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PM2.5,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
对它的准确定义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
由于体积小,重量轻,PM2.5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
PM2.5的比表面积①比较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
空气中的PM2.5,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内积聚,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PM2.5对健康的危害特别严重。
1982年,美国已经开始展开有关PM2.5的前瞻性研究,并于2002年将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同样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
从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PM2.5的日均浓度。
研究显示,PM2.5的增长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②。
随后,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PM2.5对北京市人群的健康威胁,发现当PM2.5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非意外总死亡的死亡百分率分别上升0.76%、0.43%和0.67%。
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其中污染排放为首的主要因素有: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重犯”,包括大型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括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气体、有毒的气体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废气的排放扩散到空气中;工地建筑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正在城镇化中崛起的新型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泥头车”上路撒漏扬尘以及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均会促使PM2.5浓度升高。
为了更好地控制PM2.5的浓度,专业人士建议出台整治施工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限制燃煤锅炉使用、加强清扫保洁作业、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措施。
江西2016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2016⾼考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考可以说是⼈⽣的转折点,能够顺利参加⾼考已经是⼈⽣的⼀种胜利。
店铺⾼考频道以最快的速度为⼤家呈现2016江⻄⾼考语⽂试题及答案解析,如果您需要查找的真题及答案没有显⽰,请按ctrl+F5刷新。
绝密★启⽤前 2016年普通⾼等学校全国统⼀考试 语⽂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 考⽣务必将⾃⼰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阅读(9分,毎⼩题 3分) 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 殷墟甲⾻⽂是商代晚期在⻳甲兽⾻上的⽂字,是商⺩室及其他贵族利⽤⻳甲兽⾻占⼘吉凶时写刻的⼘辞和与占⼘有关的记事⽂字,殷墟甲⾻⽂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了巨⼤⽽深远的影响。
甲⾻⽂的发现证实了商⺩朝的存着。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语⾔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从甲⾻⽂的发现,将商⼈亲⼿书写、契刻的⽂字展现在学者⾯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进⼊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国维写了《殷⼘辞中所⻅先公先⺩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世系⼏乎皆可由⼘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世系基本可信,司⻢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是⼀部“实录”,那么司⻢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朝与夏⺩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时期,甲⾻⽂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
2016江西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西卷)解析版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谥(shì)号提(dī)防花蕊(ruǐ)歃(chā)血为盟B.熟稔(rěn)青荇(xìng)中(zhōng)肯锱(zī)铢必较C.整饬(chì)优渥(wò)尺牍(dú)无色无臭(xiù)D.监(jiān)生执拗(niù)觊(jì)觎孑(jié)然一身答案:C(A、歃shà考查形近字的读音,比较容易排除;B、中肯zhòng考查多音字;D、监生jiàn,也是多音字的考查;字音基本来源于教材中的注解。
江西这两年特别注重每个选项只错一个。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家具赝品气概水乳交融B.萎靡帐篷更叠暴殄天物C.国粹输赢蛰伏旁证博引D.惭怍诟病九洲呕心沥血答案:A(B、更迭;C、旁征博引;D、九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答案:B(A、如数家珍:数:点数。
家珍:家藏的珍宝。
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言下之意就不能“自己的东西’------这是解题重点,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B、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C、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D、茹毛饮血,茹:吃。
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
,比喻处在未开化壮态。
4.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昨天赵曼丽独自在操场一角哭泣王婷婷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
