浩上疏,拜住谓当进谏,即袖其疏入奏,帝悦而止,仍赐养浩帛,以旌直言。
三月,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
奏曰:“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瘼,而遽兴大役以妨务农,恐失民望。
”从之。
帝尝谓拜住曰:“朕委卿以大任者,以乃祖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也。
”时右丞相铁木迭儿屡杀大臣,鬻狱卖官,广立朋党,凡不附己者必以事去之。
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昉。
因京诸仓粮储失陷,欲奏诛之。
拜住密言于帝:“论道经邦,宰相事也。
以金谷细务责之,可乎?”帝然之,俱得不死。
铁木迭儿复引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
思明忌拜住方正,谋中害之。
左右得其情,乘间以告,且请备之。
拜住曰:“大臣协和,国之利也。
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
汝辈毋复言。
”夏六月,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今江南民力困极,而京仓充满,奏请岁减二十万石,帝遂免之。
时铁木迭儿过恶日彰,拜住悉以奏闻。
上悟,夺其官。
奸党铁失等甚惧,乃生异谋。
晋王也孙帖木儿时镇北边,铁失潜遣人至王所,告以逆谋,约事成推王为帝。
王命囚之,遣使赴上都告变。
未至,车驾南还,次南坡,铁失等夜以所领阿速卫兵为外应,杀拜住,遂弑帝于行幄。
晋王即位,铁失等伏诛。
诏有司备仪卫,百官耆宿前导,舆拜住画相于海云寺,大作佛事。
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乃祖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也相:辅助
B.以金谷细务责之责:责罚
C.铁木迭儿复引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引:推荐
D.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视:观察
14.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拜住“贤”的一组是()
①嫌疑之际,君子所慎②而遽兴大役以妨务农,恐失民望。
③大臣协和,国之利也④奏请岁减二十万石
⑤遣使赴上都告变⑥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奸党铁失的叛乱中,拜住不幸被杀;晋王即位后,诛杀铁失,将拜住的画像送到寺庙,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B.拜住支持张养浩上疏,劝阻元帝在服丧期间张灯设宴庆祝元宵,并且带着张养浩的奏章进谏,使张养浩得到了元帝的奖赏。
C.右丞相铁木迭儿在朝中打击异己,滥杀大臣。
拜住暗中进言,使王毅、高昉得以保全。
张思明因忌恨拜住方正而密谋陷害时, 拜住则不予计较。
D.拜住是元初名相安童的孙子。
早年在朝廷官袭宿卫长,后虽然得到太子的欣赏,但他宁可得罪太子,也不愿为其招来祸端。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
(4分)
(2)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
(5分)
四.诗歌与默写(17-18题,共18分)
1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本诗第二句中的两个“自”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析。
(3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
(5分)
18.默写(10分)
(1)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
(2)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
(3)帝子降兮北渚,。
,洞庭波兮木叶下。
(4)须行即骑访名山,,?
