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学经典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国学经典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的渗透
浅谈国学经典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看过韩剧《大长今》的人一定会被这部作品不遗余力地推广韩国文化而震撼,剧中甚至把中医、药膳这些中华的国粹也当成了韩国文化的一部分,韩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可见一斑。

不仅是韩国,邻国日本也对传统文化高度重视。

日本人继承了中华文化,吸取其精华,经过千百年的吸收、融合,如今许多文化如茶文化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国。

我们不能不遗憾地承认,中华文化的精华只是起源于中国,现在许多已经成了别国的文明,别国的宝藏。

中国传统文化正在一点一点的丢失,让人扼腕叹息。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实力日益增强,但随之而来的传统文化丢失带来的恶果也逐步显现。

范跑跑郭美美小悦悦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刺痛了人们的眼球,以德治国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催生了国学热。

在国内,各地高校纷纷创办国学班、国学院。

很多中小学也加入进来,国学经典越来越受到重视,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在海外,许多国家建立了孔子学院,通过孔子学院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

博尔赫斯说: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

可见国学经典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中学生的影响更是深远。

中学生必须读国学经典,因为从国学经典中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读做人。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深感欣慰,我们处于一个高度重视国学经典的时期,我们要抓住时机,以语文课堂为阵地,渗透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经典呢?笔者认为以下9点做法易于操作,实用性强。

做法如下:
1 诵读国学经典
古诗文重音律,骈散结合,平仄有致,特别适合诵读。

我们充分利用早、中、晚预备时间,采用吟诵、背诵的方法,学习国学经典,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情感,读出境界。

诵读国学经典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还能丰富其语文素养和文化底蕴,甚至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有着独特的影响。

2 在汉字书写中渗透国学教育
高一年级时,采用统一的书法练习纸,以国学经典为书写内容,每天写一篇钢楷。

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学习品质,进而提高学生个人修养,使之成为一个兼容并包、胸怀博大之人。

高二年级时通过汉字书写专题讲座的形式,以部分汉字的甲骨文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汉字文化,在写汉字的时候陶冶情操。

3 开设国学小讲堂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以成立国学小讲堂社团的形式深入渗透国学经典。

每位语文老师选择自己擅长的专题如酒文化、茶文化文明礼仪等专题,系统深入地讲给学生,以此让学生深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并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以国学小讲堂社团的成员为辐射点,本文由收集整理向周围扩散,形成人人学国学经典,人人谈国学经典的良好局面。

4 重视教科书中探究与梳理、名著导读部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须一至必须五在国学经典作品研读方面做了大量调整和充实,体现了新课标对国学经典文化的重视。

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经典篇目向学生介绍我们的古文化,使之影响到学生的做人、为学、思想。

除了教好经典篇目外,我们一定要重视必须一至必须五课本后面梳理探究、名著导读部分。

作为新增的内容,梳理探究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国学的博大精深,如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寓意丰富的成语等。

让学生选定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借助网络,精心准备,鼓励其深入探究并通过国学社团或其他形式传播国学,在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也为其他同学学习国学经典打开了一扇门。

5 做阅读笔记
学习国学经典,一定要做好阅读笔记,摘录好词好句、优美片段。

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更应该通过课前三分钟、摘抄展览、背诵比赛等形式把学生积累的东西储存到记忆中去,从而增强其文化底蕴,说话时出口成章,行文时文思泉涌。

6 写读后感
通过研读课内经典和广泛阅读课外国学经典,学生有了一定量的积累。

此时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消化、吸收所学的东西;鼓励其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文字,久之将内化为学生的国学素质。

7 体验传统节日
中华传统节日很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围绕这些节日产生了很多民俗,每种民俗都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都体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师一定要以这些节日为载体,向学生介绍各个节日的风
俗习惯,吟诵与节日有关的诗文,让学生亲身体验这些民俗,以此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8 课本剧表演
对一些情节曲折、故事性强的经典作品如《鸿门宴》《孔雀东南飞》《垓下之围》《雷雨》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排演课本剧,让学生参与表演,体验角色。

课本剧表演不仅能丰富授课技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容。

9 充分利用选修教材
不能急功近利,高考不考的就放在一边。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选修教材,以小组合作形式自选选修教材的内容。

充分利用网络和集体的智慧做好选修教材的专题讲解,然后召开汇报会,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相互交流、共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