江西省五市八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江西省五市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守住传统文化的精气神人们说,老物件儿是有灵气的.因为手艺人把双手的温度、沉淀的时间、行事的规矩,统统给了它们。
然而,现在不少“手工艺品",经过流水线加工、规模化生产、简单性复制,看起来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作用还是那个作用,却很难承载起“很家乡”“很传统”“很中国”的那股子精气神了.前不久在湖北仙桃举办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剪纸交流研讨会上,剪纸艺人、专家学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一把刻刀十年功”的技艺正被机器扰乱节奏;对生活的琢磨正在被投机取巧的速成法挑战;对好材料的坚守正在被新工艺猛烈冲击;“北方重浑厚、粗犷,南方尚灵秀、精美"的异彩纷呈也正在被渐渐同化.诚然,文化产品既然走入了市场经济大潮,就必然逃不开市场规律的制约,生产效率、材料革命是大势所趋.但是,工业化和商业化并不意味着粗制滥造,更不意味着放弃对艺术品质的坚守。
今年91岁的工艺美术师陈由明,曾创作了驰名中外的沔阳雕花剪纸《八仙图》,60多年来,他一直创作不息、佳作频出.谈到创作诀窍,陈老说:“我要搞出一个作品,就是吃饭也在想,睡觉也在思考.现在的好多东西,功夫不到,火候差得远呐。
只想着赚钱,没有心心念念、反复推敲,哪里出得来好作品呢?”的确,一味追求生产速度和经济效益,必然伤害到以传统手工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样式的传承和发展.试想,如若数千年文明沉淀下来的传统审美和文化追求遭到蚕食,历史将会何等唏嘘嗟叹?话说回来,坚守古法、传承古意并不意味着泥古不化,而是在保留传统底色、坚持文化特色的同时,顺应历史规律、结合新的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将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统一起来。
比如,20世纪50年代,陈由明整理创作的剪纸《八仙图》风靡欧洲,出口近5万套。
而现在非遗传承人的作品,愈发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又比如,从天津泥人张彩色泥塑、杨柳青年画、河北蔚县剪纸等传统文化中获取创作灵感和素材,赋予了“中国梦·梦系列”公益广告更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注意:本卷共三大题,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考生一律在试题卷上作答。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所给的A、B、C及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分值为3分,共48分。
1、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lmol OH一中含有9 N A个电子B.46g NO2和N2 O4混合物中所含原子数目为3N AC.常温常压下50g 46%的乙醇溶液中,所含氧原子数目为0.5N AD.常温下,56g铁粉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数目为3N 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每个氢氧根离子都含有10个电子,所以1摩尔氢氧根离子含有10摩尔电子,故A错误;B、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属于最简式相同的,物质,用最简式NO2计算,为1摩尔,含有3摩尔原子,故B正确;C、50克46%的乙醇中含有乙醇的质量为23克,物质的量为23/46=0.5摩尔,含有0.5摩尔氧原子,含有50-23=27克水,物质的量为27/18=1.5摩尔,含有1.5摩尔氧原子,所以总共含有2摩尔氧原子,故C错误;D、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钝化,不能计算转移电子数,故D错误。
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2、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暨会议于2009年6月3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
海外展商有包括美国、法国的23个国家和地区。
大会的主题是“节能减排,和谐发展。
”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主题的是()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C.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D.实现资源的“3R”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故A正确;B、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应,提高了燃烧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符合节能减排和谐发展的主题,故B正确;C、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生产,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含量是有限的,加大开采,必然带来能源的匮乏和污染物的增多,故C错误;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都符合节能减排的主题,故D正确。
【江西省南昌市】2016届高考十所重点中学命制二模语文试卷(二)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2016届十所重点中学命制二模语文试卷(二)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看远古如何造出神模样神是什么样子?人造出的神与鬼,不论多么狰狞,也不论多么恐怖,本质大都是人模人样。
在史前艺术中,有一些半人半兽的艺术形象,不论是绘在彩陶上的或是刻画在器物上的,这样的形象都被我们认作是神面,是神灵人格化的偶像。
这样的神面,表现出特别的恐怖感,你觉得它像人,但并非人。
神面的狰狞模样,在史前艺术的表现上大约是一个通例。
圆瞪的大眼,龇出的獠牙,恐怖之态令人惶惑。
这样的神面,是史前人制作的神灵的简化图形,它并不只是表示一个头面,而是以头以面代表神灵的本体,头面是神灵完形的一个象征,是一个简约的造型。
研究者比较关注的有像良渚文化玉器上雕刻的那些神面,神面装饰在一些玉牌、玉钺和玉琮等礼器上,神面刻有向上与向下龇出的獠牙,显出庄重与威严之感。
从良渚人制作的神面看,有的神面是有体有面的完形,而大多都是简化的只有嘴与眼的脸面。
大量的神面都是这样简化的结果,而最经典的简化,就是最后只留下了神的一双眼睛。
玉琮上许多的神面,只有眼或嘴的刻画,或者连嘴也不见了。
这样看来,对于良渚人来说,神的眼睛应当是最受他们关注的。
若干件收藏在各地博物馆的传世品玉神面,是研究者经常提到的一些藏品,如美国福格美术馆收藏的一件,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也都有龇牙瞪眼的模样。
这些收藏品的年代并不容易确定,有的可以早到新石器时代,有的可能晚到商周之际。
商周遗址出土的同类玉器往往被归入新石器时代。
最值得关注的是新近在山西曲沃羊舌村西周晋侯大墓中出土的一件神面玉饰,玉神面扁平形,正面阳刻狰狞兽面,臣字形大眼,上下均有一对獠牙龇出。