(5),。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五.阅读下面的完成(19- 22题,共18分)
黑锅李培俊
小麦家的红公鸡丢了,一大早小麦打开鸡窝,那只红公鸡率先钻出鸡窝,拍打着翅膀飞上墙头,撒过欢,落在榆树下的阴凉里,叨食着一颗颗肥大的榆钱。
可到了傍晚,鸡该进窝了,那只红公鸡却没影了,不见了。
小麦和朝晖两口子分头走出家门,在房前、屋后、路沟里寻找,两口子在家门口重新会合时,摇着头叹了口气。
这只公鸡是两口子的宝贝,火红火红的不带一点杂色,脖颈那儿有一圈金黄的毛羽,像戴了个金色的项圈。
红公鸡的叫声也很特别,纯净、清脆、嘹亮,那声咯咯咯,先高后低,中间拐个弯,然后长声扬起,尾声拖得特别长,有点女高音的味道。
红公鸡没了,丢了,夫妻俩的生活便少了许多乐趣。
晚上躺在床上,两口子唉声叹气一番,惋惜一番。
小麦说,你说,咱家的公鸡咋就丢了呢?朝晖说,可能让黄鼠狼拉走了吧。
小麦说,不像,要是野物吃了,总得留下点鸡毛啥的。
朝晖说,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被人捉去吃了。
小麦挺身坐起,说,瞧我这脑子,咋没想到这回事呢。
接下来,两口子把村里人过了一遍筛子。
最后,两口子把焦点集中到王五身上。
王五是村里有名的穷汉,因为穷,老婆跟一个收中药材的外乡人跑了,一去10年没有踪影。
王五心凉了,地也不好好侍弄,收下的粮食仅仅填饱肚子。
吃鸡子要煮要炖,煮了炖了就会有香味飘出来,正好抓个现行。
两口子半夜起身,偷偷踅摸到王五家附近。
王五已经睡了,屋里黑洞洞的不见一星灯光,隔着破窗户,能听见王五粗重的鼻鼾,长一声短一声的。
不过,两口子还是断定,红公鸡是被王五偷了,怕露馅,今天没煮没炖。
第二天一早,小麦路过王五门口,清清嗓子,骂起阵来。
小麦说,我家红公鸡被人逮去吃了,谁吃了让他口舌长疔疮,让他拉肚子。
小麦性子绵,不惯骂人,骂声显得有气无力,只是比往常说话声音大了点而已,而且脸还红着。
不大一会,王五家门口便围了不少人,小麦这种叫阵就大有深意了,有所指了,不然,咋没到别的地方骂?大家的目光紧紧盯住王五房门。
王五出来了,王五问小麦,出了啥事?咋都跑到我家来了?小麦说,我家红公鸡让人吃了。
王五说,你家公鸡让人吃了,跑到我这儿骂啥?小麦说,不吃盐不发渴,我骂偷鸡子的贼,你吃啥热呢?王五说,你这是怀疑我了?小麦说,谁吃谁知道!小麦又把刚才骂人的话重复了一遍便草草收场。
下午三点多,二嫂匆匆跑到小麦家,说,应了!应了!小麦就问啥应了?二嫂说,去村卫生所拿药,正碰上王五也去看病,你猜咋了?他真拉肚子呢,人软得像根面条。
小麦却高兴不起来,二嫂一走,小麦对朝晖说,都是你,叫我骂人家咒人家,咒得王五真拉肚子了,看这事弄得!朝晖脸上木木的,没说话。
小麦说,不就一只鸡子吗?值几个,丢了咱再养,总比人家害病强吧。
朝晖说,病都骂出来了,你说咋办?小麦说,拉肚子这病我有经验,光吃药不行,甜汤里打鸡蛋,最补肚子。
小麦进了厨房,搅了一大碗甜汤,磕进去两个鸡蛋,端给朝晖,说,事儿是你让惹的,你得送去。
朝晖很不情愿,小麦就把脸挂起来,说,你不去我也不逼你,今天晚上你睡沙发啊。
朝晖忙说,我去,我去。
王五也是有个性的人,小麦骂了他,让他很没面子,窝了一肚子火,王五越想越气,中午也没做饭,吃了一碗昨天的剩饭,把肚子吃坏了。
可他没有想到,朝晖竟送来一碗鸡蛋甜汤。
王五下决心找回小麦家的红公鸡,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两天后,王五还真在小山一个洼地里找到了那只红公鸡,公鸡被野藤缠住脚了。
王五一阵狂喜,亮起巴掌,对着红公鸡虚挥一掌,说,我打死你个小东西,让老子挨骂背黑锅。
王五把红公鸡送到朝晖家,小麦接了,说朝晖,还不让五哥去屋里坐?小麦还说,今天五哥别走了,我给炒几个菜,你哥俩喝二两。
菜端上桌,瓷盆里盛着的却是那只红公鸡。
王五说,小麦,你……你……小麦说,你啥呢,不就一只鸡子嘛,比人的情义还要紧?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节)
19.结合文章,说说“红公鸡”在小说中的作用。
(4分)
20.简要分析“二嫂告诉小麦王五生病”这一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
(4分)
21.结合小说情节,简要分析小麦的性格特点。
(4分)
22.小说结尾写“菜端上桌,瓷盆里盛着的却是那只红公鸡”,你认为这样安排结尾好还是不好?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6分)
六.作文(60分)
23.请以《最美的姿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立意自选,角度自选,不少于800字。