这样的一些玉神面,虽然多数都有冠饰,有的甚至还有包括珥饰在内的细致刻画,但都只是一个头像,也都合于以头代体的神灵图像制作传统。
当然更早的发现,是湖南黔阳高庙遗址陶器上刻画的神面。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6届江西赣中南五校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 试题部分(新课标I) 注意事项: 1.本卷分第I卷和II卷,满分180分①,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注意答题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条形码应贴在方框内,并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各位考生必须立即停止作答,出考场等待。
监考员需把试题卷、答题卷一律上交。
①由于2016年高考改革方案还未正式公布,如以2015年情况预计2016语文高考分数将会加到180分,所以本次五校联考决定以180分卷面分让考生适应情况。
最近,我收到几个创业创新项目的邀请,都是希望得到投资、支持、背书;融资方式都是众筹;都是希望我可以做领投人,并可以在社会和互联网圈转发一下,以便获得更多众筹投资。
我看了下项目,啼笑皆非…… 一个是互联网保险套,商业模式是以保险套为载体,用自媒体+APP的方式,聚集注册用户成为社群,然后通过几轮融资,走向上市。
我问:你们的保险套,品质怎样?谁生产的?创业者答:别人代工生产;我问:怎么销售?答:免费送;我问:送给谁?答:高端人群;我问:免费,你们图什么?钱从哪来?答:找投资嘛,A轮B轮C轮,烧别人的钱,直到上市;我再问:你们凭什么上市?答:我们要用保险套为载体,打造最具价值的社交体验,然后做最具价值的互联网社群;我实在听不下去了,一股脑反问他们:拿免费保险套的,能有高端人群吗?保险套,能承载高端社交吗?你们要做的,难道是色情产业? 有一个互联网地产众筹项目,口气很大,要做全球首家众筹地产的标杆和榜样。
我看了商业计划,他们连容积率、绿化率、建安成本这些基本的房地产常识都不懂。
所谓众筹,就是融资卖楼。
我一搜项目发现,花里胡哨的众筹背后,其实就是几年前一个定位失败的死项目,3年间现房一套也没卖得掉,现在导入众筹,就是希望趁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潮,把烂尾楼卖出去。
还有一个要做互联网抗衰老辣椒酱的项目,计划先众筹,然后面对白领女性市场,以小米式的价格、苹果式创新,3年做到百亿收入、千亿市值。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语文入学联考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语文入学联考试卷及答案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入学联考第I卷(共70分)甲必做题(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第1-3小题。
中国的教育家缺什么最有价值的知识,到底是什么?一位学者,谈了他的观点:“1884年,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写过一篇标题为《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他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其余的知识,如宗教的、习俗的、文学的都在其次。
因为科学可以为人类解决遇到的所有难题。
他忘了更重要的一点:光有科学的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行的,在科学之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伦理观、价值观。
”我觉得,他这番话很有道理。
伦理观、价值观回答事物的价值问题,科学却只回答事物是什么的问题,由此看来,伦理观、价值观,比科学要重要得多。
我发现,许多研究教育的人,如斯宾塞,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有深刻缺陷,他们不相信神明,不关注灵魂,不重视人性,不敬畏良知,不理解美德、审美、情感这些精神事物的价值。
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存在深刻缺陷,其思维的方式,必然是机械的,其判断是非的标准,必然是肤浅的,其得出的结论,不能不离题万里。
他们所拟定的教育方面文章、著作,不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帮助,反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引入歧途。
在互联网上,一位博友说:“我看见过几次魏先生讲到GDP的世界排位那种幸福。
”这位魏先生,在中国,算是一位十分有名的教育家。
这个时代的许多政客一样,这位姓魏的教育家,心中也是只有物质财富的价值,十分看重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把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我们社会在其它方面存在的深刻问题,是他所没有看到,或者是他所不愿正视的:如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得满目疮痍,两极分化严重、基尼系数大大超过国际警戒线,贪污腐败泛滥成灾,道德风气下滑、人们变得鲜廉寡耻、缺乏爱心。
养尊处优的位置,使他对这个社会中下层民众生活的艰苦,缺乏感受。
而长期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则使他的内心变得贫乏,使他的头脑变得鼠目寸光,不懂得人之为人的标志在于人就在于有一颗仁慈的灵魂,不懂得国家之为国家在于对公平正义的敬畏,不懂得精神星空的绚丽远比物质财富的增长更为宝贵。
2016届南昌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卷—语文word版含答案

NCS20160607项目第二次模拟测试卷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答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间乡土艺术艺术是生活中人们对于美的体验,是一种高尚情操的宣泄。
民间乡土艺术则是艺苑中开遍各个角落的最普通而生命力最顽强的花朵,它是一定空间的民众将生活的艺术化表现,最终成为乡民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绵延宏大的主要元素。
民间乡土艺术是‚俗‛的艺术,但‚雅‛的艺术就是‚俗‛的艺术去粗取精的结果,犹如唐诗是‚国风‛发展的结晶,宋词就是民间‚俚巷之曲‛的‚雅‛化。
乡土艺术带着岁月的印痕、先民的记忆,伴随着一代代普通大众的生活,延伸着艺术的精髓,饱含最古老朴素、最纯真优秀的理念和精神并不断提升,最终沉积为最具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乡土意识‛。
这种意识滋养着一辈辈民众的精神,引导着人们的信仰,成为后世的典范。
优秀的乡土意识最终结晶为一种文化,而它是一个区域乃至民族文化的渊源。
因为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
而‚乡土意识‛最深处的记忆就是家乡传承了数十年上百年的乡土艺术。
乡土艺术也就是起源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物化艺术和表现艺术。
中华艺术从‚混生‛到分门别类的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过程,但着眼于现实,其实许多艺术,特别是源于民间而在民间自由发展的乡土艺术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比如民间建筑,既是建筑艺术,又融合了木作、木雕、石雕、砖雕等艺术,甚至包含彩绘技艺。
建筑者从来没有思考过分类,甚至从来就没有建筑属于艺术的想法,只是按照生活的需要和世世代代流传的样形,加进去了自己的‚想法‛,完成体现实用之善与精神之悦的和谐统一体——房屋或居落。
物尽其善、形显俊美是乡土工艺之根,‚混生‛是民间乡土艺术的基本特征。
所以,对于乡土艺术的分类,只能是见仁见智。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
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因而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
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
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
许慎说:“书者,如也。
”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
但这里并不是完全像绘画那样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来表现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
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就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张芝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
石涛《画语录》也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
但这里所说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如郭若虚所言,“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
中国书画家正是运用这一笔的点画,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创造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西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大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的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历史上,士本来是末等的贵族,但是在周代,它就已经向庶民的方向滑落。
在孔子时,士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阶级,游离摇摆于贵族与庶民之间,上可为贵族或为官,进入统治集团,下可为民,即成为被统治阶级。
最终它定位于民之首,所谓士农工商。
而这个士,在多数年代,得到了统治阶级和庶民的尊重,有着很大特权。
孔子本身是一个士。
儒家就是士的代表。
正是由孔子集成发扬,将此前就已经存在的士的人格特点,包括精神的、知识的、操守的,形成了体系的框架,最后在孟子那里,将它建成为一座辉煌的殿堂。
此后,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士,成为中国政治、社会、文化进程的价值主干和人格载体,道统在兹,文脉在兹。
可以将士的精神内涵、行为特征与人格特点简单地归纳如下:以天下为己任、救苍生保社稷的责任担当;尽心知命、天人合一的信仰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熟知经典与礼乐射御书数的知识技能;社会道德纲常的教化维护;诗文琴棋书画及优游山水的生活雅致。
而中国古代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大多是由士担任主角的,如秉笔直书的齐史,安贫乐道的颜回,含垢忍辱的司马迁,捐躯死国的颜真卿、文天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等等。
以上这些士最重要的精神内涵、行为规范,有一个集中点,就是独立人格。
独立人格之于士,就如其精气神和脊梁骨。
如果没有独立人格,那么士就不会成为一个独特的阶层,也就浑然泯灭于庶民之中。
如果没有独立人格,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主干支持,或者说,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延续,因为中国文化会在一团软泥似的士的身上断裂湮灭。
2025届江西赣中南五校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2025届江西赣中南五校高考语文二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对“海丝博览会”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会徽以汉字“海”的“氵”偏旁为创意出发点,融翱翔的海鸟、满载的福船、胜利的“V”、跨越的桥梁、澎湃的海浪等元素于创意中。
B.会徽由三条“V"造型的线条组成,寓意着海丝博览会已成为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友谊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
C.三条“V"造型线条由外向里越来越小,象征着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少,未来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情景会越来越美好。
D.三条“V造型线条也体现出海丝博览会的包容性,代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团结协作精神、一家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今的大众文化圈,已经不再单纯。
电影、电视、文学、音乐、传统艺术,这些领域中再精彩的节目几乎成为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也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而平民狂欢造就的网络红人更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喧嚣的泡沫”。
这是多元的时代使然,有人因为有太多的自由选择而_______。
在互联网的56k时代甚至更早,那时的网络红人的共同特点是以文字________。
当互联网已经进入高速的图文时代,这时的网络红人________,网络女性占尽优势。
江西赣中南五校届第二学期高三第二次段考

江西赣中南五校2016届第二学期高三第二次段考
数学试卷(文理合卷)4.12
注意:本卷共四大题,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考生一律在试题卷上作答。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所给的A、B、C及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60分。
1, 设集合A={x|x2﹣(a+3)x+3a=0},B={x|x2﹣5x+4=0},集合A∪B中所有元素之和为8,则实数a的取值集合为()
A.{0} B.{0,3} C.{1,3,4} D.{0,1,3,4}
2, 函数y=loga(x+3)﹣1(a>0,且a≠1)的图象恒过定点A,若点A在直线mx+ny+2=0上,
其中m>0,n>0,则的最小值为()
A.2B.4 C.D.