2014年下学期醴陵二中高二第三学月检测语文卷答案
1.B(A diàn wàn C huái lǎo D lù mǔ)
2.B (A耽误春宵 C 修葺媵嫱飘渺或缥缈 D 徙倚迥异 )
3.D 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不合语境。
(A 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B 含沙射影:比喻暗地里诽谤中伤。
C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
4.A(B句式杂糅 C搭配不当与表意不明 D 重复罗嗦“提出”与“质疑”)
5.C (⑥句紧承“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一句,并引起⑤句,③句是对⑤句的评价,①句另起一层,④句紧承①句,②句中“这时”照应④句。
)
6.C 名词用作动词:出现龙;例句名词用作动词:下雨(A栗与惊均为使动用法;使…栗/惊 B名词用作状语:乘坐辇车 D 名词用作状语:像墙壁一样)
7.A 汀:沙滩
8.D状语后置(A 判断句 B 被动句 C 定语后置)
9.C 均为结构助词:的(A 介词:把,用;连词:用来。
B 副词:有时;代词:有的人。
D 副词:任由,随意;副词:确实,实在)
10.A (“新道德主义者与传统道德主义者对道德的看法从本质上讲是有相同之处的”错。
)11.D (“毛泽东先生讲手上脚上沾着牛屎的农民也比知识分子干净”是为了证明“知识成为伪道德的根源”“知识与道德分裂”甚至“背道而驰”。
)
12.B(“只要……就……”表示的是充分条件关系,原文分句间是必要条件关系。
)
13.D 视:比照,与……比。
14.B(①是拜住的行事准则⑤是晋王所为⑥是间接表现)
15.D 拜住不与太子结交是防止天子猜疑,二人都因之获罪,而非他要得罪太子。
16.(1)拜住跟随皇帝到上都,皇帝认为行宫亨丽殿规模狭小,想再扩建它。
(“幸”“制度”“卑隘”“广”各1分)
(2)张思明现在凭借右宰相仇恨我,我如果谋求报复他,这不只是我们两人的不幸,也是国家的不幸。
(“以”“仇”“报”“特”,句子大意各1分)
17.(1)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之人与“自流”之水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的水流反衬人之“伤心”;(2分)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心之情。
(1分)
(2)以景作结,(1分)“青山万里一孤舟”与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应,而“青山万里”
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2分)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即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
(2分)
18.(1)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2)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3)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9.“红公鸡”是小说的线索,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丢鸡”“找鸡”“得鸡”“杀鸡”四个阶段,线索清晰,叙述井然有序。
(2分)在情节发展中,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最终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理解的主题。
(2分)
20.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
小麦做汤,朝晖送汤,王五寻鸡、送鸡,小麦宰鸡等,都是因为这一情节而水到渠成的。
这一情节在发展中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为展示人物思想的转变,最终表现一个积极的社会主题提供了契机。
【参考答案】①情节方面:这个情节使故事发生了逆转,矛盾冲突走向缓和,引出小麦做汤,朝晖送汤,王五寻鸡、送鸡,小麦宰鸡等一系列故事情节。