3, 已知两条不重合的直线m、n和两个不重合的平面α、β,有下列命题:
①若m⊥n,m⊥α,则n∥α;②若m⊥α,n⊥β,m∥n,则α∥β;
③若m、n是两条异面直线,mα,nβ,m∥β,n∥α,则α∥β;
④若α⊥β,α∩β=m,nβ,n⊥m,则n⊥α.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1 B .2 C.3 D .4
4, 在中“”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 函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为了得到的图像,可
以将的图像()
A.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B.向
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D.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6, 已知点A(﹣1,1),B(1,2),C(﹣2,﹣1),D(3,4),则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为()。
江西省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 (6分)(2020·德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不仅表现当时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形态,更体现人类发展内在的心灵史。
创作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要达到“史诗”这个高度并不容易,但必须有书写史诗的胸怀和决心。
史诗胸怀的建立离不开创作者对历史的正确认知。
创作者需厘清不同物质基础、生产环境下形成的文化形态差异,并分析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结构、生活形态,理解与当代生活不同的原因,挖掘其蕴含的可以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
历史剧之所以受到大众喜爱,正是因为一方面可以借此文艺形态了解人类过去的历史、重拾文化记忆,一方面可以体味到历史剧中蕴含的现代价值,并有所思考和启发。
比如赵氏孤儿这个故事。
西方思想家、史学家伏尔泰以此为基础写就《中国孤儿》,影响甚广。
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几乎产生同样的困惑:一个人怎么会为救别人的儿子献出自己的骨肉?这就需要对故事发生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形态有所了解。
故事发生在分封制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士以下的人没有自己的土地,都依附宗主生存。
赵盾家族是晋国最大宗主,所以当赵家面临灭顶之灾时,为其留下宗嗣以期东山再起便成为赵家门人唯一的希望。
程婴献子就发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生活形态下。
他们当时的行为不只是为赵家,还为许多依附于赵家生存的门人、为晋国,这就体现出中国人的大义精神。
提炼出历史中蕴含的精神,也就找到了创作这部历史题材的史诗胸怀。
今天出现一些历史题材影视剧,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心,见心难见真,剧情雷人,同质化严重,观众也不满意,其根本原因在于创作者对历史缺乏认知。
从历史认识上正本清源,才能够规避创作中出现的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才能够让历史剧传达出正确的唯物史观和积极的文化精神。
这建立在创作者对大量一手资料的阅读和思考基础之上。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们在长期研习太极拳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太极拳文化,包括太极拳套路、拳理、技击健身理念、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等等。
太极拳文化具有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双重特性,弘扬太极拳文化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树立环保理念以及濡养民族精神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太极拳文化不仅能够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在调适心理、愉悦精神方面亦具有重要价值.如果人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压力长期不能调试和舒缓,就容易诱发心理和精神疾患。
习练太极拳要求身心放松、凝神静气、摒弃杂念、返观内照,专注于意、气、神的运行,追求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即所谓“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致虚极,守静笃".这对人的神经系统是很好的养护,可以健脑益智。
太极拳拳理所强调的“中正安舒”,既是一种拳理身法,也是一种心态和人生智慧,为人处事“中正"“适欲”,避免“过”与“不及”,可以减少和化解许多矛盾冲突,有助于心理和精神的健康.太极拳文化所诠释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太极”之理,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习练太极拳要顾及天地方位、五行所属、阴阳交感以及四季运行等等,这体现了古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天乃自然界,人乃自然界的产物,人与天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这有助于人们树立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
太极拳文化或曰拳理源自“太极”。
“太极”乃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宇宙生成及其化生万物的范畴,是对宇宙浑然一体及其“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等特征和辩证运动法则的揭示。
“天人合一”意味着自然界和人都是主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生共荣,不是人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征服,而是彼此之间互为主体的休戚与共;“道法自然”意味着人们对自然界规律的遵循,人要顺应自然秩序,才能最终达致与自然的和解、和谐。
太极拳效法天地自然之理,动作松静舒缓,人们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不断感悟、体验此意境,这对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保理念非常有益.观念形态的太极拳文化源于《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传统经典,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彝族、白族、佤族等民族的创世神话中,天地混沌被封在一个卵形或葫芦形的器物中,老鼠将宇宙卵或葫芦咬开,混沌才得以分开为天地,人类才得以形成。
可以说,鼠成为人类的解放者的原因,是因为这种啮齿小兽如果没有将这一外壳咬开,那么人类或许会永远被困在壳的牢笼之中。
鼠类在创世神话中解放者的角色,从表面上看,(),可以说是,无坚不摧。
但本质上,鼠咬天开的真正原因,在于它的另一个重要:强大的繁殖能力。
初民相信,生殖力乃是生命之源泉,而包裹在壳中的混沌状态,则象征着子宫。
因此,鼠咬天开的创世神话,描述的是一个世界分娩的过程。
一如《汉书·律历志》所云:“阴阳合德,气钟于子,化生万物者也,故孳萌于子。
”这也是鼠可以,在十二生肖中占据首位的真正原因。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扮演无孔不入特性昂首阔步B.扮演无孔不钻特性趾高气扬C.饰演无孔不入特色昂首阔步D.饰演无孔不钻特色趾高气扬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是因为它善于穿穴钻缝,又善于啃咬,并且身形很小B.是因为它善于啃咬,又善于穿穴钻缝,并且身形很小C.是因为它身形很小,善于啃咬,又善于穿穴钻缝D.是因为它身形很小,善于穿穴钻缝,又善于啃咬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鼠乃是人类的解放者,是因为这种啮齿小兽如果有将这一外壳咬开,那么人类或许会永远被困在壳的牢笼之中。
B.如果这种啮齿小兽没有将这一外壳咬开,那么人类或许会永远被困在壳的牢笼之中,鼠乃是人类的解放者。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段考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第I卷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PM2.5,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
对它的准确定义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
由于体积小,重量轻,PM2.5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
PM2.5的比表面积①比较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
空气中的PM2.5,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内积聚,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PM2.5对健康的危害特别严重。
1982年,美国已经开始展开有关PM2.5的前瞻性研究,并于2002年将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同样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
从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PM2.5的日均浓度。
研究显示,PM2.5的增长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②。
随后,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PM2.5对北京市人群的健康威胁,发现当PM2.5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非意外总死亡的死亡百分率分别上升0.76%、0.43%和0.67%。
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其中污染排放为首的主要因素有: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重犯”,包括大型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括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气体、有毒的气体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废气的排放扩散到空气中;工地建筑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正在城镇化中崛起的新型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泥头车”上路撒漏扬尘以及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均会促使PM2.5浓度升高。
为了更好地控制PM2.5的浓度,专业人士建议出台整治施工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限制燃煤锅炉使用、加强清扫保洁作业、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措施。
江西赣中南五所重点中学高三2月质检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一、(10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各题。
孝敬父母不能等李龙①孝敬,多讲的是长辈,再细之,多讲的是孝敬父母(报得三春晖)。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扶养长大,单是这一点我们就必须要孝敬父母。
“临行密密缝”,父母做任何事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子女,而子女犯下的错,父母都会心甘情愿的还。
如今生活的种种压力,使得部分儿女忙碌工作中,抽不出时间,等到想孝敬父母时,却为时已晚。
加上部分子女已成家立业,他们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下一代身上,久而久之,便很少或无暇顾及父母。
同时,古代部分有关孝顺的传统思想被摒弃;也不排除子女缺乏责任感、道德观,不赡养父母。
②2015年1月,网上热传“用公式算算亲情账,结果真残酷!”的帖子。
该帖子作者为了事业在外打拼多年,每年春节才回家一趟,每次回去顶多呆10天。
这10天,还多半走亲访友,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很少。
同时,他还算了一笔亲情账,母亲现在60岁,如果能活到95岁,陪在她身边的时间也不过是350天,还不到一年。
③算过这一笔账后,帖子作者突然意识到,孝敬父母不能等。
因此,他决定租一间房,把父母接到身边,尽量做到亲情与事业“两手兼得”。
这道“亲情计算题”在网上引起广大网友关注,“你还能陪父母多久”戳中不少人的泪点。
④孝是人类文明的DNA。
孝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种田得谷、敬老得福”。
“子女孝、父母安”。
孝贵在行动,行孝不能等。
2013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
”法律规定不常回家看望老人属于违法,其实回家看望父母并不需要法律的约束,那是子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其实你只要用公式算算这笔亲情账,你就知道,陪伴父母是你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
⑤人生在世,长于世,源于父母。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给我们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辛勤养育之恩,终生难以回报。
何以回报?只有父母老了多多陪伴、照顾为报。
期待更多的子女以叶久桥等“孝亲敬老之星”为榜样,多算亲情账、少算经济账,努力让父母安度晚年、颐养天年。
2016年高三-江西省-南昌市-二模-语文