(2分)②人物方面:为小麦、朝晖两人思想的转变提供契机,展现了小麦性格中善良的一面。
(2分)
21.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需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小麦简单推测,轻易怀疑王五是偷鸡贼,这说明她是一个单纯的人;对她骂阵时的描写,显示她性情温和;当她得知王武因挨骂得病之后,心中愧疚,还亲手做了鸡蛋甜汤,显示了她的心地善良。
【参考答案】①单纯。
简单推测,轻易怀疑王五是偷鸡贼。
②性情温和。
她“性子绵,不惯骂人”,她骂王五时羞得脸红。
③心地善良。
当她得知王五因挨骂得病之后,心中愧疚,还亲手做了鸡蛋甜汤,让朝晖送给王五。
(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
22.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
解答此类探究题,一定要注意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可以从肯定的角度来说,也可以从否定的角度论述,但都应联系文本,可以从情节发展、人物塑造、表现主题等方面入手分析。
【参考答案】示例一:这个情节安排得很精彩。
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前面小麦做汤,朝晖送汤,他们对王五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王五又找到了这只鸡,因此,“杀鸡待客”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
②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杀鸡待客”进一步表现了小麦两口子
朴实善良、重视乡情的个性。
(6分)
示例二:这个情节是一处败笔。
①从情节发展角度看,丢鸡一找鸡-得鸡,已经是一种圆满,费尽周折后失而复得的公鸡,转眼之间又被宰了,虽说是为了“情义”。
但还是让人难以理解。
②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朴实的小麦夫妇把这只鸡放在重要的位置,前面用大量笔墨渲染这只公鸡是两人的宝贝,现在找到了,理应珍惜才对,所以“杀鸡”的情节不合理。
(6分)
参考译文:
拜住是安童的孙子。
至大二年,承袭祖上职位担任宿卫长。
英宗做太子时,向身边侍卫询问宿卫的情况,侍卫们都说拜住这个人很贤能。
英宗派人去召他前来,要和他交谈。
拜住对使者说:“在可能产生嫌疑的时候,君子应该小心对待。
我担任天子的宿卫长,如果与太子私自往来,我固然会获罪,大概也不是太子的幸事吧?”他最终也没有去见太子。
至治元年正月,英宗想在宫中搭建彩楼,元宵节夜晚张灯设宴。
当时英宗还处在为先帝服丧期间,参议张养浩上书劝谏,拜住认为应该进谏,便带着张养浩的奏疏向英宗上奏,英宗高兴地接受了劝谏,停止了喜庆活动,并赏赐锦帛给张养浩,来表彰他敢于直言。
三月,拜住跟随皇帝出巡上都,皇帝认为当地行宫亨丽殿规模狭小,想再加以扩建。
拜住上奏说:“陛下刚登上大位,不去了解民间疾苦,却急于大兴土木导致影响农业生产,恐怕会让老百姓失望。
”英宗听取了拜住的意见。
英宗曾对拜住说:“我把重任委托给你,是因为你的祖父安童辅佐世祖能够很好地治理天下。
”当时右丞相铁木迭儿多次杀害大臣,买卖官司,卖官鬻爵,大肆结党营私,凡是不肯依附自己的一定借故除掉。
尤其憎厌平章王毅和右丞高昉,以京城各粮仓储藏的粮食缺失为理由,要上奏英宗将二人杀掉。
拜住私下对皇帝说:“讨论治国大计,是丞相的职责,如果用钱粮上的小事来责罚他们,合适吗?”英宗认为他说得对,于是王毅和高昉都得以活命。
铁木迭儿又推荐参知政事张思明担任左丞来帮助自己。
张思明忌恨拜住为人正直,阴谋中伤陷害拜住。
拜住身边的人得知内情后,就找机会把这些情况告诉了拜住,并且提请拜住防备他们。
拜住说:“大臣合作协调,是国家的幸事。
现在因为右宰相仇视我,我便想法报复,这不只是我们二人的不幸,也是国家的不幸。
你们不必再说了。
”夏季六月,拜住因为从江南海运来的粮食比起世祖时代剧增了好几倍,现在江南百姓困苦到极点,而京师的粮食又很充足,便上奏请求每年减少二十万石海运的粮食。
英宗于是减免了运粮。
这时,铁木迭儿的罪过一天天地暴露出来,拜住将他所有的罪恶都上奏英宗。
英宗醒悟过来,于是剥夺了铁木迭儿的官爵。
铁木迭儿的党羽铁失等人十分害怕,于是便萌生了谋反之心。
当时晋王也孙帖木儿镇守北方边境,铁失暗地里派人到晋王那里,把造反的阴谋告诉他,相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