江西省南昌市2010—2016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本次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部分,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房檩.(lǐn)傩.舞(nuó)发怔.(zhang)屏.息以待(bǐng)B.咬啮.(nia)挑衅.(xìn)榫.头(sǔn)熙熙攘.攘(lǎng)C.痉.挛(jìng)歆.享(xīn)骷.髅(gū)稗.官野史(bài)D.窈窕.(tiǎo)蟊.贼(máo)浸渍.(z?)脍.炙人口(kuà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睥睨猥亵乍暖还寒沸返盈天B.暧昧颓圮厉害冲突不经之谈C.苍茫战栗嘻皮笑脸引以为诫D.斑驳勖勉义愤填膺冠冕堂皇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贵州麻山地区地处边远,交通闭塞,因此,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从没有进入文化人的。
(2)你想长大后成就一番大事业,可是从不好好读书,这种愿望和现在的行为简直是。
(3)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有再浓厚的兴趣,是无法写出好作文的。
A.视野背道而驰除非否则 B.视野背道而驰即使也C.视野南辕北辙除非否则 D.视野南辕北辙即使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新的列车运行图的调整本着以“加密、调整、增量”为原则的思路,在客货运产品、机车运用等多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B.针对不少经营者因“谣盐”而擅自提高食盐价格的行为,有关部门不仅及时调拨了大批食盐补充市场,而且严厉打击和处罚了哄抬食盐价格。
C.为了拯救同胞的生命而甘愿接受牺牲的命运,日本福岛核电站的留守人员用自己的行动完美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PM2.5,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
对它的准确定义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
由于体积小,重量轻,PM2.5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
PM2.5的比表面积①比较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
空气中的PM2.5,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内积聚,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PM2.5对健康的危害特别严重。
1982年,美国已经开始展开有关PM2.5的前瞻性研究,并于2002年将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同样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
从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PM2.5的日均浓度。
研究显示,PM2.5的增长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②。
随后,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PM2.5对北京市人群的健康威胁,发现当PM2.5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非意外总死亡的死亡百分率分别上升0.76%、0.43%和0.67%。
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其中污染排放为首的主要因素有: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重犯”,包括大型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括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气体、有毒的气体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废气的排放扩散到空气中;工地建筑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正在城镇化中崛起的新型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泥头车”上路撒漏扬尘以及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均会促使PM2.5浓度升高。
为了更好地控制PM2.5的浓度,专业人士建议出台整治施工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限制燃煤锅炉使用、加强清扫保洁作业、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措施。
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机动车限行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从源头抓起,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大对水泥厂、化工厂、冶炼厂和火电厂等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对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要采取停产、限产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也可借鉴英美国家关于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举措,加快我国清洁空气的立法保护。
(节选自2013年1月《南方周末》,有删改)【注】①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
分外表面积、内表面积两类。
②正相关:指两个变量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亦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
不过日常生活中常说的“正比”多与“正相关”混淆。
正比,有一个确定的比例系数。
1.下列有关PM2.5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细颗粒物PM2.5,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B.PM2.5之所以能够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是因为它的体积小,重量轻,且能够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
C.由于比表面积较大,因此在PM2.5上可以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质。
D.PM2.5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转,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美国最早于1982年开始有关PM2.5前瞻性研究,中国在此方面虽起步较晚,但至今也十年的研究。
B.根据潘小川教授等人利用模型计算,当空气中PM2.5的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就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0.76%。
C.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的原因,其中污染排放是客观因素。
D.只有减少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和道路交通而产生的扬尘才会降低PM2.5浓度。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为了控制PM2.5的浓度,整治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污染,限制使用燃煤锅炉,加强清洁作业,处理好生活垃圾等措施是不可或缺的。
B.要想整治好交通污染,必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禁止私车发展,以求达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目标。
C.在工业领域一定要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加大对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也可以适当地采取停产、限产措施。
D.为了更好地控制PM2.5的浓度,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是必然的趋势。
【答案】1.B2.A3.D【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与“PM2.5”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B项,“且能够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并非是原因之一。
所以选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B项,潘教授的计算是针对北京市人群计算的,属于范围扩大;C项,“客观因素”错;D.“只有……才”错,造成雾霾天气不止这些扬尘。
所以选A。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D项,原文是“抑制”私车,不是“禁止”。
所以选D。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
明经为郡文学,以孝廉为郎。
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谏大夫。
劾奏卫将军张安世子彭祖不下殿门,并连及安世居位无补。
彭祖时实下门,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马。
宽饶初拜为司马,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有疾病者身自抚循临问,加致医药,遇之甚有恩。
及岁尽交代①,卫卒数千人皆叩头自请,愿复留共更一年,以报宽饶厚德。
宣帝嘉之,以宽饶为太中大夫,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使称意。
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
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
宽饶为人刚直高节,志在奉公。
家贫,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
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公廉如此。
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贵戚人与为怨,又好言事刺讥,奸②犯上意。
同列后进或九卿,宽饶自以行清能高,有益于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数上疏谏争。
太子庶子③王生高宽饶节,而非其如此,予书曰:“明主知君洁白公正,不畏强御,故命君以司察之位,擅君以奉使之权,尊官厚禄已施于君矣。
君宜夙夜惟思当世之务,奉法宣化,忧劳天下,虽日有益,月有功,犹未足以称职而报恩也。
”宽饶不纳其言。
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以刑余为周、召④,以法律为《诗》《书》。
”上以宽饶怨谤终不改,下其中书二千石⑤。
谏大夫郑昌愍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
上不听,遂下宽饶吏。
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
(节选自《盖宽饶传》,有删节)[注]①岁尽交代:汉时每岁末更换卫卒。
②奸:同“干”。
③太子庶子:官职。
④刑余:指宦官,周、召:周公、召公,西周贤臣。
⑤中书二千石:官职。
4.(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B.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C.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D.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5.(3分)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郎,古代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
战国始有,本文中是指为为君主侍从之官。
B.迁,移动、搬换、转变之意,在古代也可指官职的变动。
C.奉钱即资助之钱,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中“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的“奉钱”即是此意。
D.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疏”原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
6.(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宽饶因通晓儒经被选为郡文学,凭孝廉身份做了郎官;升任谏议大夫后,曾向皇帝检举揭发彭过殿门不下车及其父卫将军张安世居高位而无补朝政之事。
B.宽饶任司马一职时,善待士卒,年终按例交接更换士卒时,数千人叩头自请,愿意留下再服役一年。
宽饶受到宣帝嘉奖,升任为太中大夫,巡察各地风俗。
C.宽饶为司隶后,刺举无所回避,与公卿贵戚结怨甚多;又好借事批评朝政,冒犯皇上意旨,因此他的职位不升反降,被同列及后进超越,对此他很是失意不快。
D.宽饶性格刚直,高风亮节,志在奉公。
同时他又为人苛刻,好陷害他人。
太子庶子王生赞赏宽饶的节操,但不同意他的这些做法,写信劝他,宽饶却始终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7.(10分)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
(2)上不听,遂下宽饶吏。
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
【答案】4.A5.C6.C7.(1)(5分)提升为司隶校尉之后,揭发不加回避,官职不分大小一律举报,被检举揭发的人很多。
(采分点:“擢”、“刺”、“举”各1分,整句通顺2分)(2)(5分)皇上不听,就把盖宽饶交给御吏。
盖宽饶举刀在北阙下面自杀,众人无不怜惜他。
(采分点:“上”、“引”、“莫”各1分,整句通顺2分)【解析】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
具体做法,可以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
例如本题中名词作主语或宾语的“时”“刑法”“宦官”需断开;找出动词“曰”“浸”“行”断句。
所以选A。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
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平时的文学常识的积累,根据选项的表述筛选出不符合内容的选项。
奉钱有两个意思,其一是资助之钱。
其二是薪俸。
在本文中应该是薪俸之意。
所以选C。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6.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